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爱荣:振兴网络时代的乡村孝文化论文

涂爱荣:振兴网络时代的乡村孝文化论文

大家思考

孝文化,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社会和谐家庭关系的基础。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明确提出,要繁荣发展乡村文化。乡村孝文化是乡村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乡村孝道日益式微、互联网日益发达的社会背景下,乡村孝文化的振兴问题日益凸显。

一、孝文化的内核

从孝道的规范来看,孝文化的内核主要包含四个层面:

(一)孝养。孝养即子女在经济上要独立,不啃老,并从吃、穿、用、住等方面为老人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尤其是父母年老退出生产领域之后,子女理应以反哺之情,尽心竭力地供养和照料双亲,给父母提供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满足父母对物质生活的需要。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的孝养包含四个层面,一要孝养其身,即在生活上赡养父母;二要孝养其心,即知道父母心里想的是什么,从精神上给予满足;三要孝养其志,即如果父母有远大志向却没能实现,子女应该承担过来实现他们的愿望;四要孝养其慧,即帮助老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既能让老人欢心,又能纠正他们的错误观念。

(二)孝敬。孝敬是一种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敬爱之情,是高于孝养的一种孝道要求。在当代社会孝敬的重要内容是对父母的精神、心理、情感、健康状况等方面的关心和满足,并充分尊重老人的生活自立权,尤其是丧偶老人的再婚权,当父母年迈孤寂时,要适时给以精神慰藉。孝敬还表现在与父母相处接触时的态度上,子女对父母的敬应是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因此要做到和颜悦色。

行政事业单位如果能科学合理的规划设置会计内部控制职能,对相关人员进行合理分配和安排,将有利于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大大减少或避免了一人多职,一职多人的现象。其次,许多行政事业单位赋予会计管理部门执行的权限,却忽视了会计部门管理和决策的职能。会计内部控制不仅仅是一个部门的事,需要多部门共同配合完成,才能实现单位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单位领导层应扩大会计部门权限,充分发挥会计人员积极主观能动性,有效利用会计人员专业知识,让会计人员参与到会议讨论和决策制定过程中,变被动执行者为主动管理者。从而对行政事业单位本身及会计人员个人发展来说,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但是,在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只注重物质赡养而忽视精神赡养、只“养”不“敬”、只“养”不“孝”的赡养行为普遍存在。《论语》中载,子游问孝,孔子回答:“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在当今物质极度丰富的时代,衣食饱暖对父母而言已经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对父母尽孝,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更多的是对父母的陪伴以及精神上的慰藉,尤其是对于独居父母而言,精神慰藉带给他们的安全感、幸福感、满足感远比物质供给强得多。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社会流动的加剧、互联网的冲击等多种原因,我国农村地区子辈对父辈的赡养难以到位,孝文化日渐式微。

以上四个层面的内核是层层递进的,孝养是满足父母生活的物质基础,孝敬是给予父母的精神慰藉,孝顺是对待父母的真诚态度,孝思是对父母慎终追远的思念情怀。

在经过详细的市场调研后,比亚迪叉车发现,中国市场不乏大客户,但体量最庞大的是中小客户群,该群体对叉车需求往往出现零散化,因此,比亚迪叉车将在2019年为中小客户群推出经济实惠的叉车产品,满足其日常搬运需求。

综上,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更充分,治疗依从性更高,血糖控制情况更好,建议推广。

二、乡村孝文化的式微

(四)孝思。当父母在世时,不在父母身边的子女应常心挂父母,时常通讯问候、嘘寒问暖,要牢记父母的生日“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从当下做起。当父母离世时,内心应该感到巨大的悲痛,并做到时常思念父母。只有生事爱敬、死事哀戚,才算真正做到了孝。

(一)赡养意识的淡漠化

赡养意识淡漠化,还有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对先辈的慎终追远日渐淡化。按照孝道规范,长辈离世服丧时,子辈要哀伤;按时祭祀离世的先辈时,子辈要虔诚。然而,当前农村许多地方,有些子辈对已逝先辈的治丧和祭祀远离孝道,既不悲也不伤,缺乏严肃性。

经调查,大部分学生课余时间会利用微信看一些娱乐新闻,但有的甚至利用微信传播暴力和色情等信息,严重危害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高校应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微媒体”,应利用“微媒体”建立学习平台或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到2020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将达到2.55亿,占中国总人口比例的18%,《“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中提到,预计到2020年我国独居和空巢老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老人的养老问题急需解决。就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说,将农村老年人全方位纳入政府养老还不具备条件,主要还得靠子辈养老。然而,由于人们思维观念的变化、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环境的变化等,农村地区不赡养父母、“啃老族”、隔代抚养的现象十分普遍,“慎终追远”淡化趋势日益强盛。在农村,少数子辈对步入年老体衰阶段、丧失谋生手段的父母不尽奉养义务,对他们的衣、食、住、行、医等生活需求不闻不问,让他们在孤独、贫病中度过余生。还有少数已成年的农村青年,仍然赖在家里,依靠父母养活,当起了“啃老族”。随着大部分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和经商,“留守儿童”大量出现,许多年迈的父辈不仅不能享受子辈的赡养和顺敬、精神慰藉,还要反过来独自承担照料孙辈的任务,既要付出体力,又要承受精神上的压力。

(二)赡养行为的物质化

孝文化包含的内容体现了从低到高、层层递进的特点,其中养亲是最低要求和起点。《礼记》中讲:“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孝子之身终,终身也者,非终父母之身,终其身也。”意思是说,孝子的养老是让父母的心情快乐,不违背父母的意志;让父母的耳目快乐,休息起居安逸,提供饮食奉养父母,直到孝子生命结束。这里所说的终身,不是终父母之身,而是终孝子之身。也就是说,不仅要让父母吃得饱穿得暖,还要让父母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即满足父母精神上的需求。

(三)孝顺。即理解父母,尊重父母的意志、思想和人格,对父母作出的选择,应尽量满足并促其实现。但尊重父母意志并不等于盲从,在父母的选择与决定不合乎社会规范时,应耐心地劝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即使自己的意见不被父母采纳,子女也不应滋生怨恨之情。在现代社会,“孝”的本质含义正在慢慢从“顺”转化为“爱”,由单向的“服从”到双向的“支持”。

三、网络对乡村孝文化的影响

两人在中南海愉快地住了几天,到北京城看了看,算是开了眼界,见了世面,然后就准备回湖南老家。临行前,毛泽东用自己的稿费为他们每人做了一套新衣服。

(一)网络交流取代了面对面的陪伴

网络工具的便捷和网络宣传的公开加强了子女践行孝道的自觉性,全社会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等社交网站传播好的家训、家风、家教,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宣扬孝道行为,传播孝文化,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让子女在潜移默化中更加懂得父母的艰辛,更加明白父母的衰老速度远远快于子女想象的速度,从而增强子女孝敬父母的自觉性。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舆论对子女的孝道行为实施监督,一方面,正面弘扬社会上行孝人物的先进事迹,以情境再现的方式引发子女共鸣,触发子女的真情实感,形成榜样效应;另一方面,对于社会上出现的“不孝”负面新闻,媒体在进行宣传报道的同时,也可以引导年轻人理性分析、明辨是非,润物无声地培育年轻子女的孝观念,为履行孝道义务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为子女践行孝道起到监督作用。

(二)网络代沟阻碍了亲子间的沟通

网络时代,人们的言行已然网络化,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出现了明显的数字代沟和话语代沟。中老年人特别是60岁以上的人,普遍感到难以适应智能手机的各种新功能,如“无线”充电、面部识别、指纹识别、室内导航、AI、AR等功能,还包括大量应用软件,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子女与父母之间的交流。同时,年轻人之间流行的网络话语,如“蓝瘦香菇”“吃瓜”“锦鲤”“戏精”“pick”还有“社会人小猪佩奇”“大吉大利晚上吃鸡”等等,对于绝大多数父母而言,如同外星文字。对此,有的子女缺乏解释耐心,导致交流不畅,影响亲子沟通。

互联网作为新生事物,在21世纪得到了迅猛发展,它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和观念等各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乡村孝文化振兴而言,互联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三)网络宣传加强了子女的孝道自觉

由于社会流动的加剧,许多农村青壮年背井离乡、外出谋生,子女对父母不可能朝夕侍奉、请安问好,固守家园、敬养侍亲的传统观念也被打破,传统的孝道方式受到冲击,乡村孝道方式也发生了根本变化。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亲子间的交流互动由传统的真实场景更多地转换为虚拟的网络环境。尽孝道,不仅仅是回家看看父母,更重要的是当自己不在父母身边的时候,要给父母心理上的安慰,以缓解父母的思念之情和牵挂。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微信、QQ等通讯手段已经成为最快捷、最时尚、最受欢迎的信息交互方式。尤其是微信的发展,对于日常生活中子女与父母之间进行信息交流与传播具有积极的作用,它提供了子女与父母相互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新渠道,增加了父母子女相互之间的理解和认识度。然而,对于一些对互联网陌生或是使用不娴熟的父母而言,这种交流环境的变换会导致亲子之间交流的不顺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孝文化形成冲击。

四、利用网络平台振兴乡村孝文化的对策

互联网的出现对于乡村孝文化的重建具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利用网络平台振兴乡村孝文化大有可为。

(一)利用“互联网+”开启“智能养老”

智能养老是近两年开始流行的一种新的养老方式。最早由英国生命信托基金会提出,统称为全智能化老年系统,此养老模式能让老人在日常生活中不受时间和地理环境的束缚,在自己家中过上高质量高享受的生活。现在国内就有一些智能养老社区,但是由于成本或其他原因导致数量太少并且价格昂贵,根本满足不了2亿多老年人的需求。因此,一种基于现代发达的信息通讯技术以及物联网基础而出现的新型智能养老模式出现了,老人不需要入住特定的智能养老社区,只需要携带一个便携式移动信息终端和一个便携式智能检测设备就可以在自己家中享受和智能养老社区同样的待遇。智能检测设备可以随时随地检测老人的各种健康数据,并且实时上传云端,分析老人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子女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了解老人情况,与此同时,云端数据与医院数据库相连,一旦老人发生危险,直接通过网络发出警报,第一时间自动通知子女和医院,以便得到最直接、最有效的救治。而便携式移动终端可以让老人通过手机上的智能养老平台预约各种上门服务,真正做到在家中享受高质量的生活。

(二)通过自媒体一体化对父母进行“精神赡养”

自媒体一体化是自媒体形式与内容的一体化,集文字、语音、视频和图片于一体,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随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乡村养老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子女由于工作和学习的原因,不能时常回家看望父母、陪伴父母,而父母又不愿意离开自己生活几十年的家乡跟随子女生活,加上有些老人身体上有疾病,不能与子女生活在一起,空间的距离使父母与子女之间聚少离多,有的父母思念子女成疾。此时,自媒体形式与内容的一体化对当今社会解决老年人精神上的寂寞和孤独问题大有裨益。

连带沉桩是指在进行钢板桩沉桩施工作业中后沉入的钢板桩在沉桩过程中会连同先沉入的钢板桩一起下沉,这是施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施工人员没有将前后2个钢板桩底部的锁孔对好或因为后沉入桩出现倾斜或扭转导致的,后沉入桩的倾斜或扭转问题会增加前后钢板桩之间的侧压力和摩擦力,无法确保沉桩的效果并且可能使钢板桩产生形变。

在互联网时代,乡村孝道有了新的实现方式:出门在外的子女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和手段,及时了解父母的需求;在通过支付宝、微信转账给留守在乡村的父母提供经济上保障的同时,可以通过微信、QQ、微博等与父母进行微信视频、微博互动、QQ聊天,关注父母的微博、朋友圈,即时了解父母的生活动态;可以随时拍摄一些小视频与父母分享,减少父母的担心,给父母带来更多的生活乐趣和精神上的安慰;还可以建立家庭微信群、QQ群,加强与父母的互动和联系。以微信为例,微信上有新的朋友、群聊、公众号等多种标签,子女可以推荐或帮父母加入他们感兴趣的社群,如象棋群、摄影群、舞蹈群等等,还可以推荐好的公众号,使父母更好地与外界交流,扩大社交圈、交更多朋友,拥有更丰富的精神生活,培养更多兴趣爱好,既能锻炼身体,又愉悦了身心。可见,互联网打破了交流的时空界限,父母可以通过网络随时感受到子女的一片孝心,为漂泊在外的子女对父母实现精神赡养搭建了新的平台。

(三)利用数字技术对父母进行“知识赡养”

数字生活给年轻人带来了便捷与高效,这些看似简单的数字化应用,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却是令人头疼和棘手的问题。在当今这个互联网时代,子女更应该传承孝道,带着父母共同学习、一块成长,“有一种孝顺,是带老人跟上这个信息时代”。子女孝顺父母不仅仅是给予父母物质赡养、精神赡养和情感赡养,更要注重知识赡养。事实证明,从绘制图文并茂的“微信操作说明书”,到教父母熟练使用各种出行软件、旅游软件、购物软件等,来自子女辈耐心的“文化反哺”,既能避免父母因网络知识的脱节而被边缘化,也能大大减缓父母身处数字时代的寂寞空虚,帮助他们摆脱数字孤独。把父母带入信息时代,让他们一起分享这个色彩缤纷的世界,既是子女的义务,也是尽孝的主要表现。农村父母一旦学会运用网络工具,既可以实现农产品的网络营销,也可以获取更多的农业资讯,还可以利用网络发展乡村旅游,等等。当然,网络中也有各种陷阱,年轻子女还要对父母传授一些网络防骗术,用来抵御耸人听闻的谣言、劣质鸡汤和虚假广告的侵蚀,让自己真正成为父母的贴心知己。

(作者分别系湖北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湖北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姜 圻

标签:;  ;  ;  ;  ;  ;  ;  ;  ;  ;  ;  ;  ;  

涂爱荣:振兴网络时代的乡村孝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