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信封论文_秦祎繁

导读:本文包含了数字信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信封,数字,密码,单点,门限,地理,报文。

数字信封论文文献综述

秦祎繁[1](2018)在《基于SM4与ECC数字信封的算法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安全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单一的密码体制越来越不能满足信息安全领域的需求,混合密码体制将成为研究的重要趋势。数字信封是一种通过公钥密码算法加密并分发对称密码算法密钥的混合加解密方法。中国商用密码SM4算法是一种具有数据吞吐率高、硬件资源消耗少等优点的对称密码算法,椭圆曲线密码(Elliptic Curve Cryptography,ECC)算法是常用的安全指数较高的公钥密码算法。因此本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M4与ECC数字信封的算法设计。首先本课题在研究对称密码算法SM4与公钥密码算法ECC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混合加解密算法,将SM4作为数据加解密算法,ECC作为密钥加解密算法。其中SM4密钥扩展模块改变原来的系统参数FK,用随机生成的序列作为新的参数,从而提高SM4算法安全性。ECC模乘模块采用数字串行的方式执行,缩短关键路径,提升了整个模块的时钟频率。然后完成了算法的模块设计,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对算法进行模块划分与设计,通过Modelsim软件进行功能仿真。最后选用Xilinx的V6系列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开发板进行算法的板级验证,使用TSMC 90nm的工艺库进行逻辑综合。本课题所设计的基于SM4与ECC数字信封的算法模块综合后时钟频率可达205MHz,资源利用率仅占49%,SM4加解密模块数据吞吐率可达262Mbps,ECC模块点乘速度可达20541/s,达到预期的功能指标与性能指标。工艺库逻辑综合后算法模块的时钟频率可达400MHz。本课题所提出的基于SM4与ECC数字信封的算法设计充分结合了对称密码算法与公钥密码算法的优点,解决了密钥分发管理困难与数据吞吐率较低的问题,实现了速度与安全方面的双向优化,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来源于《东南大学》期刊2018-05-01)

张小红,涂平生[2](2016)在《CP-ABE与数字信封融合技术的云存储安全模型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高效地实现云端数据的存储和传输安全,提出一种结合数字信封技术的改进的密文策略的属性加密机制(CPABE)云存储安全模型。该模型在不影响云服务性能的前提下保护用户的敏感数据,在数据未上传至云端前对数据进行本地加密;加密密钥通过CP-ABE机制以保证密钥不会被非法用户获取,并通过数字信封技术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和保密性。新模型还结合动态口令(OTP)对用户进行登录校验,从而有效阻止非授权用户对数据的访问。仿真实验表明,改进的模型能够安全有效地保护用户的机密数据,阻止恶意用户对云服务器的非法访问。通过和现有云存储安全方案进行时间性能对比,改进的CP-ABE方案加密效率和安全性能有较大幅度提高。(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期刊2016年09期)

杨晓云,徐强,庄燕滨[3](2016)在《基于混沌信号序列的数字信封》一文中研究指出讨论了混沌信号序列为序列密钥的特点,综合利用公开密钥技术的灵活性和对称密钥技术加密、解密速度快、实时性好的优点,提出了一种以混沌信号序列为密钥的数字信封技术,并详述了采用ARM来完成一种数字信封的硬件实验方案。(本文来源于《常州工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王莉[4](2015)在《基于数字信封的XML报文在ECDS系统中加密传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电子票据市场逐渐占据纸质票据时代的今天,随之出现的信息安全隐患也在加剧。本文以ECDS系统为例,阐述了以XML技术为基础的报文格式采用数字信封加密模式进行数据安全性传输的方法。此方法可以大大降低金融数据在信息技术平台中的传输安全风险。(本文来源于《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蒋伟,李安波,吴雪荣,吴赛松[5](2014)在《基于数字信封的矢量地理数据安全传输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地理信息服务已成为当今解决数据异构、平台独立,实现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然而,在网络传输过程中,由于缺少必要的安全防范手段,信息拦截、窃取、篡改等安全问题逐渐凸显出来。针对相关问题,本文在讨论现有平台安全性、应用程序安全性和消息级安全性的基础上,着重运用数字信封技术,综合了对称加密算法与非对称加密算法二者的优点,实现了多重安全策略基础上的用户自主控制的消息级安全。该方法兼顾效率与安全,可有效用于矢量地理数据的安全传输。(本文来源于《测绘通报》期刊2014年07期)

杨光[6](2013)在《基于数字信封的电子公文安全交换系统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政府机关的部分公文保密等级高,在公文处理和传递的过程中只有具有相应管理权限的人才可以查看和操作的特点,采用数字信封技术封装公文内容、数字签名技术验证公文真实性的方法,分析了电子公文交换系统的安全需求,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安全、高效的电子公文交换系统。(本文来源于《莆田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金红瀚[7](2013)在《(t,n)门限数字信封》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t,n)门限数字信封技术,将ElGamal密码体制、门限秘密分享方案相结合,实现门限解密体制,从而构造了门限数字信封。利用该技术,接收方n个用户中任意t个用户合作才能获得门限数字信封所保护的机密数据,任意t-1或更少个用户合作则无法获得机密数据的任意比特。(本文来源于《辽宁科技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郭琦[8](2013)在《电子投票系统探讨——基于双重数字签名和数字信封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民主制度的完善,电子投票系统将越来越被重视和运用。双重签名和数字信封技术室SET协议中的主要技术。根据其在SET协议中的应用,可将其作为解决电子投票系统中的信息安全问题。为此,基于该技术,探讨电子投票系统的实现。(本文来源于《现代商贸工业》期刊2013年11期)

凌永兴,雷英[9](2013)在《数字信封在Web服务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Web服务具有分布性和异构性的特点,在网络环境中,会使其安全性变得复杂而多样,如何保障Web服务的安全性已成为国内外密切关注的重要课题。数字信封通过私钥与公钥进行匹配来保护加密密钥的安全,可有效地保证数据传输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对Web服务的常用协议和当前面临的主要攻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基于数字信封的Web服务安全模型,并运用WSE实现了该模型,实验证明,该模型可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不可否认性、机密性等多种安全特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安全》期刊2013年05期)

马永春[10](2013)在《基于SAML和签名数字信封的安全单点登录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信息网络技术业已深入到现代教育的众多领域。与此同时,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也越来越快,学校内各个部门都开发出了自己的应用系统以满足校园内不同人员的应用服务需求。但是,这些系统之间的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机制相互独立,使得用户在访问不同应用服务时不得不多次输入不同的用户名、口令等信息来重复登录验证,这种状况很明显降低了用户的访问效率并且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安全危机。因此,就必然非常需要一种新型的用户登录模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实现更加高效率、高安全的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也就是所谓的单点登录。而在数字化校园网络建设的过程中,一个基础性工作便是要建立一个统一的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平台,因此单点登录无疑不是高校数字化校园网络建设的一块基石。本文详细研究了SAML(SecurityAssertion Markup Language,安全断言标记语言)和单点登录的基本概念、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并且指出了传统的单点登录方案和SAML协议中的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简单对象访问协议)绑定存在的缺陷。SOAP是由中介方负责数据信息的发送、接收和处理的,因为它本身不具备安全机制,所以经常需要与SSL(Secure Sockets Layer,安全套接字层)搭配使用。但是SSL本身只支持点到点的传输模式,因此要想保证数据信息在端到端的传输模式下的安全性,就必然要求在全部的中介方之间都必须建立一种信任关系以及安全的数据通信链路层。数字信封与数字签名数字信封采用了对称密钥加密技术来确保当且仅当预先规定好的特定收信者才能有权限来解密加密后的数据信息并阅读通信数据的内容,实现了数据信息的加密传输。但是,它并不能保证传输的数据信息是否已遭到其他非法用户的破坏,而数字签名采用了私人密钥加密机制恰巧确保了数据信息的完整传输和身份的不可否认。最后,又重点探讨了两种典型的获取SAML断言的模式——“推送模式”和“拉取模式”,提出了自己的改进方案,并在此基础之上结合数字信封和数字签名技术,设计并实现了基于SAML和签名数字信封的安全单点登录系统。(本文来源于《南华大学》期刊2013-05-01)

数字信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高效地实现云端数据的存储和传输安全,提出一种结合数字信封技术的改进的密文策略的属性加密机制(CPABE)云存储安全模型。该模型在不影响云服务性能的前提下保护用户的敏感数据,在数据未上传至云端前对数据进行本地加密;加密密钥通过CP-ABE机制以保证密钥不会被非法用户获取,并通过数字信封技术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和保密性。新模型还结合动态口令(OTP)对用户进行登录校验,从而有效阻止非授权用户对数据的访问。仿真实验表明,改进的模型能够安全有效地保护用户的机密数据,阻止恶意用户对云服务器的非法访问。通过和现有云存储安全方案进行时间性能对比,改进的CP-ABE方案加密效率和安全性能有较大幅度提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数字信封论文参考文献

[1].秦祎繁.基于SM4与ECC数字信封的算法设计[D].东南大学.2018

[2].张小红,涂平生.CP-ABE与数字信封融合技术的云存储安全模型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6

[3].杨晓云,徐强,庄燕滨.基于混沌信号序列的数字信封[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6

[4].王莉.基于数字信封的XML报文在ECDS系统中加密传输研究[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

[5].蒋伟,李安波,吴雪荣,吴赛松.基于数字信封的矢量地理数据安全传输方法[J].测绘通报.2014

[6].杨光.基于数字信封的电子公文安全交换系统设计与实现[J].莆田学院学报.2013

[7].金红瀚.(t,n)门限数字信封[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3

[8].郭琦.电子投票系统探讨——基于双重数字签名和数字信封技术[J].现代商贸工业.2013

[9].凌永兴,雷英.数字信封在Web服务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安全.2013

[10].马永春.基于SAML和签名数字信封的安全单点登录系统研究[D].南华大学.2013

论文知识图

应用数字信封传递信息数字信封的包装数字信封的拆解文本的数字信封包装与拆解使用数字信封的过程一4数字信封的工作原理

标签:;  ;  ;  ;  ;  ;  ;  

数字信封论文_秦祎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