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采矿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措施分析季相远

煤矿采矿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措施分析季相远

山东能源临沂矿业集团里彦煤矿山东济宁272001

摘要:煤矿资源是当前一种十分重要的资源之一,对于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在煤矿行业,煤矿采矿过程中往往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存在着较多的不安全因素,如果管理不善,防范不严,将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从而造成极大的损失和恶劣的影响。对此,应当注重煤矿采矿中的安全管理和事故防范,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确保煤矿采矿的安全进行。

关键词:煤矿采矿;安全管理;事故防范

引言

煤炭开采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危险性,存在着安全隐患,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必须加大煤炭企业的安全意识,严格安全管理,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并落实到位方能确保煤矿能够安全地进行生产。

1事故发生的原因

1.1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不高

煤矿采矿,是危险性比较高的工作,尤其是下井采矿的工作人员,而且他们的安全意识都是非常低的,这就是安全事故很容易发生。煤矿采矿的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低弱的原因有两个方面:没有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现在的大部分都注重利益而,不去注重安全培训,导致工作人员没有这种安全意识和防护意识;还有就是工作人员在下井采矿的时候,对下面情况并不清楚就进行工作,这就会让危险性增加,造成安全事故。

1.2安全管理制度缺乏

安全资金的缺少是造成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但是煤矿生产制度的不完善对煤矿的安全生产也有很大的影响。很多煤矿企业的生产管理制度不完善,工人作业方式不规范、作业纪律管理不够严明,对安全管理部分的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使得安全制度不能够很好地落实下去,导致生产作业过程中,发生很多因为失误造成的安全事故。这种现象在中小型企业中是不同程度地存在,给企业的安全生产带来很多的安全隐患。

1.3采矿工作人员安全技能较弱

当在工作过程中,遇到危险的时候,不能光等待其他人来帮助自己,要自己有自救的意识和能力。但是现在,大部分的采矿工作人员的这种自救意识和能力都是很差的,不能再工作遇到危险时,进行自救,这样也会对煤矿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1.4安全基础薄弱

首先是过时的设备,在我们国家,大多数煤矿都建于上个世纪,采矿设备长时间的使用之后,就会显现出五花八门的故障和问题,但是因为设备购买时候价格是比较高的,如果更换,需要花费很多钱,所以很多过时的设备煤矿企业依然在出现问题的情况下进行使用,埋下了很多安全事故隐患,还有就是缺乏保障基金,有些煤矿企业在安全方面没有足够的意识所以在这方面没有足够钱的投入,导致施工时安全防护措施不足,防护工具老旧,在发生安全事故时,不能获得应有的效果;最后就是缺乏安全意识,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许多人员从事生产煤矿是一个临时工或教育水平低的人员,他们对于安全意识和自救的能力方面都是比较差的,没有意识到安全在采矿过程中重要性,造成了很多可以安全事故的发生。

2煤矿采矿的事故防范措施

2.1防火措施

在煤矿矿井作业面的通风道位置,应对CO感应器进行安装,从而能够对采矿作业面上的CO浓度进行实时监测,提前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避免作业过程中发生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另外,采矿人员在作业之前,应当携带专业的CO测量装置,仔细检测采矿作业面,如果测量值超过了标准值,应当立即停止作业,并向上级管理人员进行汇报以免作业中发生火灾。此外,应当在作业通道中设置完备的灭火工具,从而在发生火灾时能够第一时间进行扑救。

2.2防水措施

在采矿作业前,应对矿井下的水位进行测量。煤矿企业应对专门的防水部门进行设立,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负责防水工作。同时,应对探水钻设备进行配备,在作业当中对先进设备进行充分的利用,不但能够确保作业中的防水安全,还能够提升作业效率。防水措施与煤矿采矿安全事故的发生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应做好防水措施,降低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确保煤矿采矿的安全生产。

2.3防瓦斯措施

瓦斯是煤矿采矿作业中极易出现的一种物质,如果超过一定浓度,引发瓦斯爆炸事故,将会造成极大的损失,同时严重的威胁了采矿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对此,在采矿作业中,应当配备专业人员进行瓦斯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必须第一时间停止作业,所有作业人员退出矿井,并向管理人员进行回报,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确认符合安全作业标准之后,才能继续进行采矿作业。此外,应在采矿作业通道中设置瓦斯传感器,对瓦斯浓度进行实时监测,以确保采矿作业安全。

3煤矿采矿安全管理要点

3.1加强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完善与落实

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能够为生产管理者的安全管理行为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也能够为矿井作业人员提供明确的行为规范,进而保证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性。因此,在煤矿采矿安全管理工作中,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切实落实应当作为一项工作重点来对待。要结合煤矿企业自身采矿生产活动的特点与主要安全隐患要素等,对现有的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对管理措施进行充分细化,应有明确而贴合实际的管理规定,制定严格而清晰的处罚条例,为了保证不同文化基础的作业人员都能够准确理解管理制度的要求,在制度内容的编制时,还应尽可能确保通俗易懂。在制度执行方面,对于相应的安全检查工作、违规行为处罚等都必须要切实落实到位,避免管理制度成为一纸空文,使安全管理制度真正发挥出指导和规范的功能价值。

3.2强化培训夯实安全发展素质基础

(1)全员轮训制度化。实施“全员轮训”制度,对井下员工分批、分期进行“全员、全年、全封闭”式脱产集中轮训,重点培训安全基础知识和安全文化理念,理论结合实践,现场结合案例,促进员工安全素质提升。

(2)专业培训系统化。在各专业选聘“学科带头人”和“首席工程师”,负责对专业的管理人员、技术工人进行系统性培训,做到不同时期有不同重点,不同工种有不同内容,不同对象有不同方法,不同层次有不同要求。

(3)警示教育常态化。每个单位每周都根据自身安全工作特点和重点“量身定选”对典型事故案例在班前会上进行讲解;矿层面把投产以来具有代表性的事故案例制作成电视片,进行警示;组建事故案例宣讲团,采取身边人说身边事的形式,由亲历者讲述发生在身边的危险故事,实现了警示教育不断线、形式多样重实效。

3.3不断学习现代化技术

善于学习,才能进步。煤矿企业即使拥有成熟的技术和管理,也需要不断学习现代化技术。传统的煤矿采矿技术以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只有技术水平跟得上,才能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也能为企业赢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3.4加大对机械设备的质量管控

首先,严格把控机械设备采购、安装等质量工作,确保质量合格且验收通过后才能投入施工。其次,要加大对机械零件的磨损分析,积极采用橡胶、工程塑料等新兴材料来解决煤矿机械容易磨损的问题。再者,应当合理改造与优化煤矿机械设备,转变以往设备粗大、笨重外观,并提高设备的数字化与智能化水平。

结束语

煤炭能源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而言是不可或缺的,而安全生产又是煤炭行业长期发展的必要基础,我国的煤炭行业不应再走牺牲安全换取利益和产值的错误道路,因此,现代煤炭企业必须要全面强化安全意识,切实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使这一高危行业的从业者在未来的工作中,安全与健康得到更好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李志强,李树霞.煤矿采矿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对策研究[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4):00046-00046.

[2]杨泽林,周岩,王泉忠.煤矿采矿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的探讨[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11):00042-00042.

[3]邵长水,岳磊.浅谈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通风事故防范措施[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9):00287-00287.

标签:;  ;  ;  

煤矿采矿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措施分析季相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