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仕林:创新军队文化管理推动军队文化建设论文

张仕林:创新军队文化管理推动军队文化建设论文

摘要:军队文化管理是强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部队战斗力生成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本文从把握管理理念、管理机制、管理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既指明了创新军队文化管理在军队文化建设中的独特功效,又指出了创新军队文化管理提高文化工作效率和效益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军队文化管理;创新;军队文化建设

习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作为管理学中的一个特殊领域,军队文化管理具有一般管理科学的共性,也有着自身管理的特点和规律。新时代,以十九大精神为遵循,针对军队文化管理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创造性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最新成果解决军队文化建设的具体问题,使军队文化管理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是加强军队文化建设,提高军队文化工作效率和效益的重要课题。

1 管理理念要紧扣时代要求,体现时代性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信息时代,管理理论经历着由经验管理、科学管理、知识经济管理和信息化管理的发展变化,管理更加强调人性化、知识化、弹性化和网络化。军队文化管理要针对新时代的新特点、新要求,更新理念,在管理目标、管理职能效益方面体现时代要求。

1.1 管理目标要更有指向性

十九大报告指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文化管理是基于价值观的管理,是一种以人为中心,以培塑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的管理模式。习主席指出“要把理想信念在全军牢固立起来,适应强军目标要求,把坚定官兵理想信念作为固本培元、凝魂聚气的战略工程,把握新形势下铸魂育人的特点和规律,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要树立人本观念,以强军目标为牵引,消除军队文化管理中存在的模糊和片面认识,以塑造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作为工作的核心和文化管理的目标指向。

1.2 管理职能要更加人性化

习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盯着人做工作,就要把握官兵成分结构新变化,深入分析研究官兵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精神文化需求,奔着现实问题和活思想去,找到穴位、把准脉搏、打准鼓点,有的放矢做好工作。”一方面军队文化管理是强调以人为本,坚持把关心人、满足人、发展人、完善人作为文化管理的主要目的。要强化这种观念,在全面提高军人素质的基础上,行使管理职能,注重人的素质层次性、尊重人的思维独创性。另一方面军队文化具有自身的艺术性、情感性等特点,军队文化管理侧重于理想、信念、兴趣、爱好等精神因素,在行使管理职能时,具有自身管理的特殊规律,要尊重这种规律,尊重人的个性差别、独创性和原创性,要更加人性化。

1.3 效益评估要更具科学性

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文化管理是一种特殊的劳动,其效益评估往往表现为综合性、模糊性、潜在性。因此,军队文化管理效益评估要符合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体现科学性。既要注重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统一,结合两者进行文化管理效益的评估;又要坚持近期效益和长远效益的统一;还要坚持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的统一,防止走偏离向,弄虚应景。

2 管理机制要紧扣强军目标,把握规律性

习主席在全军政工会议上指出“尊重相信和依靠官兵,把思想教育、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为官兵成长成才、干事成事、公平竞争创造条件,维护官兵的人格尊严和正当权益”。新时代,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必须要从人才的选拔、培养、使用、保留、发展五个环节上建立健全管理体制。特殊人才要给予特殊政策,用发展眼光健全人才培养、使用和保留机制。管理人才的培养是个连续的过程,要“盯住眼前抓培养,立足长远抓保留”;要建立档案,文化人才的去留要着眼于部队建设需要;要善于发现潜藏人才,挖掘人才的潜在能力。

2.1 创新人员管理机制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军队文化管理必须紧扣强军目标,准确把握文化建设规律;必须强化系统观念,准确把握系统各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必须规范管理机制,准确协调各要素之间、各要素和管理手段之间、管理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在人员管理、时间管理和信息管理上把握规律,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

由上式得,选取的sigma点数量为(n+2)个,而且W0=0时,则相当于忽略了χ(0)点,仅取了 (n+1)个点。其中,为n维向量,其具体表达式如下:

2.2 优化时间管理方法

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军队文化管理要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网络时代的信息管理规律。第一、更新信息管理理念。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更新理念,创新信息管理,实现文化建设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第二、发挥信息管理优势。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采集、处理、归档等线性流程控制,实现信息的数据化管理和智能化使用。第三、建强信息管控网络。网络安全是信息管理最大的隐患,要针对时代要求,从建网、用网、管网、控网四个环节完善机制,确保网络信息安全有效。

在进修医师刚入科对功能神经外科疾病尚不熟悉的情况下,安排书写病历是快速进入状态的好途径。对常见的十几种疾病都做好文本模板,特别是首次病程记录,做到宁繁勿简。在现病史中对症状的描述尽可能详尽,归纳可能的合并症状,提供必要的阴性症状,完善的既往治疗措施;查体需包括可能的阳性体征和必要的阴性体征;诊断依据条理性强,有分析过程,同时提供3~4条鉴别诊断;诊疗措施规范合理;术前小结模板对手术适应症、可能的合并症及术后注意事项记录清楚。在进修医师病历书写过程中,通过对详尽的模板进行改动,增加患者个体化信息的过程中也获得了对疾病认识的提高。

为了保证该模型与结果的准确性,本研究利用兴安盟农牧业局对外公布同时段的0~20 cm的土壤墒情数据对结果进行验证,对地面点进行筛选后,选取了10个位于研究区内的数据点在SPSS软件中分析,分别采用Pearson、Kendall's Tau-b和Spearman 3个相关系数分析了SWCI与土壤水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分别为0.880,0.778,0.891,并通过回归拟合得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式,由此得到表层水分含量指数与土壤水分的散点图(图5)。

2.3 更新网信管理理念

时间对于军队的重要性,恩格斯有着这样精辟的论述:“行动的迅速可以弥补军队的不足,因为这样可以在敌人还没有来得及集中兵力以前向他袭击。正如用商业上说时间是金钱一样,在战争中也可以说时间就是军队。”运筹学管理精髓是: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佳的效果。管理要强调时限性,增强时间管理的计划性和实效性,体现管理的科学性,有效地进行时间的管理。一是要提高时效观念。周密策划,按时实施。二是强化整体观念。搞好协调,合理利用。三是实行目标管理。设立目标,实现成果。

统计2015~2017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反馈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795份,分析患者人口学特征、原患疾病、不良反应/事件等。

3 管理方法要立足文化特点,富于创造性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新时代青年官兵的知识层次、审美要求、综合素质以及自我主体意识都有所增强,精神文化需求趋向高层次、多元化、知识化和主体体验及自我参与,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工作呈现出诸多特点:形式多、功能多、传播方式多、文化载体多等等,军队文化管理要把握文化工作发展变化的趋势和规律,在管理方法上要立足文化特点,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处理好属性和特性、指令和指导以及封闭和开放的关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3.1 处理好属性和特性的关系

文化工作是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军队文化管理从属于军队管理工作。一方面军队文化管理要明确属性,明确性质。必须服务于军队中心工作,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内容上紧扣、形式上紧贴、时间上服从、任务中紧跟。另一方面,军队文化管理工作要尊重特性、体现特点。由于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各种文化的交叉渗透以及军队文化自身的丰富和发展,使军队文化自身形成了鲜明的思想性、科学性、专业性、战斗性、民族性、群众性等特点。文化管理工作虽然从属于军事管理工作,但这种从属关系是积极能动的,所以要体现其原创性、规范性和战斗性。

3.2 处理好指令和指导的关系

管理本身就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而军队的特殊职能和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决定了军队文化管理更加强调强制性。尽管客观上官兵的思想觉悟有高有低,习惯性格也各不相同,对指令的理解不完全一致,但在行动上必须令行禁止、绝对服从、无条件执行落实。同时管理本身包涵着控制与协调,两方面统一起来才是科学有效的管理。军队的性质决定了其文化管理带有封闭性和强制性的特点,但同时它又不能违背文化特有的运行规律,必须正视文化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因此,军队文化管理应该是在保证维护军队的性质和宗旨的前提下,加强它的指导性。军队高层的文化管理者,除了指令性原则外,还应注重政策、计划的指导性。留有空间、留有余地,尊重遵循文艺规律,尊重文艺工作者的创作个性和创造性的劳动。只有形成导向正确、积极健康的文化环境,才能成就文化理想、实现文化价值;只有营造生动活泼、宽松和谐的文化氛围,才能焕发文化生命力、创造力。

3.3 处理好封闭和开放的关系

军队文化管理要处理好封闭和开放的关系。一方面,军队是特殊的武装集团,由它的性质决定了其具有明显的封闭性特征。军队系统中的文化管理,一样呈现为一定的封闭性,其对社会文化现象存在明确的选择原则。看它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人民军队的建设和发展,能否有利于部队的战斗力提升,是否有利于培塑“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另一方面,军队文化管理的封闭性又是相对的。凡是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文化,既渗透着历史基因又浸润着时代精神,既延续本土文化的血脉又吸收着外来文明的精华。正确处理“守”和“变”、“内”和“外”的关系,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对其内涵和表现形式加以补充、拓展和完善,赋予其时代内涵和现代的表现形式。就军队文化管理而言,需要内外交流。以保持与社会的同频共振,并丰富和活跃部队文化生活;需要借鉴吸收。引进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技术,借鉴外界丰富的管理经验,以充实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军队文化管理是在封闭与开放的良性结合中运行的。

参考文献

[1]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语境下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5.8.

[2] 军队文化建设研究.[M].国防大学出版社,2010.8.

[3] 论军队文化管理的政治保障功能与军事管理价值.[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0.2.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19)08(C)-0190-02

作者简介:张仕林(1971-),男,湖北麻城人,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军队文化工作教学研究

标签:;  ;  ;  ;  ;  ;  ;  ;  ;  ;  

张仕林:创新军队文化管理推动军队文化建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