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浙江省瑞安市陶山镇丰和小学林雨晴

摘要: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对某一学科拥有兴趣的学生最容易学好这一学科,尤其是小学生,身心发展还不太成熟,兴趣对其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小学体育课,作为学生体育素质培养过程中的基础,更应该承担重任,教育者必须给予重视,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体育课感兴趣,为其日后体育素质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体育学生兴趣培养策略

在小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上体育课不是关键,关键是如何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如何将运动的理念深入到学生心目中,现在社会发展很快,交通工具越来越便捷,人的活动量越来越小,现在学生的身体素质日益下降,我们只有在小学阶段加强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才能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体育课的各种活动中。对此,本文主要基于笔者多年的小学体育工作经验,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培养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以供广大同行参考。

一、我们要分析小学阶段学生们的身心特点

体育课程作为一项与身体素质密切相关的课程,有它的局限性,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小学生而言,我们要根据小学生实际的发展情况来设定体育活动,现代社会中孩子的身高差异较大,我们在设计课程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这个情况,以免对学生的心智发育造成影响。在课堂上我们可以从力量训练、耐力训练等不同的方面入手去进行课堂教学。

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兴趣的几点方法

1.结合实际,确定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在教学中学生身体素质各异,掌握技能的进度也不尽相同,教学中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学中运动技能难度的设置过大,部分学生不能够掌握运动技能,久而久之,就会对所学习的运动产生厌恶心理,若是学习的运动技能难度过低,部分学习运动技能较快的学生则觉得挑战性较小,也会变得没有耐心,对学习的运动技能兴趣不高,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确定的教学目标非常重要,设计要合理,将目标的设定确立在难度适中比较合理,技能学习之初通过鼓励体育技能差的学生,提高他们学习的热情和自信心,通过适当的负反馈让运动技能掌握比较快的学生不断改进动作,在一定程度上批评教育能够让学生自满的情绪得到控制,同时,在体育教学中本班级的互帮结对的方法效果也较好,能够使运动技能好的学生教运动技能较差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运动技能好的学生能够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动作,运动技能差的学生可以在运动技能好的学生的带领和帮助下不断提高,不仅能增强学生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而且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也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课堂主体

传统教学过程,教师总以教学任务和学校安排来指定制定教学计划,在这些教学计划中,没有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心理想法,因此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时,一定要转变这种教学观念,以学生为课堂主体,考虑学生心理因素,以学生的兴趣和发展为教学安排的根本依据,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体育教学的热爱。

3.丰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丰富教学方法是最基本也最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的改革措施,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千篇一律的室外活动的教学方法,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增加一些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游戏教学和比赛教学等方法,让学生在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体验,时刻保持学习的新鲜感,自然而然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4.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教学情境,是能够最快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激情的方法,而且能够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情境中的情绪,进而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和爆发力,是不可多得的优秀教学方法。

5.营造课堂氛围,促进学生兴趣培养

营造课堂氛围就是要给予学生一个轻松、愉快的上课环境,让学生卸掉知识课堂的学习压力和紧张感,能够更加轻松地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去,而不必担心会有其他的负面情况发生。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以放松学生身心压力、带领学生以认识新领域的探索精神去进行教学,尽量避免过多的能力检测问题和学生考核问题,让学生感受到体育教学的压力进而产生退缩心理。

6.运用场地器材,活跃课堂气氛

体育教学中场地器材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场地器材能够使学生很好的投入到学习中,体育课上通过体育器材的介入,提升学生学习运动技能的兴趣和积极性,小学阶段中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对某一个项目学习、练习的注意力持续时间不够长,因此小学阶段的运动技能的学习中以游戏类比赛训练为主,尽量减少重复性机械训练,例如在进行行进间运球的教学中,通过运球接力比赛的方法活跃课堂的气氛,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升。

7.评价方式多元化

在体育测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和鼓励。要求教师既关注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又注重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测评的最后成绩固然重要,但是学生平时的表现也尤为重要,因为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同,运动水平也不同,不能要求学生的最终测评成绩都优异,有的学生平时积极参加活动,但是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而没有得到高分。对于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对其成绩酌情给予适当的调整,在这样多方面的测评标准下要求结果的公平公正。

综上所述,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对某一学科拥有兴趣的学生最容易学好这一学科,尤其是小学生,身心发展还不太成熟,兴趣对其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小学体育课,作为学生体育素质培养过程中的基础,更应该承担重任,教育者必须给予重视,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体育课感兴趣,为其日后体育素质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孙岩;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培养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4(02)

[2]胡榜民;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学周刊;2015(24)

标签:;  ;  ;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