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道德规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社会道德规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社会道德规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道德规范,社会,法治,博物馆,职业道德,传统,核心价值观。

社会道德规范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梁桂泉[1](2019)在《论法治社会的道德规范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法治社会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它能有效避免"人治"的弊端,实现理性和公平的社会秩序。本文首先阐述了在法治社会中,道德规范建构的重要意义,指出道德规范能对法律信仰的确立形成助力,引导民众强化社会责任感,对民众行为进行有效约束,并使社会形成凝聚力。进而从市场经济需求、民主法治化趋势及人的本质需要叁方面分析了建构道德体系的立足点。最后从市场经济、社会责任、个人道德层面阐明了在法治社会中建构道德规范的途径。(本文来源于《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期刊2019年24期)

黄秋萍[2](2019)在《“后习俗社会”道德规范有效性的证成——从学习机制到道德商谈》一文中研究指出"后习俗"是哈贝马斯论述现代社会采用的一个关键概念。在后习俗社会中,道德规范的有效性需要进行论证和辩护,由此形成的有效性规范不仅彰显了个体的反思性能力,也因其表达了行动者普遍意欲的善而具有社会整合能力。哈贝马斯将个体反思的来源归之于心理学基础上的学习机制。通过对皮亚杰、科尔伯格和米德的社会心理学的吸收与重构,并引入交往行动者的道德商谈这一参数,哈贝马斯发展出后习俗阶段基于商谈的道德规范结构。由此,个体的道德进化历程同时也是基于学习的交往历程,基于此形成的道德规范同时表现出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方面他们保证个体的完整性,另一方面也推动了规范结构的进化。但道德商谈仍旧是基于"弱"先验力量下的理想预设,道德行动的执行需要法律系统的建制化来进行补充,如此才能在复杂性程度较高的社会发挥社会整合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世界哲学》期刊2019年02期)

贾茹,王艳芳[3](2019)在《审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性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应当保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保守秘密。这条定律不仅是对审计人员工作态度的要求,更是对其在审计业务中保持自身独立性和客观性的职业道德规范。随着经济的发展,审计这种专业性的工作使得审计人员地位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人的私欲不断膨胀,这对保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设置了重重障碍。因此规范审计人员职业操守,提高审计人员自身素质,使审计工作客观公正反映社会经济状况是审计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来源于《现代营销(下旬刊)》期刊2019年02期)

李全文[4](2018)在《论法治社会进程中教师基本道德规范》一文中研究指出法治社会语境中教师基本道德规范,是指教师应普遍遵循的最为基础性的道德义务,奉行、捍卫当今的社会法治与教育法治。法律不仅是基本道德规范的制度表达,而且是法治社会的核心要素。我国教育法律法规对教师所规定的职责、义务,应成为教师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改革发展时期学校道德基础环境较为复杂且不稳定,师德现状与依法治教并不完全耦合,某种程度上干扰了法治社会的整体推进,这与基本道德规范的失守密切相关。基本道德规范凸显法治意蕴,这对分析总结当前师德困境态势及师德危机影响因素,以培养更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加快法治社会进程都有着重要的现实启示。(本文来源于《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期刊2018年06期)

韩景茹,岳冬青[5](2018)在《传统茶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道德规范建设中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前整个时代发展背景下,文化引领,道德建设,已经成为重要的时代诉求,不仅如此,就目前时代需要看,文化思维和价值理念,不仅是社会大众所具体关注的重要内容,同时,更是能够对社会大众的思维和行为,产生重要引领的关键指引。本文拟从传统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理解及分析认知入手,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引领社会道德规范建设的相关诉求,从而探究在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道德规范建设中传统茶文化元素的应用价值及应用思路。(本文来源于《福建茶叶》期刊2018年05期)

龙静云,吴涛[6](2018)在《论法治社会的道德规范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道德是法治社会的价值支撑与精神依托。道德对法治社会的价值和作用主要体现在:道德主体为"法治客体"弥补内在缺陷;道德自我强化公民的责任担当;道德法则为人们的各种活动提供约束机制和精神指引;道德共同体及其精神信仰为法治社会提供凝聚力。法治社会中的道德规范建构具有叁个向度:市场经济和市场经济秩序建设的向度;国家和社会民主法治化的向度;人的自身需要的向度。市场经济层面的基本道德规范包括:平等互利、自由竞争、诚实守信、全球责任;国家和社会层面的基本道德规范主要有:以人为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和谐共享;个体维度的基本道德规范是:团结友善、自尊自律、知行合一、见义智为。(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杨静[7](2018)在《虚拟社会大学生道德规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进入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对计算机和互联网越来越依赖。在互联网虚拟社会中,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比较严重,不仅影响到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而且很有可能导致大学生堕落、消沉、误入歧途,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虚拟社会中大学生道德规范问题的研究。本文主要围绕虚拟社会中大学生道德规范展开讨论和研究,首先分析当代大学生在虚拟社会的道德规范现状,然后提出提升大学生虚拟社会道德规范的有效举措。(本文来源于《新校园(上旬)》期刊2018年01期)

马丁·R·谢勒[8](2017)在《博物馆新定义——社会转变及全新博物馆学语境下的博物馆道德规范与角色》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21世纪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博物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给博物馆重新定义提上了日程。本文对现行博物馆定义做了分析评述,并从博物馆道德规范、博物馆功能与角色两方面对博物馆新定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在现行博物馆定义中,完全没有道德规范的内容,新定义中有必要增加。职业道德可概括为四个主要原则:诚实性、真实性、责任性、独立性。新形势下博物馆功能可归为博物馆化和可视化,而从关注藏品转移到关注观众,正是从博物馆化到可视化的进程,是博物馆发展的趋势。在新定义中应包含五个要素:博物馆化、社会、可视化、观众、道德,定义形式则可分为叁类:一个非常简短的全球性定义,其中只包含一些要点;一系列有约束力的指导原则,用于解释不同要点;许多应含有ICOM认可元素的区域性或主题的适应定义。(本文来源于《博物院》期刊2017年06期)

柴让措[9](2017)在《现代社会变迁中少数民族地区道德规范失序分析与重塑——以青海民族地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社会转型期的民族传统道德受到多方面的冲击,形成地区传统道德规范失序局面。本文以青海民族地区为例论证民族传统道德建设需要调整与再塑,以更加合理的体系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共同构建中华优秀道德文化。(本文来源于《社科纵横》期刊2017年07期)

刘佳[10](2017)在《谈中职学校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对社会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职学校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完善教学内容、增强学生敬业精神和综合素质的需要,文章指出了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和中职院校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及主要路径。(本文来源于《2017年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7-04-15)

社会道德规范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后习俗"是哈贝马斯论述现代社会采用的一个关键概念。在后习俗社会中,道德规范的有效性需要进行论证和辩护,由此形成的有效性规范不仅彰显了个体的反思性能力,也因其表达了行动者普遍意欲的善而具有社会整合能力。哈贝马斯将个体反思的来源归之于心理学基础上的学习机制。通过对皮亚杰、科尔伯格和米德的社会心理学的吸收与重构,并引入交往行动者的道德商谈这一参数,哈贝马斯发展出后习俗阶段基于商谈的道德规范结构。由此,个体的道德进化历程同时也是基于学习的交往历程,基于此形成的道德规范同时表现出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方面他们保证个体的完整性,另一方面也推动了规范结构的进化。但道德商谈仍旧是基于"弱"先验力量下的理想预设,道德行动的执行需要法律系统的建制化来进行补充,如此才能在复杂性程度较高的社会发挥社会整合的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社会道德规范论文参考文献

[1].梁桂泉.论法治社会的道德规范建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

[2].黄秋萍.“后习俗社会”道德规范有效性的证成——从学习机制到道德商谈[J].世界哲学.2019

[3].贾茹,王艳芳.审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性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

[4].李全文.论法治社会进程中教师基本道德规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

[5].韩景茹,岳冬青.传统茶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道德规范建设中的价值[J].福建茶叶.2018

[6].龙静云,吴涛.论法治社会的道德规范建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

[7].杨静.虚拟社会大学生道德规范研究[J].新校园(上旬).2018

[8].马丁·R·谢勒.博物馆新定义——社会转变及全新博物馆学语境下的博物馆道德规范与角色[J].博物院.2017

[9].柴让措.现代社会变迁中少数民族地区道德规范失序分析与重塑——以青海民族地区为例[J].社科纵横.2017

[10].刘佳.谈中职学校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对社会的作用[C].2017年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2017

标签:;  ;  ;  ;  ;  ;  ;  

社会道德规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