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野:中国古代社会形态再探论文

金 野:中国古代社会形态再探论文

摘 要:当今社会是平民社会,社会诸多问题也是平民文化过渡发展的结果,因此,对平民社会进行追究十分必要。从意识形态主要话语权主体的不同来考察,可将中国古代社会形态划分为贵族社会、士人社会、平民社会。周朝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贵族社会的体制保障,制礼作乐是其行为规范。秦以后,没落贵族嬗变为“士”。“士”以“道”为标杆,博得“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社会定位,或充任于各级政府部门,或不仕为“乡绅”,国家意志与乡村日常管理由他们实际操作,形成士人社会。宋朝科举制度开启平民进入管理层的通途,士大夫最终演化成一般读书人的泛称,不再有血缘、门阀的特质,活在当下,务实、注重短期效益的平民意识更具社会合理性和适应性,整个社会呈现平民特征。

关键词:古代社会形态 贵族社会 士人社会 平民社会

从复杂的社会系统的本质、规律及其多侧面、多层次来把握历史发展的进程,是社会历史科学研究的重要的任务,中外学者对此已有不少论述。整个社会中主要话语权的拥有者影响着社会发展的方向,从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中主流意识主体、主要话语权主体的不同来考察,可将中国社会形态划分为贵族社会、士人社会、平民社会。该视角也许是非本质的、片面的,未能真正把握住历史律动脉搏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但社会形态的历史演变必是一个综合合力的结果,即便对任一蝴蝶效应的追索也不失为一个可以深究的角度。

一、中外社会形态划分回顾

古今中外,各种社会形态划分学说不断争说斗理,立正异。客观地对他们比较分析,把握其中的承继与批判关系,对于科学划分社会发展阶段,深刻认识社会发展进程,是有益的。

1.国外学者研究成果梳理。亚里士多德根据雅典城邦政体最早提出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概念,即主权归一人所有的君主制、归少数人所有的贵族制和归多数人所有的民主制,这三种政体也容易嬗变成独裁制、寡头制和暴民制的“变态”政体,这是较早的社会形态划分的思考。

1)大数据时代中具有海量的数据,且相应技术应用过程中具有多源的特征,对不同学科数据的采集、分析及处理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后世学者参与了更广泛的讨论,其观点大致总结如下:

④昝涛.“开明贵族”为什么被革了命—从托克维尔的贵族阶级“陈情书”分析说开去[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87—92

2.国内学者的探索。建国后长期遵从的“五种生产方式”的划分映射出政治与史学的关系,以既定的理论框架解释历史事实,学术话语体系和理论模式构建都有浓重的外来学术色彩。改革开放后,对中国古代社会形态的认识有了新进展。讨论的重点是狭义的古史分期以及对相关理论的理解,主要是重新分析战国封建论和亚细亚生产方式,并重新认识秦汉以前也就是一般意义上封建社会的特点。有将整个中国上古及中古社会纳入封建社会的(或者将战国以前称作领主封建社会,战国以后称为地主封建社会);有称中国的夏商周三代为“宗法集耕型家国同构的农耕社会”,而称三代以后至明清社会为“专制个体型家国同构的农耕社会”①,也有“龙山时代——古国,夏商周——王国,从秦到清——帝国”的国家形态三段说等等。②

总之,已有的各种有关中国古代社会形态的学说必不能穷尽该领域的探索。从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中主流意识、主要话语权主体的不同来考察,现代社会是由贵族社会历经士人社会最后脱胎而来的平民社会。

集成预测结果hensemble(x)=f(hi(x))=y其中,y为集成预测结果,是对各基分类器Li预测结果hi(x)的整合,整合函数为f(x)。基分类器的个数N与分类种数呈正比关系。每一个Li是对训练样本T进行放回采样数据集的采用同一训练模型的基分类器。

二、贵族社会

唐到宋,是中国历史的一次极为重要的转折。“宋代近世说”认为唐和宋在文化的性质上有显著差异,贵族势力入宋以后进一步没落,代之以君主独裁下的庶民实力的上升⑰,钱穆先生也认为:“秦前,乃封建贵族社会。东汉以下,士族门第兴起。魏晋南北朝定于隋唐,皆属门第社会,可称为是古代变相的贵族社会。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民社会。”⑱

1.贵族社会的制度基础。贵族社会的存在需要具有跨代际的稳定性,而分封制和宗法制保证了该稳定性。分封制属于政治制度范畴,由中央王朝在国家范围内给宗族姻亲、功臣、前朝遗老分封领地而成为诸侯,名义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实质上诸侯拥有封地的所有权与经营权,这是国家权力的基本划分和制度保障。

西周贵族为了维护整个家族长远利益的最大化,代际继承遵循着宗法制,宗族有大宗和小宗之分,嫡长子为大宗,总是继承爵位,财产继承依附于爵位身份继承,也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家族中的余子则为小宗,爵位降一级为诸侯、卿、大夫、士,财产继承也降一等。因此,宗法制是贵族按血缘关系在家庭范围内分配国家权力,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二为一,贵族秩序在家族内得以长久承袭,较少外力的入侵(包括皇权),逐步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封闭的领域,有相当的独立性和稳定性。

周公制礼作乐,其核心是“亲亲尊尊”,即亲近血缘近的人,尊敬尊贵的人,是维护贵族等级制度的政治准则、道德规范和典章制度的细化。礼由周公建制,其内涵的合法性则由孔子论证,即“仁”。仁从心理上修复了宗族社会的血缘情感,使个体的人可以通过父子、兄弟、夫妻乃至君臣等关系,与整个社会连成一体,分出长幼,划出等级,形成超稳定的经典科层组织结构。制礼作乐使贵族的地位更加稳固,贵族精神的积淀与提升更加纯粹,贵族的传承更加稳定。

2.贵族对皇权的制衡。贵族对专制集权形成制约。梁启超认为贵族政治是宪政民主政治的最好基础:“贵族政治者,虽平民政治之蟊贼,然亦君主专制之悍敌也。……贵族之对于平民,固少数也;其对于君主,则多数也。故贵族能裁抑君主,而要求得相当之权利,于是国宪之根本即以粗立。……泰西之有贵族而民权反伸,中国之无贵族而民权反缩,盖亦有由矣。”

欧洲历史更能证明这一点。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有一份贵族阶级“陈情书”分析③,据其分析,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贵族阶级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是一个没落与极端反动的阶级,相反,他们思想开明, 反对王权,主张言论自由,跟当时资产阶级的很多革命要求是一致的,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④。贵族在革命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甚至他们本身就是革命的发动者,关于这一点,其他学者也予以认同,“法国革命最初是在贵族领导下胜利地进行的”⑤。

贵族与皇权本是一家,根本利益一致,但它毕竟分割了皇权的政治、经济权力,世袭贵族的爵位和财产是通过继承获得,而不是现任国王的恩赐,因此不能容忍国王随意侵犯自己的权利,甚至有与国王分庭抗礼的实力,对最高权力形成制约与平衡。从春秋战国的诸侯割据,到“七国之乱”、“八王之乱”,直至清朝的吴三桂等等,都是贵族对皇权的挣扎。历代君主也往往从分封诸王之日起,就开始了猜疑、监督,褫夺与杀戮,刘邦曾确立“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⑥的原则。中央王朝对诸侯的监管也常处于高危态势,中山靖王刘胜曾涕泣交零地向汉武帝申诉遭汉吏监视的生活:“诸侯王…或无罪,为臣下所侵辱,有司吹毛求疵,笞服其臣,使证其君,多自以侵冤”⑦。与西方封建社会不同,在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古代中国,贵族对皇权的制约力量是较为有限的。

3.贵族的没落。春秋战国礼崩乐坏,其影响不在于社交礼仪形式的式微,而在于贵族血缘传统被突破,贵族政治崩塌。

群桩基础的承台顶面荷载分布见表3,其中X向为顺桥方向,Y向为平面垂直线路方向,Z向竖直方向。采用不利的重型荷载组合(设备及梁重+离心力+双孔重载+列车横向摇摆力)。

郡县制革除贵族存在的制度基础。贵族是皇权倚重和打压的对象,秦国通过商鞅变法,中央集权加强,原有贵族的特权大大削弱。后又废除分封制,确立了郡县制,从此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在中国不断加强,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官僚体制,官员选拔方式主要有察举、征辟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虽然世家门阀子弟会在入学、入仕等方面享受特殊待遇,但“举贤而尚功”逐渐取代血亲远近成为官员选拔基本原则,特别是宋代以后的科举使平民有机会金榜题名,一夜之间成为显贵。而权贵们倏忽间被贬官削爵,祸及子孙的也越来越常见。家族兴衰轮回周期缩短,官职更是不可传之子孙,显贵家庭还未来得及沉淀为贵族可能就败落了,应验着“富贵不过三代”的谶语。

即便遗存下来的贵族也丧失了领地的政权和治权。历朝历代并未完全杜绝对贵族和功臣爵位的分封世袭,只是限制在很小的范围内,况且所有权与经营权发生了变更,汉景帝“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天子为置吏”⑧。贵族领地主权属于皇帝所有,行政权握在中央政府所派官吏手中,贵族对自己的领地既丧失了政权(所有权)也丧失了治权(管理权),只可世代征收封地租税,获得一些经济利益,“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⑨。后世甚至还有在分封时就是爵和禄相分离,只有在爵位前加“食实封”若干户,才能享有相应的封户租税,或从国家领得一定封赐,否则爵位只是一种荣誉称号。

从财产继承方面看,汉武帝朝“推恩令”确定的诸子均分财产是一个化整为零的过程,在分割过程中王侯子弟每人分得的财产越来越少,不利于家族财产的聚集,一个大家族裂变成无数小家庭,宗族关系也趋向松弛,每家都继承了财产却逐渐走向败落,无力维系整个家族的社会地位,贵族自析。

总之,一切利益皆皇帝恩赐,皇权可以任意褫夺贵族的政治、经济权利,贵族的权力向皇权让渡,社会地位大大弱化、边缘化,贵族退出历史的中心舞台。

三、士人社会

中央集权的强大使贵族丧失了对其进行直接的、硬性的、正面的对抗的能力,但物质是不灭的,能量是守恒的,贵族也没有湮灭,没落贵族交融存活于平民之中,却依然秉持着贵族的精神和传统,嬗变为“士”。“士”以“道”为标杆而不以“势”(位势、权势)为凭据,他们在各种力量的博弈中软着陆,寻找到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人生定位, 以“辅佐君王,教化百姓”实践得到各阶层的认可,最终成为社会主导阶层。

通过港口调研,给出仿真试验的基础数据。对于船舶Bay09结构,存在36个待装箱,船舶贝内最大允许横倾力矩为616 kN·m;对于船舶Bay47结构,存在72个待装集装箱,船舶贝内最大允许横倾力矩为752 kN·m;不确定事件涉及2个减箱和2个加箱,合计4个阶段。船舶贝结构见图4,两种场景见表2,例如B09-N36-D3表示船舶贝结构为Bay09、待装箱36个、待装箱目的港数为3。每个场景随机生成5个案例进行仿真试验,分别采用插入-分段搜索算法和CPLEX优化包求解器进行求解,详细仿真结果见表2。CPLEX设定2 h求解时间,在该时间内无法得到输出结果,则在表2中用“/”表示。

1.士人的源流,士人社会主体的形成。“士”的成分很复杂,他们分属各个阶层。春秋战国时,“士”是没落贵族及贵族们的小宗后裔,他们可能依然保有贵族爵位,但在诸子均分的末端生活颇是为困顿的,唯有坚守贵族的理念和精神。孔子著名的贫困学生颜渊也是鲁国颜氏家族的后裔,“颜渊死,颜路请子子之车以为椁。”⑩颜渊死后,其父曾请求用孔子的车为颜渊做椁,之所以有此不情之请,盖因颜渊是贵族,父亲想按周礼“士用一椁一棺”的标准葬之,但因生活困顿而不能。

这些贵族的旁枝别叶,祖先的庇护不足以维持生计,必须靠自己的努力来安身立命。他们学成之后投靠各诸侯大夫,为各国征战、出谋划策,担任官职,甚至达到卿相的高位,如商鞅、吴起等。也有的士为人办丧事,当赞礼,或经营工商业;也有人从事私人讲学,传授文化知识。

稍后,士大夫成为在中央政权和州郡县供职的官吏的泛称,两晋南北朝据德行才能、家族阀阅而品评士人为不同品第(乡品),然后授予各种官职,凡九品以上官吏及得到中正品第者,皆为士,士族遂具有了某种特定阶层的含义,皆为累世居官的豪门望族。隋唐以后,士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士人作为一特定阶层的观念不仅保留下来,开始演化成为一般读书人的泛称,士人品评标准不再特指血缘、爵位、官级,还加入知识、品行、能力的评判,该阶层变得更具生命力,更具先进性,引领着整个社会的风尚。

2.私学兴起,士人社会的文化基础。《周礼》中有“古者学在官府”,章学诚先生说:“三代盛时,天下之学,无不以吏为师,周官三百六十,天人之学备矣”⑪。各种学问都要向官府相应主管官吏学习,比如学习法律就要“受法于司徒”⑫,向司徒之官学习。东周“礼崩乐坏”,国家对“官学”的控制力逐渐丧失,许多典籍开始流落民间,一些掌握文化的“王官”也散入各诸侯国或流落民间,他们凭借自己掌握的知识,聚众讲学,私学蓬勃兴起,教学从宫廷、官府移到民间。

教育对象主要是贵族及贵族的小宗后裔,也可扩展到较为富裕后的平民,孔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有教无类”,不再对学生身份设置门槛,教育对象不分贵贱等级,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因而“士”就多了起来。教学目标则定位于培养品行高尚的君子,培养服务国家的“英才”,即政府工作人员。“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⑬谷,春秋时官员的薪水以谷物的形式给付,孔子是说:跟我学三年,还不能取得社会管理工作的资格,是很少见的。从此,私学广兴,士子们学习了知识,增长了才干,在各级政府部门中任职,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肯定。

3.不仕的“绅”,乡村宗族家长。“绅出为官,官退为绅。”⑭士人们在外为官,在乡村中则为当地绅士,他们居住在城乡各地,深植百姓之间。国家意志与日常管理由他们以宗族形式实际操作。古代“国权不下乡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⑮。这样就以县为界将古代政治结构划分为县以上的“中央集权”和县以下的“自治体制”的双轨制⑯,自上而下的皇权与自下而上的族权,二者平行运作,互相作用。乡绅大都精明强干,为人师表,受到社会的普遍尊重,通过宣讲乡约、处理纠纷、主持祭祀、举办公益事业等活动,有条不紊的治理着基层农村社会。

在思想意识方面,继续秉持儒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号召,”的士大夫淑世情怀,同时平民的讲求功利和务实的做派被提炼为“经世致用”的表达加以宣传履践。同时,中下层平民的渴望平等发声愈加洪亮,是宋学家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⑳,强调的就是这种平等观念;而民间也已对士农工商一视同仁,指出“此四者皆百姓之本业”。这种平等观念,反映在朝廷官员选拔上是“取士不问家世”;反映在社会风习上,就是“婚姻不问阀阅”。最激烈的反映在起义农民的纲领口号上,晚唐王仙芝起义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宋代农民起义军“均贫富,等贵贱”口号使平民平等的心声理直气壮登大雅之堂。

总之,由于士人们具有文化的先进性和人生格局的自我超越性,他们的目光更长远,主张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他们介于皇权与百姓之间犹如经理人介于董事长与员工之间,贯彻皇权的旨意,也能兼顾百姓的利益;他们是社会管理的实际执行者,在操作过程中势必皇权、百姓双向宣传输送自己的思想,使自己的思想意识、价值观为大多数人接受,在整个社会占有主导地位,占据着主要的话语权。士人社会是贵族社会的延伸,是贵族社会和平民社会的过渡。

四、平民社会

贵族是世代袭有相应领地政权和治权的人,是传承秉持贵族传统的人。贵族社会在公元前3世纪秦统一中国后就基本结束了,而西方的贵族社会一直持续到17世纪,也就是说,中国的贵族比西方早消失了两千年。

1.科举制度开启平民进入管理层的通途。古印度有严格的种姓制度,古希腊、罗马的自由民与奴隶之间有不可逾越的界限,欧洲直到中世纪还是分封建国,以血统出身来评判一个人的等级贵贱。中国则较早开始了以才智选拔精英,为国家输送优秀管理人才。科举发端于隋,实行于唐,但在隋唐两代并非入仕的最主要途径。隋唐为了保证贵族门阀的特权实行门荫制度,贵族及五品以上官吏子孙,可直接授以不同的品阶。到了宋代科举制才真正成为入仕的最主要渠道,甚至对那些拿不起路费的穷人家孩子,国家还给他们应试补贴,“自起程以至回乡费,皆给予公家”(《燕翼贻谋录》卷一)。宋代科举录取人数大大增长,唐代进士平均每年录取不过二三十人,宋代翻了十倍,平均每年200多人。北宋有宰相72人,其中进士出身63人,南宋有宰相63人,其中进士出身48人,可见宋代宰相以进士出身为最多⑲。郡县制拔除了贵族的制度保障,私学兴起和科举制开启了平民获得知识,进入管理层的通道。

本例患者肿块较大,呈分叶状,增强扫描病变实性部分与边缘明显强化,与文献报道相同[3][4][5],肿瘤内伴有较多点状、条状、块状钙化,与文献报道有所不同,提示EMC病灶内可伴有较多钙化,这为进一步认识EMC提供了依据。总之EMC临床及CT表现缺乏特征性,确诊主要依据病理组织学及免疫表型。

2.平民意识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大量优秀平民知识分子不仅涌进社会管理阶层,也进入士大夫阶层,士大夫最终演化成一般读书人的泛称,不再特指血缘、家族、官职等,他们为社会主流阶层增添了鲜活的元素、广泛的基础,当然也带进了平民的思想意识。加之个人成败与家族兴衰频率加快,世家望族难以传承百年,人的全局而长远的智谋优势式微,活在当下,务实、注重短期效益的平民意识更具社会合理性和适应性,为社会各阶层主动接受。

在文化艺术上,士大夫以宽容的态度接纳了世俗流行的下层文化,二元并存。以诗文言志传道,以词曲言情游戏,雅俗各得其所,后苏轼又在词中加入言志传道的雅内涵,雅俗突破畛域互融。宋话本、元戏剧、明清小说等皆基于民间艺术所达到的艺术高峰,带着深刻的平民性。张择端、李嵩等画院画家以反映世俗生活的《清明上河图》与《货郎图》而闻名于世。宗教信仰上,适宜于普通民众的净土宗成为佛教重要门派,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在大足石刻与晋祠宋塑以宗教为主题的作品里,宗教的迷狂成分脱退殆尽,而充溢着对世俗生活的理性追求。

浅谈高速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应用…………………………………………………… 马保林(12-202)

课前讨论:针对课前遇到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超星泛雅网络平台和超星学习通中班级论坛和学习小组等功能进行在线和实时讨论,提出疑问、发表见解,让学生自己找寻问题的解决办法和答案。例如:引导学生分析有天窗车辆和没有天窗车辆的安全性,让学生通过讨论证明自己的观点。让学生找出生活中常见的不同结构汽车天窗,为后面的课堂教学做准备。

注释:

按自研处方比例称取空白辅料(约相当于富马酸喹硫平30 mg)和对照品,分别配制1倍和2倍浓度辅料的样品溶液,将1倍浓度辅料样品溶液、2倍浓度辅料样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进行紫外扫描。扫描范围为190~400 nm。三条扫描图谱基本重合,样品图谱没有明显高于对照品溶液图谱,表明空白辅料对富马酸喹硫平吸光度的检测没有干扰。

总之,先秦是贵族社会,宋以后是平民社会,秦至宋是贵族与平民的过渡的士人社会。当然,人类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体,国家社会文化体制并不完全是“大一统”或一元化的结构,贵族、士人、平民三种社会形态并不是泾渭分明的,而常常处于复合胶着的状态。

⑦班固.汉书·卷五三:景十三王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7

在水利工程风险评估技术方面,安排引进了水工结构的安全评估和修复、高面板坝地震安全评估、病险水库大坝安全诊断等技术;结合我国水利工程风险的实际需求,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修复材料,开发了相关的静、动力分析软件,并在长江九江大堤、哈尔滨市西泉眼水库等多个工程中成功应用,提升了我国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水平。

②严文明.黄河流域文明的发现与发展[J].华夏考古,1997,(1):49—54

2.7 图表 每幅图单独占1页,集中附于文后,表格随正文附出。图表应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并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共知共用的缩写。本刊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如t值、P值等),则在此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线条图应墨绘在白纸上,高宽比例为5∶7左右。计算机绘制图者应提供激光打印图样。凡能使用文字表达清楚的内容,尽量不用表和图,如使用表和图,则文中不必重复其数据,只需摘述其主要内容。

③[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M].冯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252-259

为此,采用预紧力矩T=2 400 N·m进行计算,可得预紧力为333.3 kN。此时,根据F0=FP+0.2×Fmax得到实际单个螺栓总载荷F0=381.9 kN,可以达到螺栓联结的预紧要求。由可得螺栓受到最大应力为629.0 MPa。

⑤[法]乔治·勒费弗尔.法国革命史[M].顾良,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84

⑥司马迁.史记·卷17: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M].北京:中华书局,1982

①沈长云.新时期中国古代社会形态问题讨论的回顾与前瞻[J].史学月刊,2016(6):13—17

⑧班固.汉书·卷十九:百官公卿表[M].北京:中华书局,2007

⑨班固.汉书·卷十四:诸侯王表[M].北京:中华书局,2007

⑩论语·先进·8[M].北京:中华书局,2006

⑪章学诚.文史通义·卷三:史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⑫周礼·地官[M].长沙:岳麓书社,2001

⑬论语·秦伯篇[M].北京:中华书局,2006

“我和它一同摔跌在了地上,它没有死透,摇摇晃晃地朝着我扑,我一生气,就又多砍了它几刀,而就在这个时候,你赶了过来。那时天太黑,我以为来的东西是它的同伙儿,所以藏起来发动偷袭,险些酿成大错。”

⑭王先明.中国近代绅士阶层的社会流动[J].历史研究,1993(2):80—84

通过图4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成都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的全国排名由2014年第176位上升到2018年第98位,充分说明品牌专业建设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⑮秦晖.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与其变革[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3

⑯费孝通.乡土重建:基层行政的僵化[M].上海:上海观察社1948:43—64

⑰[日]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M]//内藤湖南全集·第8卷.东京:筑摩书房,1972:111—119

⑱钱穆.理学与艺[M]//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六).北京:三联书店,2009

⑲倪士毅.宋代宰相出身和任期的研究[M].中国宋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85

⑳张载.西铭[M].正蒙:第十七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中图分类号:K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9)01-245-03

(作者单位:甘肃农业大学 甘肃兰州 730070,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江苏泰州 225300)

(责编:吕尚)

标签:;  ;  ;  ;  ;  ;  ;  ;  ;  ;  ;  

金 野:中国古代社会形态再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