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频特性论文-袁强华,孟祥国,殷桂琴,吴良超,刘珊珊

双频特性论文-袁强华,孟祥国,殷桂琴,吴良超,刘珊珊

导读:本文包含了双频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双频容性耦合,电子温度,电子密度,等离子体

双频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袁强华,孟祥国,殷桂琴,吴良超,刘珊珊[1](2019)在《13.56 MHz/94.92 MHz双频容性耦合氩等离子体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高频频率(HF)为94.92 MHz,低频频率(LF)为13.56 MHz获得了氩等离子体.采用发射光谱法(OES)监测并诊断了氩等离子体的演化过程.基于费米-狄拉克模型计算了电子温度,用连续谱绝对强度法计算了电子密度.结果表明,电子温度随着低频功率的增大而升高,随着高频功率的增大而降低;电子温度随气压的升高而降低;电子密度随高频功率和低频功率的增大而增大;电子密度随气压的增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且在60mTorr附近出现峰值.(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党宇[2](2019)在《双频/多波束反射阵天线及多功能馈源喇叭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无线通信呈现出的高配置、高负荷、高业务需求、频谱资源紧张的特点,以及卫星通信中固定区域点波束覆盖和赋形束覆盖对于通信天线提出的新要求,使得能实现多空域及双频段精确覆盖的高增益天线成为了该领域天线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基于反射阵列的双频/多波束天线系统正是这种应用背景下的优秀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与研究意义。本文设计了两个阵列天线以及一个馈源喇叭天线。分别为基于口径耦合式结构的Ka波段双频收发一体化反射阵列天线、基于遗传算法优化设计的双向四波束反射透射一体阵列天线以及基于完全非均匀波纹结构的多功能馈源喇叭。所设计的双频收发一体化阵列,为减小单元整体尺寸,辐射贴片针对两个频带采用了两个不同半径的圆环,置于单元对角线上,单元整体尺寸为低频段(19.6-21.2 GHz)中心频率对应波长的一半。为在拓展相位补偿范围的同时提升相位曲线线性度,辐射贴片接收的电磁能量通过口径耦合的方式经缝隙结构传递到终端短路的微带延迟线中。分层结构赋予了延迟线更大的排布空间进而将频带间以及交叉极化隔离度降到了-20 dB以下。整体阵列仿真结果显示轴比在两个频段内均低于2 dB,方向性系数均高于25 dBi,口面利用效率分别达到了52%和45%,入射及反射角度均为10°。所设计的双向四波束反射透射一体阵列,由于阵列单元为交叉极化分量的反射系数以及透射系数完全一致的巴比涅互补结构,保证了反射透射一体化设计。采用遗传算法进行纯相位阵列综合避免了由直接法以及交替投影法导致的高副瓣电平,波束指向偏差较大等问题。该400单元的中心频率为39 GHz(37-41 GHz)的阵列两侧同时存在四个波束,共八个波束,波束指向为::θ=±15°以及±45°,φ=90°或者270°取决于θ。仿真结果显示,阵列副瓣电平低于13.1 dB,在整个频带内的平均方向性系数为13.2 dBi,最大的辐射角度偏差总和为7.5°。所设计的基于完全非均匀波纹结构的多功能馈源喇叭设计流程结合了高效准确的模式匹配法和遗传算法,将整体优化设计流程分解为了优化口面模式比例,和优化具体的喇叭结构两部分,一定程度上简化了设计。采用完全非均匀的波纹结构,大大提升了喇叭的设计自由度进而提升了整体的指标完成度。实测结果表明,喇叭在双频段内的反射系数均小于-22 dB,第一副瓣电平为-32 dB和-25.6 dB,中心频率处的口面效率分别达到了75%和56%。以上两种阵列天线仿真结果达到了预期指标,可以应用在卫星通行、电子对抗等无线通信领域。波纹喇叭使用了安捷伦N5227A型矢量网络分析仪进行了实测,测试结果与仿真吻合较好,证明了这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分布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以及优越性,该喇叭天线可以用作多种反射面以及阵列天线的初级馈源。(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邹宇玲,胡淼,李鹏,欧军,周雪芳[3](2019)在《掺钕晶体双频微片激光器的频差温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不同参数的掺钕晶体双频微片激光器(DFML)进行频差温度特性研究.探索了在不同腔长、不同种类掺钕介质的DFML中,晶体温控温度对双频信号频差的影响.结果表明,双频信号频差与谐振腔光学腔长成反比,与晶体温控温度呈正相关;其中0.5mm腔长DFML(Nd∶YVO_4)的双频信号频差随晶体温控温度的变化率为0.34GHz/℃,0.8mm腔长DFML(Nd∶YVO4)的双频信号频差随晶体温控温度的变化率为0.12GHz/℃,1mm腔长DFML(Nd∶YVO_4)的双频信号频差随晶体温控温度的变化率为0.044GHz/℃;即腔长越短,晶体温控温度对频差的影响越大.不同材料Nd∶YVO_4和Nd∶GdVO_4晶体1mm腔长的DFML双频信号频差随晶体温度的变化率相近,仿真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本文来源于《光子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王一男,李帅星,刘悦,金莹,王莉[4](2018)在《大气压双频氦气放电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1-D流体模型对大气压裸金属电极结构的双频驱动氦气放电特性进行了研究。模型中考虑了氦等离子体放电过程中的6种粒子和13个基本反应过程。研究了双频调制大气压氦气放电中高低频电压、高低频频率等不同匹配方式对等离子体参数的影响,并且通过对电子密度、电场强度、电流密度以及电子加热机制等分析了大气压氦气放电双频调控机制。研究表明:高频源电压及高频源频率对放电特性的影响要大于低频源电压和频率;电子密度、电子温度等随着高频源电压和频率的增加而增加,随着低频源电压的增加而减小,低频源频率将不影响电子密度及电子温度。本文的研究为大气压气体放电提供了更多的优化等离子体参数的手段。(本文来源于《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高瑞林,蔡克荣,贾岛[5](2018)在《双频激光近炸引信散射特性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激光近炸引信工作于近红外波段,因其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强,测距精度高以及方向性好等优点作为一种重要引信体制而被广泛应用。通过分析红外光场的变化来获取目标的散射特性,对于提高激光近炸引信的性能有着重要作用,基于此提出一种双频红外激光近炸引信方案,计算了红外光场与不同尺寸颗粒目标的散射特性,并分析了影响单个粒子散射相位函数的物理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当粒子尺度小于激光波长时,散射光主要以后向散射为主;而当粒子尺度大于激光波长时,散射光主要以前向散射为主,进而探索出了一种可用于激光近炸引信的目标识别方法,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8年S1期)

李洋[6](2018)在《双频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射流制备TiO_2及其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TiO_2作为一种宽禁带宽度的n型半导体光催化剂材料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处理水污染的问题上。与其他许多半导体光催化剂相比,TiO_2有许多优点,例如它不但光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好,耐光腐蚀和化学腐蚀,并且无毒无害,成本低廉。因此,TiO_2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光催化剂之一。但TiO_2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它存在比表面积比较小、在可见光区域(380-780 nm)无光响应、光生载流子复合率较高等缺陷。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有很多。而今等离子体技术飞速发展,大气压冷等离子体技术在很多科学领域得到了应用。大气压冷等离子体等离子体中通过电子碰撞进行能量转移传递,足够高的能量可以促进反应物分子的激发、解离和电离,而且,大气压冷等离子体的离子和气体温度低,反应在低温常压下进行,降低了反应体系的能耗。本文中,自行设计使用了一个针环电极,通过双频驱动产生大气压冷等离子体进行二氧化钛的制备。同时,为了增强二氧化钛的光催化活性,对制备的二氧化钛进行了非金属元素的掺杂。而且制备出比表面积较大的中空球结构。主要工作有以下两个部分:第一部分,N_2携带钛源钛酸异丙酯(TTIP),在Ar/O_2放电的等离子体中进行反应。实验中进行等离子体放电的电极是一个自制的同轴针-环结构电极,针电极接频率为100 kHz的低频,环电极接100 MHz的射频。双频驱动等离子体放电一步制备出了高晶度的TiO_2。实验通过改变N_2流量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不同情况下制备的都是含锐钛矿相和金红石相的混晶相二氧化钛,并且都呈现出中空球结构。在等离子体环境中,成功地将C、N元素掺杂入二氧化钛中,进而窄化了其禁带宽度,使其在可见光范围内有光响应。第二部分,N_2携带先驱体TTIP,通过Ar/O_2放电产生的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制备TiO_2。实验仍然采用100 kHz和100 MHz的双频驱动,探究了不同低频放电电压和射频放电功率对TiO_2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放电参数下制备的TiO_2呈现出不同的形貌,如纳米纤维状、球状、塌陷的球状。并对不同放电情况做了特性分析。(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郭富维,潘锦,吴祖兵,文述波[7](2017)在《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双频微带迭层天线的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应用于北斗导航终端微带迭层天线的模型来分析介质基板的介电常数、厚度,金属反射板的尺寸、形状等参数对微带迭层天线辐射性能的影响,总结了相应的规律,并设计和测试了一款应用于北斗导航终端L(1615.68±4.08MHz)和S(2491.75±4.08MHz)频段的微带迭层天线,该天线满足北斗导航系统终端指标要求,设计过程简单、可行。(本文来源于《2017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上册)》期刊2017-10-16)

滑跃,郝泽宇,任春生[8](2017)在《直流增强ICP源及双频柱状ICP源的放电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射频柱状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CP)源具有等离子密度高(10~(10)~10~(12)cm~(-3))、工作气压低以及放电结构简单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射频离子源注入、等离子空间推进以及聚变研究等领域。在柱状ICP的研究中,等离子体密度和空间均匀性是重要的参量。在本文中,设计了一套直流增强柱状ICP放电装置,采用直流射频混合放电的方式,有效地提高了等离子体的密度,降低了电子温度,同时改善了等离子密度的空间分布均匀性。分析认为:等离子体密度的增加是由于直流放电和射频放电之间存在非线性效应,而均匀性的改善是由于直流放电对放电腔室中心的作用较为显着。此外,我们又设计了一套双频驱动的柱状ICP放电装置(高频13.56 MHz,低频2 MHz),并研究了双频放电等离子体的放电特性。(本文来源于《第十八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7-07-26)

王一男,金莹,张艳华,刘悦[9](2017)在《大气压双频氦气放电等离子体特性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气压气体放电等离子体在材料处理、生物医学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等离子体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利用等离子体进行辅助加工的过程中,对等离子体源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在理论上和实验上对大气压气体放电等离子体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双频放电的容性耦合等离子体源可以实现对等离子体密度和离子轰击能量的单独控制,因此被广泛的应用在低气压条件下的等离子体刻蚀、薄膜沉积及半导体材料的处理等方面。然而在大气压条件下,人们对双频驱动等离子体源的放电机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基于漂移扩散近似,对大气压氦气双频驱动源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建立了一维流体模型。模型中包括了电子、离子、亚稳态粒子的连续性方程、电子能量方程及泊松方程。采用有限差分法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自洽的数值模拟。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的双频耦合驱动源对放电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双频驱动源的耦合方式对电子密度、离子密度、电子温度及能量损耗机制等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第十八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7-07-26)

刘仕维,姜楠,鲁娜,商克峰[10](2017)在《双频容性耦合等离子体源放电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气压空气中介质阻挡放电是产生等离子体的主要手段。随着工业发展的需求,对等离子体的电子密度,离子密度,离子能量的调整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而单电源驱动的介质阻挡放电的可控参数较少,所以双频容性耦合等离子体源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种新的等离子体源。本文对工频和高频电源串联驱动的介质阻挡放电的放电特性进行研究,通过测量放电的电特性,拍摄放电图像以及光谱分析,明确电压幅值,不同电压占比,高频电源频率,反应器结构参数对放电特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第十八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7-07-26)

双频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前无线通信呈现出的高配置、高负荷、高业务需求、频谱资源紧张的特点,以及卫星通信中固定区域点波束覆盖和赋形束覆盖对于通信天线提出的新要求,使得能实现多空域及双频段精确覆盖的高增益天线成为了该领域天线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基于反射阵列的双频/多波束天线系统正是这种应用背景下的优秀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与研究意义。本文设计了两个阵列天线以及一个馈源喇叭天线。分别为基于口径耦合式结构的Ka波段双频收发一体化反射阵列天线、基于遗传算法优化设计的双向四波束反射透射一体阵列天线以及基于完全非均匀波纹结构的多功能馈源喇叭。所设计的双频收发一体化阵列,为减小单元整体尺寸,辐射贴片针对两个频带采用了两个不同半径的圆环,置于单元对角线上,单元整体尺寸为低频段(19.6-21.2 GHz)中心频率对应波长的一半。为在拓展相位补偿范围的同时提升相位曲线线性度,辐射贴片接收的电磁能量通过口径耦合的方式经缝隙结构传递到终端短路的微带延迟线中。分层结构赋予了延迟线更大的排布空间进而将频带间以及交叉极化隔离度降到了-20 dB以下。整体阵列仿真结果显示轴比在两个频段内均低于2 dB,方向性系数均高于25 dBi,口面利用效率分别达到了52%和45%,入射及反射角度均为10°。所设计的双向四波束反射透射一体阵列,由于阵列单元为交叉极化分量的反射系数以及透射系数完全一致的巴比涅互补结构,保证了反射透射一体化设计。采用遗传算法进行纯相位阵列综合避免了由直接法以及交替投影法导致的高副瓣电平,波束指向偏差较大等问题。该400单元的中心频率为39 GHz(37-41 GHz)的阵列两侧同时存在四个波束,共八个波束,波束指向为::θ=±15°以及±45°,φ=90°或者270°取决于θ。仿真结果显示,阵列副瓣电平低于13.1 dB,在整个频带内的平均方向性系数为13.2 dBi,最大的辐射角度偏差总和为7.5°。所设计的基于完全非均匀波纹结构的多功能馈源喇叭设计流程结合了高效准确的模式匹配法和遗传算法,将整体优化设计流程分解为了优化口面模式比例,和优化具体的喇叭结构两部分,一定程度上简化了设计。采用完全非均匀的波纹结构,大大提升了喇叭的设计自由度进而提升了整体的指标完成度。实测结果表明,喇叭在双频段内的反射系数均小于-22 dB,第一副瓣电平为-32 dB和-25.6 dB,中心频率处的口面效率分别达到了75%和56%。以上两种阵列天线仿真结果达到了预期指标,可以应用在卫星通行、电子对抗等无线通信领域。波纹喇叭使用了安捷伦N5227A型矢量网络分析仪进行了实测,测试结果与仿真吻合较好,证明了这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分布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以及优越性,该喇叭天线可以用作多种反射面以及阵列天线的初级馈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频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1].袁强华,孟祥国,殷桂琴,吴良超,刘珊珊.13.56MHz/94.92MHz双频容性耦合氩等离子体特性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党宇.双频/多波束反射阵天线及多功能馈源喇叭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3].邹宇玲,胡淼,李鹏,欧军,周雪芳.掺钕晶体双频微片激光器的频差温度特性研究[J].光子学报.2019

[4].王一男,李帅星,刘悦,金莹,王莉.大气压双频氦气放电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J].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18

[5].高瑞林,蔡克荣,贾岛.双频激光近炸引信散射特性研究(英文)[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8

[6].李洋.双频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射流制备TiO_2及其特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8

[7].郭富维,潘锦,吴祖兵,文述波.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双频微带迭层天线的特性研究[C].2017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上册).2017

[8].滑跃,郝泽宇,任春生.直流增强ICP源及双频柱状ICP源的放电特性研究[C].第十八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摘要集.2017

[9].王一男,金莹,张艳华,刘悦.大气压双频氦气放电等离子体特性的数值模拟[C].第十八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摘要集.2017

[10].刘仕维,姜楠,鲁娜,商克峰.双频容性耦合等离子体源放电特性研究[C].第十八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摘要集.2017

标签:;  ;  ;  ;  

双频特性论文-袁强华,孟祥国,殷桂琴,吴良超,刘珊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