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蕊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司马浦中学515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制度的不断改进和人民不懈奋斗,我国贫富差距逐渐缩小,农村和城市的教育投入也逐渐增加,特别是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和帮助,成为了近几年教育部门的重点。但是与城市学校课程实施相比,农村高中对于新课改的落实还存在很多不足,大部分地区仍以注入式教学,缺乏自主探究和思考的能力。而农村孩子在学习中更倾向于被动的接受知识,对老师和教材有着极高的依赖和崇拜心理,缺少质疑,缺乏表现自己的意识。这一现象不符合我国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主张。
【关键词】农村高中;思想政治;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8)04-106-01
一、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原因
从原有的制度出发,我国曾长期处于应试教育之中,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对老师这一职业十分尊重,从而提高了教师的权威和话语权。再从教师职业本身来说,教师是整个课堂的组织者、是课文内容的概括者,是学业成绩的鉴定者,更是知识传递的主导者,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绝大部分处于被动状态。这种缺乏互动有失交流的师生关系,进一步加深老师的权威,使老师成为整节课的主角,忽略了学生的地位。因此,造成了学生不爱动脑,不爱思考,不爱质疑的习惯,使学生成为老师的“跟班”,老师说到哪就听到哪,不会进一步的思考和挖掘,久而久之学习兴趣大幅下降,甚至产生厌学的情况。
从教师自身来讲,大部分老师习惯原有的教学观念,很难一时间转变成新的教学理念,从而造成了教学方法单一,也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往往看重教学结果,忽略教学过程。这种只用分数来衡量一个孩子学习的好与坏的评价方法,忽视了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创造能力。这种方式又与传统填鸭式教学想吻合,使孩子渐渐成为一个只知道装知识却不会咀嚼的容器,由此以来导致学生面对困难时,不会加以思考,只会默默地等待老师给出的答案。
从课堂教学和学校管理来说,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内度过,缺乏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即使周末也会因为繁重的作业量,减少外出。因为外出活动存在诸多风险和不确定的因素,学校和老师出于安全考虑减少社会实践活动,甚至取消课外活动。学校也会因为学生处于学习关键时期,减少学生在校内的交际活动。
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途经
面对如此现状,老师需要加强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充分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高中的思想政治教学中,除了完成教学任务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的提出问题意识和产生质疑的意识,这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也可以提高思想政治的学习效率,使教学达到最优化。
从教育者出发,首先教师应该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摈弃不利于新时代发展的观念,逐渐形成适合当代学生的教学方法。其次,教师不能认为自己高高在上,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建立师生平等的民主关系。通过改善师生之间的地位,从而加强师生之间对思想政治这一学科的研究。再者,老师要改变原有评价学生的方式,对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进行表扬。农村的学生与城市的学生接触的环境不同,相对来说,农村学生处于比较单一的环境。所以学生提的出的问题不够精确,这时教师不能因为这个问题缺乏内涵而忽略或否定该学生的提问,应该在作出回应的同时引导学生进一步挖掘课文内容,再次提出具有价值额度问题。这样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提出的问题得到重视,也会发现自己在提出问题时存在哪些不足,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在讲到流行文化作品和经典文化作品的价值大小时,有学生说:“如今的我们,每当听到流行作品时,都会产生共鸣,而我们看到戏曲说就容易睡觉。这一现象不就是表明流行文化价值大于经典文化吗?”这时我回答:“流行文化和经典文化二者展现了不同时代的文化现象,但是两者表达的文化层次是不一样的,两者在衡量标准是不同的”。然后进一步引导他们:“你们回想一下,前段时间你们喜欢的流行歌曲,它们现在还流行吗?”这时学生就若有所悟:原来流行的不一定是经典的,而经典之作无论何时都是可以流行的,越经典越久远。而每个班级都会调皮的学生,当这些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与本节课无关的问题,教师不要立刻责骂他,应该先表扬该学生表现活跃,然后给他提出要求,规范他的课堂纪律。这样以来,在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下,学生可以开动自己的脑筋,善于发现问题,从而敢提出问题,形成问题意识。
从课堂设计上出发,首先老师应该明确自己的教学主线,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使学生根据老师抛出的问题,进一步发现其他的问题。大部分老师认为,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多问个“为什么”,于是整个课堂给学生提了太多的问题,但使学生还未理解前一个问题,就要思考下一个问题,造成学生思路不清的现状。实践表明,课堂上过多的提问,会使课堂教学表现出“师生问答”的循环模式,降低了课堂效率,使学生失去了自己钻研和提出创造性问题的机会。因此,教师在展开教学之前,应先了解现在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自身有的社会经验和知识经验,除此之外也要了解学生现在的心理状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的习惯。比如,在讲哲学“物质的运动和静止”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坐在行使的公交车上,看到车窗外的树木建筑往后倒去,我们是在运动昵还是处在静止中?学生能根据所学的知识和自身的社会经验得出,相对于车窗外的事物我们是处在运动中,而相对于车厢内的事物,我们又处在静止中。这时学生就会提出为什么会同时产生静止和运动的现象?当我们所看见与已有的知识产生碰撞时,就成了产生问题,这样会激发学生的好奇,从而促使他去探究新的知识。
从教学方式出发,教师应将以自己为主体的教学,转换为以学生为主的教学,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导向者。改变以前注入式教学,使学生学会自主探究,也帮助他们建立合作小组。这样以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在自己的小组中各抒己见。通过小组合作,小组间可以进行比赛,互相交流自己小组的看法,也可以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与对方辩解,加深对该知识的理解。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途径还有很多。而优化提出的问题,需要教师的日常引导。农村高中政治教师要顺应现在教育趋势,学习新的观念,转变新的思想,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相信学生的创造力,勇于踏出农村政治教学改革的第一步,提高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春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D].上海师范大学,2005.
[2]蹇云.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探究[D].苏州大学,2011.
[3]张春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