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斜拉桥论文_支燕武

导读:本文包含了新型斜拉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斜拉桥,摩天轮,结构,组合,体系,效应,多点。

新型斜拉桥论文文献综述

支燕武[1](2018)在《一种新型斜拉桥索-塔锚固结构的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某斜拉桥项目采用非对称独塔斜拉桥结构形式,索塔两侧拉索索力在施工阶段及成桥运营阶段差异较大,为有效解决这个问题,设计将交叉锚固形式与索鞍锚固形式相结合,在传统分丝技术索鞍基础上,索塔两侧单根钢绞线均穿过各自分丝管分别利用抗滑键锚固在索塔的相对一侧,每一根钢绞线均可作为一个单独的拉索系统,亦可以实现单根钢绞线换索。本文通过对该类型斜拉桥索-塔锚固结构进行研究,包括有限元计算分析及模型试验,为该类型索-塔锚固结构用于其他项目提供一些建议。研究结论:(1)与现有的索鞍锚固形式相比,该形式彻底解决了斜拉索在弧形索鞍处的滑移问题,可以满足桥梁索塔两侧拉索索力不同的使用需求;(2)可以根据索塔两侧不同的索力需求设置不同的拉索结构形式,达到降低拉索用量的目的;(3)与空心塔侧壁锚固形式相比,本索-塔锚固结构形式可以使混凝土索塔只受压不受拉,提高了结构的耐久性,而且可以简化索塔结构,达到为斜拉桥索塔"瘦身"的效果;(4)本索-塔锚固结构形式在中小跨径独塔斜拉桥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铁道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许瑾瑾[2](2010)在《新型斜拉桥主塔施工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交通的要求日益提高。斜拉桥主塔施工技术应运而生,斜拉桥主塔技术包括塔柱劲性骨架安装、爬模施工、索管的定位安装等系统,现从影响主塔可靠性因素、斜拉桥施工技术、及常见问题等几方面对新型斜拉桥主塔施工技术进行浅析。(本文来源于《民营科技》期刊2010年12期)

陈志华,闫翔宇,王小盾,贾莉,李毅佳[3](2008)在《新型斜拉桥与摩天轮复合结构流场数值模拟与风洞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天津慈海桥的压强分布系数,建立了新型斜拉桥与摩天轮复合结构有限元模型,采用了RANS的RNGk-ε模型作为慈海桥进行数值分析的湍流模型,采用非平衡壁面函数模拟壁面附近复杂的流动现象。运用数值风洞法对斜拉桥部分周围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得到斜拉桥周围流场的速度分布和斜拉桥表面的压强系数。通过风洞试验进行测量,介绍了风洞试验的风洞和试验模型,得出了32个测点不同方向的压强系数。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测点数值风洞理论值与风洞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比说明:理论与试验数据一致,所得到的压强分布系数可以用于工程实际。同时证明该文所采用的数值模拟方法来预测斜拉桥表面的平均压强分布情况可以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2008年05期)

王小盾,陈志华,赵建波,闫翔宇[4](2007)在《新型斜拉桥与摩天轮组合结构体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天津市慈海桥工程为背景,对新型斜拉桥与摩天轮组合结构体系开展研究以寻求更适合于慈海桥工程的合理的结构体系。在介绍慈海桥工程概况的基础上,对结构的组成和受力特点进行分析,指出组合结构主要通过轴力传递荷载的受力特点。提出两面索+桁架结构(结构体系A)和四面索+悬挂结构(结构体系B)两种结构体系,并从构成特点、受力和施工等方面对两种结构体系进行探讨分析与比较,得出四面索悬挂体系为更合理的结构体系。(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期刊2007年07期)

李毅佳,陈志华,王小盾,闫翔宇[5](2006)在《新型斜拉桥与摩天轮组合结构在地震多点激励作用下的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地面运动的空间变化效应(特别是行波效应)对大跨度结构的响应有很大影响。本文以天津慈海桥为工程背景建立了新型斜拉桥和摩天轮组合结构的动力分析模型,利用通用分析软件ANSYS对慈海桥行波效应进行了分析与讨论,研究比较了是否考虑行波效应以及不同相位差条件下行波效应的结构位移和内力响应,得到了慈海桥独特的地震反应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与一致地震激励相比,地震动的空间变化特性可以使慈海桥的地震响应发生较大改变。(本文来源于《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期刊2006年02期)

王小盾,石永久,王元清,陈志华,闫翔宇[6](2006)在《新型斜拉桥和摩天轮组合结构动力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慈海桥是由新型斜拉桥和摩天轮组合而成的结构体系,文中介绍了慈海桥的工程概况,分析了斜拉桥存在的叁种几何非线性因素:拉索垂度效应、大位移效应和梁柱效应,建立了新型斜拉桥和摩天轮组合结构的叁维有限元模型,提出了每种几何非线性因素的处理办法,分别对摩天轮、新型斜拉桥和整体组合结构进行了模态分析,求得了各自和整体的自振频率,分析了单个结构和整体结构的自振特点,指出组合结构具有分段密集的频谱,振型复杂,在低阶频率中,摩天轮振型所占比例较多,斜拉桥所占比例较小,且多数与摩天轮的振动耦合在一起。(本文来源于《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期刊2006年01期)

陈志华,闫翔宇,王小盾[7](2005)在《慈海桥的新型斜拉桥和摩天轮复合结构体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天津慈海桥的工程概况,分析慈海桥采用新型斜拉桥和摩天轮复合结构的设计构思,论述慈海桥主桥部分双层布置的建筑设计、桥梁线形和纵横断面等道桥设计内容,分析复合结构的支承体系、倒Y塔架、减震的悬挂结构、钢箱梁主桥结构和摩天轮等结构设计的核心内容,指出结构主要通过轴力体系传递荷载的特点。利用MIDAS软件对摩天轮和新型斜拉桥的受力特性进行分析。提出天津慈海桥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课题。(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学报》期刊2005年12期)

谢尉鸿,高宗余[8](2005)在《一种新型斜拉桥主梁耐久性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东海大桥主航道斜拉桥钢-混凝土箱形结合梁的钢结构部分、混凝土桥面板、钢-混凝土结合部位在海洋环境下耐久性设计特点及采用方案。(本文来源于《世界桥梁》期刊2005年04期)

李毅佳[9](2005)在《新型斜拉桥与摩天轮复合结构动力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斜拉桥具有合理的受力形式,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其建设高潮迭起,尤其是我国,斜拉桥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动力性能对斜拉桥的安全有很大影响,因此研究斜拉桥的动力特性很有意义。桥梁的动力特性主要包括地震响应分析和风振研究。传统的结构抗震设计假定地面运动在整个基础范围内是一致的,但由于行波效应等,结构在地面各支点运动的非一致激励效应的影响不容忽视;此外由于风灾造成的事故频繁发生,桥梁的风振研究也日益引起研究人员的兴趣。本文以天津慈海桥为工程背景,以新型斜拉桥与摩天轮复合结构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地震响应分析和风振研究。建立非一致激励下斜拉桥结构的动力平衡方程。介绍了本文求解结构动力平衡方程所用Newmark-β数值积分方法,介绍了考虑非线性的增量方程,研究了分析行波效应的两种方法:相对运动法和大质量法。对整体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得出结构的自振特性,为结构的抗震研究提供基础。分别计算了慈海桥单向地震波和叁向正交地震波联合作用下的地震响应。对比分析了非一致地震激励的行波效应对慈海桥关键点的内力和位移的影响。计算比较了不同相位差行波效应对结构的时程响应。介绍了数值风洞法的核心内容——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分析了流体动力学的控制方程: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N-S方程)和能量守恒方程。介绍了基于有限体积法的控制方程的离散和流场数值计算的主要方法——SIMPLE算法。从工程实际应用的观点出发研究了模拟流体湍流流动的叁种两方程叁维湍流模型。采用流体动力学理论的数值风洞法,运用FLUENT软件计算了风荷载作用下斜拉桥周围的风压场和流速场,研究了斜拉桥表面风压系数的数值模拟结果,并比较了风压系数的数值模拟结果和风洞试验结果。通过风洞试验对桥塔空气动力不稳定性进行了分析,提出抑制风振发生的措施。对斜拉索的振动类型、振动机理作了归纳,并提出了抑振方法,并重点介绍了风雨振的特点和发生条件。研究了世界着名桥梁拉索的风振现象和抑振措施,最后针对慈海桥可能发生的风振类型提出了抑振措施。(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05-12-01)

陈志华,赵建波,闫翔宇,王小盾,石永久[10](2005)在《新型斜拉桥与摩天轮组合结构体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正在施工的天津市慈海桥采用了由新型斜拉桥与摩天轮构成的组合结构体系。首先介绍了慈海桥的工程概况,并从设计思想入手,分析了新型斜拉桥与摩天轮统一为同一结构的思路及其力流特点。然后提出了两种不同的结构体系; 两面索与下部桁架体系,四面索与下部悬挂体系。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 MIDAS/Gen 分析了两种结构体系的内力和位移,指出了后者在功能、用料和施工等方面的优势,得出四面索与下部悬挂体系更适合于慈海桥的结论。(本文来源于《第五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5-07-01)

新型斜拉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交通的要求日益提高。斜拉桥主塔施工技术应运而生,斜拉桥主塔技术包括塔柱劲性骨架安装、爬模施工、索管的定位安装等系统,现从影响主塔可靠性因素、斜拉桥施工技术、及常见问题等几方面对新型斜拉桥主塔施工技术进行浅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新型斜拉桥论文参考文献

[1].支燕武.一种新型斜拉桥索-塔锚固结构的设计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8

[2].许瑾瑾.新型斜拉桥主塔施工技术[J].民营科技.2010

[3].陈志华,闫翔宇,王小盾,贾莉,李毅佳.新型斜拉桥与摩天轮复合结构流场数值模拟与风洞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08

[4].王小盾,陈志华,赵建波,闫翔宇.新型斜拉桥与摩天轮组合结构体系分析[J].工业建筑.2007

[5].李毅佳,陈志华,王小盾,闫翔宇.新型斜拉桥与摩天轮组合结构在地震多点激励作用下的响应分析[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6

[6].王小盾,石永久,王元清,陈志华,闫翔宇.新型斜拉桥和摩天轮组合结构动力性能分析[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6

[7].陈志华,闫翔宇,王小盾.慈海桥的新型斜拉桥和摩天轮复合结构体系[J].土木工程学报.2005

[8].谢尉鸿,高宗余.一种新型斜拉桥主梁耐久性设计[J].世界桥梁.2005

[9].李毅佳.新型斜拉桥与摩天轮复合结构动力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5

[10].陈志华,赵建波,闫翔宇,王小盾,石永久.新型斜拉桥与摩天轮组合结构体系分析[C].第五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

论文知识图

新型斜拉桥和摩天轮组合结构立面...新型斜拉桥和摩天轮复合结构...新型斜拉桥前15阶振型图新型斜拉桥和摩天轮组合结构前15...新型斜拉桥模型新型斜拉桥和摩天轮组合结构模型

标签:;  ;  ;  ;  ;  ;  ;  

新型斜拉桥论文_支燕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