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区不同坡度撂荒草地入渗特征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黄土丘陵区不同坡度撂荒草地入渗特征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论文摘要

降雨特征和坡度是影响土壤入渗过程的重要因素,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其对土壤入渗特征的影响可能会有所不同。选取黄土丘陵区6个坡度(5°,10°,15°,20°,25°和30°)的撂荒草地(2年)径流小区(5 m×20 m),观测自然降雨条件下(共计34场降雨,产流11场)植被生长旺期(7—9月)土壤入渗特征,研究降雨过程参数(降雨量、平均雨强、降雨历时和I30)、坡度和植被盖度对坡面入渗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11场产流降雨不同坡度土壤入渗量总体变化范围为6.58~70.91 mm,入渗补给系数为0.83~1.00,入渗率为0.22~19.35 mm/h;(2)土壤入渗量随降雨量呈线性增加(R2=0.99,p<0.01),入渗补给系数随I30呈指数降低(R2=0.91,p<0.01),平均入渗率随降雨强度呈线性增加(R2=0.71,p<0.01),随降雨历时呈幂函数降低(R2=0.99,p<0.05);(3)坡度增大使得径流位移增长,导致入渗量、入渗补给系数和平均入渗率整体随坡度增大而呈幂函数增加,但当坡度>25°时,因径流势能沿坡面方向分量增加,径流流速加快,上述入渗特征参数略有降低;(4)由于降雨量在植被生长周期内呈下降趋势,很大程度上导致植被对入渗特征的影响受控于降雨量,土壤入渗量表现出随着植被盖度的增加呈幂函数显著下降的趋势。总体而言,降雨特征和坡度是影响土壤入渗的主要因素,且土壤入渗特征参数可表示为降雨过程参数和坡度的综合幂函数方程;在入渗补给系数较高的情况下,植被覆盖对土壤入渗特征的影响减弱。研究结果对于坡面尺度降雨径流调控机制和生态水文过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目录

  •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研究方法
  •     1.2.1 降雨过程观测
  •     1.2.2 植被特征调查
  •     1.2.3 土壤入渗特征参数计算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降雨入渗特征变化
  •   2.2 降雨过程参数对坡面入渗特征的影响
  •   2.3 坡度对坡面入渗特征的影响
  •   2.4 植被覆盖对坡面入渗特征的影响
  •   2.5 多因素影响下的入渗特征
  • 3 结 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肖婧,王兵

    关键词: 雨强,草地盖度,坡度,土壤入渗

    来源: 水土保持学报 2019年06期

    年度: 2019

    分类: 农业科技,基础科学

    专业: 自然地理学和测绘学,畜牧与动物医学

    单位: 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RUSLE模型的黄土高原草地植被覆盖因子(4177155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退耕驱动近地表特性变化对侵蚀过程的影响及其动力机制”(41530858),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黄河流域生态系统变化的水资源效应与作用机理”(2016YFC050160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功能提升与山地果园管理关键技术及示范”(2016YFC0501703)

    分类号: S812.2

    DOI: 10.13870/j.cnki.stbcxb.2019.06.019

    页码: 136-142

    总页数: 7

    文件大小: 215K

    下载量: 258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室内试验的土壤入渗深度动态模拟研究[J].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19(04)
    • [2].农田土壤入渗特性空间不确定性分析[J].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20(01)
    • [3].自动双环入渗仪设计与试验[J]. 农业工程学报 2020(10)
    • [4].长春市包气带土壤入渗与截污性能研讨[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5].近市政道路生物滞留带雨水入渗优化分析[J]. 中国给水排水 2020(15)
    • [6].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冻融土壤入渗参数预测[J]. 人民黄河 2017(09)
    • [7].浑水灌溉入渗特性研究进展与展望[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6(02)
    • [8].基于核磁共振的地表积雪融化入渗试验模拟[J]. 冰川冻土 2019(05)
    • [9].田间尺度土壤入渗规律和空间变异性研究[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20(02)
    • [10].入渗水水质对土壤导水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 2017(04)
    • [11].容重对红壤水平入渗特性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 2014(06)
    • [12].尿素肥液间歇入渗土壤水氮运移特性试验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3(05)
    • [13].黄河冲积平原灌溉入渗研究[J].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13(04)
    • [14].灌水次数对土壤入渗影响的试验分析[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2(01)
    • [15].淡水与微咸水入渗特性对比分析[J]. 农业机械学报 2010(07)
    • [16].浑水灌溉下的土壤入渗规律研究[J].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9(08)
    • [17].入渗水头对盐碱土水盐运移影响的试验研究[J]. 节水灌溉 2008(06)
    • [18].磁场强度对磁化水入渗和土壤水盐运移特征的影响[J]. 农业机械学报 2020(02)
    • [19].不同恢复年限弃渣场入渗特征研究与评价[J]. 水土保持学报 2017(03)
    • [20].普通生物炭和酸改性生物炭对盐渍土入渗、蒸发过程的影响[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20(11)
    • [21].城市污水管道入流入渗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J]. 环境工程 2013(02)
    • [22].膜缝灌入渗特性的数值模拟及简化模型研究[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1(01)
    • [23].沟灌交汇入渗模型建立与验证[J]. 人民长江 2010(11)
    • [24].入渗水头对盐碱土水分运移影响数值模拟研究[J]. 山西水利 2010(08)
    • [25].基于神经网络的灌溉水入渗深度预测模型研究[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9(03)
    • [26].间歇组合灌溉下中度盐碱土壤入渗规律[J].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2019(12)
    • [27].重庆沙溪庙组紫色土土壤基质和优先流入渗的定量测算[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9(06)
    • [28].用双环法和单环土柱法测定黄土地表土壤入渗的对比分析[J]. 中国水土保持 2020(08)
    • [29].大荔县沙质土壤入渗特征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 2017(07)
    • [30].畦灌灌水效果对土壤入渗参数的敏感性研究[J]. 人民黄河 2017(06)

    标签:;  ;  ;  ;  

    黄土丘陵区不同坡度撂荒草地入渗特征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