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反射极论文_马永

导读:本文包含了选择性反射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反射,选择性,颜料,微波,偶氮,单质,基色。

选择性反射极论文文献综述

马永[1](2016)在《太阳光选择性反射节能颜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全球气候异常、可利用能源逐年减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问题,各种不同类型的隔热涂料得到广泛开发。其中,在0.15-4.0gm波长范围内具有高反射的功能涂料,因其可以在不消耗外界能量的条件下发射长波段吸收的部分能量,达到降温的目的,故又被称作热反射型隔热涂料。热反射型隔热涂料的核心是热反射型颜料,颜料在涂料中起主要作用,而复合无机颜料又以高太阳光反射比、良好的耐候性和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得到广泛关注。针对市场上热反射隔热涂料颜色单一的缺点,本课题基于叁基色调色原理,以复合无机热反射颜料为原料,调配出二次色颜料和灰色颜料,研究颜料组分、900℃以上热处理温度等对二次色和灰色颜料热反射性能的影响;利用单质硅粉折射率高、衰减能力强的优点调节颜料明度,制备成深色颜料;将涂层设计成底层白色热反射层、表层深色颜料涂层的双层结构,以期达到减少颜料用量提高反射比的效果。采用X射线衍射仪观察了颜料的晶体结构,使用Lambda 950 UV/VIS/NIR分光光度计表征了涂层的热反射特性,利用精密色差仪测试了涂层的色空间值L*a*b*。研究表明:漆膜中颜料的质量分数为20%时,以质量比m(氧化铁红):m(钛镍黄)=1:7配制出的橙色漆膜,近红外反射比可达74%,以质量比m(钴蓝):m(钛镍黄)=1:8配制的绿色颜料漆膜,近红外反射比可达74.6%。漆膜厚度超过0.15mm后,颜料的色空间值基本保持不变。热处理温度越高,颜料反射性能下降越明显。含有氧化铁红的混合颜料,分别经过900℃、1100℃处理后,颜料的红绿值a*会明显降低。实验发现:漆膜中单质硅粉的粒径小于75μm、质量分数在5%-20%之间,其反射比和色空间值变化不大。硅粉作为明度调节剂,加入到黄色和灰色颜料中,当漆膜明度低于40,TSR(太阳光总反射比)分别可达30.1%、29%。硅粉调节的明度低于40的深色涂层,它们在紫外光区和可见光区的反射光谱与单质硅粉漆膜的反射光谱基本一致,在近红外光区基本维持了原始颜料的热反射性能。对比双层和单层结构漆膜的热反射性能发现:双层结构的深色镨黄漆膜TSR可由27.5%提高至32.8%,深色橙颜料漆膜的TSR可由31.4%提高至39.8%,深色灰颜料漆膜的TSR可由27.9%提高至31.3%。双层结构涂层中,随着表层涂膜厚度的增加,颜料的反射比会逐渐降低。折光指数低的颜料作为表层漆膜可以获得更高的反射率。复合白色底层后,表层漆膜明度升高不显着。双层结构与单层结构漆膜的反射光谱在紫外和可见光区基本一致,表层涂膜厚度为0.05mm时即可达到有效的显示颜色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广东工业大学》期刊2016-05-01)

周路,张丹,郑致刚,沈冬,包锡峰[2](2013)在《偶氮分子掺杂对蓝相液晶选择性反射波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偶氮基团(—N=N—)在适当波长光的照射下,会发生可逆的顺反异构反应,这一反应中偶氮分子构型上的变化会影响到蓝相液晶中脆弱的晶格结构,并造成晶格参数的变化,进而影响到选择性反射波长的变化,甚至有时会造成蓝相相态的消失。文章合成并将几种偶氮化合物掺入手性向列相液晶中,再变温至BPI,对比了这几种偶氮化合物对蓝相液晶选择性反射波长的影响,从而得出更有实际使用价值的偶氮分子,在此基础上还从分子结构角度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为进一步的改进工作提供了方向。(本文来源于《液晶与显示》期刊2013年01期)

司立彬,赵静,张志东[3](2011)在《用Berreman 4×4矩阵法计算胆甾相液晶的选择性反射》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Berreman 4×4矩阵法对胆甾相液晶的选择性反射特性进行了计算模拟,从模拟结果分析了胆甾相液晶的蓝移现象和反射率与盒厚的关系。(本文来源于《现代显示》期刊2011年12期)

杨一明,袁成卫,钱宝良[4](2010)在《1维微波光子晶体频率选择性反射面》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一种由多层介质交替排列的1维微波光子晶体,应用传输矩阵法计算和分析了该结构周期数、波的入射角、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以及介质层厚度等对其频率选择特性的影响,并具体给出了一个可行的设计方案。所设计的频率选择表面在3.2~4.0 GHz频率范围内,反射系数大于0.99,在9.5~9.7 GHz频率范围内透射系数大于0.98。(本文来源于《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2010年05期)

选择性反射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偶氮基团(—N=N—)在适当波长光的照射下,会发生可逆的顺反异构反应,这一反应中偶氮分子构型上的变化会影响到蓝相液晶中脆弱的晶格结构,并造成晶格参数的变化,进而影响到选择性反射波长的变化,甚至有时会造成蓝相相态的消失。文章合成并将几种偶氮化合物掺入手性向列相液晶中,再变温至BPI,对比了这几种偶氮化合物对蓝相液晶选择性反射波长的影响,从而得出更有实际使用价值的偶氮分子,在此基础上还从分子结构角度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为进一步的改进工作提供了方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选择性反射极论文参考文献

[1].马永.太阳光选择性反射节能颜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6

[2].周路,张丹,郑致刚,沈冬,包锡峰.偶氮分子掺杂对蓝相液晶选择性反射波长的影响[J].液晶与显示.2013

[3].司立彬,赵静,张志东.用Berreman4×4矩阵法计算胆甾相液晶的选择性反射[J].现代显示.2011

[4].杨一明,袁成卫,钱宝良.1维微波光子晶体频率选择性反射面[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0

论文知识图

一3晶体硅太阳电池的正面电极的图形光栅中的光子谐振和激光输出2-13该宽带单极子天线反射系数的仿...液晶的分类膨胀式进气消声器Fig.1-2(c)Expansi...共振式进气消声器Fig.1-2(d)Helmhol...

标签:;  ;  ;  ;  ;  ;  ;  

选择性反射极论文_马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