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界革命论文-魏义霞

文界革命论文-魏义霞

导读:本文包含了文界革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梁启超,文界革命,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

文界革命论文文献综述

魏义霞[1](2015)在《梁启超“文界革命”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梁启超是"文界革命"的首倡者,也是"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的首倡者。与"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均兼顾内容与形式一样,"文界革命"既包括思想之内容,又包括表达之形式。梁启超之所以率先提出并大声疾呼"文界革命",提倡以简洁明快、富有情感的"启超体"输入、表达新思想,是为了抵制桐城派古文。因此,"文界革命"拥有多重内涵和诉求,不仅以输入新思想为宗旨,紧扣中国近代社会的思想启蒙与救亡图存两大时代主题,而且与他趣味主义的审美诉求密不可分。(本文来源于《求是学刊》期刊2015年03期)

任雪山[2](2015)在《文界革命:梁启超论桐城派》一文中研究指出梁启超是现代重要的文学启蒙者,革命是他对文学的突出贡献。正是以革命为标准,在现代性视野下,他对桐城派展开评论。凡是革命者都予以高评,不革命者都评价不高,即使批判者也受到推崇。桐城学派的成立因方东树对抗汉学的革命精神,方苞因委身清廷而受到鄙薄被称为假道学先生,戴名世因对清廷的政治批判被推为桐城派之祖。虽然桐城派批评只是梁启超实现政治目标的一部分,但却开启了桐城派的现代命运,后来五四桐城派批判就是在此基础上的深化。(本文来源于《学术界》期刊2015年01期)

张器友[3](2014)在《晚清文界革命期间的桐城绝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后期桐城派代表人物在晚清文界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以独立的主体精神介入和推动文界革命;他们的译着形同替古文开出了一个"新殖民地";他们善因善创,创辟了一个新的古文傍支——莲池文派;他们在对古文实行开放性持守的同时,致力于写作经验的提升,产生了具有集大成性质的"文章学"着作。然而,封建理学和传统文化的沉重因袭,使桐城派不能打破自身文化改良的桎梏,最终走向了五四时代"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封建"精神的对立面。(本文来源于《河北学刊》期刊2014年05期)

张器友[4](2013)在《陈独秀的近代“文界革命”实践——以桐城派末流创办《安徽俗话报》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晚清时期,陈独秀等桐城派末流接受近代启蒙运动的感召,同时也受到包括桐城派后期代表人物吴汝纶、严复、林纾等人在内的近代启蒙思潮代表人物的影响,在桐城学堂创办《安徽俗话报》。这是对晚清"文界革命"的呼应,也是他们反叛桐城派的开始。出身于理学世家陈独秀的"文界革命"实践表明:传统处在不断的自我否定的过程当中,这个五四文学革命的"总司令",出乎"桐城"又反叛"桐城",最终成为桐城派的掘墓人。(本文来源于《人文杂志》期刊2013年07期)

周晓平[5](2013)在《黄遵宪与“文界革命”:不单纯的影响和接受》一文中研究指出黄遵宪的诗文理论涉及诸多方面。在"文界革命"时期,黄遵宪主要是对中国语言、文字相离的现实相当不满而决心改变这种情形。一是对书面语体系转换的历史处境问题提出变革诉求;二是提出了文体革新的主张。其"无革命而有维新"的文界思想在当时发生了很大的影响。从对他文化思想的整体考察中,可以发现其文学发展观的深思熟虑的思想基础:温和稳健、开放务实。这实际上指示了中国现代白话运动的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1期)

邓伟[6](2009)在《论梁启超“文界革命”与汉语书面体系变革》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科举中使用的八股文和颇具文学色彩的桐城派的古文,在"欧西文思"的启发下,梁启超提出了"文界革命"的主张。通过实践,"新文体"与现代报章相结合,注重"言文一致"的语言学命题,从而造就了一种适合于启蒙功用、具有开放精神和文体弹性的浅近、变异的文言书写方式,在近代以来汉语书面体系转换的进程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本文来源于《青海社会科学》期刊2009年02期)

邓伟[7](2008)在《论梁启超“文界革命”与汉语书面语体系变革》一文中研究指出1899年12月,梁启超在《夏威夷游记》中首次提及"文界革命",表述如下:余既戒为诗,乃日以读书消遣,读德富苏峰所着《将来之日本》及《国民丛谈》数种。德富氏为日本叁大新闻主笔之一,其文雄放隽快,善以欧西文思入日本文,实为文界别开一生面者。余甚爱之。中国若有文界革命,当亦不可不起点于是也。苏峰在日鼓吹平民主义甚有功,又不仅以文豪者。(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期刊2008-04-19)

许翼心[8](2007)在《近代报业怪杰 文界革命先锋——爱国报人、作家郑贯公百年祭》一文中研究指出郑贯公是辛亥革命准备时期一位重要的民主革命派宣传家。1900年至1906年间,他先后参与六家报刊的编辑,其中包括:创办并主编第一家海外留学生期刊《开智录》,主编近代报纸的第一个文艺副刊《中国日报·鼓吹录》,创办和主编第一家文艺性革命小报《有所谓报》。他率先将通俗文艺引入报刊,并编撰了最早的一部政治小说《瑞士建国志》,创作了大量反帝反封建的新粤讴。他堪称中国近代报业怪杰,文界革命急先锋。(本文来源于《学术研究》期刊2007年07期)

蔡江珍[9](2005)在《“文界革命”与散文现代性观念的发生》一文中研究指出启蒙始终是现代性诉求的基本方式,中国早期的现代性诉求以“新国民”为入口,以民族和国家的强盛为目的,体现出现代性同一趋势下自身的独特维度。中国早期的文学公共领域也以自己的方式生成,并促成文学而文化的现代性萌发,从中衍生的“文界革命”,在促进中国文化价值取向的现代转型中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同时它作为散文现代性观念的雏形,直接影响了五四散文理论的现代性形态的生成。(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期刊2005年04期)

王锺陵[10](2003)在《论晚清“文界革命”的孳生过程及其走向》一文中研究指出“经世”二字 ,是明学转向清学的关键 ,而乾嘉之学则以不能贯彻一个“实”字而衰。为乾嘉之学所孳乳 ,与陵夷衰微的政局相合拍的今文经学之复兴 ,形成了以经术作政论的风气 ,并发展出一种时务之文 ,使得散文从桐城派的“义法”论及古文辞的路径中获得了解放 ,又藉近代报纸的产生与兴盛 ,更进而产生了“报章文体”。梁启超“新文体”及其“文界革命”的主张 ,便是在上述基础上产生的。沿着“杂以俚语韵语”、“平易畅达”的要求再向前发展 ,便有了维新派对于白话文的提倡。从理论上说 ,黄遵宪、梁启超、裘廷梁对“言文合一”的主张做了大力阐发 ;从实践上说 ,1 9世纪未就开始涌动起第一波白话文运动。然而 ,晚清文体革命遇到了巨大的阻力 ,不仅是因为旧思想的矛盾 ,而且也因为陈旧的审美趣味与报章文体的龃龉。由此 ,在 1 9世纪末 2 0世纪初 ,涉及到散文本体层面的两组矛盾就已经突显了出来 :一是以白话代替文言的发展趋向 ,与坚持贵族式雅趣的守旧立场之间的矛盾。二是对散文的范围尽可能加以扩张的趋向 ,与坚持文体特质的努力之间的矛盾。这两组矛盾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来了个大爆发 ,且以众多的转换形式贯串于一个世纪的散文发展史中。(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辑刊》期刊2003年04期)

文界革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梁启超是现代重要的文学启蒙者,革命是他对文学的突出贡献。正是以革命为标准,在现代性视野下,他对桐城派展开评论。凡是革命者都予以高评,不革命者都评价不高,即使批判者也受到推崇。桐城学派的成立因方东树对抗汉学的革命精神,方苞因委身清廷而受到鄙薄被称为假道学先生,戴名世因对清廷的政治批判被推为桐城派之祖。虽然桐城派批评只是梁启超实现政治目标的一部分,但却开启了桐城派的现代命运,后来五四桐城派批判就是在此基础上的深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界革命论文参考文献

[1].魏义霞.梁启超“文界革命”探析[J].求是学刊.2015

[2].任雪山.文界革命:梁启超论桐城派[J].学术界.2015

[3].张器友.晚清文界革命期间的桐城绝响[J].河北学刊.2014

[4].张器友.陈独秀的近代“文界革命”实践——以桐城派末流创办《安徽俗话报》为中心[J].人文杂志.2013

[5].周晓平.黄遵宪与“文界革命”:不单纯的影响和接受[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6].邓伟.论梁启超“文界革命”与汉语书面体系变革[J].青海社会科学.2009

[7].邓伟.论梁启超“文界革命”与汉语书面语体系变革[C].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2008

[8].许翼心.近代报业怪杰文界革命先锋——爱国报人、作家郑贯公百年祭[J].学术研究.2007

[9].蔡江珍.“文界革命”与散文现代性观念的发生[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

[10].王锺陵.论晚清“文界革命”的孳生过程及其走向[J].社会科学辑刊.2003

标签:;  ;  ;  ;  

文界革命论文-魏义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