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对抗震问题的分析斯德克江.阿布里孜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对抗震问题的分析斯德克江.阿布里孜

新疆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摘要:现如今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土木工程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而我国在对土建工程进行结构设计过程中,在对抗震方面进行设计时存在大量的问题,同时在桩基设计方面也存在着显著的问题。但在地震的影响之下,严重影响着工程结构安全,因此,在进行工程建设过程中要重视对抗震方面的设计,抗震设计对于工程建设而言是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所以必须得到重视。本文就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对抗震问题的分析进行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抗震问题;分析

土木工程结构的抗震性设计已经开始引起有关部门的逐渐重视,就目前我国的一些建筑结构来看,其在一定的程度上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将抗震性充分的融入到土木工程设计当中,从而可以促使土木工程可以具备良好的安全性能。因此,土木工程结构的设计人员必须依据实际的工作经验,来深入的对其进行总结与分析,从而进一步的将一些抗震性的经验进行了提升,确保建筑物稳定性的有效提升,还给居民一个有安全保障的家园。

1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性的重要意义

地壳运动就会产生地震,其是一种自然灾害。这种现象是发生的,大部分地震可能会轻微感觉到,少数地震会对人们的财产、身心造成严重伤害,正常生活中会发生重大影响的人。地震给人们带来了灾难,往往是因为房屋和建筑物的建设不够结实,造成了倒塌的痛苦。可见,土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当抗震设计在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得到改善的情况下,给人们带来的地震损失和损失将减少,将给人们的幸福带来进一步的保障。

2土木工程中抗震结构设计的主要原则

2.1整体的设计要遵循科学性、合理性

在整个的土木工程设计中,设计出一个科学、合理的工程结构图是首要的工作。在对所要建设的建筑物进行结构的规划过程中,必须依照实际的情况出发进行考虑,在设计的时候,建筑的真题结构必须要科学、合理,才不会出现建筑物整体受到损坏的情况发生。在进行结构的设计时,考虑问题也要全面化,不能只限于整体进行考虑,针对于结构中楼盖、柱体与盖板的位置的基础时,每一个细小的环节,也必须考虑周全,保证各个部件之间可以进行良好的对接,促使结构中的每个连接点都可以得到保障,从而实现建筑整体的稳定与安全,提升土木工程结构的抗震性能。

2.2结构应以简单为主

简单明析的整体结构是设计土木工程的抗震性结构的最为保障的前提条件,在图纸中,也应当保证整体结构的受重情况,只要通过一些简单的计算就能轻松的计算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确保土木工程的抗震设计精准性。在地震发生时,由于土木工程结构的简单明了,从而降低了建筑物的损害程度。针对于土木工程的薄弱环节来讲,简单的结构也促使其的坚固性得到了很好的提升,从而也带动了土木工程整体稳固性的有效来提高,随之,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也得到了提升。

2.3结构必须确保合理、整齐

良好的布局也是建筑物结构必须具备的基础条件,因此,在进行土木工程结构的规划工作中,建筑物结构的整齐与合理的原则必须要遵循。要想促使建筑物结构整体抗侧压能力的有效提升,就必须确保结构外形与刚度可以有效的进行有机协调。由此一来,建筑物结构的抵御压力的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还对中心位置偏离情况起到了预防的作用,更进一步的将建筑物的整体质量进行了提高,保障了土木工程抗震性的有效加强。

3影响土木工程结构抗震性的因素

3.1建筑场地

土木工程的具体建筑场地是影响工程结构抗震性的重要因素。由于我国很多地区都处在地震多发带上,而各地地质情况不一,这都会严重影响工程的抗震性能。而地震一旦发生在土层较为松软的场地中就会加剧地震对建筑的破坏性,造成的损失巨大。

3.2建筑结构体系

建筑结构的设计对建筑的整体抗震性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在具体的设计中就要充分考虑到二者之间的关系。需要注意的是要正确地看待并处理建筑结构中的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最大程度地做到二者的协调,局部的建设不能影响到整体的布局和使用,而整体结构需要为局部的使用提供支持,另外,在抗震性能上还要确保建筑的局部不会对整体产生影响,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工程结构的抗震性能。

4提升土木工程结构抗震性的措施

4.1完善抗震设计方案

首先从设计方案着方面入手,着重完善设计方案。作为工程施工的重要依据和参考,在设计中要充分体现出工程的细节部分,抗震性设计的细节不容小觑,尤其要针对抗震性能较为薄弱的环节进行强化处理,从而保障建筑结构整体性能的提升。根据工程所在的地质条件,合理分析其对工程抗震性的影响并选择合理的措施进行优化与改进。

4.2做好土木工程的选址工作

工程所在地对工程的抗震性有很大的影响和作用。因此,为了保障工程的安全性,就需要在选址方面进行科学的分析,尤其是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处在地震多发带上,因此在选址方面要尽量避开那些容易发生大的地震的地方,避开地震带,最重要的是尽量远离地壳的交汇处,避免地壳运动对建筑的影响。其次,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条件也是影响抗震性的重要条件,因此在选址方面尽量挑选地质强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土木工程的建设,以对抗可能发生的地壳运动,尽可能降低其对工程的影响。

4.3对建筑结构进行慎重选择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土木工程设计和建设的平面以及立体的布置,提高设计数据的准确性与精度,从而保障设计和施工的安全性以及建成后的抗震性。其次需要确保工程建设材料的质量,要根据工程的抗震性要求挑选合适的材料,对材料的硬度和强度要进行严格的检查,避免建筑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变形影响到建筑节后整体的性能。

4.4以抗震等级为依据进行抗震性设计

对土木工程结构的抗震性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抗震的等级,根据这个等级进行等级的划分,可以有效地节省资源,同时保障工程结构的性能。根据抗震的要求,要分别处理结构中的梁与墙等个结构。当发生地震时,要使得土木工程的结构满足建筑的防护标准。在混凝土的设计和建设中要保证期在面临高烈度的地震时保持较好的承载力和延展性,从而保障工程结构的完整性,使得工程结构的每一个环节与部分都保持良好的抗震性能。在设计土木工程结构时首先应该保证结构中的每一个节点不能够被破坏,因此,结构设计要使得同一个层之间的柱更好地承受地震带来的作用力。结构中要保证梁与柱端之间的塑胶性,这才能提升抗震性的有效体现。

4.5加强抗震防线的设置

抗震防线的设计可以在地震发生时为人们提供逃生的机会,因此在土木工程的结构设计方面要加强抗震防线的设计。在设计的时候需要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场地和部件,其次要严格把控抗震材料的质量,从而保障防线的质量,进而提高土木工程结构的抗震性能。可以大大的缓解地震的冲击力,还可以尽量的降低地震的破坏力,从而减轻地震带来的损失。

5小结

由于抗震性能的融入,促使了建筑整体安全性能以及稳定性能的大力提升,将诸多的安全隐患排除在外。针对我国的建筑部门来讲,必须依据国外的先进技术与知识,通过深入的探究与分析,结合实际的建筑结构,实现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抗震性能的不断加强。

参考文献:

[1]刘章军,王磊,黄帅.非平稳随机地震作用的结构整体可靠度分析[J].工程力学,2015,12:225-232.

[2]吴广,黄德明.载荷系数法公路桥梁抗震设计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5,11:247-249.

[3]苏何先,潘文,柏文峰,白羽,杨晓东.新型土坯墙体房屋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5,06:54-61.

[4]黄慧生.桥梁抗震挡块研究现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5,11:157-158.

标签:;  ;  ;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对抗震问题的分析斯德克江.阿布里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