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内意义论文_吴旻昊,黄旭

导读:本文包含了言内意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符号学,意义,社会,息差,修辞,儒林外史,诗经。

言内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吴旻昊,黄旭[1](2019)在《论社会符号学视阈下《诗经》言内意义的再现——以修辞翻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功能相似,意义相符"的社会符号学翻译标准,从比喻和双关这两种修辞手段的翻译为例,探讨《诗经》中言内意义的再现。其中比喻又分为明喻、暗喻及借喻叁类,双关也可以分为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种,在引用了《诗经》较为经典案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着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的译文,分析社会符号学翻译法的得失,并探讨译文所体现的语言功能。(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9年45期)

吴旻昊,刘荔[2](2019)在《社会符号学视阈下《诗经》言内意义翻译方法探究——以詹姆斯·理雅各和许渊冲翻译《关雎》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意义相符,功能相似"的社会符号学翻译标准,分别从音韵、词汇及句法这叁个言内意义的层面,对比分析近代英国着名汉学家詹姆斯·理雅各和我国着名翻译家许渊冲译《关雎》时言内意义的转换,以此探讨《诗经》言内意义的翻译方法。(本文来源于《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张飘[3](2019)在《论《阿Q正传》西班牙语译本中言内意义的再现——从社会符号学翻译法的角度》一文中研究指出《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经典作品,结合其西班牙语译本中的典型实例,以社会符号学翻译法"意义相符,功能相似"为标准,从语音、词汇和语法叁个层面评析言内意义在译文中的具体体现及翻译的得失,从而揭示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对于文学经典翻译研究的客观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叁峡论坛(叁峡文学·理论版)》期刊2019年04期)

余燕[4](2019)在《社会符号学视角下《朱子家训》的言内意义与审美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朱柏庐着《朱子家训》是几百年来在中国广泛流传的家庭伦理古代典籍。社会符号学翻译观强调翻译不仅要尽量再现原文的意义,还应该尽量接近原文的功能,在意义和功能上忠实于源语。本文以社会符号学为视角,从言内意义的传递和审美功能的再现两个方面,以"意义相符,功能相似"的翻译标准为指导,探讨《朱子家训》张香桐译本和郭着章译本对原文言内意义的传递和审美功能的再现。(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9年14期)

刘佳[5](2018)在《言语行为动词与言内行为意义分析——基于构式语法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Austin言语行为叁分法中的言内行为更多关注的是话语意义的本身,对这一层面意义的考察采取的是从部分到整体的思路,即有一定含义的词汇构成合乎语法的句子,句子整体的意义就体现在词汇意义之中。通过考察promise,refuse,offer这叁个承诺类言语行为动词发现,本身不具有"给予义"的动词因出现在双及物构式中而具有了此义。因此,仅通过言语行为动词的意义分析是不能准确解释言内行为的意义,应采取从整体到部分及重视整体与部分互动关系的分析思路。(本文来源于《济宁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刘丽琳[6](2017)在《浅谈英语文学翻译中言内意义的处理和信息差的弥补》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当下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越来越加快,对外贸易的频次也逐渐增多,学好一门外语也是新世纪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在且学好外语无非是为了能够看懂外语内容,能够使用这门语言进行交流。本文就有关英语文学翻译中言内意义的处理和信息差的弥补进行相关探讨和研究。(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7年11期)

陈勇[7](2016)在《社会符号学视阙下《生死疲劳》言内意义的转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社会符号学翻译理论的"功能相似,意义相符"为标准,通过评析《生死疲劳》葛浩文译本中的言内意义的转换,指出译者正确地理解了原着内容,较成功地在译文中转换再现了原着的言内意义。(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6年28期)

刘茹[8](2015)在《英语文学翻译中言内意义的处理和信息差的弥补》一文中研究指出翻译是一项促进多元文化和思想交流的活动,它能够将某作品的内涵以其他语言的形式准确地呈现给读者,从而使双方的文化得到互补。我国最常见的翻译工作是将英语文学翻译成中文形式,也即是将英语文学原文的内容、思想、意义、价值及写作风格等用中文进行叙写。按照社会符号学的观点,可以将语言的意义分为指称意义、语用意义和言内意义,这叁者之中,言内意义是公认的翻译难点,也是制约一篇文章可译性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针对英语文学翻译中言内意义的处理和信息差的弥补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翻译工作有所助益。(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博览》期刊2015年09期)

李菁,王烟朦[9](2015)在《社会符号学视阈下霍译《葬花吟》言内意义的再现——以修辞的翻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意义相符,功能相似"的社会符号学翻译标准,以双关、典故和重复叁种修辞的翻译为例,探讨了《葬花吟》霍译本中言内意义及相应功能的再现。分析表明,英汉两种语言符号的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言内意义及相应功能在翻译过程中的流失。因此,在诗歌翻译的过程中,要注重言内意义的转换,尤其是修辞的再现。(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5期)

陈勇[10](2015)在《从社会符号学视角看杨译《儒林外史》中言内意义的转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社会符号学的翻译理论,根据"功能相似,意义相符"的翻译标准,评析了杨译《儒林外史》言内意义的转换,证明了译者深刻地领悟了原着内容,较成功地在译文中转换传递了原着的言内意义。(本文来源于《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言内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意义相符,功能相似"的社会符号学翻译标准,分别从音韵、词汇及句法这叁个言内意义的层面,对比分析近代英国着名汉学家詹姆斯·理雅各和我国着名翻译家许渊冲译《关雎》时言内意义的转换,以此探讨《诗经》言内意义的翻译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言内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1].吴旻昊,黄旭.论社会符号学视阈下《诗经》言内意义的再现——以修辞翻译为例[J].校园英语.2019

[2].吴旻昊,刘荔.社会符号学视阈下《诗经》言内意义翻译方法探究——以詹姆斯·理雅各和许渊冲翻译《关雎》为例[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9

[3].张飘.论《阿Q正传》西班牙语译本中言内意义的再现——从社会符号学翻译法的角度[J].叁峡论坛(叁峡文学·理论版).2019

[4].余燕.社会符号学视角下《朱子家训》的言内意义与审美功能[J].名作欣赏.2019

[5].刘佳.言语行为动词与言内行为意义分析——基于构式语法视角[J].济宁学院学报.2018

[6].刘丽琳.浅谈英语文学翻译中言内意义的处理和信息差的弥补[J].校园英语.2017

[7].陈勇.社会符号学视阙下《生死疲劳》言内意义的转换[J].长江丛刊.2016

[8].刘茹.英语文学翻译中言内意义的处理和信息差的弥补[J].中国民族博览.2015

[9].李菁,王烟朦.社会符号学视阈下霍译《葬花吟》言内意义的再现——以修辞的翻译为例[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10].陈勇.从社会符号学视角看杨译《儒林外史》中言内意义的转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

论文知识图

(图表中右箭头表示影响,双箭头表示关联...给 两 岸 协句间各方面连接关系差异统计直方图星系NGC6503转动速度曲线图注意在交替口译过程中的分布情况为隶属古徽州的休宁县境内

标签:;  ;  ;  ;  ;  ;  ;  

言内意义论文_吴旻昊,黄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