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变玉米短期饲养昆明大鼠对其口腔粘膜细胞癌变的诱发作用

霉变玉米短期饲养昆明大鼠对其口腔粘膜细胞癌变的诱发作用

(长沙医学院临床学院,湖南长沙,410219)

作者简介:龚磊,男,籍贯湖南岳阳,长沙医学院临床学院在校学生

通讯作者简介:黄小华,女,长沙医学院临床学院教师

摘要:目的探讨霉变玉米是否对小白鼠口腔黏膜有细胞癌变的诱发作用。方法通过涂抹和放置可替换的胶囊等方法使昆明大鼠颊囊暴露于霉变玉米(ANE),于6-1,13-3个月分别处死昆明大鼠,观察ANE对于昆明大鼠的不典型损害、癌前损害、和癌瘤等的口腔黏膜损害。结果昆明大鼠可见有大块不典型损害、癌前损害、和癌瘤等的口腔黏膜损害情况,具体比较3个组别昆明大鼠身体特征发现,三个组别之间昆明大鼠的肝脏重量差异显著(F=35.65,P=0.00),3个组别对象口腔黏膜损害发生率差异显著(X2=22.34,P=0.00)。结论霉变玉米短期饲养昆明大鼠对其口腔粘膜细胞癌变的明显的诱发作用,霉变玉米对口腔黏膜损害作用明显,应注重玉米短期食入人群的口腔健康。

关键词:槟郎;小白鼠;口腔黏膜;癌变

食入霉变玉米可引起口腔粘膜下纤维化(oralsubmucousfibrosis,OSF),OSF是一种癌前病变,经过短期的慢性病理过程可恶变为口腔癌[1]。早在2004年,霉变玉米就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认定为1级致癌物质。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接近60%的居民食入霉变玉米,口腔癌发病率居世界第二。我们通过涂抹和放置可替换的胶囊等方法使昆明大鼠颊囊暴露[2]于霉变玉米(arecanutextract,ANE)来构建诱导口腔癌的动物模型,为研究其致癌性提供科学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霉变玉米短期饲养的昆明大鼠

1.2实验方法:

1.2.1实验用雄性昆明大鼠36只,经1周检疫后,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1月组、3月组,分别记作A组、B组、C组。

(1)A组:1只,无离子水涂抹,4周。同时给予标准饲料饲养,自由饮水。

(2)B组:本实验选择运用ANE的水溶出物作为ANE的代表。根据其昆明大鼠经口饲喂不同浓度药物,设置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4只。ANE溶于水,按0.01mL/gBW,昆明大鼠于28日龄开始涂抹颊囊,同时给予添加ANE胶囊饲料饲养,自由饮水。

(3)C组:设置低中高三个剂量组,每组四只。按照B组的剂量进行涂抹,同时给予添加ANE胶囊饲料饲养,自由饮水。

1.2.2每日观察昆明大鼠活动情况包括昆明大鼠精神、饮食、外形等情况。每周称重,记录。

1.2.3于最后一次染毒1h后禁食,3h后对实验昆明大鼠进行颈椎脱臼法处死,记录昆明大鼠肝脏的重量,讯速解剖。

1.3通过对比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昆明大鼠的颊囊是否有不典型损害、癌前损害、和癌瘤等的口腔黏膜损害,昆明大鼠肝脏的重量等,记录相关的数据指标。

1.4统计学分析:用专业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库的建立,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多组计量资料之间的比较使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使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取值0.05,概率为双侧概率。

2结果

2.1实验组与对照组昆明大鼠肝脏重量比较

比较三组昆明大鼠的肝脏重量发现,空白对照组昆明大鼠的肝脏重量平均(20.11±6.32)克,1月组昆明大鼠肝脏重要平均(32.56±5.89)克,3月组平均(37.78±7.21)克,三个组别之间昆明大鼠的肝脏重量差异显著(F=35.65,P=0.00)。具体见表1。

表1实验组与对照组昆明大鼠肝脏重量比较

注:*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谭劲[4]等人用霉变玉米体外诱导人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发现50-100ug/ml的ANE促进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但当浓度为200ug/ml时抑制其增殖。

本实验通过观察昆明大鼠颊囊的不典型损害、癌前损害、和癌瘤等的口腔黏膜损害,发现中低实验组较空白对照组的颊囊癌变的发生率要高出若干的倍数差,且差异显著;高剂量组的癌变的发生率略低于中低剂量组,高于空白对照组。对于记录昆明大鼠肝脏的重量等器官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无统计意义。实验结果均提示了,玉米中可能存在刺激口腔粘膜,造成口腔内粘膜损害的化学物质,或许能诱导癌症的发生。由此,应特别注意在食入霉变玉米过程中,该物质的化学损害作用。应该更为注意食入霉变玉米人群的口腔卫生和身体状态,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以提高口腔健康现状。

[参考文献]

[1]冯光德.自然霉变玉米对肉鸭生产性能和消化生理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

[2]何健.自然霉变玉米对肉鸭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

[3]雷晓娅,陈代文,毛湘冰,毛倩,陈洪,张玲,段绪东,余冰.自然霉变玉米对仔猪肠道微生态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1,10:1790-1799.

[4]赵丽红,高欣,马秋刚,范彧,李笑樱,雷元培,郑文革,计成.黄曲霉毒素降解菌对饲喂含AFB_1霉变玉米日粮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2012,11:31-35.

[5]杨军.自然霉变玉米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健康影响及霉菌毒素残留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

[6]黄能金.自然霉变玉米对断奶仔猪的毒性作用及添加剂的解毒效果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

标签:;  ;  ;  

霉变玉米短期饲养昆明大鼠对其口腔粘膜细胞癌变的诱发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