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集装箱式膜生物反应处理系统论文和设计-林亚凯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移动集装箱式膜生物反应处理系统,包括集装箱体、格栅、进水管路、溢流管路、缺氧池搅拌系统、箱体隔离阀、中空纤维膜组器、污泥回流系统、产水系统、曝气系统、加药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在集装箱体内部设有缺氧池、好氧池、膜池和设备间,缺氧池下部与好氧池相连通,好氧池上部及下部与膜池相连通;在集装箱体顶部设有检修口和维护平台;在缺氧池上部固定有格栅、进水管路和溢流管路,在缺氧池底部固定有缺氧池搅拌系统;在好氧池和膜池之间固定有箱体隔离阀;在好氧池和膜池底部固定有多个微孔爆气盘;在膜池内部及底部固定有中空纤维膜组器和污泥回流系统;在设备间内部固定有产水系统、曝气系统和加药系统。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可移动集装箱式膜生物反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可移动集装箱式膜生物反应集成装备(10)包括集装箱体(11)、格栅(20)、进水管路(30)、溢流管路(40)、缺氧池搅拌系统(50)、箱体隔离阀(60)、中空纤维膜组器(70)、污泥回流系统(80)、产水系统(90)、曝气系统(100)、加药系统(110)和电气控制系统;所述集装箱体(11)内部分别设有缺氧池(12)、好氧池(13)、膜池(14)和设备间(15),其中缺氧池(12)下部与好氧池(13)保持畅通,好氧池(13)上部及下部与膜池(14)保持畅通;所述集装箱体(11)顶部设有检修口和维护平台;所述缺氧池(12)上部分别固定有格栅(20)、进水管路(30)和溢流管路(40),所述缺氧池(12)底部固定有缺氧池搅拌系统(50);所述好氧池(13)和膜池(14)之间固定有箱体隔离阀(60),且所述箱体隔离阀(60)分别与好氧池(13)、膜池(14)相连通;所述好氧池(13)和膜池(14)底部分别固定有多个微孔爆气盘,且微孔曝气盘与曝气系统(100)相连通;所述膜池(14)内部及底部分别固定有中空纤维膜组器(70)和污泥回流系统(80);所述设备间(15)内部分别固定有产水系统(90)、曝气系统(100)和加药系统(110)。

设计方案

1.一种可移动集装箱式膜生物反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可移动集装箱式膜生物反应集成装备(10)包括集装箱体(11)、格栅(20)、进水管路(30)、溢流管路(40)、缺氧池搅拌系统(50)、箱体隔离阀(60)、中空纤维膜组器(70)、污泥回流系统(80)、产水系统(90)、曝气系统(100)、加药系统(110)和电气控制系统;所述集装箱体(11)内部分别设有缺氧池(12)、好氧池(13)、膜池(14)和设备间(15),其中缺氧池(12)下部与好氧池(13)保持畅通,好氧池(13)上部及下部与膜池(14)保持畅通;所述集装箱体(11)顶部设有检修口和维护平台;所述缺氧池(12)上部分别固定有格栅(20)、进水管路(30)和溢流管路(40),所述缺氧池(12)底部固定有缺氧池搅拌系统(50);所述好氧池(13)和膜池(14)之间固定有箱体隔离阀(60),且所述箱体隔离阀(60)分别与好氧池(13)、膜池(14)相连通;所述好氧池(13)和膜池(14)底部分别固定有多个微孔爆气盘,且微孔曝气盘与曝气系统(100)相连通;所述膜池(14)内部及底部分别固定有中空纤维膜组器(70)和污泥回流系统(80);所述设备间(15)内部分别固定有产水系统(90)、曝气系统(100)和加药系统(1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集装箱式膜生物反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路(30)分别与格栅(20)和缺氧池(12)上部相连通;所述溢流管路(40)与缺氧池(12)上部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集装箱式膜生物反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池搅拌系统(50)由固定于缺氧池(12)底部的缺氧池搅拌机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集装箱式膜生物反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纤维膜组器(70)包括膜组器支架、固定在该膜组器支架内部的多个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组件、固定在该膜组器支架顶部的集水管路和固定在该膜组器支架底部的曝气管路;所述集水管路与产水系统(90)相连通;所述曝气管路与曝气系统(100)相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集装箱式膜生物反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回流系统(80)包括固定在膜池(14)底部的污泥回流泵、多个控制阀门、污泥回流管路(801)和污泥排放管路(802);所述污泥回流管路(801)与缺氧池(12)上部相连通;所述污泥排放管路(802)与设备间(15)外部相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集装箱式膜生物反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产水系统(90)包括固定在设备间(15)内部的自吸泵、多个控制阀门和产水管路;所述产水管路与中空纤维膜组器(70)内部的集水管路相连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集装箱式膜生物反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系统(100)包括固定在设备间(15)内部的鼓风机、多个控制阀门、膜组器进气管路(101)和好氧池进气管路(102);所述膜组器进气管路(101)与中空纤维膜组器(70)内部的曝气管路相连通;所述好氧池进气管路(102)与固定在好氧池(13)和膜池(14)底部的多个微孔曝气盘相连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集装箱式膜生物反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系统(110)包括固定在设备间(15)内部的药剂箱、加药泵、多个控制阀门和加药管路;所述加药管路与好氧池(13)上部相连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集装箱式膜生物反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控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单元、数据采集、分析单元、数据远传及接收单元;所述中央处理单元可手动或自动的控制系统中各泵、搅拌机、风机的启停及阀门的启闭;所述数据采集及分析单元与系统中各仪表或传感器相连接,并获取参数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数据远传及接收单元分别与数据采集、分析单元及远程终端相连接,发送或接收数据指令,控制系统运行和进行数据传输。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移动集装箱式膜生物反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基本完成,乡镇污水处理开始建设,其生活污水混杂着畜禽废水排放,污染物浓度高且点多面广,治理难度及管理难度大。混排废水的治理是我国正在面对的主要环境问题,其迫切性和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

市面上现有的污水处理集成设备处理完污水后,由于生活污水中的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含量较高,处理的生活污水不达标,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处理生活污水的工艺流程复杂,处理后的出水水质不达标且不稳定,投入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集成装备,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工艺流程复杂、出水水质不达标且不稳定、投入成本高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移动集装箱式膜生物反应处理系统,包括集装箱体11、格栅20、进水管路30、溢流管路40、缺氧池搅拌系统50、箱体隔离阀60、中空纤维膜组器70、污泥回流系统80、产水系统90、曝气系统100、加药系统110和电气控制系统;在所述的集装箱体11内部分别设有缺氧池12、好氧池13、膜池14和设备间15,其中缺氧池12下部与好氧池13保持畅通,好氧池13上部及下部与膜池14保持畅通;在所述的集装箱体11顶部设有检修口和维护平台;在所述的缺氧池12上部分别固定有格栅20、进水管路30和溢流管路40,在所述的缺氧池12底部固定有缺氧池搅拌系统50;在所述的好氧池13和膜池14之间固定有箱体隔离阀60,且所述的箱体隔离阀60分别与好氧池13、膜池14相连通;在所述的好氧池13和膜池14底部分别固定有多个微孔爆气盘,且所述的微孔曝气盘与曝气系统100相连通;在所述的膜池14内部及底部分别固定有中空纤维膜组器70和污泥回流系统80;在设备间15内部分别固定有产水系统90、曝气系统100和加药系统1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进水管路30分别与格栅20和缺氧池12上部相连通;所述的溢流管路40与缺氧池12上部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缺氧池搅拌系统50由固定于缺氧池12底部的缺氧池搅拌机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中空纤维膜组器70包括膜组器支架、固定在该膜组器支架内部的多个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组件、固定在该膜组器支架顶部的集水管路和固定在该膜组器支架底部的曝气管路;所述的集水管路与产水系统90相连通;所述的曝气管路与曝气系统100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污泥回流系统80包括固定在膜池14底部的污泥回流泵、多个控制阀门、污泥回流管路801和污泥排放管路802;所述的污泥回流管路801与缺氧池12上部相连通;所述的污泥排放管路802与设备间15外部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产水系统90包括固定在设备间15内部的自吸泵、多个控制阀门和产水管路;所述的产水管路与中空纤维膜组器70内部的集水管路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曝气系统100包括固定在设备间15内部的鼓风机、多个控制阀门、膜组器进气管路101和好氧池进气管路102;所述的膜组器进气管路101与中空纤维膜组器70内部的曝气管路相连通;所述的好氧池进气管路102与固定在好氧池13和膜池14底部的多个微孔曝气盘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加药系统110包括固定在设备间15内部的药剂箱、加药泵、多个控制阀门和加药管路;所述的加药管路与好氧池13上部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电气控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单元、数据采集、分析单元、数据远传及接收单元;所述的中央处理单元可手动或自动的控制系统中各泵、搅拌机、风机的启停及阀门的启闭;所述的数据采集及分析单元与系统中各仪表或传感器相连接,并获取参数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数据远传及接收单元分别与数据采集、分析单元及远程终端相连接,发送或接收数据指令,控制系统运行和数据传输。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可移动集装箱式膜生物反应处理系统,污水经过缺氧池、好氧池、中空纤维膜组器和设备间的相关设备的处理、过滤,可以大量的降低污水中化学需氧量与氨氮的含量,简化了污水处理工艺流程,降低了投入成本,保证了出水水质的稳定,达到排放标准,避免对环境产生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通过举例的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的一种可移动集装箱式膜生物反应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可移动集装箱式膜生物反应处理系统,11-集装箱体;12-缺氧池;13-好氧池;14-膜池;15-设备间;20-格栅;30-进水管路;40-溢流管路;50-缺氧池搅拌系统;60-箱体隔离阀;70-中空纤维膜组器;80-污泥回流系统;801-污泥回流管路;802-污泥排放管路;90-产水系统;100-曝气系统;101-膜组器进气管路;102-好氧池进气管路;110-加药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可移动集装箱式膜生物反应处理系统,包括集装箱体11、格栅20、进水管路30、溢流管路40、缺氧池搅拌系统50、箱体隔离阀60、中空纤维膜组器70、污泥回流系统80、产水系统90、曝气系统100、加药系统110和电气控制系统;在所述的集装箱体11内部分别设有缺氧池12、好氧池13、膜池14和设备间15,其中缺氧池12下部与好氧池13保持畅通,好氧池13上部及下部与膜池14保持畅通;在所述的集装箱体11顶部设有检修口和维护平台;在所述的缺氧池12上部分别固定有格栅20、进水管路30和溢流管路40,在所述的缺氧池12底部固定有缺氧池搅拌系统50;在所述的好氧池13和膜池14之间固定有箱体隔离阀60,且所述的箱体隔离阀60分别与好氧池13、膜池14相连通;在所述的好氧池13和膜池14底部分别固定有多个微孔爆气盘,且所述的微孔曝气盘与曝气系统100相连通;在所述的膜池14内部及底部分别固定有中空纤维膜组器70和污泥回流系统80;在设备间15内部分别固定有产水系统90、曝气系统100和加药系统110。

所述的进水管路30分别与格栅20和缺氧池12上部相连通;所述的溢流管路40与缺氧池12上部相连通;所述的缺氧池搅拌系统50由固定于缺氧池12底部的缺氧池搅拌机组成;所述的中空纤维膜组器70包括膜组器支架、固定在该膜组器支架内部的多个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组件、固定在该膜组器支架顶部的集水管路和固定在该膜组器支架底部的曝气管路;所述的集水管路与产水系统90相连通;所述的曝气管路与曝气系统100相连通。所述的污泥回流系统80包括固定在膜池14底部的污泥回流泵、多个控制阀门、污泥回流管路801和污泥排放管路802;所述的污泥回流管路801与缺氧池12上部相连通;所述的污泥排放管路802与设备间15外部相连通。

所述的产水系统90包括固定在设备间15内部的自吸泵、多个控制阀门和产水管路;所述的产水管路与中空纤维膜组器70内部的集水管路相连通。所述的曝气系统100包括固定在设备间15内部的鼓风机、多个控制阀门、膜组器进气管路101和好氧池进气管路102;所述的膜组器进气管路101与中空纤维膜组器70内部的曝气管路相连通;所述的好氧池进气管路102与固定在好氧池13和膜池14底部的多个微孔曝气盘相连通。所述的加药系统110包括固定在设备间15内部的药剂箱、加药泵、多个控制阀门和加药管路;所述的加药管路与好氧池13上部相连通。所述的电气控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单元、数据采集、分析单元、数据远传及接收单元;所述的中央处理单元可手动或自动的控制系统中各泵、搅拌机、风机的启停及阀门的启闭;所述的数据采集及分析单元与系统中各仪表或传感器相连接,并获取参数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数据远传及接收单元分别与数据采集、分析单元及远程终端相连接,发送或接收数据指令,控制系统运行和数据传输。

由上述可知,污水经过缺氧池、好氧池、中空纤维膜组器和设备间的相关设备的处理、过滤,可以大量的降低污水中化学需氧量与氨氮的含量,简化了污水处理工艺流程,降低了投入成本,保证了出水水质的稳定,达到排放标准,避免对环境产生污染。

工程运行时,污水经过进入管路30进入格栅20中,格栅20将污水中较大颗粒的悬浮物过滤出来,降低后续工艺流程的处理难度;初步过滤过的污水进入缺氧池12内部,经过缺氧池搅拌系统50搅拌均匀,加大生物细菌与污泥的接触面积;经过搅拌后的污泥与反应菌的混合液通过缺氧池12底部通道进入好氧池13内部;同时,曝气系统100工作,大量空气经好氧池曝气管路102,通过微孔曝气盘表面的微孔进入好氧池13内部,为好氧池内微生物进行生化反应提供充足的氧气,使污水的生化反应进行得更加迅速彻底,增加污水中的固液分离效果;同时,固定在设备间15内部的加药系统110开始运行,定量的药剂经由加药管路进入好氧池13内的污水中,经气水混合体的扰动下,与好氧池13内部的污水均匀混合并参与反应;当中空纤维膜组器70中的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组件位于膜池14内液面之下20mm至400mm时,多余的污水经缺氧池12上部的溢流管路40排出集装箱体11外部,同时固定在设备间15内部的产水系统90工作,在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组件中的中空纤维膜丝内腔产生负压,从而使得膜池14内的原水经中空纤维膜丝过滤而汇集至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组件内部的集水室,经由集水膜盒通过集水支管汇集至中空纤维膜组器70中集水管路内,经产水系统90的出水口由自吸泵持续输出;同时,曝气系统100中鼓风机输出的压缩空气经由膜组器进气管路101进入中空纤维膜组器70中曝气管路内腔,最后经由布气管表面的曝气孔曝入中空纤维膜丝表面;膜池15内部的气水混合体不断的给附着在中空纤维膜丝表面上的微生物提供含氧较高的水体,以加快其分解原水中的有机物等杂质。同时,在气水混合体的扰动下,中空纤维膜丝可以大幅度地随气水流摆动并且不容易发生断裂,可以很好的将附着在中空纤维膜丝表面上的的污染物抖落掉,提高中空纤维膜丝的抗污堵能力进而增强其固液分离效果,稳定出水水质;固定在膜池14底部的污泥回流系统80中污泥回流泵将反应后的污泥混合液通过污泥回流管路801内腔回流至缺氧池12内部;回流的污泥与新进入的污水通过缺氧池搅拌系统50搅拌均匀后,再次进入好氧池13参与反应,依次循环往复,源源不断的给好氧池13提供新污泥与反应菌的混合液。由上述可知,本发明可以大量的降低污水中化学需氧量与氨氮的含量,简化了污水处理工艺流程,降低了投入成本,保证了出水水质的稳定,达到排放标准,避免对环境产生污染。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一种可移动集装箱式膜生物反应处理系统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9898.1

申请日:2019-01-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3(河北)

授权编号:CN209721856U

授权时间:20191203

主分类号:C02F9/14

专利分类号:C02F9/14

范畴分类:申请人:河北赛诺膜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赛诺膜技术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河北赛诺膜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061001 河北省沧州市中捷高新技术创业基地9号

发明人:林亚凯;何柳东;田野;徐大明;安康;胡砚平

第一发明人:林亚凯

当前权利人:河北赛诺膜技术有限公司

代理人:侯蔚寰

代理机构:11348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一种可移动集装箱式膜生物反应处理系统论文和设计-林亚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