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传感器的戳卡锁紧机构,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戳卡锁紧机构操作不方便、夹持效果差且不能快速检测错卡位置的问题。它包括支架、通过铰接轴一铰接于支架前端的左半固定环以及通过铰接轴二铰接于支架前端的右半固定环,左半固定环上具有弧形卡口一,右半固定环上具有与弧形卡口一对称设置的弧形卡口二,左半固定环上通过铰接轴三接有手柄一,手柄一与支架之间设有锁紧结构一,右半固定环上通过铰接轴四铰接有手柄二,手柄二与支架之间设有锁紧结构二,支架上设有传感器。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方便、夹持效果好、安装及维护便捷、可快速准确检测戳卡位置等优点。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带传感器的戳卡锁紧机构,包括支架(1)、通过铰接轴一(2)铰接于支架(1)前端的左半固定环(3)以及通过铰接轴二(4)铰接于支架(1)前端的右半固定环(5),所述的左半固定环(3)上具有弧形卡口一,所述的右半固定环(5)上具有与弧形卡口一对称设置的弧形卡口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半固定环(3)上通过铰接轴三(6)接有手柄一(7),所述的手柄一(7)与支架(1)之间设有锁紧结构一,所述的右半固定环(5)上通过铰接轴四(8)铰接有手柄二(9),所述的手柄二(9)与支架(1)之间设有锁紧结构二,所述的支架(1)上设有传感器(10)。
设计方案
1.一种带传感器的戳卡锁紧机构,包括支架(1)、通过铰接轴一(2)铰接于支架(1)前端的左半固定环(3)以及通过铰接轴二(4)铰接于支架(1)前端的右半固定环(5),所述的左半固定环(3)上具有弧形卡口一,所述的右半固定环(5)上具有与弧形卡口一对称设置的弧形卡口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半固定环(3)上通过铰接轴三(6)接有手柄一(7),所述的手柄一(7)与支架(1)之间设有锁紧结构一,所述的右半固定环(5)上通过铰接轴四(8)铰接有手柄二(9),所述的手柄二(9)与支架(1)之间设有锁紧结构二,所述的支架(1)上设有传感器(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传感器的戳卡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紧结构一包括通过铰接轴五(11)铰接在手柄一(7)上的连杆一(12),所述连杆一(12)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轴七(13)铰接在支架(1)上,所述的铰接轴三(6)、铰接轴五(11)和铰接轴七(13)分别与铰接轴一(2)平行,所述铰接轴一(2)至铰接轴三(6)的距离与铰接轴一(2)至铰接轴七(13)的距离之和大于铰接轴三(6)至铰接轴五(11)的距离与铰接轴五(11)至铰接轴七(13)的距离之和,所述的支架(1)与铰接轴五(11)之间设有顶压组件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传感器的戳卡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压组件一包括固定在支架(1)上的安装座一(14)、穿设于安装座一(14)内的固定轴一(15)和套设于固定轴一(15)上的扭簧一(16),所述的扭簧一(16)始终压紧在铰接轴五(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带传感器的戳卡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一(12)为两个且分别位于铰接轴五(11)的两端处,两个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位于铰接轴七(13)的两端处,所述的手柄一(7)位于两连杆一(1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传感器的戳卡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紧结构二包括通过铰接轴六(17)铰接在手柄二(9)上的连杆二(18),所述连杆二(18)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轴八(19)铰接在支架(1)上,所述的铰接轴四(8)、铰接轴六(17)和铰接轴八(19)分别与铰接轴二(4)平行,所述铰接轴二(4)至铰接轴四(8)的距离与铰接轴二(4)至铰接轴八(19)的距离之和大于铰接轴四(8)至铰接轴六(17)的距离与铰接轴六(17)至铰接轴八(19)的距离之和,所述的支架(1)与铰接轴六(17)之间设有顶压组件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传感器的戳卡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压组件二包括固定在支架(1)上的安装座二(20)、穿设于安装座二(20)内的固定轴二和套设于固定轴二上的扭簧二,所述的扭簧二始终压紧在铰接轴六(17)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传感器的戳卡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二(18)为两个且分别位于铰接轴六(17)的两端处,两个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位于铰接轴八(19)的两端处,所述的手柄二(9)位于两连杆一(12)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传感器的戳卡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前端具有内孔(21),所述的传感器(10)定位于内孔(21)内,当戳卡被夹紧在弧形卡口一与弧形卡口二内时所述的传感器(10)正对戳卡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传感器的戳卡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铰接轴七(13)位于支架(1)的前端左侧,所述的铰接轴八(19)位于支架(1)的前端右侧,所述支架(1)的前端中部具有宽度小于支架(1)宽度的铰接部(22),所述的左半固定环(3)通过铰接轴一(2)铰接在该铰接部(22)的前端左侧,所述的右半固定环(5)通过铰接轴二(4)铰接在铰接部(22)的前端右侧,所述的安装座一(14)位于铰接部(22)的左侧,所述的安装座二(20)位于铰接部(22)的右侧。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带传感器的戳卡锁紧机构。
背景技术
微创手术是指利用腹腔镜、胸腔镜等现代医疗器械及相关设备进行的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的优越性。戳卡是腹腔镜或胸腔镜手术中采用的工具,使用时戳卡的一端插入皮肤,另一端需要固定在皮肤表面。目前国内使用的大部分戳卡没有固定装置,在手术中极容易滑动,松动移位,甚至出现手术进行一半时候,戳卡脱出或者滑入过深的现象,严重影响手术操作,延误手术时间。国内医院往往采用反复纠正戳卡位置的方法来维持手术进行,但反复置入可使腹壁形成多个Y形孔道,腹膜裂口增大,术中易形成皮下气肿。
为此,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有固定装置的戳卡[授权公告号为CN204744266U],包括戳卡本体,它还有戳卡固定装置,戳卡固定装置包括包裹层和固定搭扣装置,包裹层上设有连接孔,固定搭扣装置的扣座固定安装在包裹层的一端,固定搭扣装置的扣带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包裹层的另一端,包裹层包裹在戳卡本体的外壁上,并通过固定搭扣装置紧扣。需要使用戳卡时,先将包裹层包裹在戳卡本体的外壁上,并通过固定搭扣装置紧扣,再将皮肤切开后置入戳卡本体,用手术缝合线将包裹层缝在人体手术切口的皮肤上,将戳卡本体固定在腹壁,防止戳卡本体活动,有利于医生的操作。
但其依然存在以下问题:1、对戳卡进行固定的工序繁多,不能将戳卡进行快速定位,同时拆卸工序繁多,不能对戳卡进行快速拆卸,工作效率低下;2、包裹层由柔性材料制成,使戳卡的稳定性较差,手术时戳卡晃动大,影响手术的操作精度;3、不能快速、准确的检测戳卡的位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可快速、准确检测戳卡位置的带传感器的戳卡锁紧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带传感器的戳卡锁紧机构,包括支架、通过铰接轴一铰接于支架前端的左半固定环以及通过铰接轴二铰接于支架前端的右半固定环,所述的铰接轴一与铰接轴二平行,所述的左半固定环上具有弧形卡口一,所述的右半固定环上具有与弧形卡口一对称设置的弧形卡口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半固定环上通过铰接轴三接有手柄一,所述的手柄一与支架之间设有锁紧结构一,所述的右半固定环上通过铰接轴四铰接有手柄二,所述的手柄二与支架之间设有锁紧结构二,所述的支架上设有传感器。
在上述的带传感器的戳卡锁紧机构中,所述的锁紧结构一包括通过铰接轴五铰接在手柄一上的连杆一,所述连杆一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轴七铰接在支架上,所述的铰接轴三、铰接轴五和铰接轴七分别与铰接轴一平行,所述铰接轴一至铰接轴三的距离与铰接轴一至铰接轴七的距离之和大于铰接轴三至铰接轴五的距离与铰接轴五至铰接轴七的距离之和,所述的支架与铰接轴五之间设有顶压组件一。
在上述的带传感器的戳卡锁紧机构中,所述的顶压组件一包括固定在支架上的安装座一、穿设于安装座一内的固定轴一和套设于固定轴一上的扭簧一,所述的扭簧一始终压紧在铰接轴五上。
在上述的带传感器的戳卡锁紧机构中,所述的连杆一为两个且分别位于铰接轴五的两端处,两个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位于铰接轴七的两端处,所述的手柄一位于两连杆一之间。
在上述的带传感器的戳卡锁紧机构中,所述的锁紧结构二包括通过铰接轴六铰接在手柄二上的连杆二,所述连杆二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轴八铰接在支架上,所述的铰接轴四、铰接轴六和铰接轴八分别与铰接轴二平行,所述铰接轴二至铰接轴四的距离与铰接轴二至铰接轴八的距离之和大于铰接轴四至铰接轴六的距离与铰接轴六至铰接轴八的距离之和,所述的支架与铰接轴六之间设有顶压组件二。
在上述的带传感器的戳卡锁紧机构中,所述的顶压组件二包括固定在支架上的安装座二、穿设于安装座二内的固定轴二和套设于固定轴二上的扭簧二,所述的扭簧二始终压紧在铰接轴六上。
在上述的带传感器的戳卡锁紧机构中,所述的连杆二为两个且分别位于铰接轴六的两端处,两个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位于铰接轴八的两端处,所述的手柄二位于两连杆一之间。
在上述的带传感器的戳卡锁紧机构中,所述支架的前端具有内孔,所述的传感器定位于内孔内,当戳卡被夹紧在弧形卡口一与弧形卡口二内时所述的传感器正对戳卡设置。
在上述的带传感器的戳卡锁紧机构中,所述的铰接轴七位于支架的前端左侧,所述的铰接轴八位于支架的前端右侧,所述支架的前端中部具有宽度小于支架宽度的铰接部,所述的左半固定环通过铰接轴一铰接在该铰接部的前端左侧,所述的右半固定环通过铰接轴二铰接在铰接部的前端右侧,所述的安装座一位于铰接部的左侧,所述的安装座二位于铰接部的右侧。由于铰接部的宽度小于支架的宽度,在铰接部的左侧形成有让位腔一,为铰接轴五的运动提供让位空间,在铰接部的右侧形成有让位腔二,为铰接轴六的运动提供让位空间。
传感器与手术器械的控制系统连接,当左半固定环与右半固定环合拢并锁紧戳卡时,戳卡落入传感器的检测距离范围内,此时传感器发出信号,向控制系统反馈戳卡到位信息。若左半固定环与右半固定环之间无戳卡,或未将戳卡锁紧到位,在传感器的检测范围内无任何物体,传感器不能发出检测到位的信号,控制系统判断戳卡未到位。传感器可以是但不限于电感传感器、电容传感器、霍尔传感器、激光传感器、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光电开关等。
本机构中,铰接轴一与铰接轴二对称设置,铰接轴三与铰接轴四对称设置,铰接轴五与铰接轴六对称设置,铰接轴七与铰接轴八对称设置,安装座二与安装座一对称设置,固定轴二与固定轴一对称设置,扭簧二与扭簧一对称设置。铰接轴三至铰接轴四的距离大于铰接轴一至铰接轴二的距离。
手柄一的前端通过铰接轴三与左半固定环铰接,铰接轴五位于手柄一靠近前端处,手柄一的后端具有位于铰接轴七左侧的延伸部,便于对手柄一进行操作;手柄二的前端通过铰接轴四与右半固定环铰接,铰接轴六位于手柄二靠近前端处,手柄二的后端具有便于操作的位于铰接轴八右侧的延伸部。
铰接轴一与铰接轴三的连线、铰接轴三与铰接轴五的连线、铰接轴五与铰接轴七的连线以及铰接轴七与铰接轴一的连线构成四连杆机构一,铰接轴二与铰接轴四的连线、铰接轴四与铰接轴六的连线、铰接轴六与铰接轴八的连线以及铰接轴八与铰接轴二的连线构成四连杆机构二。装夹时,将戳卡放入夹持口内,扳动手柄一与手柄二使两者的延伸部相对运动,手柄一绕铰接轴三摆动从而带动铰接轴五向靠近铰接轴一的方向运动,同时左半固定环绕铰接轴一摆动,铰接轴三与铰接轴七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当铰接轴三与铰接轴七的距离大于铰接轴三至铰接轴五的距离与铰接轴五至铰接轴七的距离之和时,铰接轴五由铰接轴三与铰接轴七连线的一侧进入铰接轴三与铰接轴七连线的另一侧,随后铰接轴三与铰接轴七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当左半固定环与右半固定环抱紧戳卡时,扭簧一作用在铰接轴五上的弹力为左半固定环提供抱紧辅助力,防止左半固定环退回。此时,四连杆机构二相对于四连杆机构一同步且相反运动。
需要松开时,扳动手柄一与手柄二使两者的延伸部相向运动,手柄一绕铰接轴三摆动从而带动铰接轴五向远离铰接轴一的方向运动,同时左半固定环绕铰接轴一摆动,铰接轴三与铰接轴七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当铰接轴三与铰接轴七的距离大于铰接轴三至铰接轴五的距离与铰接轴五至铰接轴七的距离之和时,铰接轴五由铰接轴三与铰接轴七连线的一侧进入铰接轴三与铰接轴七连线的另一侧,随后铰接轴三与铰接轴七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直至左半固定环脱离戳卡,扭簧一的弹力使铰接轴五保持在当前位置。此时,四连杆机构二相对于四连杆机构一同步且相反运动。
在上述的带传感器的戳卡锁紧机构中,铰接轴一、铰接轴二、铰接轴三、铰接轴四、铰接轴五、铰接轴六、铰接轴七和铰接轴八均为销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带传感器的戳卡锁紧机构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设置的传感器,可快速、准确的检测有无戳卡及戳卡是否精确安装到位;其结构简单,体积小,当左半固定环与右半固定环抱紧戳卡时,四连杆机构一与四连杆机构二处于“死点”位置,可防止戳卡受力松动,锁紧可靠;而且使用寿命长、安装及维护便捷,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架前端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架前端的正视图。
图中,1、支架;2、铰接轴一;3、左半固定环;4、铰接轴二;5、右半固定环;6、铰接轴三;7、手柄一;8、铰接轴四;9、手柄二;10、传感器;11、铰接轴五;12、连杆一;13、铰接轴七;14、安装座一;15、固定轴一;16、扭簧一;17、铰接轴六;18、连杆二;19、铰接轴八;20、安装座二;21、内孔;22、铰接部;23、戳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的带传感器的戳卡锁紧机构,包括支架1、通过铰接轴一2铰接于支架1前端的左半固定环3和通过铰接轴二4铰接于支架1前端的右半固定环5,铰接轴一2与铰接轴二4平行,左半固定环3上具有弧形卡口一,右半固定环5上具有与弧形卡口一对称设置的弧形卡口二,左半固定环3上通过铰接轴三6接有手柄一7,手柄一7与支架1之间设有锁紧结构一,右半固定环5上通过铰接轴四8铰接有手柄二9,手柄二9与支架1之间设有锁紧结构二,支架1上设有传感器10。
如图2所示,锁紧结构一包括通过铰接轴五11铰接在手柄一7上的连杆一12,连杆一12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轴七13铰接在支架1上,铰接轴三6、铰接轴五11和铰接轴七13分别与铰接轴一2平行,铰接轴一2至铰接轴三6的距离与铰接轴一2至铰接轴七13的距离之和大于铰接轴三6至铰接轴五11的距离与铰接轴五11至铰接轴七13的距离之和,支架1与铰接轴五11之间设有顶压组件一。
如图2所示,顶压组件一包括固定在支架1上的安装座一14、穿设于安装座一14内的固定轴一15和套设于固定轴一15上的扭簧一16,扭簧一16始终压紧在铰接轴五11上。
如图2所示,连杆一12为两个且分别位于铰接轴五11的两端处,两个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位于铰接轴七13的两端处,手柄一7位于两连杆一12之间。
如图1和图2所示,锁紧结构二包括通过铰接轴六17铰接在手柄二9上的连杆二18,连杆二18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轴八19铰接在支架1上,铰接轴四8、铰接轴六17和铰接轴八19分别与铰接轴二4平行,铰接轴二4至铰接轴四8的距离与铰接轴二4至铰接轴八19的距离之和大于铰接轴四8至铰接轴六17的距离与铰接轴六17至铰接轴八19的距离之和,支架1与铰接轴六17之间设有顶压组件二。
本实施例中,顶压组件二包括固定在支架1上的安装座二20、穿设于安装座二20内的固定轴二和套设于固定轴二上的扭簧二,扭簧二始终压紧在铰接轴六17上。其中,连杆二18为两个且分别位于铰接轴六17的两端处,两个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位于铰接轴八19的两端处,手柄二9位于两连杆一12之间。
如图3所示,支架1的前端具有内孔21,传感器10定位于内孔21内,当戳卡23被夹紧在弧形卡口一与弧形卡口二内时所述的传感器10正对戳卡23设置。
如图4所示,铰接轴七13位于支架1的前端左侧,铰接轴八19位于支架1的前端右侧,支架1的前端中部具有宽度小于支架1宽度的铰接部22,左半固定环3通过铰接轴一2铰接在该铰接部22的前端左侧,右半固定环5通过铰接轴二4铰接在铰接部22的前端右侧,安装座一14位于铰接部22的左侧,安装座二20位于铰接部22的右侧。由于铰接部22的宽度小于支架1的宽度,在铰接部22的左侧形成有让位腔一,为铰接轴五11的运动提供让位空间,在铰接部22的右侧形成有让位腔二,为铰接轴六17的运动提供让位空间。
传感器10与手术器械的控制系统连接,当左半固定环3与右半固定环5合拢并锁紧戳卡23时,戳卡23落入传感器10的检测距离范围内,此时传感器10发出信号,向控制系统反馈戳卡23到位信息。若左半固定环3与右半固定环5之间无戳卡23,或未将戳卡23锁紧到位,在传感器10的检测范围内无任何物体,传感器10不能发出检测到位的信号,控制系统判断戳卡23未到位。传感器10可以是但不限于电感传感器、电容传感器、霍尔传感器、激光传感器、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光电开关等。
本机构中,铰接轴一2与铰接轴二4对称设置,铰接轴三6与铰接轴四8对称设置,铰接轴五11与铰接轴六17对称设置,铰接轴七13与铰接轴八19对称设置,安装座二20与安装座一14对称设置,固定轴二与固定轴一15对称设置,扭簧二与扭簧一16对称设置。铰接轴三6至铰接轴四8的距离大于铰接轴一2至铰接轴二4的距离。
手柄一7的前端通过铰接轴三6与左半固定环3铰接,铰接轴五11位于手柄一7靠近前端处,手柄一7的后端具有位于铰接轴七13左侧的延伸部,便于对手柄一7进行操作;手柄二9的前端通过铰接轴四8与右半固定环5铰接,铰接轴六17位于手柄二9靠近前端处,手柄二9的后端具有便于操作的位于铰接轴八19右侧的延伸部。
铰接轴一2与铰接轴三6的连线、铰接轴三6与铰接轴五11的连线、铰接轴五11与铰接轴七13的连线以及铰接轴七13与铰接轴一2的连线构成四连杆机构一,铰接轴二4与铰接轴四8的连线、铰接轴四8与铰接轴六17的连线、铰接轴六17与铰接轴八19的连线以及铰接轴八19与铰接轴二4的连线构成四连杆机构二。装夹时,将戳卡23放入夹持口内,扳动手柄一7与手柄二9使两者的延伸部相对运动,手柄一7绕铰接轴三6摆动从而带动铰接轴五11向靠近铰接轴一2的方向运动,同时左半固定环3绕铰接轴一2摆动,铰接轴三6与铰接轴七13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当铰接轴三6与铰接轴七13的距离大于铰接轴三6至铰接轴五11的距离与铰接轴五11至铰接轴七13的距离之和时,铰接轴五11由铰接轴三6与铰接轴七13连线的一侧进入铰接轴三6与铰接轴七13连线的另一侧,随后铰接轴三6与铰接轴七13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当左半固定环3与右半固定环5抱紧戳卡23时,扭簧一16作用在铰接轴五11上的弹力为左半固定环3提供抱紧辅助力,防止左半固定环3退回。此时,四连杆机构二相对于四连杆机构一同步且相反运动。
需要松开时,扳动手柄一7与手柄二9使两者的延伸部相向运动,手柄一7绕铰接轴三6摆动从而带动铰接轴五11向远离铰接轴一2的方向运动,同时左半固定环3绕铰接轴一2摆动,铰接轴三6与铰接轴七13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当铰接轴三6与铰接轴七13的距离大于铰接轴三6至铰接轴五11的距离与铰接轴五11至铰接轴七13的距离之和时,铰接轴五11由铰接轴三6与铰接轴七13连线的一侧进入铰接轴三6与铰接轴七13连线的另一侧,随后铰接轴三6与铰接轴七13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直至左半固定环3脱离戳卡23,扭簧一16的弹力使铰接轴五11保持在当前位置。此时,四连杆机构二相对于四连杆机构一同步且相反运动。
本实施例中,铰接轴一2、铰接轴二4、铰接轴三6、铰接轴四8、铰接轴五11、铰接轴六17、铰接轴七13和铰接轴八19均为销轴。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03732.4
申请日:2019-01-0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5(重庆)
授权编号:CN209661746U
授权时间:20191122
主分类号:A61B 17/34
专利分类号:A61B17/34
范畴分类:16A;
申请人:重庆金山医疗机器人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重庆金山医疗机器人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01120 重庆市渝北区回兴街道霓裳大道18号金山国际工业城1幢办公楼
发明人:王了;柳维强
第一发明人:王了
当前权利人:重庆金山医疗机器人有限公司
代理人:方洪
代理机构:50241
代理机构编号:重庆双马智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1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