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与胶体果胶铋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对比

奥美拉唑与胶体果胶铋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对比

湖南省蓝山县中心医院湖南蓝山425800

【摘要】目的:探讨奥美拉唑与胶体果胶铋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8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胶体果胶铋治疗。对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经奥美拉唑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经胶体果胶铋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5.00%,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较胶体果胶铋治疗方法效果更为显著,奥美拉唑更适合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

【关键词】奥美拉唑;胶体果胶铋;慢性胃炎;临床疗效

慢性胃炎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也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慢性胃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展,目前该病的发病率在胃病中已经位居首位[2]。有研究表明.慢性胃炎和幽门螺杆菌有着密切的联系,幽门螺杆菌的消除可以防止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产生,因此,在慢性胃炎中针对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尤为重要。本文对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胃炎患者,分别予以奥美拉唑与胶体果胶铋治疗两种方式对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从2015年4月一2016年4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中随机性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研究组40例患者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18-54岁,平均年龄为(42.78±5.42);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为17-55岁,平均年龄为(43.18±3.7)。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中,均无明显性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纳入标准:两组患者经消化内镜与C13呼气试验诊断其慢性胃炎。排除标准:(1)严重的内科疾患如心、肝、肾功能不全者;(2)严重血液系统性疾病者;(3)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者;(4)临床治疗不全和有药物过敏史患者。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片(规格:10mg*28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20103295)药物治疗。用法如下:20mg,Bid,早晚各一次,口服,连续服用2周。对照组患者给予胶体果胶铋(规格:50mg*12s。2板;批准文号:国药准:H20064288)治疗。用法如下:每天3次,每次10mg,口服,连续服用2周。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质量前后的临床症状、生命体征以及幽门螺杆菌情况。

1.4疗效评判指标

临床疗效评定:对两组患者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具体评价标准如下:(1)痊愈:患者自觉上腹疼痛、餐后饱胀、反酸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2)显效:患者自觉上腹疼痛。餐后饱胀、反酸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3)有效:患者自觉上腹疼痛、餐后饱胀、反酸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4)无效:患者经治疗后上腹疼痛、餐后饱胀、反酸等临床症状没有任何改变,严重者甚至出现病情加重。治疗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数据处理

使用SPSS19.0进行统计处理。检测计量结果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的资料用率(%)来表示,组间比较进行方差分析.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经胶体果胶铋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5.00%,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后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幽门螺杆菌根除35例(87.50%),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幽门螺杆菌根除29例(72.50%),研究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后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较对照组胶体果胶铋治疗的根除率明显更高,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幽门螺杆菌是位于患者胃黏膜表面的革兰阴性杆菌[3],会对患者胃上皮细胞造成严重的损害,是引起慢性胃炎的主要因素之一。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我国临床感染中幽门螺杆菌感染已经占总感染数量的55%,幽门螺杆菌感染不仅仅与胃癌、慢性胃炎等疾病形成有关.也有可能引起其他疾病,如食管癌等病症,因此,对慢性胃炎患者实施消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方法,对治疗慢性胃炎有重要意义。

胶体果胶铋在慢性胃炎治疗中存在着较强的胶体特性[4]。该药可以在胃中产生胶体溶液,对患者胃上皮细胞形成保护作用,同时该药对胃肠溃疡面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可以有效的消除患者机体内的幽门螺杆菌,达到高效的治疗效果[5]。但该药由于胶体作用的限制,药物被包裹而无法充分发挥其药效。而奥美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可以有效的调节胃蛋白酶与胃酸失衡,而胃蛋白酶与胃酸失衡的引起幽门螺杆菌的主要因素,大量研究显示,以奥美拉唑为基础药物的联合方案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方面疗效显著[6]。本研究选取我院诊断并接收的80例慢性胃炎患者分别给予奥美拉唑与胶体果胶铋治疗后,奥美拉唑组的临床疗效高达97.50%.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在72.50%,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胶体果胶铋治疗组。

综上所述,对慢性胃炎患者使用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率明显优于胶体果胶铋的治疗效率,且以奥美拉唑作为基础药物基础上的联合治疗方案得到了临床医学的广泛关注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高伟.奥美拉唑和胶体果胶铋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51:43—43

[2]许志友,马阁78例胶体果胶铋与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慢性胃炎疗效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1641-1642.

[3]张云波。颜春艳.药竹罐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疗效观察[J].广西中医药,2010,33(2)17-18~

[4]冯晓红,饶利军中医辩证分型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胃炎[J].中国伤残医学,2011,19(6)58-59.

[5]倪惠君,李涌.郭丽霞等.5种治疗慢性胃炎口服药物的疗效及用药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5):635—636

[6]陈志君.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胃炎137例[J].中国药业.2012,21(11):86—87.

标签:;  ;  ;  

奥美拉唑与胶体果胶铋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对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