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力控制论文_姜岐广,曲诗健,姜涛,夏野

导读:本文包含了推力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永磁,推力,直线,观测器,同步电机,同步电动机,电机。

推力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姜岐广,曲诗健,姜涛,夏野[1](2019)在《高速磁悬浮直线感应电机高精度推力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分析了直线感应电机动态的纵向边端效应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边端效应对励磁电感以及涡流损耗影响的数学模型,进而提出了考虑推力补偿的指令值计算以及电流控制器设计,以增强推力精度以及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此外,运用了混合PWM调制方式,其中,提出了基于锁相环的同步调制方式,减少了高速时的低频谐波,降低了推力脉动。最后,在FPGA芯片中,搭建了考虑边端效应的直线感应电机的数学模型,建立了用于硬件在环仿真的半实物仿真平台。对所提出的控制算法和调制算法进行了实时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和鲁棒性。(本文来源于《微电机》期刊2019年10期)

向凡,许鸣珠[2](2019)在《基于MRAS和磁链补偿的无速度传感器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直接推力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直接推力控制系统中的传统机械传感器在恶劣工况下难以准确获取控制系统反馈信息。将模型参考自适应算法应用到PMLSM,设计了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MRAS)的无速度传感器直接推力控制系统,依据辨识得到的磁链位置重新构建了一种磁链观测器,对磁链进行补偿,减小了直接推力控制推力响应的波动。通过仿真,证明了基于MRAS和磁链补偿的无速度传感器PMLSM直接推力控制系统能够准确地辨识初级的速度和位置信息,得到了较好的动静态性能。(本文来源于《电机与控制应用》期刊2019年08期)

向凡,许鸣珠[3](2019)在《基于改进滑模速度控制器的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直接推力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直接推力控制中存在的超调量大、抗负载扰动能力差、响应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滑模控制速度调节器。该算法中滑模控制趋近律的设计在等速趋近律的基础上引入加权积分型增益的趋近律,能有效避免系统不在滑动模态阶段时切换增益的增大。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PI速度控制相比,采用改进后的滑模速度控制器应用在PMLSM直接推力控制系统中,系统速度在负载变化时的响应时间缩短、抗扰动能力明显提升,增强了PMLSM推力响应的抗扰动性能。(本文来源于《电机与控制应用》期刊2019年06期)

原浩[4](2019)在《基于积分滑模的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直接推力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PMLSM)具有推力大、响应快、精度高等优点,在工业生产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为解决PMLSM易受参数变化、未建模动态以及摩擦力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同时直接推力控制系统易产生较大的推力纹波,设计了积分滑模控制器和双边界层滑模观测器,提高直接推力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和跟踪性并减小推力纹波。首先,介绍了PMLSM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了PMLSM中不确定性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系统控制精度的影响,建立了含有不确定性因素的PMLSM动态数学模型,阐述了PMLSM直接推力控制系统及其坐标变换基本原理,为积分滑模控制器和双边界层滑模观测器的设计奠定了基础。然后,针对PMLSM直接推力控制系统中存在推力纹波和速度跟踪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积分滑模控制器的PMLSM直接推力控制方案。利用速度与推力作为状态变量,在同步旋转定子磁链矢量坐标参考系中构建二阶非线性状态空间方程,并根据此空间状态建立积分滑模控制律,取代独立的速度控制器与推力控制器,简化了系统的控制结构,提高了系统的动态响应。选用饱和函数作为切换函数,降低了滑模控制的抖振现象,进一步消除速度跟踪中的稳态误差,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利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证明了积分滑模控制器是全局渐近稳定的。通过系统仿真验证了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最后,为解决积分滑模控制器在获取速度的二阶导数时易受到高频噪声的影响,设计了双边界层滑模观测器对速度进行估计。该观测器可以自适应调整观测范围,使得估计误差和边界层厚度同步变化,削弱抖振并增强观测器鲁棒性。系统仿真结果证明了双边界层滑模观测器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沈阳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4)

袁胜利[5](2019)在《悬挂式磁浮列车用永磁直线同步电机改进直接推力控制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悬挂式磁浮列车作为一种智能化、小运量的轻量级新型轨道交通工具,其悬空于道路花坛、绿化带上方,占用城市地面空间极少,几乎不影响地面公共交通,并且不破坏生态环境,可广泛应用于山城、丘陵、沿江环湖、城乡连接以及城市区域接驳等多种场合,具有极大地推动作用。本文中悬挂式磁浮列车的驱动单元选用的是永磁直线同步电机,其构造简单,无需绕组线圈励磁,散热效果良好,不用附加冷却装置。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的常用控制策略主要包括矢量控制、直接推力控制及其他复合控制,这些控制策略可保障电机的高性能运行。直接推力控制可看作运用在直线电机中的直接转矩控制,其主要特点是控制方式直接、目标明确、动态性能好、鲁棒性强、对电机参数依赖少,已成为直线电机控制策略的重点研究方向。本文对永磁材料的发展历史、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的基本构造及原理进行了简要概述,推导了叁种坐标系间的等效变换关系及数学模型。深入剖析了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直接推力控制的基本理论,搭建了传统的直接推力控制模型。之后给出一种基于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的直接推力控制理论及实现方法,并搭建了仿真模型。在MATLAB/Simulink中将电机设置相同条件,对两种直接推力控制模型进行仿真,通过对仿真结果对比分析,可看出前者较之后者在磁链和推力方面存在明显的脉动,后者具有更好地动态性能。为进一步改善直接推力控制动态性能,本文主要从叁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在传统直接推力控制中,速度环常应用PI控制器,其调节参数无法随系统变化而改变,因而难以平衡速度跟踪在超调量与响应时间之间的矛盾。本文将自抗扰控制器应用在速度环来替代PI控制器,降低系统的模型不确定部分和外扰对速度响应的影响并加以补偿。其次,传统磁链和推力控制常采用滞环控制,使得逆变器开关频率不稳定,磁链和推力存在脉动问题,本文为此采用超螺旋算法来替代滞环控制。最后,在直接推力控制中实现对磁链的精确估计尤为重要,因而本文采用了一种补偿电压—电流型磁链估计方法。针对上述改进,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其仿真模型,对改进后的直接推力控制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证明改进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江西理工大学》期刊2019-05-25)

苑希超,向红军,吕庆敖,张倩,刘斌[6](2019)在《电磁线圈发射器推力波形特性及推力控制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构建了两级电磁线圈发射器仿真分析模型,对发射器结构和电路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了多级电磁线圈发射器参数对推力波形特性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多级电磁线圈发射器推力控制策略,并通过两级线圈发射器试验验证了该推力控制策略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兵器装备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张宏伟,王新环,陈凯彬[7](2019)在《基于12扇区的PMLSM直接推力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传统6扇区直接推力控制推力脉动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12定子磁链扇区和13电压空间矢量的直接推力控制方法,设计了一种新的电压选择开关表,利用叁相和两相混合导通方式,实现13电压矢量输出,利用Matlab/Simulink对永磁直线同步电机12扇区直接推力控制系统进行了建模与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直接推力控制方法相比,改进的12定子磁链扇区直接推力控制可以明显减小推力和磁链脉动,性能优越。(本文来源于《控制工程》期刊2019年04期)

成瑀,赵文祥,吉敬华,赵鹏,杜育轩[8](2019)在《直线永磁游标电机的开绕组单位功率因数直接推力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直线永磁游标(linear permanent-magnet vernier,LPMV)电机兼具高效率、低成本、高推力密度等优点,适合于长行程应用领域。但是,该类电机功率因数较低。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飞跨电容的开绕组LPMV电机单位功率因数直接推力控制策略。建立单位功率因数调制策略,解耦电机所需功率流,降低电源逆变器无功压力使之单位功率因数运行。同时,推导矢量调制型直接推力控制策略,固定开关频率,降低推力脉动。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崔磊磊,张宏伟,邵帅帅[9](2019)在《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直接推力控制神经网络自适应PI速度控制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自适应PI速度控制器来改进经典的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直接推力控制(DTFC)系统的性能。所提出的方法是应用反向传播(BP)的神经网络(N-N)来调整经典的比例积分(PI)速度控制器参数。并将传统的PI速度控制器设计方法与提出的方法进行了仿真对比。仿真结果表明,传统的DTFC控制策略基于该方法提出的N-N速度控制器可以实现更高的性能,具有响应速度快、超调量小以及鲁棒性等特点。(本文来源于《制造业自动化》期刊2019年03期)

季明丽,钱厚亮[10](2019)在《基于扰动观测器和推力观测器的永磁直线同步电机推力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精度永磁直线同步电机存在参数变化、负载扰动、摩擦力和端部效应等不确定性而引起推力波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将扰动观测器(DOB)和推力观测器(TFOB)相结合的推力控制方法。采用了DOB作为内环控制器抑制并补偿不确定性因素对系统的影响,减小了测量噪声对系统的影响;同时,设计了TFOB作为外环控制器确保DOB输入的准确性,解决了DOB无法彻底抑制PMLSM系统存在的推力波动问题;建立了环境接触模型,对引起推力波动的参数进行了离线辨识,提高了推力控制带宽。研究结果表明:与DOB控制方法相比,无论是电机平稳运行情况还是突加扰动情况,基于DOB和TFOB的推力控制方法都取得了较为优越的控制性能。(本文来源于《机电工程》期刊2019年03期)

推力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直接推力控制系统中的传统机械传感器在恶劣工况下难以准确获取控制系统反馈信息。将模型参考自适应算法应用到PMLSM,设计了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MRAS)的无速度传感器直接推力控制系统,依据辨识得到的磁链位置重新构建了一种磁链观测器,对磁链进行补偿,减小了直接推力控制推力响应的波动。通过仿真,证明了基于MRAS和磁链补偿的无速度传感器PMLSM直接推力控制系统能够准确地辨识初级的速度和位置信息,得到了较好的动静态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推力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姜岐广,曲诗健,姜涛,夏野.高速磁悬浮直线感应电机高精度推力控制[J].微电机.2019

[2].向凡,许鸣珠.基于MRAS和磁链补偿的无速度传感器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直接推力控制[J].电机与控制应用.2019

[3].向凡,许鸣珠.基于改进滑模速度控制器的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直接推力控制[J].电机与控制应用.2019

[4].原浩.基于积分滑模的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直接推力控制[D].沈阳工业大学.2019

[5].袁胜利.悬挂式磁浮列车用永磁直线同步电机改进直接推力控制策略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9

[6].苑希超,向红军,吕庆敖,张倩,刘斌.电磁线圈发射器推力波形特性及推力控制策略研究[J].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19

[7].张宏伟,王新环,陈凯彬.基于12扇区的PMLSM直接推力控制[J].控制工程.2019

[8].成瑀,赵文祥,吉敬华,赵鹏,杜育轩.直线永磁游标电机的开绕组单位功率因数直接推力控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9

[9].崔磊磊,张宏伟,邵帅帅.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直接推力控制神经网络自适应PI速度控制器设计[J].制造业自动化.2019

[10].季明丽,钱厚亮.基于扰动观测器和推力观测器的永磁直线同步电机推力控制研究[J].机电工程.2019

论文知识图

称重显示控制器涡扇发动机最低耗油率控制模式原理图电磁气门机构及控制系统电磁气门机构及控制系统4.10 地球-金星交会任务能量最优轨迹(在...协态初值()

标签:;  ;  ;  ;  ;  ;  ;  

推力控制论文_姜岐广,曲诗健,姜涛,夏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