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保护倒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自动保护倒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自动保护倒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光纤通信,路由,密集,实例,门限,波分,系统。

自动保护倒换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李敏[1](2019)在《一种带记忆功能E1业务自动保护倒换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力网络普遍存在有A平面和B平面两张传输网,其中A平面的网络主要用于PCM、调度数据网、会议电视、通信监控,B平面的网络主要用于综合数据网的业务、视频监控。两个平面的传输网络承载的业务不均衡,为了确保电网的安全生产,有必要将重要的业务同时承载在A/B二个平面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带记忆功能E1业务自动保护倒换设计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设计的E1业务保护装置,当主用E1中断后,能自动切换到备用E1通道上,切换时间小于20ms。该E1业务保护装置对电网安全生产有重要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自动化技术与应用》期刊2019年02期)

李煜[2](2016)在《光纤自动保护倒换系统的应用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论述光缆干线传输系统保护方式的同时,介绍了光纤自动倒换保护系统的切换原理、设备组成、系统特点及在光缆传输系统上的应用,从而有效地保障了网络业务无阻断传输。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提供一些参考、借鉴。(本文来源于《低碳世界》期刊2016年16期)

唐世庆,孙以泽,王琦,黄蕾[3](2016)在《光传送网的可移动主控自动保护倒换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研究光传送网络线性保护倒换和现存解决方案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可移动主控自动保护倒换机制与其分布式实现方法。介绍了可移动主控保护倒换的结构,描述了该机制在设备多个板卡的协同工作过程。采用FPGA实现的方法进行了仿真,并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了功能测试。(本文来源于《光通信技术》期刊2016年04期)

罗建安[4](2015)在《光线路自动保护倒换系统的应用与实战》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光传输带宽的需求大幅提升,干线网密集波分系统高速率、大容量的广泛应用,安全稳定的传输质量直接关系到用户的感知和运营商各类业务的正常发展。通过光线路自动保护倒换系统(Optical Line Auto Protection equipment以下简称OLP)的应用,仅需增加光切换开关及光放设备,就可实现波分系统传输的实时动态保护,其技术成熟、投资低,适应干线网波分系统的高速发展。(本文来源于《有线电视技术》期刊2015年06期)

陈伟东[5](2014)在《光线路自动保护倒换系统的应用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信业务的快速发展对传输带宽的需求也大幅提升,基于大容量、高速率密集波分系统光传送网的应用也越发广泛,其安全稳定的运行直接关系到用户的感知和电信运营商各类业务的正常发展。在影响密集波分系统安全性的因素中,光缆线路出现故障的影响无疑是最大的。通过光线路自动保护倒换系统(Optical Line Auto Protection Equipment以下简称OLP)的应用,仅需增加光切换开关及光放设备,就可实现波分光传送网的实时动态保护,其技术成熟,投资低,在高速率波分光传送网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中,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案。(本文来源于《通讯世界》期刊2014年21期)

黄燕森[6](2013)在《光纤自动保护倒换系统的应用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由于城市建设、道路施工以及汛期自然灾害等原因,广西移动传输网络一干、二干和本地网一级光缆出现故障的几率较高,为提高传输网络光缆线路的健壮性和可靠性,本文对OLP光纤自动保护倒换系统的的原理、解决方案和应用进行研究。(本文来源于《科技创业家》期刊2013年21期)

孙霆[7](2013)在《关于SDH自动保护倒换的实际案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依据一个有关传输工程建设的案例,即某运营商对某地区进行的关于保护倒换时间的测试,对SDH自动保护倒换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及思考。本文根据SDH自动保护倒换机制、ITU-T和国家通信标准,在理论上对该地区自动保护倒换时间进行了计算,并将其与实际相比较,依据各方面的论述得出该地区保护倒换时间满足规范化要求的结论。(本文来源于《通讯世界》期刊2013年13期)

卢刚,赵锋,陈旭钧,梅仪国[8](2013)在《光缆自动保护倒换系统技术研究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介绍光缆线路自动保护系统OLP(Optical fiber Line auto switch Protection,简称OLP)的技术原理和系统组成、光线路自动保护系统的优缺点和主要的应用策略。(本文来源于《中国新通信》期刊2013年02期)

沈琰[9](2010)在《基于ARM-Linux的光纤自动保护倒换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光纤通信的快速发展,使得光纤网络复杂度日益提高,光纤使用量日益增加。与此同时,光纤物理网络的维护、修复问题也日渐突出。光纤线路的通信容量越大,国民经济及社会生活对它的依赖性就越重,一旦其发生故障或断裂,其中传输的所有光路都将会被中断,导致大量的数据丢失与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提高光纤网络的生存性和可靠性,降低故障发生率、缩短故障中断时间就成为一个广泛关注的研究课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RM-Linux的多路光纤自动保护倒换系统,以ARM芯片作为高速数据采集平台,并在其上构建Linux操作系统,实时监测多路光纤的光功率变化,智能判别光纤的工作状态。当判定光纤线路有故障发生时,它能利用光开关及时有效地在工作光纤和保护光纤之间进行自动切换,同时把故障信息通过网络传递给监控中心。此系统能对通信业务进行无间断保护,提高网络的通信质量和可靠性,满足用户对实时性、安全性的需求。本文首先介绍了此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整体架构,然后详细介绍了前端光路、电路硬件结构和Linux软件编程。系统完成了对数据的采集、滤波、分析,并将分析结果进行了相应处理,实现了硬件与软件的有机结合。最后还介绍了两种系统升级方案,以期对系统的功能和界面进行完善。(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期刊2010-04-01)

肖颖,杨福宝,周启民[10](2008)在《基于AVR单片机的光纤自动保护倒换系统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讨论了一种基于AVR单片机的光纤通信自动保护系统的设计,并阐述相应的系统构成原理及软、硬件主要功能特点.该系统对光纤通信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和管理,及时有效地对光缆线路故障做出反应,并将通信中断时间缩短到1 s以内.系统技术指标分析表明其设计的有效性,能够有力地保证整个城域通信无间断地进行.(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期刊2008年02期)

自动保护倒换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在论述光缆干线传输系统保护方式的同时,介绍了光纤自动倒换保护系统的切换原理、设备组成、系统特点及在光缆传输系统上的应用,从而有效地保障了网络业务无阻断传输。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提供一些参考、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动保护倒换论文参考文献

[1].李敏.一种带记忆功能E1业务自动保护倒换设计方法[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9

[2].李煜.光纤自动保护倒换系统的应用实践[J].低碳世界.2016

[3].唐世庆,孙以泽,王琦,黄蕾.光传送网的可移动主控自动保护倒换机制[J].光通信技术.2016

[4].罗建安.光线路自动保护倒换系统的应用与实战[J].有线电视技术.2015

[5].陈伟东.光线路自动保护倒换系统的应用浅析[J].通讯世界.2014

[6].黄燕森.光纤自动保护倒换系统的应用实践[J].科技创业家.2013

[7].孙霆.关于SDH自动保护倒换的实际案例分析[J].通讯世界.2013

[8].卢刚,赵锋,陈旭钧,梅仪国.光缆自动保护倒换系统技术研究及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3

[9].沈琰.基于ARM-Linux的光纤自动保护倒换系统[D].浙江工业大学.2010

[10].肖颖,杨福宝,周启民.基于AVR单片机的光纤自动保护倒换系统的设计[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8

标签:;  ;  ;  ;  ;  ;  ;  

自动保护倒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