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论文_喻中

导读:本文包含了法理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法理学,法治,法律,教学法,康德,斯巴达,海洋。

法理学论文文献综述

喻中[1](2019)在《关于陆地的法理学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比较法学的视野中,有大陆法系与海洋法系的划分。但是,关于陆地、海洋的法理,还是一个相对薄弱的学术环节。中国是一个陆地性质的国家,在中国的法学理论体系中,有必要展开关于陆地的专门研究。一方面,中国固有的法律传统具有明显的陆地性质。另一方面,在西方的法律传统中,古希腊时代的斯巴达政制具有陆地性格,文艺复兴时期的马基雅维里揭示了夺取土地背后的政体考量。在近代,康德建立了以土地作为本体的法权体系,黑格尔把国家看作是陆地上的神物。在现代,施米特专门论述了"大地的法"。这些关于陆地、大地、土地的阐释,展示了一个立足于陆地的法理思想谱系。(本文来源于《政法论丛》期刊2019年06期)

秦兴宇[2](2019)在《实践性教学法在法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法理学是法学教学中理论性较强的一门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只采用单纯的讲授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因此文章从法理学在法学教学中的地位入手,从法理学课堂教学现状进行描述,提出在法理学课堂中使用实践性教学法,以丰富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为学生学习其他部门法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9年34期)

喻中[3](2019)在《关于海洋的法理学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法理学的研究中,很难避开"海洋法系"这个概念,有关"海洋法系"的论着可谓汗牛充栋。相比之下,关于"海洋"的法理学研究,却是一个相对薄弱的主题。着眼于法理学的视野,从柏拉图的"大西岛"到培根的"新大西岛"、从格劳秀斯的"海洋自由论"到施米特的"海洋自由论"、从马汉的"海权"到肯尼迪的"海上主导权"、从约翰王的"大宪章"到庞德的"普通法精神",提供了从法理的角度理解海洋的多种可能性。其中,黑格尔与严复分别代表了德国与中国从大陆睁眼看海洋的标志性思想家。展开关于海洋的法理学及比较法学研究,是当代中国积极面对海洋时代的理论前提与思想准备。(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王钰仁[4](2019)在《法律与社会的关系——读《一般法理学:以法律与社会的关系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镜像命题"是关于法律——社会关系的着名理论,认为法律是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并能维持社会秩序。塔玛纳哈教授在其着作《一般法理学:以法律与社会的关系为视角》一书中对此提出了质疑,并试图构建一个能解释法律——社会关系的一般性框架。本文首先对这一思想论述,然后以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则和法不溯及既往原则为依据,认为塔玛纳哈教授对于"镜像命题"的质疑存在合理性。然而,"一般法理学"研究框架虽然有其合理性,但是也存在局限性。(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9年33期)

刘青山[5](2019)在《“法理学”在课程思政中的德育效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法理学是法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又是法学的意识形态,体现着特定社会的行为准则、价值取向和社会理想。不仅承载着知识的创新和专业素养的培育,还担负着对社会主义法学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塑造和完善。要培养德法兼备卓越法律人才,就必须重视法理学的德育效能,充分发掘法理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因子,发挥课堂思政的作用,使法学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结合,使法理学成为法学专业教育中德法兼修和理论育人的重要平台。(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9年32期)

泮伟江[6](2019)在《在科学性与实践性之间——论法理学的学科定位与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法理学的学科自主性面临着科学性不足、缺乏实践性和相对于部门法的冗余性等批评,那种传统的法理学指导部门法教义学和法律实践的模式正面临危机。拯救法理学的学术尝试也随之展开。其中,"无用之用说"坚持法学的纯粹科学性,放弃法理学的实践性;"实践参与模式"采取二元论,将法理学分为规范理论与后设理论两个部分,各自兼顾法理学的实践性与科学性,但却仍无法论证后设理论的实践性与规范理论的科学性。将法理学看作是科学系统与法律系统之结构耦合的理论,能够更好地说明法理学的科学性与实践性这两个面向及其相互关系。法理学是法律系统内部分化出来与裁判系统、法教义学系统并列的子系统,其任务是在法律系统内部对法律系统的整体进行自我描述和自我反思,从而在法律系统与社会的共同演化过程中引导二者关系的调整,促进法律系统随社会发展而发展与演化。(本文来源于《法学家》期刊2019年06期)

马治国,张磊[7](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法理学释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这叁大核心要义是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成为我国法治模式的规定性因素,同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五项基本原则背后的精神和理念指明了法治道路的应有之义,确立了党的领导型、人民主体型、法律平等型、德法共治型、法治本土化"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模式。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并非人们臆想的偶然性选择,而是具有法治综合国情范畴内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重要性。如果背离我们自己的法治道路,就会导致我国本土化的法治实践缺失对应的理论指导和分析工具,严重阻碍我国法治化进程取得实质性突破。(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许小亮[8](2019)在《案例教学法在法理学课程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法理学不直面真实的社会生活,而是对基本法律概念进行批判性思考和体系化的建构,因而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落实案例教学法。以往的理论对法理学案例教学存在多种误读,因而有必要廓清法理学课程中的案例教学法的目标以及案例的选择、分析和批判等问题。案例教学的目标是通过案例让学生能够直接把握到法学中的根本问题,因此法理学课程中所讲授的案例一定是能够反映法学根本问题和难题的案例。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必须考虑到案例本身与所要讲述的概念和体系之间的契合性。案例的择取不能够如同民法和刑法那样只从生活中最为简单的现象出发,而应该触及人们对于生活关系的批判性思考,进而指向一种良好的生活模式的选择和追求。(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9年31期)

任婕[9](2019)在《基于富勒划定法律义务界限的法理学策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富勒提出"法律需要建立在道德以上",决定了制定法律取决于对法律义务的客观划定。基于此,文章对富勒提出的划定法律义务的法理学策略展开研究,从区间设定、命题预设以及基本公式叁个方面展开研究,以期为国家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供理论借鉴,同时给国家法治社会建设提供一定参考。(本文来源于《时代报告》期刊2019年10期)

龙庆兰[10](2019)在《传统礼法制度的现代法理学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儒家文化传统中天理是礼法制度的本体,礼法制度是天道的妙用,它们是儒家生命智慧的体用一如。儒家的礼法制度强调因承损益,保守维新,重视涵育道统、文教、政治、法理于一体的礼法体系,能够为中国法理学在未来的发展,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和文化自信。通过创造性地传承,礼法制度可为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寻求一条更适合中国人的法律之路。(本文来源于《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法理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法理学是法学教学中理论性较强的一门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只采用单纯的讲授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因此文章从法理学在法学教学中的地位入手,从法理学课堂教学现状进行描述,提出在法理学课堂中使用实践性教学法,以丰富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为学生学习其他部门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法理学论文参考文献

[1].喻中.关于陆地的法理学考察[J].政法论丛.2019

[2].秦兴宇.实践性教学法在法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法制与社会.2019

[3].喻中.关于海洋的法理学考察[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4].王钰仁.法律与社会的关系——读《一般法理学:以法律与社会的关系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19

[5].刘青山.“法理学”在课程思政中的德育效能[J].法制博览.2019

[6].泮伟江.在科学性与实践性之间——论法理学的学科定位与性质[J].法学家.2019

[7].马治国,张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法理学释义[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8].许小亮.案例教学法在法理学课程中的运用[J].法制博览.2019

[9].任婕.基于富勒划定法律义务界限的法理学策略分析[J].时代报告.2019

[10].龙庆兰.传统礼法制度的现代法理学启示[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论文知识图

把系统论和控制论引入法理学,对法...32000-2017年法律出版社各...表是笔者在湖北高校(其中又以武汉高校)...网络课程《法理学》页面(htt...~2006年该校研究生入学法理学李权

标签:;  ;  ;  ;  ;  ;  ;  

法理学论文_喻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