人口压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人口压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人口压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口,压力,国家外国专家局,城市,南疆,城市人口,英格兰。

人口压力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刘春燕[1](2019)在《日本如何疏解大城市人口压力》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阶段,曾有大量人口涌向城市,出现交通拥堵、居住环境恶化、公共服务设施难以承受等各种问题。在应对“大城市病”方面,日本有成功的经验,也有至今难以克服的问题。日本不设户籍门槛,人口可以自由迁移。比如,一位仙台居民要去东京工作和生活(本文来源于《经济参考报》期刊2019-07-18)

江东洺[2](2019)在《技术进步对人口压力的影响模式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口压力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难题——部分国家人口增长过快、部分国家总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资源耗竭与环境污染威胁人类存续、社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困扰着万亿生灵,中国自然也不能独善其身。中国作为当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经济高速增长,国家综合实力虽然获得大幅增强,但仍未迈入发达国家行列,同时也积累下了许多发展遗留问题亟待解决,人口压力就是其中之一。本文打算先对现在社会承受的人口压力做出分析,再罗列主流的技术进步类型,并就技术进步如何缓解人口压力做出简要研究,最后得到技术进步可以缓解人口压力的结论。(本文来源于《商讯》期刊2019年15期)

黄冠佳,温思美[3](2018)在《自然灾害、人口压力与清代农民起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检验清代农民起义的诱因。首先介绍清代气候、人口与民族、农业技术的历史背景。然后建立人口、产量、饥荒与起义的理论模型,讨论发生自然灾害和赈灾情况下的动态均衡,并进行案例分析。最后通过计量分析,分析了自然灾害、人口数量和增殖率、饥荒、赈灾在农民起义中的作用。研究表明,导致农民起义的直接因素是饥荒。对饥荒的赈灾能显着地降低农民起义的发生概率;自然灾害的系数不显着,其滞后项系数显着但不稳健;人口数量对农民战争的作用显着为正,但人口增殖率对农民战争的作用显着为负;米价指数对农民战争的作用不显着。(本文来源于《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陈功[4](2018)在《“抢人”大战凸显我国人口压力》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在很多城市都掀起了抢人大战,为了在人才竞争中获胜,不少城市甚至不惜降低人才的门槛,有的城市甚至降低到中专学历的程度。而在产业领域,对于人才的竞争更是早于城市就已经打响。虽然各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八仙过海各出奇谋,但大多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企业,(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报》期刊2018-05-10)

孙祎君[5](2018)在《基于人口压力视角的上海人口管理与调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人口作为社会生产生活的主体,人口数量、质量和结构及其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诸方面的关系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变化。但在这个过程中,人口与诸要素之间的矛盾和问题不断出现。因此,迫切需要强化人口与其他子系统之间关系的协调性,减少人口发展的压力,并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上海作为特大型城市,近年来人口规模激增、老龄化加速、人口构成复杂,人口自身以及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的压力日益凸显。现行的人口管理与调控体系应当如何有效地应对这些问题,成为了当务之急。本文以上海市为例,基于人口压力视角,对上海市人口压力情况进行评估分析,进而探索人口管理与调控的目标模式和有效路径选择,具有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本研究将通过以下六个部分进行探析:绪论部分探讨了上海市人口管理与调控的研究背景与意义,梳理评述了国内外研究文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正文第一章界定了相关概念,介绍了涉及的相关理论,并明晰了人口压力与人口管理调控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奠定了全文的理论基础;第二章主要回顾了上海市人口发展的历史进程和人口管理调控相关政策的演变,挖掘目前上海市人口发展和人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第叁章主要内容是构建上海市人口压力评估指标体系,以文献综述研究为基础,立足于遴选指标的基本原则,建立起上海市人口压力评估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评估体系的各指标进行权重确定。第四章在构建上海市人口压力评估模型的基础上,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再进行模型运算,最后对测算结果比较分析。第五章主要内容总结前几章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并对上海人口管理与调控提出有针对性的、可行性强的政策建议。最后,进行总结与展望。研究发现,上海市总人口压力呈下降趋势,人口自身压力也稳定下降,人口经济压力逐年降低,反映出人口规模调控效果显现。但是,人口抚养压力、人口空间资源压力和人口社会压力却不断攀升,分别反映出人口年龄结构不合理,人口分布不合理,社会抚养负担加重,保障性公共服务供给相对滞后等问题。为此,我们在寻找上海市人口管理与调控的重点及突破点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一、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优化人口空间分布;二、推动优质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人口结构调整;叁、开拓人才培养与引进通道,提升人口素质水平;四、逐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保障不同群体的现实权益;五、顶层设计与多元手段相结合,确保人口管理与调控到位;六、加快构建人口管理信息平台,提升人口管理效率。(本文来源于《华东政法大学》期刊2018-04-09)

张宁[6](2018)在《江南道路、温州模式与过密化理论的误算——对经济史研究中人口压力说的检讨》一文中研究指出过密化理论是人口压力说的代表,认为人口因素是东西方大分流的重要原因,由于低工资阻碍了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人口过剩使中国从14世纪中叶以后逐渐陷入贫困化和劳动密集型经济。这一观点试图以新古典经济学的资本—劳动替代理论去解释长期历史变迁,忽视了工业革命前东西方经济的相似之处,以简单教条的方式看待经济技术变革与人口因素之间复杂多变的关系,对产权制度创新和资源禀赋的关键作用估计不足。因此,既看不到英格兰模式的特殊性,又刻意低估了江南道路的特色和成就,而且潜藏着反市场经济的逻辑,不承认人口密集的地区能走出自下而上的工业化道路,表现为对民国时期乡村工业化经验的贬低,以及对改革开放后温州模式的错误预言。作为典型的欧洲中心主义史观,人口压力说对中国传统社会的人口和生育模式持有文化偏见,而且过度夸大人口密度对经济的影响,未能充分考虑其他社会和自然因素影响下的相对人口压力。(本文来源于《史学集刊》期刊2018年01期)

王永丽,宋希磊[7](2017)在《基于GIS的郑州市人口压力定量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2014年郑州市统计年鉴资料,在确定人口压力指数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Arc GIS软件为技术平台,对郑州市各县、市、区的人口压力进行赋值、量化和分级。同时充分利用了统计分析软件SPSS的主成分分析功能,从定量的角度分析了郑州市各地市人口经济压力水平,并对区域内的差异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农村经济与科技》期刊2017年22期)

王婷,贺芃斐[8](2017)在《中国城市人口压力系数测度及其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评述已有关于人口压力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适度人口与实际人口比较的城市人口压力系数概念,从技术层面构建基于社会净收益动态最优的短板模型来测度城市适度人口。在此基础上,以2010年和2013年我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例进行实证测度和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城市人口压力可以分为适度偏低、相对适度和超越适度叁种类型,大约呈现21.18%、66.32%和12.50%的分布,东、中部和西部存在一定差异;对降低我国城市人口压力存在显着影响的因素包括:城市经济发展能力、城市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城市居民就业和职工工资水平、大学教育对经济的带动、城市资源的节约意识等。据此,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人口与经济》期刊2017年06期)

热比古丽·热杰普[9](2017)在《南疆叁地州人口压力及贫困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南疆叁地州是地理位置偏远、生态环境恶劣、少数民族聚居、经济发展落后和相对封闭的典型的贫困地区,陷入“环境脆弱-贫困-掠夺资源-环境恶化-人口增加-持续贫困”的贫困、人口、环境的“PPE”怪圈。其中,人口是怪圈中唯一具有能动性的因素,又是位于可持续发展的基层。而南疆地区是我国规划的14个连片贫困地区之一,是新疆扶贫开发的主战场,人口的快速增长给扶贫开发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要想实现南疆叁地州顺利开展脱贫工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需要将人口压力与问题同时考虑。本文从南疆叁地州贫困的重要内因-人口因素着手,重点研究该地区人口压力与贫困问题。首先,人口压力与贫困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南疆叁地州的人口压力可能会导致贫困,而贫困又会加剧该地区的人口压力。其次,对南疆叁地州人口压力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南疆叁地州的人口压力高于全疆平均水平,在整个南疆中也属于人口压力较大区域。人口压力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禀赋以及地理位置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南疆叁地州有形无形资源相对匮乏且经济发展水平越低、地理位置偏远,人口压力就越大,而人口压力是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贫困产生的重要原因。然后,对2011-2015年的贫困程度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南疆叁地州的贫困状况较严重,伴随着这几年的扶贫开发政策,贫困程度有所减缓,但贫困问题依然突出。人口压力所引起的人均收入低下、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状况,致使该地区贫困的加剧,并增加扶贫开发的难度。最后,结合南疆叁地州贫困的形成机理和实际情况,为缓解该区人口压力与贫困问题提出控制人口快速增长,缓解人口压力;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注重生态环境,大力开展生态化扶贫等一系列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17-05-24)

蔡永明[10](2017)在《推动人口压力转为人才优势 培育潮阳振兴发展第一资源》一文中研究指出潮阳加快振兴发展,制约在人才、短板在人才,同时出路在人才,希望在人才。近年来,我区围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制定出台《潮阳区优秀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实施意见》、《潮阳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工作方案(2016—2020)》等政策,设立区人才发展基金,积极调动各方面(本文来源于《汕头日报》期刊2017-04-25)

人口压力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人口压力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难题——部分国家人口增长过快、部分国家总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资源耗竭与环境污染威胁人类存续、社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困扰着万亿生灵,中国自然也不能独善其身。中国作为当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经济高速增长,国家综合实力虽然获得大幅增强,但仍未迈入发达国家行列,同时也积累下了许多发展遗留问题亟待解决,人口压力就是其中之一。本文打算先对现在社会承受的人口压力做出分析,再罗列主流的技术进步类型,并就技术进步如何缓解人口压力做出简要研究,最后得到技术进步可以缓解人口压力的结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口压力论文参考文献

[1].刘春燕.日本如何疏解大城市人口压力[N].经济参考报.2019

[2].江东洺.技术进步对人口压力的影响模式探究[J].商讯.2019

[3].黄冠佳,温思美.自然灾害、人口压力与清代农民起义[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4].陈功.“抢人”大战凸显我国人口压力[N].社会科学报.2018

[5].孙祎君.基于人口压力视角的上海人口管理与调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8

[6].张宁.江南道路、温州模式与过密化理论的误算——对经济史研究中人口压力说的检讨[J].史学集刊.2018

[7].王永丽,宋希磊.基于GIS的郑州市人口压力定量评价[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

[8].王婷,贺芃斐.中国城市人口压力系数测度及其影响因素[J].人口与经济.2017

[9].热比古丽·热杰普.南疆叁地州人口压力及贫困问题研究[D].新疆大学.2017

[10].蔡永明.推动人口压力转为人才优势培育潮阳振兴发展第一资源[N].汕头日报.2017

标签:;  ;  ;  ;  ;  ;  ;  

人口压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