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采宜:群体利益的伦理困境论文

林采宜:群体利益的伦理困境论文

和朋友聊天,讨论的话题是:“在医学无能为力的时代,为了大多数人(或者说团体)的生存把传染病者打死,这样做究竟对不对?”这个问题上升到伦理的层面上,就变成:群体意识是否意味着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可以牺牲少数人?人道主义和功利主义对此给出的答案完全不同。

如果一个人没有权力为自己的生存而消灭他人的生命,那么一群人同样没有这个权力。群体利益大于个体利益在经济学上是个公理,但在伦理学上是一个谬论。生存是人的基本权力,那么信仰呢,价值观和审美观呢?还有与之相关的其他思想呢?如果一个人或者一群人没有权力消灭别人的肉体,那么有权消灭别人的思想吗?

四百年前,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用自己的大脑独立思考,是个体精神存在的主要指征。人类的理性从独立思考开始成长,宗教式的迷信从独立思考开始崩溃。人类在思考的曙光中走出中世纪,走出蒙昧的宗教信仰。

女孩便是阿花。阿花是韶关人,来惠州找老乡,结果老乡联系不上了。她是来找工作的,工作还没找到呢,就被治安队抓了。阿花正在绝望的时候,林强信救了她。林强信成了她的恩人。林强信说,先别急着找工作,在我这儿吃住些日子吧。那一刻,阿花感动得一塌糊涂,以为自己遇见了好人。

一百年前,尼采说:“上帝死了。”历史从理性主义的人文传统又开始转向权力意志。查拉图斯特拉从上帝的棺椁里站立起来,手提权力意志的春药,带领欧洲走向世界大战,其直接后果是:现代物理学从相对论悄悄地走向原子弹。在理性枯萎的土壤上,权力犹如罂粟,茁壮生长。查拉图斯特拉借希特勒的手在人类历史上刻下了一道深深的伤痕。再往后,便是教堂的尖顶让位于摩天大楼的霓虹灯,历史进入了从文化精神向物化文明的悄然过渡,双鱼时代,整个世界都忙于掠夺和积累,发财是这个时代最肥硕的梦想。

金玉其中:我们看看各分项的数据。11月份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和消费品制造业P MI为50.5、51.7和51.6,分别比上月上升0.6、0.1和0.8,且均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4,比上月回落0.5,表明非制造业增长有所放缓,但仍在扩张区间。11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4,比上月上升0.3,延续增长势头。从市场预期看,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9.6,持续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企业对行业发展普遍看好。

选择该院收治的106例糖尿病骨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3例。观察组年龄40~79岁,平均(59.3±10.4)岁,其中 21 例为女性、32 例为男性,骨科类型:15例为股骨头颈部骨折、5例为胫腓骨骨折、20例为肱骨骨折、13例为踝关节骨折;对照组年龄42~80 岁,平均(59.5±10.6)岁,其中 23 例为女性、30 例为男性,骨科类型:13例为股骨头颈部骨折、4例为胫腓骨骨折、22例为肱骨骨折、14例为踝关节骨折。两组的骨折类型、年龄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进入二十一世纪,人类再次扭转她那肥硕的身躯,告别饕餮物质的“双鱼时代”,进入“水瓶”时代,再次站在精神成长的起跑线上。

人类作为一个群体,两千年一个成长周期,作为一个体,二十年就是一个周期。这是一个缺乏信仰的时代,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已经不需要通过忏悔、祷告,借助牧师、教士的力量来完善自己的精神与灵魂了。这是个娱乐的时代,群体意识主导的仅仅是对时尚的追逐,还有所谓的团队意识,团队精神。信仰的激情其实早已淡去,在团队的阉割血腥中寻求认同感的无非是恐惧面对布满困惑的认知蛛网,而在认知蛛网里寻求自己的坐标是每一颗自主和独立的灵魂所必须经历的心理过程。

我们站在自我的独木桥上,从驯化和被驯化的童年时代,走向自我判断、自主选择的成年时代,迷茫和困惑是必须路过的风景。没有信仰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理性。在过去的两千年,科技的发明让人类不断摆脱物质的桎梏,但大多数人没有摆脱权力意志和宗教狂热的精神桎梏。毕竟有不少人愿意在团体意识的血腥里寻找子宫的安全感和依赖感。既然精神的自在是以独立存在的意识为前提的,那么孤独是我们每一个人必须经历的成人礼。

摆脱精神桎梏,某种意义也是精神和情感走向孤独的过程。武侠小说经常用“冰雪聪明”来形容有灵性的人,聪明是冷静的,如冰如雪。理智也是坚硬的,一样如冰如雪。人类必须有足够的坚强面对孤独,才能真正享受独立和自由。

林采宜

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

标签:;  ;  ;  ;  ;  ;  ;  ;  ;  

林采宜:群体利益的伦理困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