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线支撑组件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天线支撑组件,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通信抱杆的位置固定可调整灵活度低、容易出现覆盖死角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天线支撑组件,包括主支撑杆、多个辅助支撑杆以及基座,所述主支撑杆与多个所述辅助支撑杆均连接,还包括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位于所述基座与所述主支撑杆之间、以及所述基座与所述辅助支撑杆之间,且所述调节结构用于调整所述主支撑杆和多个所述辅助支撑杆的水平位置。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天线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撑杆、多个辅助支撑杆以及基座,所述主支撑杆与多个所述辅助支撑杆均连接,还包括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位于所述基座与所述主支撑杆之间、以及所述基座与所述辅助支撑杆之间,且所述调节结构用于调整所述主支撑杆和多个所述辅助支撑杆的水平位置。

设计方案

1.一种天线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撑杆、多个辅助支撑杆以及基座,所述主支撑杆与多个所述辅助支撑杆均连接,还包括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位于所述基座与所述主支撑杆之间、以及所述基座与所述辅助支撑杆之间,且所述调节结构用于调整所述主支撑杆和多个所述辅助支撑杆的水平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基座上的导轨、与所述主支撑杆连接的第一连接件以及与所述辅助支撑杆连接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导轨可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任一所述导轨上的第一连接结构可与另一所述导轨上的第二连接结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或所述第二连接件为夹持在所述导轨上的卡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为至少两个,且所述至少两个导轨不在同一直线上,相邻两个所述导轨沿长度方向相对的两侧均开设有导向槽,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或所述第二连接件为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导轨的导向槽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紧结构,所述锁紧结构用于将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在所述导轨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上的固定夹具,所述固定夹具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主支撑杆的端部与所述安装孔卡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杆和所述辅助支撑杆为伸缩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支撑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抱杆,所述抱杆与所述主支撑杆可转动连接,所述抱杆用于固定并调整天线。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支撑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移动通信基站的数量不断增长。

现有通信基站的天馈系统一般包括天线、馈线以及通信抱杆组成。其中,通信抱杆由主杆、伸缩杆、斜杆以及抱杆等部件组成。由于通信抱杆往往固定于建筑物的天面上,导致通信抱杆的调整灵活度低,使得容易出现覆盖死角,不能最大程度的满足覆盖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天线支撑组件,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通信抱杆的位置固定可调整灵活度低,容易出现覆盖死角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天线支撑组件,包括主支撑杆、多个辅助支撑杆以及基座,所述主支撑杆与多个所述辅助支撑杆均连接,还包括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位于所述基座与所述主支撑杆之间、以及所述基座与所述辅助支撑杆之间,且所述调节结构用于调整所述主支撑杆和多个所述辅助支撑杆的水平位置。

可选地,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基座上的导轨、与所述主支撑杆连接的第一连接件以及与所述辅助支撑杆连接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导轨可移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导轨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任一所述导轨上的第一连接结构可与另一所述导轨上的第二连接结构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或所述第二连接件为夹持在所述导轨上的卡夹。

可选地,所述导轨为至少两个,且所述至少两个导轨不在同一直线上,相邻两个所述导轨沿长度方向相对的两侧均开设有导向槽,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或所述第二连接件为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导轨的导向槽滑动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锁紧结构,所述锁紧结构用于将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在所述导轨上。

可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上的固定夹具,所述固定夹具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主支撑杆的端部与所述安装孔卡紧。

可选地,所述主支撑杆和所述辅助支撑杆为伸缩杆。

可选地,还包括抱杆,所述抱杆与所述主支撑杆可转动连接,所述抱杆用于固定并调整天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天线支撑组件包括主支撑杆、多个辅助支撑杆以及基座,其中,主支撑杆与多个辅助支撑杆均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天线支撑组件还包括调节结构,调节结构设置在基座与主支撑杆之间、以及基座与辅助支撑杆之间,通过调节结构调整主支撑杆和多个辅助支撑杆的水平位置,以适应实际需要,实现精准覆盖,减少出现覆盖死角的问题;并且主支撑杆和多个辅助支撑杆可同时移动,可保证天线支撑组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天线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天线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天线支撑组件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天线支撑组件中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天线支撑组件中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天线支撑组件中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天线支撑组件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天线支撑组件包括主支撑杆1、多个辅助支撑杆2以及基座3,其中,主支撑杆1与多个辅助支撑杆2均连接,还包括调节结构,该调节结构位于基座3与主支撑杆1之间、以及基座3与辅助支撑杆2之间,且调节结构用于调整主支撑杆1和多个辅助支撑杆2的水平位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天线支撑组件包括主支撑杆1、多个辅助支撑杆2以及基座3,其中,主支撑杆1与多个辅助支撑杆2均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天线支撑组件还包括调节结构,调节结构设置在基座3与主支撑杆1之间、以及基座3与辅助支撑杆2之间,通过调节结构调整主支撑杆1和多个辅助支撑杆2的水平位置,以适应实际需要,实现精准覆盖,减少出现覆盖死角的问题;并且主支撑杆1和多个辅助支撑杆2可同时移动,可保证天线支撑组件的稳定性。

可选地,上述调节结构可调整主支撑杆1和多个辅助支撑杆2在一个方向的水平位置,或可调整主支撑杆1和多个辅助支撑杆2沿两个方向的水平位置(如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调整结构包括导轨4、第一连接件5以及第二连接件6,其中,导轨4固定在基座3上(如导轨4通过螺栓固定在基座3上),第一连接件5与主支撑杆1连接,第二连接件6与辅助支撑杆2连接,第一连接件5、第二连接件6与导轨4可移动连接,如图3所示。若主支撑杆1通过第一连接件5在导轨4上移动,相应地,辅助支撑杆2通过第二连接件6在导轨4上移动至合适位置,以保证天线支撑组件的稳定性;并且,在需要覆盖区域增加时,可仅需在导轨4上再固定一定数量的主杆1和辅助支撑杆2的组合件,从而增设更多的天线,而不需将天面的水泥重新打烂进行调整,使得整改较方便,成本较低。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调节结构包括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一连接件5、第二连接件6以及第三连接件,其中,第一导轨固定在基座3上,且第一导轨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连接件5与主支撑杆1连接,第二连接件6与辅助支撑杆2连接,第一连接件5、第二连接件6与第二导轨可移动连接,第二导轨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第三连接件固定在第二导轨上、且与所述第一导轨可移动连接。当需要调整天线支撑组件的位置时,先通过控制第一连接件5在第二导轨上移动,以调整主支撑杆1在天面上沿第二方向的水平位置,随着主支撑杆1的移动,辅助支撑杆2通过第二连接件6也在第二导轨上移动,以保证辅助支撑杆2与主支撑杆1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再通过第二导轨上的第三连接件在第一导轨上移动,以调整主支撑杆1和辅助支撑杆2在第一方向的水平位置。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导轨4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连接结构7和第二连接结构8,任一导轨4上的第一连接结构7可与另一导轨4上的第二连接结构8连接,从而在对需要提高天线的水平位移调整范围,或者增加较多数量的主杆1和辅助支撑杆2的组合件时,需要延长导轨4,通过在现有的导轨4的一端再安装一段导轨4即可,而不需拆卸原有的天线支撑组件并更换导轨4,使得安装操作较简单。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连接结构7可为固定在导轨4上的连接条,连接条上设有第一配合孔,第二连接结构8为开设在导轨4上的第二配合孔,任一导轨4上的第一配合孔与另一导轨4上的第二配合孔位置对应,通过螺栓可将第一配合孔和第二配合孔连接,如图1和图4所示。

可选地,第一连接件5可与导轨4滑动连接,或导轨4上设有导向槽,连接件与导轨4上的导向槽滚动连接。考虑到天线支撑组件在天面上会遭受较强的风力,需要第一连接件5与导轨4之间具有较强的连接力,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5、第二连接件6与导轨4均滑动连接。

可选地,第一连接件5可为夹持在导轨4上的卡夹,如图3和图5所示;或者若导轨4为至少两个,且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轨4不在同一直线上,如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轨4相交,或,两个或两个以上导轨4平行,相邻两个导轨4沿长度方向相对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导向槽9,第一连接件5为连接板,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导轨4的导向槽9滑动连接。第二连接件6可与第一连接件5结构相同,也可结构不同,如图3和图6所示。在图3中,第一连接件5为连接板结构,第二连接件6为卡夹结构。其中,还可在导轨4的上表面设置上述的导向槽9,以增加第二连接件6与导轨4的接触面积。

当主支撑杆1和辅助支撑杆2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时,若仅靠第一连接件5与导轨4之间的摩擦力固定,在遭受风暴天气或大风天气,主支撑杆1和辅助支撑杆2会沿移动导杆移动。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包括锁紧结构,该锁紧结构用于第一连接件5和第二连接件6分别固定在导轨1上。

可选地,上述锁紧结构为开设在第一连接件5上的第一安装孔、开设在第二连接件6上的第二安装孔以及紧固件,导轨4上对应第一安装孔的位置开设有多个第三安装孔,多个第三安装孔沿导轨4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导轨4上对应第二安装孔的位置开设有多个第四安装孔,多个第四安装孔沿导轨4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安装孔通过紧固件与第三安装孔连接,第二安装孔通过紧固件与第四安装孔连接,结构简单,且加工方便。可选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锁紧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件5上的锁扣,导轨4上开设有卡孔,该锁扣与导轨4的卡孔扣紧,第二连接件6与导轨4的固定结构相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紧固件为螺栓。

第一连接件5与主支撑杆1的连接方式可为焊接;或者,天线支撑组件还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一连接件5上的固定夹具10,该固定夹具10上开设有第三安装孔101,主支撑杆1的端部可插入第三安装孔101内,与第三安装孔101卡紧。并且固定夹具10通过螺栓与第一连接件5连接,主支撑杆1和固定夹具10上均设有连接孔,通过螺栓将主支撑杆1和固定夹具10进一步连接。辅助支撑杆2与第二连接件6的固定方式可与第一连接件5与主支撑杆1的连接方式相同,也可不同。此外,主支撑杆1上也可套设有多个固定夹具10,在至少一个固定夹具10上设有与辅助支撑杆2数量相同的第三安装孔,通过该第三安装孔将主支撑杆1与辅助支撑杆2连接。

可选地,辅助支撑杆2可为长度固定的连接杆,也可为长度可变的伸缩杆,通过调整辅助支撑杆2的长度,可调整辅助支撑杆2与主支撑杆1之间的夹角,以保证稳定性。同理,主支撑杆1也可为长度固定的连接杆,或为伸缩杆。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主支撑杆1和辅助支撑杆2均采用圆柱形的伸缩杆。

本实用新型的天线支撑组件还包括抱杆11,抱杆11与主支撑杆1连接,且抱杆11用于固定并调整天线100,如图7所示。具体地,主支撑杆1上端套设的多个固定夹具10,抱杆11包括两个连接板,两个连接板通过转动轴可旋转连接,抱杆11的一个连接板的端部嵌在固定夹具10上(连接板可相对固定夹具10旋转),另一个连接板与天线100由螺栓相连接,通过调整两个连接板的夹角、抱杆11与固定夹具10之间的夹角,从而改变天线100的方位。此外,主支撑杆1的顶部设置有避雷针12,天线100为板状天线,抱杆11采用铁制作。

以辅助支撑杆2和导轨4为两个、且两个导轨4平行设置为例,在天线支撑组件安装时,先将基座3固定至建筑物的天面上,将一个导轨4安装在基座3上,将第一连接件5(连接板结构)与一个固定卡具组装,第二连接件6(卡夹结构)与一个固定卡具组装,再将第一连接件5的一端安装在导轨4上,第二连接件6夹持在导轨4上,再以相同的方法安装另一侧的导轨4、固定卡具及连接件,随后分别将主支撑杆1、以及两个辅助支撑杆2与相应的连接件连接,再在主支撑杆1上套设圆形卡套,将主支撑杆1与两个辅助支撑杆2连接,并将避雷针12固定在主支撑杆1上,最后抱杆11安装在主支撑杆1上,再将天线100固定在抱杆11上。

在无需调整主支撑杆1或辅助支撑杆2的水平位置时,可按需下压或者收起抱杆11,调整了抱杆11的两个连接板之间的夹角、以及抱杆11与主支撑杆1之间的夹角,从而调整天线100的下倾角和天线100的方位角。在需要天线的水平位置时,通过滑动第一连接件5以及第二连接件6,将天线100移动至目标位置,在固定第一连接件5和第二连接件6时,需保持主支撑杆1垂直于地面。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设计图

一种天线支撑组件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10435.4

申请日:2019-03-1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418750U

授权时间:20190920

主分类号:H01Q 1/12

专利分类号:H01Q1/12;H01Q1/10

范畴分类:38G;

申请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100033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21号

发明人:贾东霖;戴鹏;杨振辉;钟健;李建松;柯腾辉

第一发明人:贾东霖

当前权利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代理人:申健

代理机构:11274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天线支撑组件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