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钢结构论文和设计-张吉庆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钢结构,包括两根钢材,所述两根钢材的一端共同连接有铰接机构,所述铰接机构外套设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侧面开设有贯通所述壳体两侧的通槽,所述通槽与钢材匹配,所述通槽一侧还开设有匹配所述铰接机构的安装槽,所述壳体沿侧面中线分割为第一夹持壳体和第二夹持壳体,所述第一夹持壳体与第二夹持壳体铰接。分段的钢材两两之间设置铰接轴,可将过长的钢梁结构折叠缩短为多段,便于运输的同时免去组装时的重新定位问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折叠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钢材,所述两根钢材的一端共同连接有铰接机构,所述铰接机构外套设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侧面开设有贯通所述壳体两侧的通槽,所述通槽与钢材匹配,所述通槽一侧还开设有匹配所述铰接机构的安装槽,所述壳体沿侧面中线分割为第一夹持壳体和第二夹持壳体,所述第一夹持壳体与第二夹持壳体铰接。

设计方案

1.一种折叠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钢材,所述两根钢材的一端共同连接有铰接机构,所述铰接机构外套设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侧面开设有贯通所述壳体两侧的通槽,所述通槽与钢材匹配,所述通槽一侧还开设有匹配所述铰接机构的安装槽,所述壳体沿侧面中线分割为第一夹持壳体和第二夹持壳体,所述第一夹持壳体与第二夹持壳体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折叠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其中一根钢材的第一铰接板、固定连接于另一根钢材的第二铰接板,所述第一铰接板与第二铰接板通过铰接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折叠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材包括水平设置的上翼板和下翼板,所述上翼板和下翼板之间通过加强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折叠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内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的端面与加强板表面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折叠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配合所述第一定位孔的第二定位孔。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折叠钢结构。

背景技术

钢结构是主要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

建筑类钢结构由于体积庞大,在运输过程中十分不便,而完全分离的钢结构由于需要吊车、起重设备进行组装,使得工程十分困难,需要重新定位、校准避免对接误差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折叠钢结构,包括两根钢材,所述两根钢材的一端共同连接有铰接机构,所述铰接机构外套设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侧面开设有贯通所述壳体两侧的通槽,所述通槽与钢材匹配,所述通槽一侧还开设有匹配所述铰接机构的安装槽,所述壳体沿侧面中线分割为第一夹持壳体和第二夹持壳体,所述第一夹持壳体与第二夹持壳体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铰接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其中一根钢材的第一铰接板、固定连接于另一根钢材的第二铰接板,所述第一铰接板与第二铰接板通过铰接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钢材包括水平设置的上翼板和下翼板,所述上翼板和下翼板之间通过加强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通槽内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的端面与加强板表面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板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配合所述第一定位孔的第二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两根钢材之间设置铰接机构,铰接机构包括分别固定在两根钢材端部的第一铰接板和第二铰接板。值得一提的是,第一铰接板和第二铰接板均固定在两根钢材端部平面的边缘处。第一铰接板和第二铰接板相互叠合,通过铰接轴贯穿二者进行铰接。此设计使得两根钢材可以以铰接轴为圆心进行折叠。多段折叠的钢材可用同种方式增加钢材数量并两两之间铰接。为便于该折叠钢材的安装,还设计有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套设在两根钢材对接处的壳体。壳体呈两侧对称的对开状。壳体内部形成有通槽,通槽的形状、尺寸与钢材匹配,能够扣合于钢材上。在通槽的侧方连通有安装槽,安装槽能够容纳相互叠合的第一铰接板和第二铰接板。但壳体扣合时,壳体能够限制。在垂直于通槽方向上的壳体侧面开设有第二通孔,加强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在安装钢材时,可通过钢条贯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并焊接固定来加固两根钢材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分段的钢材两两之间设置铰接轴,可将过长的钢梁结构折叠缩短为多段,便于运输的同时免去组装时的重新定位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叠钢结构的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叠钢结构的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叠钢结构的夹持机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叠钢结构的夹持机构内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中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折叠钢结构,包括两根钢材,所述两根钢材的一端共同连接有铰接机构1,所述铰接机构1外套设有夹持机构2,所述夹持机构2包括壳体21,所述壳体21侧面开设有贯通所述壳体21两侧的通槽22,所述通槽22与钢材匹配,所述通槽22一侧还开设有匹配所述铰接机构1的安装槽23,所述壳体21沿侧面中线分割为第一夹持壳体21和第二夹持壳体21,所述第一夹持壳体21与第二夹持壳体21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铰接机构1包括固定连接于其中一根钢材的第一铰接板11、固定连接于另一根钢材的第二铰接板12,所述第一铰接板11与第二铰接板12通过铰接轴13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钢材包括水平设置的上翼板31和下翼板32,所述上翼板31和下翼板32之间通过加强板33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通槽22内设置有限位凸起221,所述限位凸起221的端面与加强板33表面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板33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331,所述壳体21上设置有配合所述第一定位孔331的第二定位孔21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两根钢材之间设置铰接机构1,铰接机构1包括分别固定在两根钢材端部的第一铰接板11和第二铰接板12。值得一提的是,第一铰接板11和第二铰接板12均固定在两根钢材端部平面的边缘处。第一铰接板11和第二铰接板12相互叠合,通过铰接轴13贯穿二者进行铰接。此设计使得两根钢材可以以铰接轴13为圆心进行折叠。多段折叠的钢材可用同种方式增加钢材数量并两两之间铰接。为便于该折叠钢材的安装,还设计有夹持机构2,夹持机构2包括套设在两根钢材对接处的壳体21。壳体21呈两侧对称的对开状。壳体21内部形成有通槽22,通槽22的形状、尺寸与钢材匹配,能够扣合于钢材上。在通槽22的侧方连通有安装槽23,安装槽23能够容纳相互叠合的第一铰接板11和第二铰接板12。但壳体21扣合时,壳体21能够限制。在垂直于通槽22方向上的壳体21侧面开设有第二通孔,加强板33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在安装钢材时,可通过钢条贯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并焊接固定来加固两根钢材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分段的钢材两两之间设置铰接轴13,可将过长的钢梁结构折叠缩短为多段,便于运输的同时免去组装时的重新定位问题。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设计图

一种折叠钢结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76409.X

申请日:2019-01-1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742077U

授权时间:20191206

主分类号:E04B1/24

专利分类号:E04B1/24;E04C3/04;E04B1/344

范畴分类:36C;36D;

申请人:惠州雅泰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惠州雅泰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6200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秋长新塘村鸿泰工业园

发明人:张吉庆

第一发明人:张吉庆

当前权利人:惠州雅泰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代理人:李静

代理机构:11548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折叠钢结构论文和设计-张吉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