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爱飞:无托槽隐形矫治在正畸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

段爱飞:无托槽隐形矫治在正畸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

摘 要:目的对目前临床常用的两种口腔牙齿正畸技术进行对比研究,分别是固定矫治器技术和无托槽隐形矫治术,对两种技术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2018 年02 月至2019 年06 月我院收治的32 例牙齿正畸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均匀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固定矫治术,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无托槽隐形矫治术,评估临床应用疗效。结果两组患者通过使用不同的矫治方法进行矫治,皆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其中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了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3.75%,说明无托槽隐形矫治术矫正牙齿的效果更好,可以临床应用。结论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在牙齿正畸治疗中,无论是无托槽隐形矫治治疗还是传统固定矫治器技术,都能达到理想的正畸效果。在改善患者牙齿美观度、舒适度以及语言能力便捷度上,无托槽隐形矫治术能让患者与正常人差别很小,患者满意度普遍很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普及。

关键词:口腔正畸;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临床应用

0 引言

传统固定矫正器是在牙齿上粘结托槽,再用矫正弓丝与牙齿进行连接,牙齿移动到指定位置后进行固定,从而实现牙齿的美观度。但是因为牙齿带有过多的医疗附件,给人的感觉就像是牙齿变成了钢牙,引起人的好奇心,给人一种不舒服的感觉。再用,若是平常对牙齿不好好维护,可能会引发各种口腔疾病,故使不少患者望而却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美及舒适度的追求也越来越高,故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及矫正器应运而生。笔者通过对在本院住院矫正牙齿的30 位牙齿错位畸形患者进行临床的研究,随机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和固定矫治器进行对比研究,找出两种方法的治疗疗效,希望对牙齿矫正有所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8 年2 月至2019 年6 月我院共接收牙齿正畸患者32 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固定矫治器技术,其中对照组患者16 例,男女患者共有8 例,平均年龄(24.19±3.65)岁;观察组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其中男9 例,女7 例,平均年龄(27.38±5.3)岁。所有患者都存在一定的牙列错颌畸形,符合AngleI-II 类咬合关系,因此符合临床诊断标准,排除颞下颌关节疾病、牙周疾病、牙体牙髓疾病,配合程度差的患者。患者自愿签署矫正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相同,没有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因此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

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我院手术切除、病理诊断明确的子宫肌瘤病例1 372例,将因子宫肌瘤切除子宫的、手术前至少3月内没有经过任何激素治疗的病例纳入研究范围,随机选择150例作为研究组,对应的子宫肌层组织作为对照组,切白片3张,做ER、PR及WT-1标记。1 372例患者按年龄分5组:<30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50~59岁组,>59岁组,将标记结果按照-、+、++统计归类。

1.2 方法。不论对照组或观察组在实施治疗前, 患者均进行全口牙洁治清除菌斑、牙石,拍X 光片(全景片、头颅侧位片),拍照片(口内、面部)。取记存模型,签署矫正同意书。对照组患者采用固定矫治器技术,治疗方法为:选择先粘上半口托槽,先排齐整平,尖牙向后“8”字结扎,末端的弓丝回弯;待1-3 个月患者适应后再粘下半口托槽。告诉患者要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在病历上写明20-30 天复查一次,在进行复查时要查看患者的弓丝情况,并及时进行更换,更换方法:从细到粗(0.012、0.014、0.016、0.018)的钛镍圆丝排齐后据具体情况再用0.018 钛镍方丝过渡至0.019 不锈钢方丝。使用合适的正畸力,然后使用滑动法,一次完成内收和控根,并关闭间隙,叮嘱患者按时复诊,控制好牙齿移动;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避免啃咬坚硬和粘性大的食物,防止托槽松脱(若出现托槽松脱情况应即刻随诊粘接以免影响疗效);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刷牙要确保把附着的食物残渣刷洗净,干避免发生龈炎和牙釉质脱钙[2]。

观察组患者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对患者进行校正时的具体方法为:首先让患者接受各项检查,确认患者牙齿可以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进行矫正。矫正时的具体要求:选择矫正患者包括个别牙错位、牙列拥挤、牙齿不整齐、牙间隙、前牙深覆盖(龅牙、凸面型)、前牙深覆合(或深覆盖)、下颌短缩面型、双颌前突、口唇前突和前牙开合(窄长面型)。还有对美观要求高或特殊职业的人)主动和患者沟通, 了解患者的内心想法以及预期的治疗效果。然后做好准备工作:使用硅橡胶制取模型(取模时不用金属托盘用有孔隙的塑料托盘,轻体应该选择枪魂混型的,患者离开之前要确认硅橡胶已经凝固且印模符合患者的口腔标准,患者牙齿上下要确认可以进行恰当的咬合,采用适当的影像资料和检查结果判定咬合关系,比如口腔全景照片、患者诊疗记录以及头颅的侧位片,医生会把这些资料通过电脑发送到牙齿矫正中心,矫正中心借助3D 扫描技术最终获得患者口腔牙颌石膏模型,根据模型进行立体的重建;数字化模型在计算机中可以进行全方位的旋转、对患者的牙弓、牙齿等进行自动的甄别测量。三维重建过程可以模拟患者牙齿移动过程,对患者牙齿进行模拟矫正,将每个矫正阶段的模型快速激光成形,每个阶段的树脂模型都会被制成隐形矫正器,让患者的牙齿符合要求。然后将制作好的矫治器发还医生。医生根据治疗方案负责粘接附件和帮助患者佩戴矫正器, 嘱患者进食时取下矫正器,其余时间均佩戴(每天佩戴矫正器的时间不少于22h)每隔2周由患者自行更换一次矫正器,刚开始佩戴让患者带走2 副矫正器,一个月复查患者附件无脱落,矫治器与牙密合、佩戴良好者则改为让患者带走4 副矫正器并2 个月复查一次。复查过程中,检查患者的矫正情况,是否有附件脱落及佩戴密合程度等。医生根据情况调整方案,制订后续的治疗计划。并叮嘱患者严格佩戴定期复诊[3]。

随着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面部的美观性特别是牙齿的美观收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为了得到一个更协调美观的面容,纠正牙齿错位畸形的人越来越多,口腔正畸治疗中如何让患者的牙齿看上去与正常人一样,不带有明显的医疗辅助设备就显得很重要。人们为了克服常规矫治技术在佩戴便捷性、美观性及舒适度等方面的不足,先后经历了半隐形矫治器(透明托槽矫治器),舌侧矫治器等。这种矫治手段吸取了采用无托槽+隐形模式,满足了人们的多样化需求[5]。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美观度与舒适度、便携度、语言功能和满意度评分比较。观察组牙齿美观和舒适度、语言功能、便携度各项满意度都要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患者更喜欢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进行牙齿的矫正。具体的分析数据如表2 所示。

2 结果

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牙齿矫正方法矫正后,得到了相关的数据,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了比较,其中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75%、100.00%,二者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析数据如表1 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

?

1.4 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采用SP 24.0进行比较分析,若对比在统计学上有意义,说明两组数据可进行比对P<0.05,具有统计学的意义性。

表2 两组患者的美观度与舒比适较度、便携度、语言功能和满意度评分

?

3 讨论

1.3 牙齿矫正标准及效果评价。矫正有效:患者牙齿畸形得到矫正,牙齿排列整齐,深覆盖的情况没有出现,患者不再磨牙或者得到了中性情况;矫治前后牙列变化显著,无牙周疾病及其他颞颌关节问题。无效:牙齿排列不整齐,原有病情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患者满意度满意度指标包括矫正效果方便程度、语言功能、咀嚼功能、舒适美观程度等指标。

磁通切换电动机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坚固耐用,适合宽转速范围运行,具有较高的功率密度和效率,且反电动势常数和输出转矩高于磁链为单极性的普通双凸极电动机。但是磁通切换电动机仍有些问题需要解决,如:铁损对电动机的转矩和控制方面的影响,特定的应用场合的电动机技术也亟待解决。就目前而言,磁通切换电动机的研究尚处在初级阶段,尚无成熟产品。我国在磁通切换电动机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同时参与研究的机构也较少。对于磁通切换电动机,可以借鉴研究永磁同步电动机、感应电动机、开关磁阻电动机和双凸极电动机的一般方法、原理以及成果,力求在电动汽车和风力发电等绿色、环保能源领域寻求突破。相关切入点有[33-34]:

综上所述,口腔正畸治疗中,为满足患者在便携性、美观性及口腔舒适度等方面的要求。可以推行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使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器作用效果发挥到最好。

(6) 氧指数测试(LOI):测试仪器为HC-2型氧指数测试仪,江宁分析仪器厂,样品尺寸为120 mm×6.5 mm×3.2 mm,按照ASTM D 2863-70标准进行测试。

参考文献

[1] 王斌.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在成人口腔正畸中的应用及优势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20):55+57.

[2] 周少丽,郭泾.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与传统固定矫治技术对患者牙周健康影响的对比研究[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3,40(02):172-175.

[3] 李苏荣,苏玉新.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效果比较[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11):4-7.

[4] 孟宪瑞,李素红,周斌,等.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7):134-135.

[5] 王莹,胡丹,柏露.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1):51-53.

中图分类号:R78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9.84.084

本文引用格式:段爱飞.无托槽隐形矫治在正畸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4):132-133.

标签:;  ;  ;  ;  ;  ;  ;  ;  ;  ;  ;  

段爱飞:无托槽隐形矫治在正畸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