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酸分解菌论文_王婷

导读:本文包含了草酸分解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草酸,分解,菌核,油菜,效果,论文。

草酸分解菌论文文献综述

王婷[1](2000)在《草酸分解菌的筛选及其对油菜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的生物防治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分解油莱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的重要致病因子—草酸作为指标,进行油莱菌核病生防菌的筛选。首先进行初选,筛选过程中所用的培养基中含有0.3%-0.5%的草酸(pH 2.1-2.7),经过3天培养后,选择那些可以使培养基pH升高的菌株。经过筛选,选出3种候选生防菌:U—1、Ⅲ_6、Ⅳ_(19),这3种菌株分别可将培养基的pH值调至5.5、5.0、5.0。可以调节培养基的pH值只是草酸被分解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所以还需要进一步验证候选菌株对草酸的降解能力。 为了进一步验证几种候选菌株对草酸的降解能力,以两个实验数据作为依据:一、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草酸含量:测定时,流动相为0.1M磷酸二氢钾及1%的甲醇,流动时间为25分钟,分离度(RS)可达0.95。由峰面积的变化可以看出,经这U—1、Ⅲ_6、Ⅳ_(19)3种菌株处理60小时后,峰面积分别比对照减少了54%、46%、34%。二、水稻出苗实验:2000ppm以上浓度的草酸可以抑制水稻出苗(本实验室),本实验对照采用了2000ppm的草酸进行水稻露白种子处理,经U—1、Ⅲ_6、Ⅳ_(19)3种菌株处理以后,可以消除草酸对水稻出苗的抑制。 分别用500ppm、1000ppm、2000ppm的草酸溶液、U—1、U—1与2000ppm的草酸混合物、清水对照喷雾处理3叶期的油莱(Brassica napus),测定60小时内叶片中与防卫反应有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低浓度的草酸(500ppm)可以在较短时间(12小时)内提高PAL酶的活性,比清水对照提高了39%,但是,高浓度的草酸溶液(>1000ppm)则对PAL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24小时后,这3种浓度的草酸溶液均可以导致PAL酶的活性降低。在24小时内,500ppm、1000ppm、2000ppm的草酸溶液均可以诱导PO酶活性增加,比清水对照分别增加了10%、20%、30%,但随着时间的延长,这3种处理使PO酶活性逐渐下降。这3种浓度的草酸处理在12小时后就可以大幅度地降低PPO酶的活性,与对照相比,其活性分别降低了36%、52%、64%。经U—1与2000ppm的草酸混合处理的油菜叶片,其PAL酶、PO酶、PPO酶的活性虽然不如清水对照处理高,但比起同浓度的草酸处理,这3种酶的活性均有所提高。用UI处理油菜叶片,其PAL酶、PO酶、PPO k的活性变化与清水对照一致,这说明U—1不具有诱导抗性的作用。 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研究生防菌U--1对油菜离体叶片及田间的防病效果。离体叶片研究结果表明,处理叶片比清水对照叶片发病率减少了47兄 发病面积减少了56%。大田实验分别在肝胎和南通两个点进行。在盯胎,经生防苗喷雾处理后,病株率及病情指数分别比对照减少了57%、61%。在南通,病株率及病情指数分别比对照减少了32%、68%。 最后对生防菌U一l进行鉴定,根据Bersv’s manual of systematicbacteriology经鉴定,该菌应属于Arthrobscter Sp。(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00-06-01)

草酸分解菌论文开题报告

草酸分解菌论文参考文献

[1].王婷.草酸分解菌的筛选及其对油菜菌核病(Sclerotiniasclerotiorum)的生物防治作用[D].南京农业大学.2000

论文知识图

转菇因前后卜“2细胞的草酸分解功能乳酸菌在草酸环境中培养72 h后的增值...微生物风化金属氧化物示意图检测放线菌对阿魏酸和香草酸的降...

标签:;  ;  ;  ;  ;  ;  

草酸分解菌论文_王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