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东飞:学术活动与习惯论文

冯东飞:学术活动与习惯论文

■哲学研究

摘要:人实质上就是一种习惯性存在物,其行为习惯像血液似的融入于生命体之中,人的任何行为习惯都是在自己长期实践活动过程中积淀形成的。作为人类活动重要形式之一的学术活动,其过程也是与行为习惯密不可分的,学术活动行为习惯有良好习惯与不良习惯之分。抑制不良习惯,弘扬良好习惯,对于从事学术活动的研究者极为重要。

关键词:活动;学术活动;习惯

英国作家查·艾霍尔认为: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即是说行为习惯直接决定着一个人的性格形成以及未来发展趋向。在现代社会,人类的有些活动由于深受不良行为习惯的影响,从而严重地制约着其内在创造能力的发挥,使自己的一生碌碌无为、毫无建树。例如,当我们看电影或者网上的影视节目时,往往要受到影评家们的价值判断影响;当我们吃东西时受制于美食家的饮食观;当我们选专业时被老师、家长和社会的价值取向所束缚等等。显然,如此习惯行为必然会导致人们身上所具有的内在创造潜能被扼杀,这样的不良习惯对于一个学者来说是致命的。因此,剔除不良行为习惯,培育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对于学术研究者们来说尤为重要。

根据司法鉴定规律,在强调统一司法鉴定程序的基础上需要根据不同类型、不同类别制定不同的鉴定程序,形成通用程序和特别程序在鉴定程序上的体系性,保障司法鉴定的程序公正与鉴定质量。这些改革要求需要专业的委员会来保障,因此,需要成立国家司法鉴定标准委员会。这不仅能够保障司法鉴定有全国性的统一标准,而且还保障制定标准的统一性和科学性,避免相同鉴定类型、类别标准之间因制定主体不同产生差异,特别是因鉴定标准不科学、不统一影响鉴定作为证据的统一要求,损害实体公正。

一、习惯是人类特有行为方式

众所周知,人其实是一种习惯性的存在物,无论我们是否愿意,习惯总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地渗透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习惯”在《辞海》中解释为:“由于重复或多次训练而巩固下来并变成需要的行动方式。”[1]即是说,人们的行为习惯是在其长期的实践活动中积淀形成的,尤其是人们在学术活动过程中要养成自觉的行为习惯,比如,求知欲、创造欲等行为习惯的养成更需要后天长期教育培训才能够形成。与汉语中的“习惯”对应的英语词汇是“Habit”。在《新时代英汉词典》中解释为:其一、习惯,癖好;其二、脾性,性情。[2]这表明,人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禀性和气质等产生和形成与其行为习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习惯如同血液一样融入人的生命体中,成为生命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习惯一旦形成,对人生、事业、生活起着永久性的影响作用。正如叶圣陶在《读书和受教育》(节选)中指出:“受教育的意义和目的是做人,做社会的够格的成员,做国家的够格的公民。想到‘做’字,光记住些什么是远远不够的。必得把某些精要的东西化为自身的血肉,养成永久的习惯,终身以之,永远实践,这才对于做人有所裨益。”[3]即是说,教育的重中之重在于培育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旨在使良好习惯像血液一样融入于人的生命体之中,与人相伴相随,使人终生受益。

WANG Fei, WEI Pei-lian, PAN Jun, WU Qing, YU Guan-zhen

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费洛伊德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把人的精神意识分为意识、潜意识、无意识;并且人的行为方式总是由意识、潜意识、无意识共同决定着的。人的行为习惯形成是由先天不自觉的性格、行为与后天自觉的努力学习所决定的。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对有关人类实践活动受到其习惯所支配的思想进行了极为深刻地阐述。

首先,有学者认为,人类行为习惯是由不自觉的性格、行为决定。我国古代著名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在《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指出:“少成则若天性,习惯若自然也”,这说的就是一个人小时候养成的行为习惯就像人的天性一样内在于人,成为其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过程之中,以至于一个人一生能够所取得的成功、创造的奇迹,往往是由其少年时代形成的良好习惯所支配的;同理一个人一生碌碌无为、无所作为也是由人的不良习惯所决定的。事实上,人类的很多行为习惯是由其所处特定的社会、家庭环境等外在条件所决定的,并且人类的一些行为习惯的形成往往是受到无其意识的性格、行为所支配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4]即是说,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高境界,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于我们的实践活动之中,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这是对共产党人最基本的要求。

对此,美国当代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在研究人类文化发展时,充分肯定民族的生活习俗对人的塑造、发展及其行为习惯意义时指出:“每一个人,从他出生的那刻起,他所面对的那些风俗便塑造了他的经验和行为。到了孩子能说话的时候,他已成了他所从属的那种文化的小小造物了。待孩子长大成人,能参与各种活动时,该社会的习惯就成就了他的习惯,该社会的信仰就成就了他的信仰,该社会的禁忌就成就了他的禁忌。”[5]这就是说,正是由于不同民族习俗的长期积淀和发展,才有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民族风貌,才有人的现实生活,才有现实的人的行为习惯,并且其行为习惯呈现出不同的民族特质。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习惯养成得越多,那个人的能力越强。我们做人做事,需要种种的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6]482这就是说,要提升一个人的能力,关键在于要养成种种行为习惯,其习惯养成得越多,人的能力就越强;反之,人的能力就越弱。同时他又认为:“习惯不嫌其多,只有两种习惯养成不得,一种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又一种是妨害他人的习惯。”[6]504一个不养成习惯的人,其行为必然是盲目的,其结果必然是一事无成的;一个不懂得爱护他人,一切习惯偏向妨碍他人,其必将被社会所遗弃。因此,除了上述两种不良习惯以外,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应该养成更多的习惯,这样才能够不断地提升自身能力。

近年来,各类伺服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精密数控装备等领域。在高性能伺服系统中,电机速度反馈的实时性和精度是影响伺服系统控制性能的决定性因素。在当前的工程应用中,因受限于测速传感器成本和分辨率以及无传感器控制技术依赖于复杂、高阶的电机模型和负载特性,再加上环境扰动、复杂工况等因素的影响,宽范围、高精度电机转速测量问题仍是学术界和工程界具有挑战性的研究重点。

事实上,在具体学术活动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学者对于学术目的关注度是不同的,从而决定了其在学术过程中的行为习惯也是大相径庭的。

其次,也有学者认为,人类的行为习惯形成由后天自觉的教育塑造形成。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在“论习惯与教育”中指出:“既然习惯是人的生活的主宰,所以人们应该尽一切办法获得好的习惯。无可否认,习惯如果从幼年开始养成的也就最为完美,我们把这称之为教育,实际上,教育只不过是一种早期的习惯而已。”[7]哲学家培根明确地指出了,行为习惯在人一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源于早期的教育塑造。英国教育家洛克在其《教育漫话》一书中说到:“儿童不是用规则教育就可以教育好的,规则总是被他们忘掉。他们有什么必须做的事,你便应该利用一切时机,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使它们在他们身上固定起来。这就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形成以后,便不再借助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发生作用了。”[8]教育家洛克认为:我们的教育如果主要以培养儿童牢记一些外在规章制度,这是教育最大的失败;而教育的关键在于引导儿童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并使其能够自然而然发挥作用,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习惯是教育力量的基础,是教育活动的杠杆。”[9]乌申斯基进一步强调,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相对于知识的传授,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事关教育成败的大事。也就是说真正的教育并不是仅仅向教育对象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更为重要的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具有强烈求知欲、创造欲等行为习惯。在我国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其实质是过分关注对学生知识获取的评价,相对来说对于学生在求知欲、创造欲等方面评价的关注是不够的,从而使学生内在的求知欲、创造欲等行为习惯有着被扼杀的发展趋势。为此,我国教育改革中提出了以“素质教育”来替代“应试教育”就是为了使我们的教育能够真正地恢复其本真诉求,使我们的教育能够真正地回归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的轨道上来。对此,骆郁廷认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仅仅是知识教育,更应该包括触及心灵的人生感悟及体验等行为习惯方面的养成,这样不仅能够满足对于大学生主体对于生命价值的诉求,而且也能够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持。[10]

一般来说,以功利性为主要目的的学术活动,其行为习惯中深受急功近利思想束缚,重视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等,将必然会导致学术活动过程中的造假、拼凑和剽窃等学术失范的行为。目前全国多所高校相继卷入学术造假的事件中,学术腐败、项目造假不胜枚举,并且屡禁不止。在这些学术失范的过程中深受其害的不仅仅是学术本身,也包括造假活动的学者们。

以人类共同发展为主要目的的学术活动,其行为习惯着重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这样的学者正如德国哲学家费希特在其著作《论学者的使命》中指出,学者们应当把提高人类道德风尚作为其为社会领域服务的最终目标。他曾说:学者“掌握的知识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社会”,“真正用于造福社会。”[13]42同时,他还认为:要能够达到提高人类道德风尚的目标,学者不仅要做一个善良的人,而且还“应当成为他的时代道德最好的人,他应代表他的时代可能达到的道德发展的最高水平。”[13]45这充分展现了费希特本人的社会责任感、担当意识。古代中国的士文化,提倡读书人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热心于对社会做出贡献,例如,孟子的“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宏伟气魄,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无不说明中国传统士大夫普遍具有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因此,我们认为:作为一名关注人类共同发展的中国当代学者,应该在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学术担当、道义担当、文化担当,主动承担起社会和历史赋予的伟大使命。

二、学术活动中行为习惯的培养

关于学术活动,罗志敏认为:“学术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人类实践活动,这既体现在学术人的实际学术操作中,也隐含在学术人的智慧和情感当中,这使它不同于一般的商品生产。”[11]即是说与一般的商品生产活动不同,学术活动的创造性不仅体现在学者们对于知识本身的诉求过程之中;而且它更加要求学者们拥有一份对真理执着追求的信念,对人类社会历史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蕴藏着学者们的情感与情怀。

(一)预防措施 仔猪副伤寒的预防,应特别注意初春时节温度变化不定,做好仔猪圈舍的保暖,中午仔猪可适当晒太阳;圈舍保持清洁干燥,食槽要经常洗刷,粪便发酵处理。加强饲养管理,初生仔猪应争取早吃初乳,并提前补料,以防乱吃脏物,断奶分群时,不要突然改变环境,猪群尽量分小一些。仔猪断奶前后(建议28日龄),口服仔猪副伤寒弱毒冻干苗进行预防。较大规模养猪场发病后,应将病猪隔离治疗,猪舍彻底消毒。未发病的猪可用药物预防,在每吨饲料中加入金霉素100 g或氟苯尼考(50~100 ppm),可起较好的预防作用。

然而,我们在阐述社会、家庭环境等外在条件对于人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制约作用时,绝不能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行为习惯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事实表明,在社会、家庭环境相似的情况下,不同的人之所以会形成不同的行为习惯,有时候甚至是迥然不同的,其主要是由于不同的人主观能动性所决定的。这也就是说人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其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与其后天努力有着很大关系的,尤其是后天教育过程中对于人的行为习惯的形成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为此,接下来我们着重探讨后天教育对于人的行为习惯形成的影响作用。

In the end, Mr. George Merrell also offered his own recommendations as how to arrange for U.S. officials to visit Lhasa.5 The Chargé in India (Merrell) to the Secretary of State, January 13, 1947. FRUS, 1947, vol. VII,Washington, 1972, pp.588-592.

毕竟成为旷世奇才的学者是少数人,绝大多数是普通的学术研究者;我们认为作为一名普通的学术研究者应该力求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自己不平凡的贡献,究竟如何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下面谈一谈我们的看法。

由是观之,习惯内在于人类的活动过程之中,习惯与人的思想、行为、性格、命运等是相伴相随的。如果你养成好的习惯,一生都享不尽它给你带来的利息;如果你养成了坏习惯,一生都在偿还无尽的债务。可见,有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事关人生成败的关键所在,尤其是对于一个从事学术活动的工作者来说,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接下来着重探讨,作为一名学术工作者应如何才能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以为知识而知识为主要目的的学术活动,其行为习惯主要局限于满足其好奇心、求知欲等束缚,这样的学者很容易局限于学院式的研究,许多人把学习知识、装载知识作为他们生活的主要目标。例如,当前高校一些学者们为获得某种技能终日忙于实验操作,并为此感到骄傲与自豪;而对于其产生的社会效果往往是视而不见的,其结果往往会导致其研究成果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危害。这正如爱因斯坦曾说的:“如果你们想使你们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维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12]

首先,对于学者们由不自觉的性格、行为所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进行纠偏。当前我们的一些学者由于深受功利主义思潮的影响,导致了急功近利的行为习惯不自觉地渗入到学术活动过程之中;从而使我们的学术活动越来越远离其本真价值诉求,其功利化倾向日益加剧。虽然说作为一名普通的学术研究者是人而不是神,其在学术活动中追求正当、合理的物质需求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我们绝不能把追求物质需求作为学术活动的终极目标。这是因为学术活动毕竟是与一般的商品生产有着本质的区别的,学术活动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决定了其要有更高的目的诉求,要求学者们应该逐步养成守得住寂寞,耐得住孤独,养成坚持不懈、脚踏实地的行为习惯。急功近利的行为习惯是学术活动的天敌,学术活动中急功近利的行为习惯所产生的必然是模仿、造假、拼凑和剽窃等后果,这与学术活动的创造性特征是背道而驰的,这样的学术成果无论对于个人还是社会都有着很大的危害性。例如,前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获得者李连生的学术造假,全国各地最近报道的硕士、博士论文抄袭事件等等,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应该引起我们高度反思。这正如李克强就当前中国教育问题的反思中指出:“教育走的太快,请等等落下的灵魂”。为此,我们认为:作为一名普通的学术研究者面对功利思想侵蚀时,要自觉地养成耐寂寞、守清净等超功利行为习惯,不忘自己的研究初心,坚信在研究道路上要取得一定的成就,除了踏踏实实、兢兢业业的勤奋努力,别无他途。

“通过大量调研学习,我在红枣技术革新过程中选择‘三条腿’走路:一是品种嫁接改良,探索鲜食枣嫁接及种植技术;二是尝试现代枣园矮化密植,将树高全部控制至2米左右,每亩土地种植枣树110至330株;三是探索设施栽培技术,其中包括日光温室栽培、塑料大棚栽培和防雨棚栽培3种模式。”郝哲说。

其次,加强对学者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塑造。人的行为习惯除了受到不自觉的性格、行为影响外,其后天的培养和塑造是极为重要的环节。针对当前学者们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培养和塑造良好行为习惯应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方面,不断挖掘学者们潜在的求知欲、创造欲等良好行为习惯。由于学术活动作为一种创造性的人类实践活动,不仅体现在学术人的实际学术操作中,而且更体现在学术人的智慧和情感当中。蕴藏在其中求知欲、创造欲就像身体细胞的新陈代谢一样,使得生命之体迸发出巨大精神动力。这正如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是说有没有强烈的求知欲、创造欲等,这对于学术研究者来说是极为重要的。显然,对于一个没有强烈求知欲、创造欲等良好行为习惯学术研究者来说,在学术活动中是不可能有建树的。当前,高校的一些学术研究者,即使是所谓的教授们,一生之所以碌碌无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正是由于其行为习惯中缺乏强烈的求知欲、创造欲等精神动力。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的:“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追求真理的欲望”。即是说,对于一个真正的学术研究者来说,相对于知识的掌握,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显得更为重要,并且人的很多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在长期后天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形成的。事实上,在科学发展史上,凡是取得伟大成就的人(例如马克思、爱因斯坦、牛顿等),其必然是一个富有激情、热情,拥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因此,作为一名普通学术研究者在学术活动中要特别注重对求知欲、创造欲等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这样才能够在其研究方面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我们认为:尤其是对于一位从事学术研究的青年人来说,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尤为重要,这是因为,青年时期是行为和生活方式形成的主要阶段,是养成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对于青年人来说,在其成才成长过程中应该特别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修炼,力戒焦躁、烦躁、急躁、浮躁、暴躁等不良行为,逐步树立踏实、严谨、耐寂寞等良好品性。其中创设问题情境,着重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逐步培养和形成问题意识的行为习惯尤为重要。对此,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然而,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正是由于缺乏上述良好品性,从而导致了其学术研究过程对于他们来说是承重负担,其本身所具有的创造欲、求知欲等良好特质难以充分彰显,其研究结果必然是模仿、造假、拼凑和剽窃等。例如,当前的博士、硕士论文质量普遍下滑的现象令人担忧。在这里,我们应强烈呼吁年青学者从培养自己良好行为习惯做起,你们的科研素养和科研能力决定着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方向。

另一方面,学术研究者还应该树立责任意识、担当意识等良好的行为习惯。众所周知,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人,推动社会发展是每个人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对于每一个普通学术研究者来说更应该凸显责任意识、担当意识。虽然说与伟大的思想家相比较来说,普通的学术研究者是渺小的;但是普通的学术研究者毕竟占据绝大多数。因此,推动一个国家学术水平的整体提高主要还得依靠每一个学术研究者的共同努力。这正如恩格斯曾说:“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照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14]因此,只有每一个学术研究者承担起自己应肩负的历史责任,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样整个社会的学术水平才能够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发展趋势,我们的社会才会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趋势。当前,我国高校的一些学术研究者由于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为此,我们应强烈呼吁高校年青学者们应从培养自己良好行为习惯做起,树立责任意识、担当意识等优良品质,力争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正所谓:养成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养成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今日我养成习惯,明日习惯成就我。深入到骨子里的行为习惯,是一个学者形成良好专业素养的前提条件,更有利于其在专业研究方面的长期坚守与塑造。面对功利时代的侵蚀,每一个从事学术研究的工作者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多一份求知欲、创造欲等方面的诉求,多一份责任意识、担当意识等方面的诉求,这样才能够逐步剔除学术活动中的模仿、造假、拼凑和剽窃等不良行为的产生,这样才能够使学术活动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发展趋势,并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支持。

参考文献:

[1]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1825.

[2]张柏然.新时代英汉大辞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051.

[3]叶圣陶.读书和受教育(节选)[J].福建教育,2013(47):1.

[4]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18-05-05.

[5][美]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2.

[6]叶圣陶.叶圣陶散文:甲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7][英]培根.培根随笔集[M].王义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186-187.

[8][美]约翰·洛克.教育漫画·理解能力指导散论[M].郭元祥,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41.

[9][俄]乌申斯基.乌申斯基教育文选[M].张佩珍,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66.

[10]骆郁廷.坚持知识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紧密结合[J].高校理论战线,2010(11).

[11]罗志敏.大学学术伦理规制:内涵、特征及实施框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12):52.

[12]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73.

[13][德]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M].梁志学,沈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54.

AcademicActivitiesandHabits

FENG Dong-fei,BAI Ya-ping

(School of Marxism,Yan′an University,Yan′an 716000,Shaanxi)

Abstract:Human beings are essentially a habitual existence,whose activities and habits are wandering like blood along with life,and any behaviors and habits of people are formed during their long life.As one of the important forms of human activity,its process is also inseparable from human habits,which includes good habits and bad habits,and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academic researchers to inhibit bad habits and develop good habits.

KeyWords:activity; academic activity; habit

中图分类号:B0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975(2019)02-0032-05

收稿日期:2018-12-12

作者简介:冯东飞(1966—),男,陕西子洲人,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白亚平(1993—),男,陕西定边人,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冯志宏]

标签:;  ;  ;  ;  ;  ;  ;  ;  ;  ;  ;  ;  

冯东飞:学术活动与习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