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生电子论文_周琳

导读:本文包含了光生电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电子,石墨,半导体,卟啉,粒径,磷酸盐,氢气。

光生电子论文文献综述

周琳[1](2019)在《γ-辐照作用下半导体矿物光生电子介导考克氏菌对U(Ⅵ)的生物矿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核工业的迅猛发展导致了环境中铀污染废水的大量产生。本文针对易迁移的U(Ⅵ)开展研究,以考克氏菌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γ-辐照和自然环境条件下的存活和耐受铀的能力进行研究;对比γ-辐照和自然环境中光催化半导体矿物光生电子对U(Ⅵ)还原、考克氏菌对U(Ⅵ)的去除,阐明光催化半导体矿物光生电子对U(Ⅵ)的还原机制和考克氏菌对U(Ⅵ)的生物矿化机制;对比γ-辐照和无辐照环境中考克氏菌对U(Ⅵ)的去除率和光催化TiO_2半导体矿物电极对U(Ⅵ)的还原率的总和与γ-辐照催化TiO_2半导体矿物光生电子介导考克氏菌对U(Ⅵ)的去除率,研究γ-辐照和自然环境条件下光生电子与考克氏菌对U(Ⅵ)的耦合作用。获得的主要结论有以下几个方面:(1)考克氏菌在γ-辐照场中的活性和对铀的耐受性研究结果表明,考克氏菌在接受辐照剂量为6000 Gy的辐照后仍具有较高活性,在U(Ⅵ)浓度0~100 mg/L范围内仍可正常生长,说明其具有较强的辐射抗性和对铀的耐受性,即使在γ-辐照和U(Ⅵ)毒害的双重作用下仍然具有较好的活性,因此能够作为后期实验用微生物。(2)在单室半导体矿物光催化还原U(Ⅵ)的研究中,对比TiO_2和ZnS半导体矿物电极光催化还原U(Ⅵ)效果,选择效果较好的TiO_2电极作为后续实验用半导体矿物电极。i-t曲线和EIS结果表明,在光或γ-辐照催化反应后,TiO_2半导体矿物电极传递电子的阻力增大,电子传输能力减弱,电极表面有铀矿物生成,占据光催化反应活性位点,使其光催化活性降低。根据实验结果和对γ-辐照后半导体矿物的特性分析,推测导致辐照作用下光催化半导体矿物电极还原U(Ⅵ)的能力弱于氙灯光催化还原的能力的原因是辐照作用促使水分子电离产生羟基自由基氧化了U(Ⅵ),同时改变了半导体矿物禁带宽度,使得光生电子量变少,导致U(Ⅵ)还原率降低。(3)考克氏菌对U(Ⅵ)的矿化实验结果表明,自然环境条件下考克氏菌对U(Ⅵ)的去除在pH=5.0时最好。菌体用量增加有利于考克氏菌对铀的去除,最大吸附量为184.0 mg/g。根据研究结果,推测考克氏菌对U(Ⅵ)的生物机制为:首先,通过静电作用铀被快速吸引到考克氏菌表面,随后以配位的形式被菌体上的磷酸基团、氨基、羟基、羧基等活性基团吸附,同时与菌体释放的含磷酸盐类物质相互作用,形成含磷铀沉淀而被固定至细菌表面。与此同时部分铀进入菌体胞内,与胞内磷酸盐类物质结合形成矿物沉淀。在此过程中,大量六价铀在菌体胞内或胞外被还原成四价铀而发生沉降。菌体上沉淀主要为UO_2和磷酸铀酰化合物。此结果说明磷酸或磷酸基团是引起考克氏菌生物矿化U(Ⅵ)的主要生物基团。而在γ-辐照作用时,由于考克氏菌表面出现大量褶皱,菌体表面积增大,吸附位点增多,使得辐照下考克氏菌对U(Ⅵ)的去除率增高。但由于磷酸基团因辐照而减少,导致考克氏菌对U(Ⅵ)的生物矿化作用受到抑制。(4)半导体矿物光生电子介导考克氏菌对U(Ⅵ)的生物矿化研究结果表明,光照和γ-辐照下半导体矿物光生电子与考克氏菌对U(Ⅵ)的去除都起着协同作用。但不同的是光照环境中,光催化TiO_2半导体矿物产生的光电子促进了考克氏菌对U(Ⅵ)的生物矿化作用,而辐照作用下由于磷酸基团消失考克氏菌对U(Ⅵ)的生物矿化难以进行。(本文来源于《西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阮玲峰[2](2019)在《MTiO_3/TiO_2复合半导体中光生电子的流动方向》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环境恶化以及能源短缺问题的出现,改性半导体材料逐渐成为了研究者们热衷的研究方向。改性半导体的目的在于提高半导体的催化活性,而不同的改性方式需要衡量不同的影响因素以期能制备出一个高催化活性的改性材料。离子掺杂需要考虑离子的种类、用量以及掺杂的位置等因素;半导体复合需要考虑半导体的类型、能级及禁带宽度等因素;染料敏化需要考虑染料的种类以及其与半导体间的匹配度等因素。了解不同体系的光催化机理,能帮助我们设计出性能优异的光催化材料。本文将以MTiO_3/TiO_2复合体系为代表,分析半导体参数对复合半导体性质的影响,并阐述半导体复合的光催化机理。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利用偶联法将通过水热法或溶胶-凝胶法制得的MTiO_3粉体涂覆于载体上成膜,再用浸渍提拉法在MTiO_3薄膜上负载TiO_2,即制得MTiO_3/TiO_2薄膜。采用表征手段分析在350 ~oC下煅烧制得的MTiO_3/TiO_2薄膜可知,低温煅烧会影响XRD对复合膜的检测结果,且在锐钛矿型的TiO_2晶格空隙中发现碳掺杂。由于MTiO_3与碳掺杂的TiO_2间形成异质结,复合膜的光吸收范围与吸收强度都发生变化,而不同的钛酸盐因其参数不同对复合半导体的能带宽的影响程度也不一。(2)在紫外光下将复合薄膜浸入硝酸银溶液中银沉积4 h,通过EDS面扫描图确定薄膜上的还原位点,即可判断电子的流动方向。观察EDS面扫描元素图可知银偏向沉积在异质结某侧的半导体上:BaTiO_3/TiO_2、NiTiO_3/TiO_2、PbTiO_3/TiO_2光催化剂的EDS图中银元素单边分布在TiO_2一侧,TiO_2/CaTiO_3、MgTiO_3/TiO_2、ZnTiO_3/TiO_2光催化剂的银沉积主要在钛酸盐一边。采用银沉积确定还原位点是因为硝酸银中的Ag~+会与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并会沉积在该处,故根据表征结果可知电子最终会迁移至费米能级较高的半导体处。依据半导体的电子流动方向以及其各自的能带参数,我们可以明确MTiO_3/TiO_2复合体系中的光催化机理。研究表明MTiO_3/TiO_2复合体系中光生电子的流动方向符合半导体物理学理论,这可为高催化活性的复合半导体材料的制备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4-25)

王皓,曲阳,徐志堃,张旭良,张鑫鑫[3](2019)在《通过SnO_2和Ag共修饰促进光生电子捕获氧气改善BiOBr纳米盘的光电特性(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BiOBr纳米材料导带位置偏正导致的可见光生电子寿命短、电荷分离差和氧气捕获能力差等关键科学问题,本文通过简单的一步水热法合成高光伏响应的Ag-SnO_2-BiOBr复合纳米材料.通过气氛控制表面光电压、瞬态光电压技术和光电化学实验等深入揭示了Ag-SnO_2-BiOBr复合纳米材料的电荷转移和分离机制.结果表明, SnO_2可作为适当能量水平的可见光生电子接收平台,有效延长光生电子的寿命,提高其利用率并促进光生电荷分离.共修饰Ag有效改善了SnO_2和BiOBr的表面氧吸附能力,进一步促进了BiOBr可见光生电子的有效分离,因此表现出高的光伏响应,分别是SnO_2/BiOBr、Ag/BiOBr和BiOBr的3.8、1.3和15.4倍.本工作对深入研究含铋半导体材料的光电特性和电荷分离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后续设计光伏传感等光电器件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Science China Materials》期刊2019年05期)

陈双影,李志君,井立强[4](2018)在《光生电子调控对纳米BiOBr光催化降解2,4-二氯苯酚性能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BiOBr作为具有特殊片层结构的光催化剂,在光催化环境治理方面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光催化活性并不理想。通常氧分子被认作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在催化剂表面吸附的氧分子可以有效的捕获电子,抑制电荷的积累。因此提高催化剂表面氧吸附能力可以促进电荷分离,提高光催化活性。通过在BiOBr表面修饰适量的磷酸基团,可以提高其表面对氧气的吸附能力,能够促进氧捕获电子,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改善其光催化性能的目的。由于BiOBr的导带位置低,其被光激发产生的高能级电子往往很快的弛豫到导带底部,(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8-07-20)

张昕彤,张洋,王丹,陈曦,刘益春[5](2017)在《BiVO_4光阳极光生电子行为调控及光解水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光电化学分解水是将太阳能转换成氢能的一种重要手段,构筑稳定且高效的光阳极是该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近年来,单斜白钨矿BiVO_4由于其独特的能带位置备受研究者的青睐。然而其体内电子复合严重,表面氧化速率低,限制了其PEC转换效率。本文中,我们有针对性的调控半导体体内和半导体/电解液界面电子传输特性,提高BiVO_4电极的光电转换效率和光化学稳定性。并将其与PbS量子点太阳能电池串联,首次完成近红外光驱动的BiVO_4电极自偏压水分解。(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全国光化学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期刊2017-08-21)

罗昭培[6](2017)在《光生电子介导两株特殊菌还原U(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光生电子介导微生物对高价态核素的还原研究,本研究主要选取腐败希瓦氏菌和玫瑰色考克氏菌U(Ⅵ))为研究对象,探讨在光激发P25型Ti O2光生电子的介导下,通过构建单、双室反应体系,利用电化学工作站对比研究光生电子对腐败希瓦氏菌和玫瑰色考克氏菌的生长、还原U(Ⅵ)研究,以及不同电子穿梭体核黄素(RF)及蒽醌-2-磺酸钠(AQS)还原U(Ⅵ)对比研究。结果如下:在紫外-可见波谱范围内,制备的P25半导体矿物电极具有稳定较好的光电响应;在光催化叁电极单室还原U(Ⅵ)体系中,P25半导体矿物电极在光照条件下具有较好的还原U(Ⅵ)能力,随着U(Ⅵ)及H+的消耗,p H会升高,电导率会下降。添加相同浓度不同小分子有机物作为空穴捕获剂,对空穴的捕获能力:甲酸>乙酸>甲醇>乙醇,由于电离能力的强弱,酸性条件下,酸类小分子有机物对空穴的捕获能力要强于醇类小分子有机物,添加60 mmol甲酸后,U(Ⅵ)的还原率达到90.26%,表明电极具有较好的光催化还原U(Ⅵ)能力,电化学阻抗分析表明,反应后,P25半导体矿物电极传递电子的阻力增大,电子传输能力减弱,光催化活性降低。SEM及EDS分析表明在电极表面有UO2生成,占据光催化反应活性位点。在单、双室体系下的光生电子对U(Ⅵ)还原对比实验中,单室中U(Ⅵ)的还原率要高于双室,说明单室条件下的半导体矿物工作电极也参与了部分U(Ⅵ)的还原反应。在光生电子、电子穿梭体及U(Ⅵ)的共存双室体系下,RF及AQS的添加均是先抑制、后促进U(Ⅵ)的还原,但AQS的促进效果要显着好于RF,添加两者后的U(Ⅵ)的还原产物均是同一种,但添加AQS后还原产物更易吸附到电极上阻碍U(Ⅵ)的还原反应,EIS分析也表明添加AQS的实验组还原反应后,电极传输电子能力下降最显着。在光生电子、菌共存双室体系下,光生电子能够刺激腐败希瓦氏菌及考克氏菌生长,且对考克氏菌的刺激作用更明显,在光生电子及U(Ⅵ)共存体系下,考克氏菌的生长也好于希瓦氏菌,两株菌均能协同光生电子对U(Ⅵ)的还原,且考克氏菌比希瓦氏菌具有更好的促进效果,两株菌对U(Ⅵ)的还原呈现出以菌为中心,随着距离的增加U(Ⅵ)还原产物而减少的现象。在光生电子及U(Ⅵ)的共存体系下,腐败希瓦细菌、考克氏菌的磷酸二酯基团的对称伸缩振动峰及反对称振动峰是向高波数偏移(蓝移现象),而蛋白质酰胺带中C=O基团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及多糖分子甲基对称振动峰均是向低波数偏移(红移现象),其中腐败希瓦氏菌的蛋白质酰胺中C=O基团伸缩振动吸收峰偏移量较考克氏菌更多,说明在光生电子及U(Ⅵ)的共同作用下,希瓦氏菌的酰胺I带中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构象的特定氢键结构比考克氏菌更易被破坏。(本文来源于《西南科技大学》期刊2017-05-25)

李霞[7](2017)在《有机染料功能化石墨烯和敏化半导体的制备及其光生电子传输和产氢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环境的污染问题和能源需求的增加,氢气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高容量能源载体备受人们的关注。通过光催化分解水制备氢气将太阳能转化为燃料被认为是最具有发展前途的方法之一。本论文主要合成了锰卟啉功能化石墨烯,锰卟啉敏化铁酸铜半导体和曙红敏化铁酸铜半导体的纳米光催化剂,并且系统的研究了制备的光催化剂的光电化学性质以及它们的光催化产氢效率。主要内容概括如下:(1)为了提高石墨烯基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我们制备了锰卟啉共价功能化的石墨烯。通过TEM,FTIR,Raman,XPS,UV-vis等手段对该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锰卟啉成功的共价连接到了石墨烯表面。荧光淬灭率和光电流的增强进一步说明了锰卟啉和石墨烯之间可以发生高效的电子转移。铂纳米粒子修饰的锰卟啉功能化石墨烯的光催化产氢性能得到很大的提高。此外,把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表面活性剂加入光催化体系,光催化性能进一步得到了提高,这是由于表面活性剂能够抑制催化剂的聚集。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简易合成锰卟啉修饰石墨烯太阳能转化的光催化剂。(2)通过染料敏化的光电化学池可以实现水的分解。光阴极是由锰卟啉敏化铁酸铜上沉积铂纳米粒子构成的。通过透射电镜、X光电子能谱、紫外漫反射等方法对制备的电极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铂纳米粒子沉积在MnTPP/CuFe_2O_4电极的光电化学池在0 V vs.RHE偏压的条件下,光照2 h后有氢气产生。然而在0 V vs.RHE偏压的条件下,铁酸铜电极的光电化学池上没有氢气的生成。这项工作为探索高效率的光阴极材料提供了简单的思路。(3)通过水热的方法制备了铁酸铜半导体,通过超声法将染料分子曙红(EY)负载到CuFe_2O_4半导体上。通过透射电镜、X光电子能谱、光电流测试等方法对制备的样品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可见光照射下,当曙红的负载量为60%时,CuFe_2O_4-EY光催化剂的产氢量达到最高。这项工作为以后染料敏化半导体提供了新的策略。(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7-05-01)

宗美荣[8](2016)在《矿物光生电子介导微生物对铀价态转变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铀是一种具有放射性的金属元素,其中U(VI)可溶性较强,其毒性高于其他价态,半导体材料经光催化产生的具有还原作用的自由电子可将高价态铀还原。自由电子稳定性能差,微生物可作为电子转移中间体,进而提高光生电子的还原效率。本论文首先对中国西部某铀矿区进行了地表水样品的采集与分析。地表水中铀浓度最高可达72.2 mg/L。地表水中,实验室可培养细菌的总量为6.4×10~3 cfu/g~6.37×10~4 cfu/g,优势菌种经鉴定主要为戴尔福特菌属、嗜酸菌属、不动细菌属和考克氏菌属。论文中采用了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分析铀酰溶液中U(VI)价电子转移。结果显示,U(VI)在钠盐溶液中分两步还原位U(IV),U(IV)/U(VI)的转化过程为扩散控制。通过恒电位还原可使溶液中的U(VI)结晶沉积,主要以固态UO_2和(UO_2)6O_2(OH)_8·6H_2O(水铀矿)附着在工作电极上。单室光催化反应池、开路电位条件下,涂有二氧化钛的FTO导电玻璃作为光催化电极,在氙灯光催化时能够产生光电流,且电流的大小与光强度成正比。光催化反应4h,溶液中U(VI)的含量降低了58%,同时半导体矿物电极上有紫黑色的UO2生成。矿物光电子介导微生物对铀价态转变的研究为双室电化学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光催化半导体矿物产生的电子可以有效还原氧化亚铁硫杆菌的代谢产物Fe(III),进而为氧化亚铁硫杆菌生长提供能源,即微生物可以间接利用半导体矿物产生的电子。对比分析了光催化、考克氏菌单独作用和矿物光生电子介导考克氏菌对U(VI)的还原效率。结果显示,在光照条件下U(VI)还原率20%,对数-稳定期的考克氏菌对U(VI)还原效率为26%,矿物光生电子介导考克氏菌对U(VI)的还原效率为56%。微生物的加入提高了光生电子的还原效率,两者对于U(VI)还原具有协同作用。光催化半导体矿物协同微生物对于高价态重金属的处理是一种环保、可持续的方法。本论文的研究在于为一种新型的高价态高毒性金属的处理方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西南科技大学》期刊2016-05-20)

葛日月[9](2016)在《结构新颖卟啉基复合物的制备、性能及光生电子转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卟啉及其衍生物结构特殊、易修饰、光电化学性能优越,这使得卟啉类化合物在光学、传感、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分子识别和催化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论文基于卟啉分子结构的特殊性、可调制性和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快速构筑多种结构可控、性能可调的卟啉基功能组装体,并进一步研究各类组装体的光电性能、光催化析氢活性、稳定性及界面光生电子转移,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通过非共价相互作用组装了叁种氧化石墨烯(GO)/卟啉复合物,利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拉曼光谱和X射线衍射等手段表征了复合物中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卟啉在GO表面的分布。研究了叁种复合物的光电性能。研究发现,卟啉环周边的官能团对卟啉分子与GO间的结合方式和性能有重要影响。其中,5,10,15,20-四(4-羟基苯基)卟啉(THPP)和GO间存在较强的氢键及π-π相互作用,使得THPP很容易与GO作用并紧密贴合在其表面,这进一步增强了THPP与GO之间的相互作用。使GO/THPP复合物显示出比另外两种复合物更加优异的光电性能。本研究工作为通过控制卟啉分子与氧化石墨烯的结合模式调控GO/卟啉复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能提供了可能。以预先通过静电相互作用铆合到GO表面的金属离子为界面连接剂,借助金属离子与5,15-二苯基-10,20-二(4-吡啶基)卟啉(DPyP)间的配位作用将DPyP与GO复合,制备了一系列金属离子桥连、DPyP柱撑的结构新颖的GO/DPyP纳米复合物。通过各种光谱、X射线衍射、氮气吸脱附曲线和透射电镜等手段对产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此外,研究了复合物的界面电子转移、光电活性和光催化制氢活性。研究结果表明:金属离子的引入可以调控GO/DPyP纳米复合物的形貌及结构,并降低了GO与DPyP之间的界面电阻,提高了光生电子的转移效率,进而提高GO/DPyP纳米复合物的光催化还原水制氢性能。本研究结果说明:在GO与卟啉界面引入金属离子是一种优化GO/卟啉纳米复合物光生电子转移路径,提高其催化活性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以周边带有四个羟基的四羟基苯基卟啉(THPP)与六面体的Cu20为主要反应物,通过搅拌回流反应制备得到了一种结构新颖的THPP/Cu2O纳米复合物。通过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等手段对比研究了THPP与Cu20的作用方式。通过电化学阻抗谱、光电性能和光催化析氢性能研究说明THPP环中心氮原子与Cu+配位,以及THPP周边羟基与Cu20表面羟基间的相互作用对于提高Cu2O/THPP复合物的性能具有协同作用。本论文研究内容的开展,为设计和开发制备方法简单、结构新颖、性能优异的卟啉基组装体提供新思路,也为解决太阳能转化为氢能或电能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关键问题一光生电子转移问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期刊2016-04-16)

陈显群[10](2016)在《缺位式SnO_2/g-C_3N_4的光生电子迁移特性与光解水产氢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主要以缺位式SnO2/g-C3N4复合催化材料为研究对象,系统调控催化材料中氧空位的相对含量和光生电子迁移特性,并获得不同的光解水产氢性能。采用多种表征手段对光生电子的迁移特性进行了探讨。根据侧重点的不同,本论文所取得的研究结果分主要为以下两方面:(1)利用水热和高温退火两步法合成了表面具有一定氧空位浓度的Sn02纳米晶,通过固相法将其与g-C3N4进行了杂化。系统地调整体系中Sn02的质量分数改变杂化材料中氧空位相对含量,获得了双极大值的光解水产氢活性。探讨了杂化材料中光电子的竞争性迁移与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2)将Sn02量子点经过不同温度退火处理获得了具有不同晶粒尺寸和氧空位浓度的Sn02纳米晶。在可见光下,通过使用隔热滤光片对杂化材料的光解水产氢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了氧空位-晶粒尺寸-红外光的协同作用对SnO2/g-C3N4杂化材料可见光光解水产氢性能的影响。当Sn02晶粒尺寸小于其2倍德拜长度时,受红外光激励的声子辅助二次激发实现了束缚态电子到自由态电子的转变,使材料保持了较高的催化活性。相关研究工作有助于深入开展半导体/g-C3N4杂化材料中光生电子迁移特性与光解水产氢性能调控的研究,加深对光催化迁移机理的认识。(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6-03-24)

光生电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全球环境恶化以及能源短缺问题的出现,改性半导体材料逐渐成为了研究者们热衷的研究方向。改性半导体的目的在于提高半导体的催化活性,而不同的改性方式需要衡量不同的影响因素以期能制备出一个高催化活性的改性材料。离子掺杂需要考虑离子的种类、用量以及掺杂的位置等因素;半导体复合需要考虑半导体的类型、能级及禁带宽度等因素;染料敏化需要考虑染料的种类以及其与半导体间的匹配度等因素。了解不同体系的光催化机理,能帮助我们设计出性能优异的光催化材料。本文将以MTiO_3/TiO_2复合体系为代表,分析半导体参数对复合半导体性质的影响,并阐述半导体复合的光催化机理。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利用偶联法将通过水热法或溶胶-凝胶法制得的MTiO_3粉体涂覆于载体上成膜,再用浸渍提拉法在MTiO_3薄膜上负载TiO_2,即制得MTiO_3/TiO_2薄膜。采用表征手段分析在350 ~oC下煅烧制得的MTiO_3/TiO_2薄膜可知,低温煅烧会影响XRD对复合膜的检测结果,且在锐钛矿型的TiO_2晶格空隙中发现碳掺杂。由于MTiO_3与碳掺杂的TiO_2间形成异质结,复合膜的光吸收范围与吸收强度都发生变化,而不同的钛酸盐因其参数不同对复合半导体的能带宽的影响程度也不一。(2)在紫外光下将复合薄膜浸入硝酸银溶液中银沉积4 h,通过EDS面扫描图确定薄膜上的还原位点,即可判断电子的流动方向。观察EDS面扫描元素图可知银偏向沉积在异质结某侧的半导体上:BaTiO_3/TiO_2、NiTiO_3/TiO_2、PbTiO_3/TiO_2光催化剂的EDS图中银元素单边分布在TiO_2一侧,TiO_2/CaTiO_3、MgTiO_3/TiO_2、ZnTiO_3/TiO_2光催化剂的银沉积主要在钛酸盐一边。采用银沉积确定还原位点是因为硝酸银中的Ag~+会与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并会沉积在该处,故根据表征结果可知电子最终会迁移至费米能级较高的半导体处。依据半导体的电子流动方向以及其各自的能带参数,我们可以明确MTiO_3/TiO_2复合体系中的光催化机理。研究表明MTiO_3/TiO_2复合体系中光生电子的流动方向符合半导体物理学理论,这可为高催化活性的复合半导体材料的制备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光生电子论文参考文献

[1].周琳.γ-辐照作用下半导体矿物光生电子介导考克氏菌对U(Ⅵ)的生物矿化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9

[2].阮玲峰.MTiO_3/TiO_2复合半导体中光生电子的流动方向[D].华南理工大学.2019

[3].王皓,曲阳,徐志堃,张旭良,张鑫鑫.通过SnO_2和Ag共修饰促进光生电子捕获氧气改善BiOBr纳米盘的光电特性(英文)[J].ScienceChinaMaterials.2019

[4].陈双影,李志君,井立强.光生电子调控对纳米BiOBr光催化降解2,4-二氯苯酚性能的影响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2018

[5].张昕彤,张洋,王丹,陈曦,刘益春.BiVO_4光阳极光生电子行为调控及光解水应用[C].第十五届全国光化学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2017

[6].罗昭培.光生电子介导两株特殊菌还原U(Ⅵ)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7

[7].李霞.有机染料功能化石墨烯和敏化半导体的制备及其光生电子传输和产氢性能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7

[8].宗美荣.矿物光生电子介导微生物对铀价态转变的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6

[9].葛日月.结构新颖卟啉基复合物的制备、性能及光生电子转移研究[D].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16

[10].陈显群.缺位式SnO_2/g-C_3N_4的光生电子迁移特性与光解水产氢性能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

论文知识图

不同p-n结构造形式的半导体复合材料太...(a)ZnO/ZnS/γ-Fe2O3空心球的紫外可见吸...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J-V曲线两种旋涂方式的石墨烯/TiO2复合物电极...及2/xyCdSSeNTiO纳米...肖特基(Schottky)势垒

标签:;  ;  ;  ;  ;  ;  ;  

光生电子论文_周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