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明旭:西塞罗的节制观及其公共治理伦理价值论文

袁明旭:西塞罗的节制观及其公共治理伦理价值论文

〔摘要〕在西方伦理思想史中,作为古罗马最重要的思想家、政治家、演说家的西塞罗主张人类应该过有节制的生活,节制是一种好的德性,节制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唯一特征,节制是一切美德的根源,人们应该对权力、欲望、荣耀、野心、财富、情绪等进行节制,公职人员更须具有节制德性,并且人类应该用理性来培养节制德性,通过责任伦理的自律和法律的他律来节制贪婪。西塞罗的节制思想在当代公共治理中具有重要的伦理价值,全球化治理、生态治理和腐败治理等都需要节制德性的培育和强化。

〔关键词〕节制;德性;西塞罗;公共治理

随着全球治理的勃发和生态文明建设、腐败治理的日趋重视,加之全球性风险社会的降临,使节制伦理越来越受关注,成为当代社会倡导的重要责任伦理。罗马共和国晚期最著名的政治法律思想家和政治活动家西塞罗倡导过有节制的生活,并以其丰富的政治实践经验和理论思考阐释了节制德性的思想。美国政治思想史家乔治·霍兰·萨拜因指出:“西塞罗的书有一个绝对不容忽视的优点:无论谁都要读。一种思想一旦能保存在西塞罗的著作里,那他就可以在全部未来的时光里为广大的读者保存下来。”[注][美]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册,盛葵阳、崔妙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02页。“他在西方思想史中占据了一个他人无法替代的地位。这是因为,他几乎是从古希腊时期到欧洲中世纪这一历史时期唯一具有代表性的政治思想人物”[注][古罗马]西塞罗:《国家篇 法律篇》,沈叔平、苏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页。。当代学者主要关注西塞罗政治法律思想和其他德性观的研究,而较少关注其节制伦理观。柏拉图提出了正义、智慧、勇敢、节制四大德性,并成为古希腊道德规范体系中紧密联系的四大主德,这四种德性紧密相联、相互支持、相互转化,共同构成了幸福与至善的根基。节制在四大主德中居于基础性保障地位,促进其他德性按照预期目标而行动。本文主要聚焦西塞罗的节制观,拟对其节制观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以期对当代公共治理有所启迪。

一、西塞罗节制观的思想渊源

当代西方学者均认为西塞罗的思想是沟通古代希腊与欧洲中世纪、乃至近现代的桥梁,西塞罗自己也明确指出:“我的哲学和亚里士多德学派的哲学并没有什么很大的差别(因为我和他们都自称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信徒)”[注][古罗马]西塞罗:《论老年 论友谊 论责任》,徐奕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89页。。西塞罗的节制观源于古希腊,是在传承古希腊节制思想基础上的智慧结晶。

在古希腊思想中,节制就是理性,就是理智,是对欲望、情绪、享乐等的约束和克制。古希腊文中的“节制”原指“健全的思想、心灵完好、谨慎、欲望适度”等意思。柏拉图对节制下了一个经典定义:“节制是一种好秩序或对某些快乐与欲望的控制”[注][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50页。。节制是人们在理性规约下所形成的能够有效控制自己使言行适度的较为稳定的道德品性,是言行适度,符合中道。亚里士多德主张的中道就是通过节制欲望、言行而达到的一种适度状态,是在适当时间做适当的事情。快乐可分为肉体快乐和灵魂快乐,节制针对的是肉体而非灵魂快乐,肉体快乐主要源于欲望的满足,这是人与动物所共同具有的,但源于肉体的无限欲望是不可能满足的,其获得的快乐感也只是短暂浅层的,因此不可能获得真正幸福。要获得真正幸福就必须通过理性节制肉体的欲望。

节制是古希腊所倡导的重要德性。古希腊思想家最早从城邦治理视角探讨节制问题,认为节制不仅是自我克制,也是敬畏神灵和自觉遵守社会规则,节制与自制、忍耐、自律、守法等具有同构性。苏格拉底强调节制的必要性,认为节制即智慧,是获得幸福的智慧,不节制是愚蠢的偏激行为。节制是人们通过习惯性克制自己欲望而形成的伦理德性。在社会生活中,节制的目的是防止贪婪,防止对他人和社会的危害。在城邦政治中,节制是一种政治德性,是政治人必须具备的德行,它关系到城邦公民的幸福。柏拉图在《卡尔米德》中对节制进行了全面分析,用对话论证和戏剧化手法阐述了节制所包含的明智与节制的双重意涵,节制是哲人的明智与自律浑然一体的德性。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把灵魂分为理性、激情、欲望三部分,只有人才有理性,而激情和欲望则存在于所有动物中,理性是最高级的。理性控制着人的思想意识,激情控制着情感意志,欲望支配着肉体趋乐避苦。对应着灵魂的三个部分需要有三种德性:理性需要智慧,激情需要勇敢,欲望需要节制。德性是人的某方面所达到的最佳状态,理性的最佳状态是智慧,激情的最佳状态是勇敢,而欲望的最佳状态则是节制。“在最高意义上,可以说节制与智慧是同一的”[注]《柏拉图全集》第3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68、453页。。节制与智慧的结合是一种最高的力量,智慧是静态的节制,节制是动态的智慧。在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中,节制是对感性快乐的规避,是实践的美德。“一个人回避肉体的快乐,并以避开肉体的快乐为快乐,这就是节制,而沉湎享乐的人就是放纵”[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苗力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1页。。

节制是古希腊伦理学的重要范畴,是基本的道德规范。古希腊伦理学高度重视节制,认为公民的首要道德规范是节制,无节制就是无耻,具有节制德性的人才是优秀的合格的公民。柏拉图把庞杂的各种德性规范分为灵魂之善、身体之善和城邦之善,提出了正义、智慧、勇敢和节制四大德性。亚里士多德则把各种道德规范分为灵魂之善、身体之善和外在之善,并把四大主德作为道德完善之人必须具有的主要德目。在四大主德中,正义外在于人,而勇敢、节制是个体的品德,两者通过智慧结合起来,由此而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行为心理机制。在四大主德中,节制虽不是核心德目,但却是前提;如果缺失,则其他德性就难以形成。节制是城邦政治的道德基础,也是经济和社会的伦理基础。“缺乏节制的地方,正义也不会盛行”[注]《柏拉图全集》第3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68、453页。。就伦理学的范畴而言,节制本身有着不可替代性。节制在底线伦理中最重要的就是对伦理规范的自觉而理性地遵循,节制成为伦理底线的底线。人们首先必须理解何为节制德性,然后言行有度,不走极端,不偏离“应该”的标准,对情感、本能等进行理性控制。

古希腊把节制作为安身立命之本。节制是对欲望的克制和对理性的坚持,是约束欲望以适当享受快乐。古希腊人认为,灵魂的躁动不安和贪欲是祸害和不幸,心静的沉思才是最高贵的活动,只有沉思才能让人获得最大的永恒和幸福。如果人的灵魂一旦被无限的、永不满足的贪欲所占据,追求奢侈生活,那么罪恶就会不可避免。为此,节制被置放于最基本的重要的位置,要求公民都必须克制不合理欲望,过一种清静、恬淡的简朴生活。社会所创造的财富和人所能获得的物质资料总是有限的,以有限的供给去满足无限的欲求是不可能的。欲望的不满足会使人陷入“人对人是狼”的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支配状态,并且耽于肉体欲望的满足还会导致灵魂堕落和灾难。

古希腊思想家把节制作为获得幸福的路径和手段。古希腊思想家认为节制是实现幸福的一种工具理性。古希腊晚期,哲学发生了伦理学转向,开始注重个人主义,追求个体自由幸福,主要探求人如何更好地生活而获得幸福。此时期的伊壁鸠鲁学派和斯多葛派更加重视节制的地位,把节制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最基本方法。犬儒学派提倡回归自然,美德就在于如何抑制自己的欲望,自我克制就是善,不能自我克制就是恶。斯多葛派把德性分为三个层次的德目,有的德性是善的,有的属于中性,有的属于恶。智慧、勇敢、正义、节制属于善的范畴[注]祝宏俊:《古希腊节制思想》,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63页。,并提出了责任的范畴,强调人作为道德主体的价值,责任是一种适当的符合理性要求的行为,有责任感的人可以通过对自身行为的节制来适应自然环境。

在西塞罗的伦理观中并没有强调节制在根源性上高于其他德性,其节制思想主要来自柏拉图主义,也融入了很多斯多亚主义(Stoics)和罗马的政治与法律实践经验。在西塞罗的节制观中,节制是人的一种基本德性,是个人获得“自由”和幸福并“免于伤害”的前提,也是国家实现公正的保障。西塞罗的哲学思想以“上帝”存在为前提,但其“上帝”并非基督教的上帝,而是一种理性神思想,即斯多亚学派的自然法,这种自然法也并非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而是融入了节制德性的法治观。在西塞罗的节制观中,节制并非简单的抑制欲望和坚持理性,而是倡导个人灵魂各部分的和谐,是理性对欲望的领导,是不过分与不缺乏,是恰如其分。

二、西塞罗节制观的主要意涵

节制使人免于相互伤害,免于陷入丛林法则支配的自然状态。冲突是一个永恒难题,由贪婪放纵带来的冲突导致伤害甚至灾难,而节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冲突。西塞罗认为,具有节制德性,可以增强理性,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每个人都认识到我们既是为自己也是为他人而生活,每个人通过履行对国家、家人和朋友的责任,节制自己的私欲私利,这样人们之间就能够相互帮助。“我们应当遵从‘自然’的意旨,彼此关爱,相互授受,为公众的利益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例如用我们的技能和才智,以及通过我们辛勤的劳动,使人类社会更紧密地凝聚在一起,使人与人之间更加团结友爱”[注][古罗马]西塞罗:《论老年 论友谊 论责任》,徐奕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99、103页。。

1.节制是一种善的德性

节制是一种具有道德属性的品质。西塞罗认为,节制是抑制冲动和贪欲使之服从理智的能力,是一种美好的德性。如果一个人能够对财富、名誉、权力、情欲等方面的贪欲进行节制,就容易形成公正、仁慈、慷慨、勇敢等美德。节制作为一种好的德性,它能使人获得人之为人的基本属性,“因为没有什么比谦恭和克制更值得称赞、更能体现出一个杰出伟人的品性的了”[注][古罗马]西塞罗:《有节制的生活》,徐奕春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7、104页。。

1.2.1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我们应用Trizol法从组织或细胞中提取总RNA。取1 μg星形细胞瘤组织或星形细胞瘤细胞的总RNA作为逆转录模板。按照K1622逆转录试剂盒说明书进行逆转录。逆转录成后使用QuantiNovaTM SYBR○R Green PCR kit在QuantStudio3仪器上进行荧光定量PCR,实验具体操作步骤遵循对应试剂盒说明书。引物:GAPDH (product length=123 bp) Forward 5’-GCCTGCTTC

节制使人获得自由。具有自主意志的自由是人之为人的前提条件,没有自由就沦为工具和奴隶。自由是守法之下的有节制的自主性,随心所欲的放纵不是真正自由,而是一种屈从于生物必然性的奴隶,受生物本能役使。贪婪纵欲使人失去自由,“我们还应当谨防对于荣誉的野心,因为这会剥夺我们的自由。灵魂高尚的人应当不顾一切地去维持自由”[注][古罗马]西塞罗:《有节制的生活》,徐奕春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7、104页。。节制使人从对财富、权力、情欲等的贪婪状态中解脱出来,摆脱动物性的奴役,而获得人性的完善。

西塞罗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务实精神,阐述了其节制观。他主张,人应该具有节制德性,节制是最好的准则,人应该过有节制的生活。

节制是公正得以实现的前提。公正本质上就是节制私欲,公平对待他人,不损害他人利益,不侵害抢夺他人财物,不伤害他人身体。“公正的基本原则是:第一,不伤害任何人;第二,维护公众的利益”[注][古罗马]西塞罗:《论老年 论友谊 论责任》,徐奕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99、103页。。只有节制个人利益而不伤害他人才能实现公正。

节制使人平等。西塞罗认为人们只有通过节制言行、遵守法律,才能实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自然法是真正的法律,是衡量一切是非的标准;成文法必须符合自然法,自然法、理性和上帝是统一的,公正、善和成文法则是它的体现,所有人在神圣的自然法面前都是平等的,平等不是财产的均等,而是理性的共有。

节制使人获致幸福。节制使人免于陷入对财富、权力、情欲等无尽的追逐贪婪,从而避免导致道德沦丧、引发冲突,甚至获致灾难;节制使人免于过度痛苦和享乐,从而获得内心宁静、灵魂无纷扰的幸福生活。西塞罗认为,节制贪欲而过节制的生活是一种幸福:“一个人在经历了情欲、野心、竞争、仇恨以及一切激情的折腾之后,沉入筹思,享受超然的生活,这是何等幸福啊!”[注][古罗马]西塞罗:《论老年 论友谊 论责任》,徐奕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25、95页。同时,“政府颁布法律的目的是为了人民的幸福和安全”,“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上的法律”[注][美]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册,盛葵阳、崔妙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07页。。公职人员节制权力依法行政是避免权力滥用、伤害民众的保障,公民的节制也是减少冲突、避免相互伤害的前提。节制通过使人免于恐惧、伤害获得安全感和自由,从而获得幸福。

在道德起源问题上,存在着神启论、天赋论、情感欲望论、动物本能论等理论。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属于神启论,他们认为人类生活中道德和灵魂中的善来源于神谕或神的启示。而亚里士多德则属于唯物主义道德起源论,认为道德是由人的行为习惯而形成的,“我们通过做公正的事情而成为公正的人,通过节制成为节制的人,通过做事勇敢成为勇敢的人”[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6页。。西塞罗秉承了这种道德起源论,认为节制是“一切美德的根源和基本要素”[注][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蒋自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90页。。

2.人是唯一知道节制的动物

对人及人性的认识是人类思维的逻辑起点,也是西塞罗节制观的逻辑原点。西塞罗认为,任何种类的动物包括人自身都具有自我保护的共同本性,自我保存本能使一切动物能够持续地繁衍生息。这也是人性中最根本的因素,是人的行为最强大持久的内在动力。这种生物性本能虽然是低层次,但却是不可缺失的最基本需求。

理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性。西塞罗继承了古希腊的人性观,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人和上帝都具有理性,理性是上帝赐予人类的第一份礼物,人类由于具有理性,才有高贵的地位。“我们所谓的人,是具有预见性、灵敏性、综合力、机智力,是富有记忆力、充分的理性和深谋远虑的动物。创造人的至高无上的上帝赋予了人当然的高贵的地位。因为人是如此众多的各种各样活的生命中唯一获得一种理性和思维的生命”[注][古罗马]西塞罗:《论法律》,王焕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66页。。

西塞罗比较了人和动物,认为人与动物虽有共性,但更有着区别,这种区别在于有没有理性,“兽类只凭感觉行事,只会让自己适应眼前的情形,对过去或未来没什么概念。人就不同了,他们是有理性的,会借助理性来推动后果,查明原因,了解发展进程,进行比较,把现在和未来联系起来,从而能很容易地看清自己的一生,并为此作好必要的准备”[注][古罗马]西塞罗:《有节制的生活》,刘勃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4年版,第48-49、49页。。人依凭理性能够进行比较分析,借助概念在感性认识基础上进行判断推理,并且理性具有激发、指导、规划、评价、反思、约束人的行为的功能。“人的本性也不同于动物,它会借助理性这种美德,让人们互相交往,与自己的同胞和睦共处”[注][古罗马]西塞罗:《有节制的生活》,刘勃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4年版,第48-49、49页。。正是基于理性,人得以超越动物。

图2a是INS的姿态角,从图2a可以看出,卡尔曼滤波对航向角的滤波最快、效果好,对翻滚角和俯仰角的滤波效果稍差。图2b中滤波前的东向角速度偏差最大接近2rad/s,滤波后的角速度偏差降低到0.5rad/s以下;滤波前的北向及天向角速度偏差最大均接近3rad/s,滤波后的角速度偏差均降低到0.4rad/s以下。由图2c可以看出,噪声对姿态角影响很大,故对SINS姿态角去噪很重要,同时可以看出卡尔曼滤波效果很好。图2d中SINS的旋转角速度要比图2b中小一些,但滤波效果相同。由图2可以看出,卡尔曼滤波对舰船两惯导系统都有很好的降低噪声的作用,降低了观测误差,使对舰船姿态的观测更精准。

西塞罗认为,一切有德之事皆出自下列四种来源中的某一种:“(1)充分地发现并明智地发展真理;(2)保持一个有组织的社会,使每个人都负有其应尽的责任,忠实地履行其所承担的义务;(3)具有一种伟大的、坚强的、高尚的和不可战胜的精神;(4)一切言行都稳重而有条理,克己而有节制。……有条理的行为、行为的一致性以及自我克制等等都属于这一类事物,即:它们不仅需要思想活动,而且还需要某种程度的身体力行。因为我们如果在某种程度上将礼节和秩序引入对日常的生活的处理中,就会保持道德上的正直和尊严”[注][古罗马]西塞罗:《有节制的生活》,徐奕春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4、66—67、174、70页。。西塞罗进一步指出:“实际上,一般的美德可以说几乎完全在于三种特性:第一种是智慧,即那种看出某件事情的真相及其各种关系和前因后果的能力;第二种是节制,即那种抑制激情、使感性冲动服从理性的能力;第三种是公正”[注][古罗马]西塞罗:《有节制的生活》,徐奕春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4、66—67、174、70页。。智慧是洞察真相与获取真理的能力,节制是抑制激情、使冲动服从理智的能力,公正则是以尊重和智慧对待与我们有关联的人的技能。节制是一切美德的实质。“有智慧的人可以辨别善恶,勇敢的人敢于面对情欲干扰而不慌乱,正义的人知道自己的行为的对错,有节制的人是具备了智慧、勇敢、正义等品质的人,他可以通过节制而达到‘不动心’的理想境界”[注]冯俊科:《西方幸福论》,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19页。。

要认真检查制动总泵和分泵,是否按时更换刹车油,彻底排除制动管路的空气,并要查看刹车踏板是否符合科学高度。气压制动的机车要检查调整最大制动工作气压,检查制动皮碗及软管是否发生异常变化。

3.节制是一切美德的根源

以上我们以六部道经为例,纠正了《中华道藏》中存在的“正字误录”现象,并探讨了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本文的研究表明,点校道经,不仅需要一定的道学修养、审慎的治学态度,文献学、文字学的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点校者须着眼于多方,这样才有利于点校本质量的提高,避免硬伤的存在。

西塞罗认为“渴求并探索真理是人所特有的本性和爱好”[注][古罗马]西塞罗:《论老年 论友谊 论责任》,徐奕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25、95页。。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求知是人类的本性”[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页。。正因为人具有探求真理的本性,能够权衡利弊,进行道德选择,由此能够认知到放纵贪婪的危害性。人虽然不可能完全摆脱情感、财富、本能、信仰、权威、声誉、迷信等的影响,并且这些非理性因素不具有自动纠错能力,虽然理性也不能保证人们料事如神而一定获得成功,但它却是最可靠的获得智慧和真理的方法,能使人知道言行举止应该规矩、得体、适度,不去做放纵无节制的事情。因此,“人是惟一知道节制的动物”[注][古罗马]西塞罗:《有节制的生活》,徐奕春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0页。。“‘自然’和‘理性’明确宣示:人是惟一能感知秩序和礼节并知道如何节制言行的动物”[注][古罗马]西塞罗:《有节制的生活》,徐奕春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4、66—67、174、70页。。

然而,如果仅仅是鲁迅在叙述上与后来者的考察有所出入就认为他创造了这一“神话”则是有失偏颇的。因为《藤野先生》《〈呐喊〉自序》等文本本身也并不以严格意义上的纪实为唯一目的。

人类的道德根源于纯粹理性。道德法则之所以具有至高的权威性,并非是出于人的自然本性,亦非出于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而在于这些法则本身具有普遍有效性。

4.人应该对财富、权力、荣誉、享乐、情绪等进行节制

节制有助于美德的养成,而对财富、权力、荣誉、享乐等的贪婪则会导致罪恶。西塞罗认为,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干坏事多半是为了达到某种个人目的;一般说来,贪婪是导致这种罪恶的主要原因”[注][古罗马]西塞罗:《有节制的生活》,徐奕春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4、66—67、174、70页。。

人应该节制对财富的贪欲。财富是人生存和自由的基础,但对财富的过度贪婪则导致罪恶和灾难,“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西塞罗认为:“有的人没有被恐惧吓倒,却因为贪财而倒下;没有被劳累压垮,却因纵情声色而倒下。一定要杜绝这种行为,尤其不要贪财。没有比贪财更能体现内心狭隘、渺小的事了,也没有比没有财富时蔑视财富、有了财富就乐善好施更荣耀、更高尚的事了”[注][古罗马]西塞罗:《有节制的生活》,刘勃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4年版,第76、155页。。“对财富的崇拜会让人道德沦丧的”[注][古罗马]西塞罗:《有节制的生活》,刘勃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4年版,第76、155页。。

近3000名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生活,守护他们的安全,让他们健康成长,这是一位校长的天职。可能写信给我的这个孩子刚好目睹了这一切。这是一个细心的学生,也是一个有心的学生。我放下手中的信,感到内心非常充实,因为我看到学校的付出和培育有了成果。这成果不是学生考了高分,进了名校,也不是他们一朝声名显赫,获得高官厚禄,而是孩子澄澈的心灵和朴素的语言告诉我—他们有一颗感恩的心,他们知道自己的成长有赖于许多人的相助,包括做清洁的、做饭的叔叔阿姨。这是我做校长、当老师最大的欣慰,这是培英教育的成功。

人应该节制对权力的贪婪。权力是一种强制性的迫使其作用对象改变意志而服从的强制力量,具有易腐性、扩张性、强制性、垄断性。阿克顿指出:“一切权力都使人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使人腐败”[注][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侯健、范亚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42页。。这似乎是权力本身的问题,但在本质上却是人的问题,是人对权力的贪婪——追逐权力所带来的资源、利益、名誉等,从而导致权力趋向腐败。形式上对权力进行监督制约,而实际上是对人的贪婪的节制。权力容易把人性中最原始的本能激发出来而使人放纵贪婪。“有的执政者为了攫取(他凭借邪恶的想像力,虚妄地构想出来的)那种至高无上的权力,把一切神和人的法律统统踩在脚下。但是,关于这个问题麻烦的是,在最伟大的人物、最杰出的天才身上,我们通常也能看到对于军权、政权、荣誉以及想要出人头地的强烈欲望。因此我们必须更加小心谨慎,不要在这方面犯错误”[注][古罗马]西塞罗:《论老年 论友谊 论责任》,徐奕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101、21、121、110、132、147页。。

差速器主要由差速器壳体、行星齿轮、半轴齿轮、从动锥齿轮、调整垫片、轴承以及行星齿轮轴等组成,行星齿轮轴的作用是将转矩传给行星齿轮,实现转矩分配,从而使车轮实现差速运转,在运行过程中,行星齿轮轴承受扭转力和弯曲力。

人应该节制对荣誉的贪欲。人在满足生理安全需求的同时也具有追求社会尊重的对荣誉的需要,这是人的价值感和存在感的体现。但如果不节制对名誉的贪欲也会导致人的失德。西塞罗指出,过度渴求名声会让人失去自由,“我们还应当谨防对于荣誉的野心,因为这会剥夺我们的自由。灵魂高尚的人应当不顾一切地去维持自由”[注][古罗马]西塞罗:《有节制的生活》,徐奕春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4、132—133页。。对荣誉追求的节制主要是应该采取正大光明的合理合法的方式去争取,而不能采用欺诈方式。保持荣誉的基础是公正,没有公正就没有任何值得赞美的东西。

人应该节制享乐。物欲的满足能使人获得生理上的快感愉悦,使人得到肉体和心理上的快乐。但快乐不是幸福,肉体上的享乐不应该是人生追求的目标和价值。西塞罗引用古希腊杰出人物阿契塔的话指出:“感官上的快乐是自然赋予人类最致命的祸根;为了寻求感官上的快乐,人们往往会萌生各种放荡不羁的欲念。它是谋反、革命和通敌的一个富有成效的根源。实际上,没有一种罪恶,没有一种邪恶的行为不是受这种感官上的快乐欲的驱使而作出的”[注][古罗马]西塞罗:《论老年 论友谊 论责任》,徐奕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101、21、121、110、132、147页。。西塞罗认为,“肉体上的快乐完全有悖于人的尊严,我们应当鄙视并摒弃这种快乐;但要是有人认为肉体上的满足也有某种价值,那么,他就必须把这种嗜好严格地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只要我们没有忘记我们本性的优越性和尊严,我们就会认识到沉湎于穷奢极欲是多么错误,过一种节俭、克己、朴素和严肃的生活是多么正确”[注][古罗马]西塞罗:《有节制的生活》,徐奕春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4、132—133页。。

依法节制公职人员权力是确保公正的基础。公职人员的贪婪不节制,轻则导致公正的丧失,重则使政府失去公信力而陷入“塔西佗陷阱”[注]塔西佗陷阱这一术语最初来自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所著的《塔西佗历史》。塔西佗在评价一位罗马皇帝时说:“一旦皇帝成了人们憎恨的对象,他做的好事和坏事就同样会引起人们对他的厌恶。”中国学者以此引申为一种社会现象,指当政府或其他组织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说假话、做坏事。。西塞罗认为,所有的官吏都应当是公正的,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力,任何人都不应以谋求私利为目的,担任政府公职的那些人不应当忘记柏拉图所说的两条戒律:第一条,要一心只考虑人民的利益,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使自己的一切行为都符合于人民的利益;第二条,要顾全国家的整体利益,不要只为某一部分人的利益服务而辜负其余的人。公职人员的贪婪是非常不道德的,是违法的,“没有比贪婪更可憎的罪恶了,尤其是身居要职、掌握国家政权的人贪婪,那更是如此。因为,利用国家谋私利不仅是不道德的,而且也是有罪的,可耻的”[注][古罗马]西塞罗:《有节制的生活》,徐奕春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0、126—127页。。

人应该节制情感情绪的泛滥。情感情绪是人的行为的驱动力,但如果过分放纵情感情绪,则会失去理智,判断失误,从而产生偏激行为。西塞罗指出:“我们必须使自己不受一切情绪的干扰,不仅不应当有欲望和恐惧,而且还不应当过分地悲痛和欢乐,不应当发怒,这样我们就可以享受心灵的宁静和那种无忧无虑的自在,它们既能导致道德上的稳定,又能导致品格上的端方”[注][古罗马]西塞罗:《论老年 论友谊 论责任》,徐奕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101、21、121、110、132、147页。。即使对好的情感也不能放纵无度,如友谊、仁慈、慷慨和亲情等,“我们应当注意,我们的善行既不可对我们的施惠对象、也不可对其他人带来伤害;其次,不能超越自己的财力;最后,必须与受惠者本身值得施惠的程度相称,因为这是公正的基础,而公正则是衡量一切善行的标准”[注][古罗马]西塞罗:《论老年 论友谊 论责任》,徐奕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101、21、121、110、132、147页。。

引理 1 若系统(1)的全局领导者1匀速运动,则对任意的t>0,有E‖vi(t)‖≤D(1≤i≤N),其中D是一个大于0的常数。

5.公职人员必须更加节制

全球化问题的形成及加剧在深层次上是人类节制德性日益淡薄的结果。当代国际社会所面临的生态破坏、毒品泛滥、地区冲突、核扩散、恐怖主义等跨区域的关系全人类生存发展前途命运的严峻问题与资本主义工业化兴起后普遍采取的征服自然以财富无限增长为目标的对大自然掠夺式开发直接相关。总之,“无论就哪一个观点说,奢侈都是公众的敌人,节俭都是社会的恩人”[注][英]亚当·斯密:《国富论》上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313页。。强化人类的节制德性是全球化治理的基本前提。

依法节制监督国家公职人员权力,才能避免政体蜕变而保持政治稳定。西塞罗认为,共和制是理想政体,官吏应依法行使权力,对官吏的权力必须加以限制。如果最高执政者贪恋权力,为权力而勾心斗角,就容易使好的政体蜕变为暴君制、寡头制、暴民制。“一个执政官的职责就是依照法律对人民进行统治,并给予正当和有益的指导。因为法律统治执政官,所以执政官统治人民,并且我们真正可以说,执政官乃是会说话的法律,而法律乃是不会说话的执政官。”执政官的权力决不应高于一切,如果执政官的权力高于一切,共和国的存在是不可能的”[注][古罗马]西塞罗:《有节制的生活》,刘勃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4年版,第111页。。公职人员的守法成为是否具有节制德性的标志,遵守法律、依循秩序,就能够实现政治生活的有序化。

2.1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情况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经肠外营养治疗免疫功能均增强,经谷氨酰胺强化肠外营养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白蛋白、免疫球蛋白、转铁蛋白水平上升更加明显,这与对照组的相关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公职人员必须节制权谋权术。权力必须在阳光下运行,公职人员不能搞阴谋诡计,玩弄权术权谋。西塞罗认为:“不公正还常常起因于诡计,即一种过于巧妙的、甚至是带有欺骗性的立法。……不择手段的行为,无论在什么情形下,都应当避免”[注][古罗马]西塞罗:《论老年 论友谊 论责任》,徐奕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104、119、133、91页。。西塞罗赞成柏拉图的主张:“不仅一切背离公正的知识应当被称作诡计而不应当被称作智慧,而且即便是临危不惧的勇气,如果它不是出于公心而是出于自私的目的,那也应当被称作厚颜而不应当被称作勇敢”[注][古罗马]西塞罗:《论老年 论友谊 论责任》,徐奕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104、119、133、91页。。

6.理性是节制德性形成的基本方法

节制德性的养成需要依赖理性对贪欲的约束,强化道德意志和道德意愿,促使节制习惯的形成。西塞罗认为:“必须使欲望服从理性的管束,既不能让它跑在理性的前面,也不能让它没精打采或懒懒散散地落在理性的后面。……因为欲望一旦冲出藩篱,比如说,像脱缰的野马,无论是因为企求还是因为厌恶,不受理性的控制,它们显然会无法无天,放荡不羁;因为它们桀骜不驯,拒绝服从理性的管束,而按照‘自然’的规律,它们则受理性的管辖”[注][古罗马]西塞罗:《有节制的生活》,徐奕春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0、126—127页。。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使冲动服从理性,这是恪尽职守的最佳原则。法律和道德是理性的两种最基本的形式和产物,是节制贪欲的基本手段。

虚拟现实红色教育可以在教师缺席的情况下正常进行,学生可以随时通过互联网和虚拟现实设备自主学习。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寒暑假社会实践,到红色教育基地、革命纪念馆等,选择感兴趣、有共鸣、受激励的素材,通过全景摄像机拍摄、拍摄虚拟现实贴图等,配合电脑或手机,自主开发最简易的虚拟红色教育资源,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丰富红色教育资源,构建自主化教育模式。

法律是节制言行的外在强制性规则。法律是最高的理性,是人的行为的外在约束。自然法是最高的理性,是理智的人的精神,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在《论共和国》里,西塞罗指出:“事实上存在着一种符合自然的、适用于一切人的、永恒不变的、真正的法——正确的理性。这个法通过自然的命令鼓励人们履行他们的责任,又通过自己的禁令制止人们为非作歹。……谁要是拒不服从它,就会丢弃自己较为善良的本质,否认人的真实本性”[注][美]乔治·霍兰·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册,盛葵阳、崔妙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04—205页。。作为理性最高体现的法律的作用在于通过强制性的力量约束与节制人们的行为,防止对法律的触犯,通过遵守法律,敬畏规则,预防违法犯罪,减少社会冲突,实现社会和谐。

道德依靠社会舆论和人的内在良心来规范节制人的行为,道德中的知羞、忍耐和克制是节制的基本方法。西塞罗强调道德对节制德性养成的重要性,“我们发现,这方面道德上的正直有体谅和自制,可以说,它们给与生活以一种光泽;它也包括节制、彻底抑制一切激情,以及做什么事情都要适度和稳重”[注][古罗马]西塞罗:《论老年 论友谊 论责任》,徐奕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104、119、133、91页。。道德的核心是责任,“因为任何一种生活,我们是公共的还是私人的,事业的还是家庭的,所作所为只关系到个人的还是牵涉他人的,都不可能没有其道德责任;因为生活中一切有德之事均由履行这种责任而出,而一切无行之事皆因忽视这种责任所致”[注][古罗马]西塞罗:《论老年 论友谊 论责任》,徐奕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104、119、133、91页。。

在工程设计过程中,需要将生态环境断面尺寸的经济合理性作为设计目标,对设计排水沟、边沟以及截水沟进行合理优化。

三、西塞罗节制观的公共治理伦理价值

西塞罗节制观独具生活哲理性,是一种经验性的生活智慧和公共智慧,是其在复杂的社会政治生活中饱经沧桑后经过反思自省和深思熟虑后的真实表达。他采用了大量的现实和历史的真实案例进行论证说明,其论述和观点清晰深刻,给人以极多启迪。西塞罗的节制观侧重于个人的德性修养,而现代伦理则侧重于伦理规则和公共伦理,节制德性的有效运用需要配合其他德性一起才能使人得到全面发展。但我们知道,政府等公共组织并不是抽象的存在物,而是由具体的活生生的个体在共同的目标、利益、规则、制度和文化基础上所组成的机构,作为个体的公共管理者的节制德性具有着难以替代的基础性作用,遏制欲望冲动和强化节制德性成为公共治理有效性的前提之一。在当代公共治理中,其节制观尤其彰显出极大的伦理价值。

使用STC跟踪算法对目标的速度和轨迹进行计算,得到最终目标是否是越界人的结果,如图6(b)所示(图6(a)为未进行判断的结果)。

1.节制在全球化治理中的伦理价值

全球化治理是由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机制和全球环境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协同化系统。从全球化治理对象的全球性问题及其治理来看,节制德性的缺失是全球性问题产生的直接根源,同时强化全人类的节制德性也是从根本上治理全球化问题的公共伦理和基本路径。

公职人员是国家的管理者,其行使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的赋予和委托,其公务活动影响甚巨,为此必须节制其权力,使其用权为民。西塞罗指出:“掌理国事的那些人所从事的是最重要、最能显示出勇气和魄力的活动,因为这种公务活动范围最广,涉及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注][古罗马]西塞罗:《论老年 论友谊 论责任》,徐奕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101、21、121、110、132、147页。。作为公职人员必须更加节制,具有节制的德性和德行,“一个行政长官特别要记住的是,他代表国家,他的责任是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尊严,执行法律,使所有的公民都享受到法律所赋予他们的权利,不忘记所有这一切都是国家托付给他的神圣职责”[注][古罗马]西塞罗:《论老年 论友谊 论责任》,徐奕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101、21、121、110、132、147页。。

强化节制德性才能有效保护地球。地球作为目前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生活的家园,由于人类无节制的肆意掠夺破坏,已变得千疮百孔、危机四伏。为此,须改变人定胜天的无节制掠夺式征服自然的增长观和生产方式。人类须理性地认知自我,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节制对物质财富和大自然的肆意贪婪。贪得无厌不仅使人失其所有,节制的缺失还会导致人类自身的毁灭。

强化节制德性才能共建合作和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各国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大量的矛盾,但如缺乏节制而放任冲突发展,就会导致全人类的灾难。为此,世界各国都需在多方面多层次和多维度上培育和强化节制德性,节制相互敌视、敌对和对抗的态度。正如西塞罗所指出的:“总而言之,我们有责任尊重、保护和维持存在于人类所有成员之间的那种融洽友好的关系”[注][古罗马]西塞罗:《论老年 论友谊 论责任》,徐奕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158页。。世界各国在解决全球性问题时都责无旁贷,都须共同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承担起相应的责任,避免战争,节制冲突,通过和平谈判和民主协商制定规则和解决争端。

强化节制德性才能协力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和有效治理全球性问题。在全球化风险社会中,节制德性的缺失导致了大规模人造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增长,使地球成为了一个危险的“失控”世界。为此,世界各国都须有所节制,发达国家则须节制霸权欲望,克服恃强凌弱、咄咄逼人的自大态势,并且应该承担更多的道义和法律责任,克服自我中心主义。发展中国家不能袖手旁观,也需要节制极端民族主义或妄自菲薄的心态,协力共商共建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守国际准则,共建新型国际关系。

2.节制在生态治理中的伦理价值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经历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严重的生态破坏与政府、企业和公民的节制德性的普遍缺失直接相关。

培育节制德性才能转变政府职能,改变全能型政府观念,克制政绩工程冲动,全面建设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强化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责任。当前,仍有一些地方政府恃权傲物,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职能虚位、越位、错位,执法偏软偏虚,片面理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GDP论英雄,漠视更高的道德价值,缺乏对环境和人类生命的道德关怀。为此,应该培育地方政府的节制德性,加强对公务员的节制德性教育,节制权力,全面推行地方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意识和责任意识,明确环保部门主体责任,强化责任追究,坚守生态红线和底线。

培育节制德性才能使公民成为具有生态责任意识的文明人。在消费社会中,超前消费、过度消费、炫耀性消费造成了对资源的极大浪费,也导致公民环保意识和节制德性的淡薄。消费主义的“消费—产生欲望—再消费—再产生欲望”无限循环和无限繁殖的“我消费我存在”的消费哲学侵蚀了人的主体性,使人陷入被贪欲奴役的状态,导致精神上的无根性和社会心理的失衡与焦虑,同时也导致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为此,应强化公民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培育节制德性,“有条理、有节制、行为一致及类似的品质是有作用的,为此不仅需要在思想上作出改变,而且还要诉诸行动”[注][古罗马]西塞罗:《有节制的生活》,刘勃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4年版,第55、147、74页。。公民应该节制对物质财富的过分贪求和沉溺,培育责任伦理,增强环保意识,知行合一,进行绿色消费,强化绿色财富观、绿色发展观和绿色幸福观。

培育节制德性才能增强企业社会责任和生态责任。资本的本质是贪婪的,总是追求收益最大化。“资本的消费逻辑开始控制了人类的精神领域,不仅主体的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就连主体本身的自我建构都成为一个巨大的难题,被控制、被殖民化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人类的‘安全焦虑’”[注]翟安康:《社会治理视域下“安全焦虑”的化解》,《云南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企业在利润最大化驱使下,倚仗现代技术和资本,对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等肆意滥采滥伐,缺乏社会责任,肆意破坏环境。为此,必须培育企业的节制德性,用合法手段追求正当合理的利润,节制对利润的过度贪婪,强化企业社会生态责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企业要实现从“经济人”向“生态人”转变,不能触碰法律法规红线。社会责任是企业的底线,企业在追求利润、创造财富的同时,还需承担对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责任。要通过法治建设和社会监督的外在力量强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强化企业的自律机制建设,提升其节制伦理境界。

“刚开始说什么球鞋,我完全没印象,我跟她说,没这档子事儿,她就是不信,她说我不承认是因为不想接受她的爱,但这不能改变我是世界上唯一关心过她的人这个事实。都给我整糊涂了,也不知道哪个傻叉在高二那年在她家门口放了双红色球鞋,她说这之前她在体育课上穿拉带鞋被老师批了好几次,她没钱买。后来我想起来了,她穿那双红鞋的时候,我是跟她开过玩笑,说童话里都是小红帽,你这小红鞋也贼可爱。因为她平时也没穿过什么像样的东西,我就注意到了。我当时就是犯贱,她就认准了是我送的。可能也怨我长得太帅。哎——”潘阳忽然如梦初醒,“我说你咋知道她家门儿呢?那鞋是不是你送的?”

3.节制在腐败治理中的伦理价值

领导者是行使权力的公共管理者,其基本职责是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一个行政长官特别要记住的是,他代表国家,他的责任是维护国家的荣誉与尊严,执行法律,使所有的公民都享受到法律所赋予他们的权利,不忘记所有这一切都是国家托付给他的神圣职责”[注][古罗马]西塞罗:《有节制的生活》,刘勃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4年版,第55、147、74页。。但有的领导者却因丧失节制德性而走上贪污腐败之路,节制德性的缺失导致反腐第一道防线的失守。自2012年至2017年的5年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8.9万起,处理党员干部25.6万人。这些被查处的党员干部一个突出的共性问题就是节制德性的全面缺失和令人瞠目结舌的贪婪奢靡。

增强领导者节制德性才能抑制贪婪本性。由于缺乏内在节制和外在党纪国法制约,一些领导干部对财富、权力、荣誉、性欲等过度贪婪。“简朴和适度的饮食,一种正常的生活和庄重节制,这都是防止政治腐败的最好的防腐剂”[注][法]路易斯·博洛尔:《政治的罪恶》,蒋庆等译,北京:改革出版社,1999年版,第224页。。研究证实,幸福感与物质欲望和感性欲望的满足没有直接正相关关系。为此,须增强节制德性使领导者从对物质财富和名利的贪欲中觧脱出来,坚守道德底线,提升道德境界,完善道德人格。

增强领导者节制德性才能促进社会公正的实现。节制和公正有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彼此相互依存,没有节制就不可能有正义。良好的节制德性有利于领导者强化法治意识,避免对权力的滥用,控制过度的欲望,有利于正义的实现,“而一个人在贪求显赫地位时,很难保证自己是公平的,可公平却是公正的根本属性”[注][古罗马]西塞罗:《有节制的生活》,刘勃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4年版,第55、147、74页。。领导者对自身权力和贪欲的节制、对既得利益集团强势垄断的节制是实现正义的基本要件。只有通过对社会各阶层群体利益诉求的协调整合,节制过度的不正当、不合法的要求和欲望,才有助于平衡利益,实现公正。

增强领导者节制德性才能有效治理和净化政治伦理生态。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盛行导致了政治生态的恶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就是从根本上节制领导干部的权力不为、权力滥为行为,反对和纠正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就是节制领导干部的贪图享乐、奢靡贪腐。“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更是严格对领导干部贪欲的节制。通过卓有成效治理腐败,抓住“关键少数”领导干部,初步形成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伦理生态。由此可见,增强节制德性能够使领导者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强化节制的道德意志,不断提升自我净化、自我警醒、自我完善的能力,进行习惯性节制的道德实践,形成良好的政治伦理生态。

四、余论

西塞罗主张应该过有节制的生活,把节制作为获得幸福的必要条件,认为节制在根源性上并不高于其他德性,不主张像犬儒学派那样刻意过禁欲主义的生活,不倡导抛弃一切享乐、爱好、情欲。西塞罗的节制观,与古希腊的节制思想一样,均非单一的克制欲望和坚持理性,而是强调人的灵魂各部分的中庸与和谐,是理性对欲望的领导,是不过分与不缺乏,是恰如其分。西塞罗的节制观主要来自柏拉图主义,但也融入了许多斯多亚主义和罗马的政治与法律实践经验,侧重于个人德性的修养,不像现代伦理学以伦理规则为侧重。但在强调个人道德品性的同时,西塞罗主张作为行使权力的公职人员更需要养成节制德性。在当代公共治理中,我们所强调的是西塞罗节制观的启示作用,因为在当前中国社会,由于消费主义、物质主义、享乐主义浪潮裹挟,在官本位特权主义驱使下,有的公共管理者节制德性日渐式微,这严重制约着公共治理的现代化。为此我们强调,在一如既往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依法治国基础上,应该增强公共管理者的节制德性。

〔中图分类号〕B5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909(2019)01-0127-10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习近平新时代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8BZZ018)、云南大学边疆治理与地缘政治学科(群)特区高端科研成果培育项目“边疆治理与政治文化研究”(项目编号:Z2018-0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袁明旭,男,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政治哲学。

[责任编辑:吕本修]

标签:;  ;  ;  ;  ;  ;  ;  ;  ;  ;  ;  ;  ;  ;  

袁明旭:西塞罗的节制观及其公共治理伦理价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