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粉式激光熔覆论文_胡晔,史建军,石拓,石世宏

导读:本文包含了送粉式激光熔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激光,喷嘴,同轴,熔池,技术,覆层,流形。

送粉式激光熔覆论文文献综述

胡晔,史建军,石拓,石世宏[1](2019)在《光内送粉斜向激光熔覆成形拱形封闭结构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拱形结构特别是其封闭合龙部分结构的成形研究,在金属零件3D打印领域有着重要意义。采用激光光内送粉斜向堆积技术成形悬垂拱形结构;提出熔池悬垂沉积法消除合龙部位产生的隆起与内凹缺陷;分析斜面倾角、加载时间、加载功率等参数对熔池垂流度的影响规律,并建立熔池悬垂偏移量理论模型。运用激光光内送粉熔覆斜向堆积技术和熔池悬垂沉积方法,成功获得拱形封闭结构。测试结果表明:合龙部位由于变角度、变参数逐层充填,成功消除了合龙顶端上凸、背面内凹缺陷,合龙区最小壁厚为3.2 mm,达到了设计尺寸要求。(本文来源于《应用激光》期刊2019年05期)

陈茹,虞钢,何秀丽,张越,李少霞[2](2019)在《宽带激光熔覆送粉喷嘴的结构设计与粉末流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一种新型的送粉喷嘴结构,适用于宽带激光熔覆和增材制造。该结构使用多通道出口有效降低粉末流在扫描方向的发散角,通过添加内部整流圆柱调整粉末流在垂直扫描方向上的浓度分布。采用离散相模型,研究该喷嘴结构输出的粉末流场。优化分流圆柱的尺寸,使该送粉喷嘴能够输出浓度分布均匀的宽带粉末流,并沉积出厚度均匀的宽带涂层。(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黄定勤,陈秦斌,蔡建国[3](2019)在《送粉式激光熔覆温度场的叁维有限元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送粉式激光熔覆温度场的叁维有限元模拟方法,建立了数学模型,并通过APDL转变成有限元模型,比较了激光功率、扫描速度、送粉速率以及光斑形状对最终稀释率的影响,证明了激光熔覆过程是一个多参数共同作用的过程,并在最后给出了最优参数组合。(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19年08期)

赵明娟,谢池,赵龙志,李德英[4](2019)在《送粉速度对激光熔覆CNTs-SiC/Ni基复合涂层组织与性能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激光熔覆制备了CNTs-SiC/Ni复合涂层,研究了送粉速度对复合涂层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送粉速度的增加,该涂层的组织先细小后粗大,涂层的硬度则先增大后减小,摩擦系数与磨损量先减小后增大。当送粉速度为30 g/min时,涂层组织细小、致密,涂层的硬度最高可达到429 HV0.2,比基体45钢提高了近1倍,磨损量最低为0.0144 g,摩擦系数最小为0.22。(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9年14期)

冯晓甜,顾宏,周圣丰,雷剑波[5](2019)在《送粉式激光增材制造TC4钛合金熔覆层组织及电化学腐蚀行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激光增材制造(LDM)技术在TC4钛合金基体表面制备了TC4钛合金熔覆层,研究了不同扫描速率下制备的熔覆层的组织、显微硬度以及其在H_2SO_4溶液中的抗电化学腐蚀性能。结果表明:熔覆层的主要物相为α-Ti,且在β晶界附近生成了细针状α′马氏体,组织呈正交状网篮结构;随着扫描速率增大,熔覆层的平均显微硬度先增大后减小,腐蚀电流密度先降低后升高,电荷转移电阻先增大后减小,即其耐蚀性先增强后减弱;当扫描速率为10 mm/s时,熔覆层具有最大的平均显微硬度(390 HV)、最小的腐蚀电流密度(1.2337μA·cm~(-2))、最大的电荷转移电阻(11500Ω·cm~(-2)),此时的熔覆层具有较好的抗电化学腐蚀性能。(本文来源于《中国激光》期刊2019年03期)

刘谦,李占贤[6](2018)在《激光熔覆载气式同轴送粉喷嘴关键参数的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激光熔覆载气式同轴送粉喷嘴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叁通道激光熔覆喷嘴的叁维模型,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理论对激光熔覆送粉喷头关键参数进行了数值分析,基于商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FLUENT对送粉通道不同倾角和送粉口不同直径条件下的粉末流场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在其他参数一定的条件下,选样送粉通道倾角角度70°和送粉口直径1.5 mm时,有利于改善激光熔覆效果,为CFD技术在流体机械分析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机床与液压》期刊2018年01期)

孙福臻,曲文峰,杨立宁,邵东强[7](2017)在《同步送粉式激光熔覆过程温度场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测定同步送粉式激光熔覆过程温度场分布情况,需采用ANSYS软件对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建立了同步送粉式激光熔覆过程的数学模型与有限元模型,通过ANSYS软件得到了温度场数值模拟计算结果。针对激光熔覆过程中的拉应力消除与裂纹控制等问题,提出了双面熔覆的预热方法,并通过ANSYS数值模拟的方法确定了最佳翻转时间。通过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了双面熔覆方法的优越性。双面熔覆方法可为同步送粉式激光熔覆的预热处理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制造》期刊2017年10期)

郭翔宇,倪茂,刘华明,雷凯云,杜甫[8](2018)在《宽带激光熔覆同轴送粉喷嘴的设计与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设计一种适用于大功率的宽带激光熔覆同轴送粉喷嘴,采用FLUENT软件中的离散相模型,对送粉喷嘴的送粉道在不同倾角和不同出口间隙条件下的粉末汇聚特性和浓度分布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它条件不变时,外层保护气流速对粉末汇聚的影响,得到了较优的结构尺寸,并利用设计研制的宽带同轴送粉喷嘴装置,进行了送粉和熔覆实验。结果表明,宽带激光同轴送粉喷嘴的焦点浓度在汇聚中心的径向和轴向都近似服从高斯分布;随着倾角的增大,出口间隙对焦距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且出口间隙越小,焦距越大;当倾角为70°,出口间隙为3.5mm时粉末汇聚性较好,粉末利用率较高;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外层保护气体流速过大或过小均不利于粉末汇聚,当外层保护气体流速略小于载气速率时,送粉喷嘴的粉末汇聚特性最佳。表面熔覆质量达到了预期要求,验证了该结构的合理性。所设计的宽带同轴送粉喷嘴对后续宽带激光熔覆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激光技术》期刊2018年03期)

贾亚洲,肖珺,陈树君,王立伟[9](2017)在《旁轴送粉式激光扫描熔覆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Q235钢为基板,采用IPGYLS-4000型光纤激光器以及旁轴送粉器,搭建旁轴同步送粉式激光扫描熔覆工艺试验平台,在基板上进行熔覆试验。研究了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和扫描宽度对熔覆层成形尺寸和对熔覆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激光功率增大,铁基合金粉末熔化量提高,单层金属熔覆层的余高增加;扫描速度对熔覆层熔宽和余高的影响均较大,随着扫描速度的降低,金属熔覆层熔宽余高均增加,裂纹数量增多。约束应力是导致熔覆层出现裂纹的主要原因,通过优选工艺参数可以获得工艺良好无裂纹熔覆层,为下一步研究激光扫描多层熔覆无(小)变形焊接技术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本文来源于《焊接》期刊2017年06期)

张振江[10](2017)在《激光熔覆同轴送粉喷嘴优化设计及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同轴送粉喷嘴作为激光熔覆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因其能实现在载气流的作用下熔覆粉末与激光束同轴输出,具有加工效率高,熔覆层各向同性好,易于自动化控制等显着优点,目前已经成为激光熔覆材料供给设备的研究热点。本文针对目前同轴送粉喷嘴普遍存在的粉流汇聚形态不易控制,汇聚效果不理想,激光熔覆质量差等问题,进行了送粉喷嘴流场分析、结构优化和试验研究。基于欧拉双流体模型对叁维条件下同轴送粉喷嘴的粉末流场进行了仿真模拟,并研究了载气流量和送粉量对粉末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粉末流由喷嘴喷出后,在喷嘴下端逐渐汇聚,焦点位置粉末浓度达到最大,粉流直径达到最小;为了获得合适的粉末流,确定了载气流量不小于9 L/min,送粉量不超过7.5 g/min的送粉工艺参数范围。采用响应面回归分析法以及中心复合试验方案对喷嘴主要结构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其进行了显着性分析和回归拟合,得出了对粉流形态具有显着影响的一次项、二次项和交互项,最终建立了喷嘴结构参数与粉流形态特征间的数学回归模型。为了改善粉流汇聚效果,对喷嘴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得到了喷嘴结构的最佳参数组合,即 θ=62.94°、w=1.00mm、r=5.83mm、λ=3.00°。针对优化前后的送粉喷嘴进行送粉试验,通过提取图像灰度,分析了优化前后粉末流的浓度分布情况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送粉喷嘴粉流束腰直径降低了 39.4%,焦点深度降低了 46.4%,优化效果明显。仿真与实验结果误差均在10%以内,总体比较接近,说明仿真结果具有一定的准确性。采用优化后的同轴送粉喷嘴进行单道激光熔覆试验,顺利获得了单道熔覆层,研究了主要工艺参数对熔覆层几何形貌及稀释率的影响,并选取了一组合适的工艺参数进行熔覆试验,获得了具有良好几何形貌和合适稀释率的单道熔覆层,表明优化后的同轴送粉喷嘴具有良好工作性能,可以满足激光熔覆要求。(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17-05-01)

送粉式激光熔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设计一种新型的送粉喷嘴结构,适用于宽带激光熔覆和增材制造。该结构使用多通道出口有效降低粉末流在扫描方向的发散角,通过添加内部整流圆柱调整粉末流在垂直扫描方向上的浓度分布。采用离散相模型,研究该喷嘴结构输出的粉末流场。优化分流圆柱的尺寸,使该送粉喷嘴能够输出浓度分布均匀的宽带粉末流,并沉积出厚度均匀的宽带涂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送粉式激光熔覆论文参考文献

[1].胡晔,史建军,石拓,石世宏.光内送粉斜向激光熔覆成形拱形封闭结构工艺研究[J].应用激光.2019

[2].陈茹,虞钢,何秀丽,张越,李少霞.宽带激光熔覆送粉喷嘴的结构设计与粉末流场研究[J].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2019

[3].黄定勤,陈秦斌,蔡建国.送粉式激光熔覆温度场的叁维有限元模拟[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9

[4].赵明娟,谢池,赵龙志,李德英.送粉速度对激光熔覆CNTs-SiC/Ni基复合涂层组织与性能影响的研究[J].热加工工艺.2019

[5].冯晓甜,顾宏,周圣丰,雷剑波.送粉式激光增材制造TC4钛合金熔覆层组织及电化学腐蚀行为的研究[J].中国激光.2019

[6].刘谦,李占贤.激光熔覆载气式同轴送粉喷嘴关键参数的探究[J].机床与液压.2018

[7].孙福臻,曲文峰,杨立宁,邵东强.同步送粉式激光熔覆过程温度场数值模拟[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7

[8].郭翔宇,倪茂,刘华明,雷凯云,杜甫.宽带激光熔覆同轴送粉喷嘴的设计与数值模拟[J].激光技术.2018

[9].贾亚洲,肖珺,陈树君,王立伟.旁轴送粉式激光扫描熔覆工艺研究[J].焊接.2017

[10].张振江.激光熔覆同轴送粉喷嘴优化设计及试验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7

论文知识图

送粉式激光熔覆光束与粉末相对...侧向送粉式激光熔覆[3]同轴送粉式激光熔覆模型简图送粉式激光熔覆过程示意图

标签:;  ;  ;  ;  ;  ;  ;  

送粉式激光熔覆论文_胡晔,史建军,石拓,石世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