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爆震发动机论文_马虎,谢宗齐,邓利,薛赛男,周长省

导读:本文包含了脉冲爆震发动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脉冲,发动机,等离子体,射流,超声速,喷管,频率。

脉冲爆震发动机论文文献综述

马虎,谢宗齐,邓利,薛赛男,周长省[1](2019)在《旋转爆震发动机轴向脉冲爆震模态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验研究了环形燃烧室中的轴向脉冲爆震现象,结合高频动态压力测量以及尾部高速摄影,对轴向脉冲爆震模态的工作过程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氢气与空气混合物,当出口阻塞比大于或等于0.6且出口最小截面积处的质量通量大于200kg/(m2獉s)时,燃烧室出现轴向传播的爆震波;爆震波在每个周期内将经历解耦与重新起爆的过程,出口截面反射的激波在燃烧室头部发展成为爆震波,并伴随剧烈发光现象。爆震波在周期内的平均传播速度与燃烧产物声速相当,采用线性声学理论可以对该模态下的工作频率进行较好的预测。(本文来源于《实验流体力学》期刊2019年04期)

赵坤,何立明,曾昊,赵晨瑞,张胜利[2](2019)在《2级脉冲爆震发动机中超声速射流对撞诱导激波聚焦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2-St age PDE中连续超声速射流及结构参数对撞诱导激波聚焦的影响规律,在冷态条件下开展了2-St age PDE中连续超声速射流对撞诱导激波聚焦的试验。分析了喷口宽度、导流环深度、凹面腔开口端与喷管间距、尾喷管角度、射流入射压力等参数对凹面腔底部峰值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喷口宽度、导流环深度、凹面腔开口端与喷口间距、射流入射压力越大,凹面腔底部峰值压力越大,激波聚焦效果越好;尾喷管角度越大,凹面腔底部峰值压力越小,激波聚焦效果越差;喷口宽度、导流环深度、射流入射压力对激波聚焦的影响较大。(本文来源于《航空发动机》期刊2019年02期)

王凌羿,郑龙席,赵玉龙[3](2019)在《脉冲爆震涡轮发动机共同工作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脉冲爆震涡轮发动机(pulse detonation turbine engine,PDTE)共同工作特性和整机性能,建立了其共同工作分析模型。一方面,利用该模型对PDTE原理样机的性能进行了评估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模型计算误差不大于11.2%,随着工作频率的提高,PDTE原理样机推力可进一步提升,但共同工作线朝压气机喘振边界靠近。另一方面,以某涡喷发动机为原型,对利用脉冲爆震燃烧室(pulsedetonation combustor,PDC)替换主燃烧室后的整机性能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显示:保持PDTE的迎风面积和涡轮前温度与原涡喷相同,PDTE的最佳压气机增压比从原发动机的5.5减小到2.25,当PDTE工作频率达41.5Hz时,流量与原涡喷相同,此时推力比原涡喷提升20.2%,耗油率降低14.0%。(本文来源于《航空动力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李清安,王可,孙田雨,范明华,范玮[4](2019)在《脉冲爆震发动机反压传播规律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吸气式脉冲爆震发动机反压的传播规律,以一种特殊构型的隔离段与长径比为20的爆震室构成的发动机流道作为基准模型,并选取4种构型作为对照组,进行了单次爆震的数值模拟。研究了反压的反传速度、峰值及其衰减率,计算了基准模型的总压恢复系数。结果表明:设计的隔离段能有效降低反压的反传速度和峰值;爆震室的长径比越大,所含的燃料和氧化剂越多,反压越难以抑制;在反压向上游传播的初期,压力峰值的衰减率主要受隔离段结构的影响,之后则主要取决于反传距离;当来流压力一定时,长径比越小的爆震室,排气过程越迅速,反压下降得越快;在海平面大气条件下,当来流马赫数为0.15~0.80时,所设计的隔离段并未造成大的总压损失。(本文来源于《实验流体力学》期刊2019年01期)

范玮,鲁唯,王可[5](2019)在《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应用基础问题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是一种通过产生周期性爆震波获得推力的动力装置,具有热效率高、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等潜在优点。在面向应用时,为了充分发挥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的优势,需要解决诸多理论及工程性问题。目前已有大量的研究正在建立统一的爆震推进理论体系,以期为基于爆震推进方式的问世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针对应用可能遇到的问题,介绍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两相爆震发动机技术,短距低阻起爆技术,发动机性能优化以及PDRE样机实验。关于两相爆震发动机技术,主要介绍了液态燃料爆震燃烧时的速度损失,液态燃料的雾化以及与气态氧化剂的掺混,最新进展包括通过加热燃油提高其雾化性能,从而提高推进性能;关于短距低阻起爆技术,主要介绍了固体障碍物起爆、流体障碍物起爆、热射流起爆以及激波聚焦起爆这4种方式的最新进展,其中固体障碍物起爆技术最为常见,而采用流体障碍物起爆技术可以更多地降低起爆过程中的性能损失;关于发动机性能优化,主要介绍了部分填充效应、尾喷管技术以及高频控制技术,部分填充以及尾喷管的使用有利于推进性能的提升,但在设计理论上仍需要更深入的研究,目前采用无阀工作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发动机的工作频率;关于样机集成,主要介绍了目前出现的脉冲爆震发动机样机以及相关实验研究。(本文来源于《实验流体力学》期刊2019年01期)

秦亚欣[6](2018)在《脉冲爆震发动机和旋转爆震发动机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爆震发动机中的爆震波传播速度极快,其燃烧过程可近似为等容燃烧,具有很高的热循环效率和比冲,同时具有工作范围宽、单位燃料消耗率低、结构简单等优点,被看作是21世纪新型航空航天飞行器的动力装置。爆震发动机是一种基于热循环效率远高于常规等压燃烧的超声速爆震燃烧的发动机,爆震燃烧过程具有很高的燃烧速度和反应物转换速率,可近似为等容燃烧过程。(本文来源于《航空动力》期刊2018年05期)

于锦禄,王思博,黄丹青,蒋陆昀,程行远[7](2018)在《等离子体点火技术在脉冲爆震发动机中的应用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等离子体点火技术是航空航天动力领域研究前沿。本文概括了等离子体点火研究背景和基本原理,总结了国内外等离子体点火技术在脉冲爆震发动机中的应用研究现状,指出脉冲爆震发动机中利用等离子体点火具有诸多优势,如点火能量大、能有效缩短点火延迟时间、提高DDT特性等。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应用于脉冲爆震发动机的等离子体点火驱动电源、等离子体点火器以及两种典型等离子体点火方案。最后针对等离子体点火技术在脉冲爆震发动机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航空科学技术》期刊2018年10期)

刘圣平,赵坤,曾昊,何立明,王延峰[8](2018)在《两级脉冲爆震发动机防止压力和温度反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两级脉冲爆震发动机中压力和温度反传的问题,提出了2种不同结构形式的射流喷管:倒板结构射流喷管和倒台结构射流喷管。以H_2/O_2/N_2混合气为介质,对不同倒板或倒台层数情况下激波聚焦起爆爆震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揭示其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倒板层数为3层、4层时成功起爆爆震,倒台层数为3层、4层、5层时成功起爆爆震;倒板或倒台层数为4层时激波聚焦起爆效果最好,且在降低反传压力和温度方面效果相对较好;实际上倒板或倒台对防止压力和温度反传的作用较为有限。(本文来源于《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鲁唯,范玮,王可,张启斌,王彦斌[9](2018)在《无阀式煤油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工作循环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索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Pulse Detonation Rocket Engine,PDRE)在无阀自适应工作方式下的工作特性,采用煤油为燃料,富氧空气为氧化剂,开展了验证性实验,并分析了单个工作循环中不同过程的特征时间。实验实现了PDRE在工作频率为60Hz下稳定工作。结果表明,在PDRE稳定工作的前提下,从点火到排气之间的时间相对固定;推进剂的填充时间占用了单个周期内的大部分时间,是限制发动机工作频率提高的主要因素;适当提高填充压力有助于提高PDRE工作频率;实验测得60Hz工作频率下,推进剂比冲为122±11s。(本文来源于《推进技术》期刊2018年05期)

刘金元,祝成民[10](2018)在《脉冲爆震发动机流动形态与推力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加装扩张、收敛、收扩型喷管PDE的流动情况,发现爆震波的传播、反射产生的波系是影响PDE推力的主要因素。本文对前人关于喷管构型与PDE推力关系互相矛盾的结论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加装扩张喷管的PDE,存在最优的面积比使冲量增益最大。加装收敛喷管的PDE,随面积比减小冲量增益逐渐减小。加装收扩喷管的PDE,当出口面积固定时,收敛角越大,冲量增益越小;当收敛角固定时,面积比越大,冲量增益会先增大后减小,但是收扩喷管总体冲量增益小于相应的扩张喷管。(本文来源于《兵器装备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脉冲爆震发动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2-St age PDE中连续超声速射流及结构参数对撞诱导激波聚焦的影响规律,在冷态条件下开展了2-St age PDE中连续超声速射流对撞诱导激波聚焦的试验。分析了喷口宽度、导流环深度、凹面腔开口端与喷管间距、尾喷管角度、射流入射压力等参数对凹面腔底部峰值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喷口宽度、导流环深度、凹面腔开口端与喷口间距、射流入射压力越大,凹面腔底部峰值压力越大,激波聚焦效果越好;尾喷管角度越大,凹面腔底部峰值压力越小,激波聚焦效果越差;喷口宽度、导流环深度、射流入射压力对激波聚焦的影响较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脉冲爆震发动机论文参考文献

[1].马虎,谢宗齐,邓利,薛赛男,周长省.旋转爆震发动机轴向脉冲爆震模态的实验研究[J].实验流体力学.2019

[2].赵坤,何立明,曾昊,赵晨瑞,张胜利.2级脉冲爆震发动机中超声速射流对撞诱导激波聚焦试验研究[J].航空发动机.2019

[3].王凌羿,郑龙席,赵玉龙.脉冲爆震涡轮发动机共同工作特性[J].航空动力学报.2019

[4].李清安,王可,孙田雨,范明华,范玮.脉冲爆震发动机反压传播规律数值研究[J].实验流体力学.2019

[5].范玮,鲁唯,王可.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应用基础问题研究进展[J].实验流体力学.2019

[6].秦亚欣.脉冲爆震发动机和旋转爆震发动机发展研究[J].航空动力.2018

[7].于锦禄,王思博,黄丹青,蒋陆昀,程行远.等离子体点火技术在脉冲爆震发动机中的应用研究现状[J].航空科学技术.2018

[8].刘圣平,赵坤,曾昊,何立明,王延峰.两级脉冲爆震发动机防止压力和温度反传研究[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9].鲁唯,范玮,王可,张启斌,王彦斌.无阀式煤油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工作循环特性研究[J].推进技术.2018

[10].刘金元,祝成民.脉冲爆震发动机流动形态与推力相关性研究[J].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18

论文知识图

压力均匀性试验2中截面PSI的试验结压力均匀性试验2中截面PSII的试采用钇为中心电极的单极II-S型离子探采用钇为中心电极的单极II-L型离斯坦福大学DLS地面试验系统的PDE主动燃油控制策略[20]

标签:;  ;  ;  ;  ;  ;  ;  

脉冲爆震发动机论文_马虎,谢宗齐,邓利,薛赛男,周长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