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春江:在“三服务”中与群众“心连心”论文

俞春江:在“三服务”中与群众“心连心”论文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初春的山村处处萌发着生机。3月5日至7日,杭州市委办公厅、政研室、改革办(以下简称厅室办)第一批39名机关干部奔赴淳安县枫树岭镇开展“走亲连心三服务”蹲点调研活动。

本文针对列车运营日计划编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最优-最差蚁群算法的车次与车组号匹配算法,实现车组均衡运用,为后续的列车运营日计划安排提供依据。

厅室办已经连续两年在枫树岭镇蹲点调研,这里是一片熟悉又新鲜的土地。在几轮“百千万”蹲点调研活动的有力推动下,下姜村以及周边地区坚定不移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环境面貌、基础设施都发生了巨变。

如何更好发挥下姜村的示范引领作用,打造高水平的“大下姜”乡村振兴联合体,是此次“三服务”的重要内容。厅室办组建了6个专题蹲点调研组,实行组团式走访、小分队破难。围绕“干好一一六、当好排头兵”,结合2019年“联乡结村”工作,把市委最为关注、群众呼声最高的问题作为调研重点,对基层百姓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和制约镇村发展的典型性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努力推动实现“大下姜”区域互利共赢,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田头话产业,群策群力谋发展

“这一带的大山非常适合中草药材生长,野生的重楼(一味中药材)山上随便走走就可以找出不少。如果大规模种植一定有好收益!”在枫树岭镇衍昌村,村委会主任程明平提起产业发展劲头十足,“最近村里正在跟外地企业对接,你们帮助合计一下,怎么搞才能发展快、效果好?”

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医学院校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本科生不仅要学到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此,医学院校应该积极地探索对医学本科生进行科研训练的途径和方式,努力解决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努力地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医学人才。

大概所奏的曲子是《梅花三弄》,也不知道接连的弹过了多少圈,看大家的意思都不想要停下来。不过到了后来,实在是气力没有了,找不着拍子的找不着拍子,跟不上调的跟不上调,于是在大笑之中,大家停下来了。

一条“四好农村路”,就是一条村民“致富路”。枫常线改建是2018年枫树岭镇上马的最大项目。该工程预计工期24个月,如期把工程建成“四好农村路”是此次调研组聚焦的又一个重点。

针对村民们关心的热点问题,杭州市委办公厅、政研室、改革办派出了四个小组,分别聚焦“产业发展”“民宿经济”“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和“促进消薄增收”,努力通过多角度、立体式调研走访,帮助当地“找准一批发展问题”“理清一个发展思路”,更好地提高百姓收入、提振村集体经济。

有的村民关心招商问题。去年枫树岭镇开建了多个农居点。农民入住后腾空房屋如何吸引外来资本?多个村庄都提出依托当地的红高粱种植业筹建办酒厂,能不能做好产业规划,让各村联合?

有的村民关心基础设施问题。鲁家田、知心坑等村正在谋划发展林下经济,可是连接山林的道路设施不健全。如何加快山间的林道建设?很多村庄都在谋划农村电商,能不能布局一批快递收发点?

有的村民关心市场问题。枫树岭出产的地瓜干、茶叶、土蜂蜜去年在杭州城区卖得不错,今年要不要扩大种植、养殖规模?生态蜂业比传统养蜂科技含量高、收益好,但是投入大、成本高,要不要先搞试点?

工地话项目,聚精会神抓落实

第一,影响产业扶贫的重要因素有能力建设中扶贫项目与资源的管理能力以及农户的参与能力等。因此,在对贫困地区进行扶贫的过程中,合理的选择扶贫的项目、实施管理和农户的积极参与非常的重要。

2018年以来,厅室办坚持输血造血相结合、扶贫扶智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把目标企业“请进去”。先后联络邀请吉利集团、老板电器(等知名企业走进枫树岭镇,就农村电商、下姜旅游产品文创设计等情况进行对接交流,极大地激发了当地的创业热情。此次调研组走进乡村,大家聊得最多的还是农村经济发展。

深入调研后,调研组也发现,要把枫常线改建这件好事真正“办好”也并非易事。首先是持续的阴雨天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进展;其次是工程衔接问题,该项目采取的是边施工边通车的办法,如何尽量减少对附近村民的影响,令施工方颇为犯难。此外,枫常线项目部分路段实行了“削弯取直”,新建公路与村庄之间连接道需要重新对接。对于这些问题,调研组都一一记录整理,协调市属相关部门研究,并协助解决。

据了解,枫常公路改建工程是下姜村及周边地区“1+4”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对打通淳安-常山两地交通瓶颈、促进沿线旅游资源开发具有重要作用。当地村民对工程建设给予了极大支持,沿线7个行政村仅仅用19天就完成了500多户农户征迁任务。横山村党支部书记魏桂花不问征迁政策就带头签字同意自家房屋征迁,至今全家还借住在其他农户家中;衍昌村为工程让路,拆了村委大楼,只能在农户家中办公。2018年该工程实现了当年立项、当年报批、当年开工,创下了不起的“枫常线速度”。

村间话民生,千方百计促和谐

村庄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魂。去年枫树岭镇美丽乡村建设和治理取得了新成效。枫树岭镇14个村建起了老年食堂,留守老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大大改善。刚过去的这个春节,村村都举办了春晚,那热闹场面村民们至今还津津乐道。

如何更好地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厅室办蹲点调研组调研了枫树岭村、源塘村、伊川村、薛家源村等地,实地查看老年食堂的运作情况,走访了农村文化礼堂、美丽庭院、与镇干部、相关村“两委”班子进行座谈,共同探讨发展思路。而在与村民沟通中,一些观念正在成为共识,比如,生态底线不能突破;比如,要更好发挥下姜村的示范引领作用,让下姜及周边地区的“盆景”变“风景”;比如,各村之间要互学互帮,实现“大下姜”区域互利共赢。

目前,从总体情况看,企业青年人才队伍在思想作风、组织观念、责任意识和技术能力等各方面的表现都是优秀的,整体上政治立场坚定、工作作风过硬、团结协作有力、业务成绩出色。政治上时刻与上级保持一致,大局观念强,落实要求准确有力;业务能力强,专业化程度较高,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思想活跃,市场开拓意识、创新意识比较强;爱岗敬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勇于攻坚克难,具有高度的负责任精神;严于律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和较高的信任度;注重团队作用,坚持依靠团队力量和集体智慧开展工作;紧跟科技发展步伐,以推动行业技术发展为己任,勇站技术发展潮头。

调研期间,厅室办调研组共梳理问题共23个。其中,“市级层面交办”的问题9个,“需跨部门研究解决”的问题12个;“本部门研究解决”的问题2个。接下来调研组将努力理清一个个发展思路、找准一批发展问题、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在服务中真正与群众“心连心”。

从曾经的一片沉寂,到现在的一片生机。面对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和焦虑,大山里的热土正在醒来,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正在凝聚。

标签:;  ;  ;  ;  ;  ;  ;  ;  ;  ;  ;  

俞春江:在“三服务”中与群众“心连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