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士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山东士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山东士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士族,山东,盛唐,唐代,古文,门风,古体诗。

山东士族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姚诗聪[1](2018)在《唐代吴兴姚氏与山东士族婚姻之我见》一文中研究指出吴兴姚氏是汉唐之间颇具代表性的文化士族,为唐代江东四大士族之一。唐代为其全盛时期,其最主要的通婚对象为山东士族,故对其与山东士族婚姻的整理、分析无疑是其婚姻研究的重点。而作为其重中之重的唐代姚崇家族最主要的通婚对象亦为山东士族。由唐代姚崇家族与山东士族的婚姻情况,足以显见其家族兴衰之过程,由此又可反映出唐代吴兴姚氏及唐代士族的演变历程,极具典型意义。(本文来源于《长江文明》期刊2018年01期)

张一南[2](2018)在《唐代早期山东士族的古体诗》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适和岑参之前的时代,山东士族已与古体诗结下不解之缘。初唐山东士族已开始"以古为律"的尝试。五古形式的重大推进与五律定型发生于同一群体,与山东士族关系密切,以情景的交错和视角的跳跃为最大特点,对此后的五古产生了影响。盛唐前期五古在酬赠中初步定型,已产生多个发展方向,对元和以下五古存在影响,王维、王昌龄的五古达到了相当的艺术水平。这一时期山东士族的七古已明显学习鲍照,脱离了齐梁体式,杂言和骚体的进步更为明显,其发展水平落后于五古,但同样在武朝和盛唐前期各有进步,并影响了元和以下的七古。(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1期)

李建华[3](2017)在《山东士族复兴与中唐文坛复古主义思潮》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唐时期,随着山东士族的复兴,其复古主义思想影响到中唐文坛。中唐文坛盛行复古之风,古文运动、新乐府运动、韩孟诗派皆以复古为宗旨,借复古以创新。中唐文学复古思潮与山东士族在中唐的复兴密不可分,山东士族的门风与文坛复古主义精神相契合。山东士族的复兴深刻地影响了文坛复古主义思潮。(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战线》期刊2017年03期)

姚诗聪[4](2016)在《唐代吴兴姚氏与非山东士族通婚之我见》一文中研究指出吴兴姚氏是汉唐之间江东地区颇具代表性的文化士族,为唐代江东四大士族之一。唐代为其全盛时期,其最主要的通婚对象为山东士族,除此之外仍与关中士族、江东士族、胡姓士族、其他家族存在通婚关系,故对其与非山东士族婚姻的整理、分析无疑是对其婚姻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可见诸多有价值的历史信息,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兰台世界》期刊2016年06期)

徐玲玲[5](2014)在《山东士族对唐代政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山东士族起源于东汉末年以儒学经文着称的世家大族,发展强盛于两晋时期,到唐朝时虽其政治影响力有所削弱,但仍不容小觑。唐创业初期,山东士族为唐政权稳固山东地区立下了汗马功劳;中唐时期又大量出仕中央,影响朝政;晚唐时期其政治影响力逐渐削弱。总之,终唐一代,山东士族始终对唐政权有所影响,唐政府为此也不得不采取一系列措施予以应对。(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史志》期刊2014年21期)

李建华[6](2014)在《唐代古文运动与山东士族的家学门风》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唐时期,随着山东士族的复兴,古文运动蓬勃发展。在骈文盛行的中古时期,山东士族有不废古文的优良传统。古文运动的精神实质与山东士族的家学门风相契合,同样具备宗经的传统、反佛的立场以及尚功用、重实际,反对浮华风气的特点。山东士族对古文的勃兴居功甚伟,参与并引领了古文运动。(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4年04期)

李建华[7](2014)在《文章世上争开路 阀阅山东拄破天——浅论唐代山东士族的文学创作》一文中研究指出两汉以来,文学与家族就有密切关系,如枚乘与枚皋、杨敞与杨恽、司马谈与司马迁等父子均能文。魏晋时期,文学更是集中到家族内部,着名者如"叁曹"(曹操、曹丕、曹植)、"二阮"(阮籍、阮咸)、"叁张"(张载、张协、张亢)、"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尼)等。南北朝时期,文学与文化更加集中于少数世家大族,与政治、经济特权一起世代相传。从汉末至唐亡的七百多年中,士族是结合政治与社会领域的关键力量。唐代士族力量仍然十分强大,清人顾炎武说:"盖近古氏族之盛,莫过于唐。"(《顾亭林诗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陈寅恪先生认(本文来源于《古典文学知识》期刊2014年02期)

路学军[8](2014)在《山东士族与北朝官修史学的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北朝时期,史学出现了明显的官修化趋势,山东士族依仗其文化优势多参与其中。在编撰史书的过程中,他们并不局限于修史本身,而是多力图将自己的政治、文化理念贯穿其中,故此对北朝时期的史学和政治演进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兰台世界》期刊2014年03期)

路学军[9](2011)在《隋唐之际山东士族的经学转向与家风坚守——以崔暟墓志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山东士族传人多以学行闻世,并以此形成了以经学家风为核心的文化传统。隋唐之际,山东士族的这一传统发生了某些变化,而唐人崔暟墓志则为此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从中可以看出其在经学传统、家学与家风的关系等方面所出现的明显变化。不过由于山东士族家学传统的底蕴依然深厚,这些变化并没有影响其在唐代作为一个相对独立文化群体的存在。(本文来源于《唐都学刊》期刊2011年02期)

路学军[10](2009)在《儒佛兼修与唐代山东士族女性的家风演进——以唐代墓志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唐代佛教影响深远,山东士族女性中信奉者颇多。山东士族女性素以家风自持,信仰佛教者多为儒佛兼修,这在唐代墓志中有着突出反映。佛学的盛行,一方面使山东士族女性传统家风中的现实性与佛学超越世俗的终极关切相互结合为一体,对其传统家风起到了强化作用;另一方面,对佛教的信仰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新的因素,导致山东士族女性的传统家风在传承过程中出现某些变异。(本文来源于《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5期)

山东士族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高适和岑参之前的时代,山东士族已与古体诗结下不解之缘。初唐山东士族已开始"以古为律"的尝试。五古形式的重大推进与五律定型发生于同一群体,与山东士族关系密切,以情景的交错和视角的跳跃为最大特点,对此后的五古产生了影响。盛唐前期五古在酬赠中初步定型,已产生多个发展方向,对元和以下五古存在影响,王维、王昌龄的五古达到了相当的艺术水平。这一时期山东士族的七古已明显学习鲍照,脱离了齐梁体式,杂言和骚体的进步更为明显,其发展水平落后于五古,但同样在武朝和盛唐前期各有进步,并影响了元和以下的七古。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山东士族论文参考文献

[1].姚诗聪.唐代吴兴姚氏与山东士族婚姻之我见[J].长江文明.2018

[2].张一南.唐代早期山东士族的古体诗[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8

[3].李建华.山东士族复兴与中唐文坛复古主义思潮[J].社会科学战线.2017

[4].姚诗聪.唐代吴兴姚氏与非山东士族通婚之我见[J].兰台世界.2016

[5].徐玲玲.山东士族对唐代政治的影响[J].黑龙江史志.2014

[6].李建华.唐代古文运动与山东士族的家学门风[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7].李建华.文章世上争开路阀阅山东拄破天——浅论唐代山东士族的文学创作[J].古典文学知识.2014

[8].路学军.山东士族与北朝官修史学的发展[J].兰台世界.2014

[9].路学军.隋唐之际山东士族的经学转向与家风坚守——以崔暟墓志为中心[J].唐都学刊.2011

[10].路学军.儒佛兼修与唐代山东士族女性的家风演进——以唐代墓志为例[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标签:;  ;  ;  ;  ;  ;  ;  

山东士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