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量调节截止阀的阀体论文和设计-蒲凤娟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流量调节截止阀技术领域的一种流量调节截止阀的阀体,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腔的右侧设置有隔离管,所述连接架的右侧壁均匀设置有与进水口相匹配的塞体,所述阀体内腔左侧壁的底部设置有蜗杆管,所述蜗杆管内腔的右侧活动插接有蜗杆,所且转杆的顶端设置有蜗轮,所述阀瓣的顶侧壁设置有阀杆,所述盖板的顶侧壁设置有升降机构,该装置转动转杆,通过转杆带动蜗轮转动,通过蜗轮与蜗杆的匹配,使蜗杆将连接架向右推动,使塞体插入进水口,对进水口进行堵塞,方便了工作人员对密封环进行更换,保证阀瓣与隔离管内腔壁之间的密封性,不需要工作人员关闭总阀,操作简单快捷,减小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流量调节截止阀的阀体,包括阀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内腔的右侧设置有隔离管(2),所述隔离管(2)左侧壁的上侧从上到下均匀设置有进水口(3),所述隔离管(2)右侧壁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口(4),所述阀体(1)内腔的左侧活动设置有连接架(5),所述连接架(5)的右侧壁均匀设置有与进水口(3)相匹配的塞体(6),所述连接架(5)与阀体(1)内腔左侧壁相邻面的顶部设置有导向装置(7),所述阀体(1)内腔左侧壁的底部设置有蜗杆管(8),所述蜗杆管(8)内腔的右侧活动插接有蜗杆(9),且蜗杆(9)的右端与连接架(5)的右侧壁活动连接,所述阀体(1)底侧壁的左侧活动贯穿插接有转杆(11),且转杆(11)的顶端设置有蜗轮(10),且蜗轮(10)的后侧壁与蜗杆(9)的前侧壁相互啮合,所述隔离管(2)的内腔活动插接有阀瓣(12),所述阀瓣(12)的顶侧壁设置有阀杆(13),所述阀体(1)的顶部活动设置有盖板(14),且盖板(14)与阀体(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阀杆(13)的顶端活动贯穿盖板(14),且盖板(14)与阀杆(13)的相邻侧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5),所述盖板(14)的顶侧壁设置有升降机构(16),且升降机构(16)的底端与阀杆(13)连接,所述阀体(1)的右侧壁设置有出水管(17),且出水管(17)的内腔设置有单向阀(18),所述阀体(1)的左侧壁设置有进水管(20),且进水管(20)上设置有流量表(19)。

设计方案

1.一种流量调节截止阀的阀体,包括阀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内腔的右侧设置有隔离管(2),所述隔离管(2)左侧壁的上侧从上到下均匀设置有进水口(3),所述隔离管(2)右侧壁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口(4),所述阀体(1)内腔的左侧活动设置有连接架(5),所述连接架(5)的右侧壁均匀设置有与进水口(3)相匹配的塞体(6),所述连接架(5)与阀体(1)内腔左侧壁相邻面的顶部设置有导向装置(7),所述阀体(1)内腔左侧壁的底部设置有蜗杆管(8),所述蜗杆管(8)内腔的右侧活动插接有蜗杆(9),且蜗杆(9)的右端与连接架(5)的右侧壁活动连接,所述阀体(1)底侧壁的左侧活动贯穿插接有转杆(11),且转杆(11)的顶端设置有蜗轮(10),且蜗轮(10)的后侧壁与蜗杆(9)的前侧壁相互啮合,所述隔离管(2)的内腔活动插接有阀瓣(12),所述阀瓣(12)的顶侧壁设置有阀杆(13),所述阀体(1)的顶部活动设置有盖板(14),且盖板(14)与阀体(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阀杆(13)的顶端活动贯穿盖板(14),且盖板(14)与阀杆(13)的相邻侧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5),所述盖板(14)的顶侧壁设置有升降机构(16),且升降机构(16)的底端与阀杆(13)连接,所述阀体(1)的右侧壁设置有出水管(17),且出水管(17)的内腔设置有单向阀(18),所述阀体(1)的左侧壁设置有进水管(20),且进水管(20)上设置有流量表(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量调节截止阀的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16)包括套管(161),且套管(161)的底侧壁与盖板(14)的顶侧壁连接,所述套管(161)内腔的顶部活动插接有螺纹管(162),且螺纹管(162)与套管(161)相邻面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密封圈(164),所述螺纹管(162)内腔的底部活动插接有螺纹杆(163),且螺纹杆(163)的底端与阀杆(13)的顶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量调节截止阀的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装置(7)包括导向套管,且导向套管的左侧壁与阀体(1)内腔左侧壁的顶部连接,且导向套管内腔的右侧活动插接有导向插杆,且导向插杆的右端与连接架(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量调节截止阀的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瓣(12)包括阀瓣本体,且阀瓣本体外侧壁的底部开设有环形槽,且环形槽的内腔活动套接有密封环,且阀瓣本体的底侧壁活动设置有夹板,且夹板与阀瓣本体通过固定螺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流量调节截止阀的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管(162)的顶端设置有连接盘,且连接盘的外侧壁均匀铰接有活动杆,且活动杆的外侧壁开设有防滑花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量调节截止阀的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塞体(6)为橡胶塞,所述塞体(6)的直径从左到右逐渐递减,且塞体(6)右侧壁的直径小于进水口(3)的直径。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量调节截止阀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流量调节截止阀的阀体。

背景技术

流量调节截止阀的密封环一般设置在阀瓣的外侧,当流量调节截止阀长时间使用后,密封环容易磨损,导致密封不紧密,影响密封效果,需要对密封环进行更换,但现有的流量调节截止阀的密封环更换十分繁琐,需要先将总阀关闭,才能对流量调节截止阀进行拆卸,更换密封环,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流量调节截止阀的阀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量调节截止阀的阀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流量调节截止阀的阀体,包括阀体,阀体内腔的右侧设置有隔离管,隔离管左侧壁的上侧从上到下均匀设置有进水口,隔离管右侧壁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口,阀体内腔的左侧活动设置有连接架,连接架的右侧壁均匀设置有与进水口相匹配的塞体,连接架与阀体内腔左侧壁相邻面的顶部设置有导向装置,阀体内腔左侧壁的底部设置有蜗杆管,蜗杆管内腔的右侧活动插接有蜗杆,且蜗杆的右端与连接架的右侧壁活动连接,阀体底侧壁的左侧活动贯穿插接有转杆,且转杆的顶端设置有蜗轮,且蜗轮的后侧壁与蜗杆的前侧壁相互啮合,隔离管的内腔活动插接有阀瓣,阀瓣的顶侧壁设置有阀杆,阀体的顶部活动设置有盖板,且盖板与阀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阀杆的顶端活动贯穿盖板,且盖板与阀杆的相邻侧设置有第一密封圈,盖板的顶侧壁设置有升降机构,且升降机构的底端与阀杆连接,阀体的右侧壁设置有出水管,且出水管的内腔设置有单向阀,阀体的左侧壁设置有进水管,且进水管上设置有流量表。

优选的,升降机构包括套管,且套管的底侧壁与盖板的顶侧壁连接,套管内腔的顶部活动插接有螺纹管,且螺纹管与套管相邻面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密封圈,螺纹管内腔的底部活动插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底端与阀杆的顶端连接。

优选的,导向装置包括导向套管,且导向套管的左侧壁与阀体内腔左侧壁的顶部连接,且导向套管内腔的右侧活动插接有导向插杆,且导向插杆的右端与连接架连接。

优选的,阀瓣包括阀瓣本体,且阀瓣本体外侧壁的底部开设有环形槽,且环形槽的内腔活动套接有密封环,且阀瓣本体的底侧壁活动设置有夹板,且夹板与阀瓣本体通过固定螺栓连接。

优选的,螺纹管的顶端设置有连接盘,且连接盘的外侧壁均匀铰接有活动杆,且活动杆的外侧壁开设有防滑花纹。

优选的,塞体为橡胶塞,塞体的直径从左到右逐渐递减,且塞体右侧壁的直径小于进水口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转动转杆,通过转杆带动蜗轮转动,通过蜗轮与蜗杆的匹配,使蜗杆将连接架向右推动,使塞体插入进水口,对进水口进行堵塞,避免水流进隔离管的内腔,单向阀的存在避免出水管内腔的右侧的水倒流,方便了工作人员对密封环进行更换,保证阀瓣与隔离管内腔壁之间的密封性,不需要工作人员关闭总阀,操作简单快捷,减小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部结构放大图。

图中:1阀体、2隔离管、3进水口、4出水口、5连接架、6塞体、7导向装置、8蜗杆管、9蜗杆、10蜗轮、11转杆、12阀瓣、13阀杆、14盖板、15第一密封圈、16升降机构、161套管、162螺纹管、163螺纹杆、164第二密封圈、17出水管、18单向阀、19流量表、20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流量调节截止阀的阀体,包括阀体1,阀体1内腔的右侧设置有隔离管2,隔离管2左侧壁的上侧从上到下均匀设置有进水口3,隔离管2右侧壁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口4,阀体1内腔的左侧活动设置有连接架5,连接架5的右侧壁均匀设置有与进水口3相匹配的塞体6,连接架5与阀体1内腔左侧壁相邻面的顶部设置有导向装置7,阀体1内腔左侧壁的底部设置有蜗杆管8,蜗杆管8内腔的右侧活动插接有蜗杆9,且蜗杆9的右端与连接架5的右侧壁活动连接,阀体1底侧壁的左侧活动贯穿插接有转杆11,且转杆11的顶端设置有蜗轮10,且蜗轮10的后侧壁与蜗杆9的前侧壁相互啮合,转动转杆11,通过转杆11带动蜗轮10转动,通过蜗轮10与蜗杆9的匹配,使蜗杆11将连接架5向右推动,使塞体6插入进水口3,对进水口3进行堵塞,隔离管2的内腔活动插接有阀瓣12,阀瓣12的顶侧壁设置有阀杆13,阀体1的顶部活动设置有盖板14,且盖板14与阀体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且阀杆13的顶端活动贯穿盖板14,且盖板14与阀杆13的相邻侧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5,盖板14的顶侧壁设置有升降机构16,且升降机构16的底端与阀杆13连接,阀体1的右侧壁设置有出水管17,且出水管17的内腔设置有单向阀18,单向阀18的存在使水只能向右侧流动,而不能倒流,阀体1的左侧壁设置有进水管20,且进水管20上设置有流量表19,进水管20与出水管17远离阀体1的一端与管道通过法兰连接。

其中,升降机构16包括套管161,且套管161的底侧壁与盖板14的顶侧壁连接,套管161内腔的顶部活动插接有螺纹管162,且螺纹管162与套管161相邻面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密封圈164,螺纹管162内腔的底部活动插接有螺纹杆163,且螺纹杆163的底端与阀杆13的顶端连接,转动螺纹管162,通过螺纹管162与螺纹杆163的匹配,带动阀杆13底部的阀瓣12上升和下降,通过改变位于阀瓣12底部进水口3的数量,实现水量大小的调节;

导向装置7包括导向套管,且导向套管的左侧壁与阀体1内腔左侧壁的顶部连接,且导向套管内腔的右侧活动插接有导向插杆,且导向插杆的右端与连接架5连接,通过导向套管与导向插杆的匹配,对连接架5起到导向作用,方便了连接架5的左右移动;

阀瓣12包括阀瓣本体,且阀瓣本体外侧壁的底部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的存在起到容纳密封环的作用,避免密封环意外移动,且环形槽的内腔活动套接有密封环,且阀瓣本体的底侧壁活动设置有夹板,且夹板与阀瓣本体通过固定螺栓连接,通过拆卸固定螺栓,方便了夹板的取下,方便了对磨损后的密封环进行更换;

螺纹管162的顶端设置有连接盘,且连接盘的外侧壁均匀铰接有活动杆,且活动杆的外侧壁开设有防滑花纹,铰接的活动杆可以上下转动,方便了连接盘的转动,且在不使用时,活动杆远离连接盘的一端向下转动,可以减小空间的占用;

塞体6为橡胶塞,塞体6的直径从左到右逐渐递减,且塞体6右侧壁的直径小于进水口3的直径,方便了塞体6插入进水口3的内腔,实现进水口3的堵塞,避免水意外流进隔离管2的内腔。

工作原理:该装置转动螺纹管162,通过螺纹管162与螺纹杆163的匹配,带动阀杆13底部的阀瓣12上升和下降,通过改变位于阀瓣12底部进水口3的数量,实现水量大小的调节,当需要更换密封环时,转动转杆11,通过转杆11带动蜗轮10转动,通过蜗轮10与蜗杆9的匹配,使蜗杆9将连接架5向右推动,使塞体6插入进水口3,对进水口3进行堵塞,然后拆卸盖板14,从隔离管2的内腔取出阀瓣12,对密封环进行更换,单向阀18的存在避免出水管17内腔的右侧的水倒流。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一种流量调节截止阀的阀体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7180.3

申请日:2019-01-1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51(四川)

授权编号:CN209294446U

授权时间:20190823

主分类号:F16K 3/30

专利分类号:F16K3/30;F16K31/53;F16K3/32

范畴分类:27F;

申请人:蒲凤娟

第一申请人:蒲凤娟

申请人地址:621603 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洗泽乡白兔垭村2组

发明人:蒲凤娟

第一发明人:蒲凤娟

当前权利人:蒲凤娟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一种流量调节截止阀的阀体论文和设计-蒲凤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