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整复术在口腔修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牙周整复术在口腔修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新疆第二师库尔勒医院口腔科新疆库尔勒841000)

【摘要】目的:探析牙周整复术在口腔修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牙科于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30例行口腔修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实施口腔修复术治疗,观察组在实施牙周整复术后再行口腔修复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口腔修复满意度、口腔恢复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牙龈萎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修复患者实施牙周整复术的疗效显著,可提高口腔修复满意度,促进口腔恢复,降低牙龈萎缩情况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牙周整复术;口腔修复;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781.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6-0167-01

口腔修复是利用人工装置修复周病、缺失牙、颌面组织缺损,促进口腔功能恢复,增加口腔美观性[1]。部分患者因个别牙错位与缺失牙牙槽嵴形态异常在口腔修复后效果欠佳,且美观性较差,而牙周整复术可弥补上述缺点,因此,我院选取130例行口腔修复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牙科于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30例行口腔修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男38例,女27例,年龄22~65岁,平均(48.7±3.1)岁,其中25例患者牙龈颈缘不协调及错位,40例牙槽嵴异常或缺损。观察组65例,其中男36例,女29例,年龄23~66岁,平均(49.1±2.8)岁,其中28例患者牙龈颈缘不协调及错位,37例牙槽嵴异常或缺损。两组患者各临床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可以进行组间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择期口腔修复术治疗,观察组在实施牙周整复术后再行口腔修复术治疗。即术前首先进行常规消毒处理,待麻醉后在探针上涂抹染色剂,标记需要治疗的牙龈部位的形态和长度,使用高频电刀将标记部位进行切除,利用涡轮钻修整牙颈缘与牙槽嵴,同时,翻瓣切开修正后的部位,使金属烤瓷之间的间距控制在3mm左右,利用涡轮钻将牙槽嵴去除后保证根面修复平整,再将牙周膜纤维彻底刮除,进行复位处理,实施冲洗、缝合,创面需使用上牙周赛制剂进行保护。针对严重缺损牙槽嵴患者,需根据缺损程度进行相应治疗,可将须部骨移植至牙槽嵴缺损部位,填塞人工骨材料羟基磷灰石,然后进行切口缝合。术后嘱咐患者每天漱口3次,保证口腔清洁,7天后拆线,观察1个月后,待患者牙龈颈缘愈合后实施牙冠修复术。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进行1年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良好、牙龈萎缩等情况以及调查口腔恢复满意度。恢复良好:口腔症状基本消失,牙周、牙龈正常,美观性良好。口腔恢复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评分,问卷内容包含颜色、形态、咀嚼功能恢复、咬合情况等,满分100分,非常满意需达到85分以上,满意为60~84分,不满意为低于59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l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检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口腔修复效果

观察组中恢复良好发生率与牙龈萎缩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口腔修复效果对比分析(n/%)

3.讨论

临床应用的常规牙龈修形是利用手术刀或龈切刀,该种治疗方法的创伤大,会增加出血量,因口腔部位特殊容易出现感染,使恢复时间延长[2]。牙周整复术是对牙槽嵴、牙龈进行修整,达到修复牙周、固定修复体的目的,满足患者口腔美观性的需求,且该种治疗方式的出血量少、疼痛轻、创伤小,已经得到大多数专业医生的认可[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口腔修复满意度、口腔恢复良好率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牙龈萎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这说明口腔修复患者实施牙周整复术的疗效显著,可提高口腔修复满意度,促进口腔恢复,降低牙龈萎缩情况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浦恩泽,李鹏,张建明,等.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27例临床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4):710.

[2]车笑非,史艳红.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1):78-78.

[3]杨维奇.口腔修复前行牙周整复术临床治疗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15):105.

标签:;  ;  ;  

牙周整复术在口腔修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