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撑杆电机论文和设计-童腾超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尾撑杆电机,旨在提供一种具有阻隔电刷导线外露且使用寿命高的尾撑杆电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电机壳体,所述电机壳体内安装有电机轴;端盖,所述端盖上设置有导电片,所述端盖安装在电机壳体一端;电刷座,所述电刷座设置在端盖上朝向电机壳体的一端,所述电刷座内安装有电刷;导线柱,所述导线柱设置在端盖上朝向电机壳体的一端,所述导线柱上绕设有导线,且导线连接所述电刷和导电片;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在导线柱外侧的端盖表面;所述电刷座与连接部之间一体成型有用于阻隔导线外露的挡板,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机技术领域。

设计方案

1.一种尾撑杆电机,包括:

电机壳体(1),所述电机壳体(1)内安装有电机轴(11);

端盖(2),所述端盖(2)上设置有导电片(4),所述端盖(2)安装在电机壳体(1)一端;

电刷座(21),所述电刷座(21)设置在端盖(2)上朝向电机壳体(1)的一端,所述电刷座(21)内安装有电刷(211);

导线柱(3),所述导线柱(3)设置在端盖(2)上朝向电机壳体(1)的一端,所述导线柱(3)上绕设有导线(31),且导线(31)连接所述电刷(211)和导电片(4);

连接部(5),所述连接部(5)设置在导线柱(3)外侧的端盖(2)表面;

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刷座(21)与连接部(5)之间一体成型有用于阻隔导线(31)外露的挡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撑杆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6)沿端盖(2)轴向上的垂直高度高于连接部(5)和电刷座(21)沿端盖(2)轴向上的垂直高度,所述挡板(6)上与电机壳体(1)相对的端部为楔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尾撑杆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5)、挡板(6)和电刷座(21)的周侧表面分别与电机壳体(1)的内侧面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撑杆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6)与电刷座(21)及连接部(5)内侧一体相连构成有用于容置导线(31)的间隙空间(6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撑杆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刷座(21)和连接部(5)均与所述端盖(2)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端盖(2)上开设有与电机轴(11)相配合的贯通孔(25),所述电刷座(21)上朝向贯通孔(25)开设有用于容纳电刷(211)的电刷腔,且电刷座(21)上与挡板(6)相对一侧壁开设有与所述电刷腔连通的槽口(212),所述电刷座(21)上端还开设有用于容置导线(31)的布线槽(2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尾撑杆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线槽(213)为“V”形结构,且“V”形结构的布线槽(213)较窄的一端靠近贯通孔(25)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撑杆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2)上还安装有扭簧(7),所述扭簧(7)使所述电刷(211)始终具有朝向贯通孔(25)滑移的运动趋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撑杆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2)上远离电刷座(21)的一端设置有支撑座(22),所述支撑座(22)的底端内侧面一体成型有环状结构凸缘(221),所述凸缘(221)构成有间隙槽,所述间隙槽内安装有磁环(8),所述磁环(8)与电机轴(11)固定连接,所述端盖(2)上还开设有轴向贯穿间隙槽的安装槽(2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尾撑杆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4)贯穿设置在端盖(2)的外侧边缘位置,且导电片(4)上远离导线(31)的一端贯穿至支撑座(22)一侧的端盖(2)表面并与一导电插脚(9)电连接,所述导电插脚(9)一端箍设在导电片(4)表面,且导电插脚(9)另一端与一电路板组件(10)电连接,所述电路板组件(10)安装在支撑座(22)的上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尾撑杆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2)上靠近电机壳体(1)一端的贯通孔(25)内安装有轴承(24),所述轴承(24)与电机轴(11)相配合。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尾撑杆电机。

背景技术

汽车电动尾门,其实也就是电动后备箱。指后备箱采用电动或者是遥控方式开开启或关闭。若要开启后备箱,只需按一下车里的按钮或者是遥控钥匙,后备箱就会自己打开,如果要关闭后备箱,就按一下后备箱里的关闭按钮或者车内的关闭按钮后,或者是遥控钥匙备箱就会自己关闭。

尾门电机是汽车电动尾门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尾门电机的产品要求时体积小,力矩大,目前汽车尾门电机的电刷座通常采用螺钉固定安装在端盖表面,然后在电刷座内安装电刷,采用这种结构设计的电刷座在长期使用时,螺钉易松动,导致电刷座联动电刷出现偏移,导致电机无法正常运转;同时,电刷通常安装有导线在电刷座上安装电刷时,由于现有的端盖上缺乏用于阻隔导线外露的阻挡件,安装端盖与电机壳体时,导线易卡在端盖与电机壳体之间,且反复拆装易引起导线损坏。现有用于尾门电机中的磁环通常设置在支撑座外侧的端盖表面,磁环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在跟随电机轴同步旋转的过程中,容易损坏导致装置使用寿命缩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阻隔电刷导线外露且使用寿命高的尾撑杆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一种尾撑杆电机,包括:

电机壳体,所述电机壳体内安装有电机轴;

端盖,所述端盖上设置有导电片,所述端盖安装在电机壳体一端;

电刷座,所述电刷座设置在端盖上朝向电机壳体的一端,所述电刷座内安装有电刷;

导线柱,所述导线柱设置在端盖上朝向电机壳体的一端,所述导线柱上绕设有导线,且导线连接所述电刷和导电片;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在导线柱外侧的端盖表面;

所述电刷座与连接部之间一体成型有用于阻隔导线外露的挡板。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尾撑杆电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装置在电刷座与连接部之间设置与电刷座及与连接部一体成型的挡板,方便了加工,降低了成本;挡板将导线阻隔避免外露,有效避免在安装端盖与电机壳体时导线易卡在端盖与电机壳体之间,且反复拆装易引起导线损坏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挡板沿端盖轴向上的垂直高度高于连接部和电刷座沿端盖轴向上的垂直高度,所述挡板上与电机壳体相对的端部为楔形结构。端部为楔形结构的挡板且高度高于连接部的电刷座,一方面便于端盖插入电机壳体内,另一方面,使阻隔电刷导线外露的效果更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连接部、挡板和电刷座的周侧表面分别与电机壳体的内侧面相配合。使端盖在插入电机壳体的过程更加平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挡板与电刷座及连接部之间构成有用于容置导线的间隙空间。设置用于容置导线的间隙空间有利于导线柱上到电刷之间导线的布放。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电刷座和连接部均与所述端盖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端盖上开设有与电机轴相配合的贯通孔,所述电刷座上朝向贯通孔开设有用于容纳电刷的电刷腔,且电刷座上与挡板相对一侧壁开设有与所述电刷腔连通的槽口,所述电刷座上端还开设有用于容置导线的布线槽。端盖上一体成型的电刷座及连接部,便于加工,降低造价,同时,避免长期使用下,电刷座出现松动的问题;电刷腔有效保护电刷,避免受损;设置槽口,便于工作人员在电刷座上取出或者拆除电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布线槽为“V”形结构,且“V”形结构的布线槽较窄的一端靠近贯通孔设置。“V”形结构的布线槽,方便工作人员插入电刷导线,同时提升电刷导线在布线槽内的稳固程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端盖上还安装有扭簧,所述扭簧使所述电刷始终具有朝向贯通孔滑移的运动趋势。设置扭簧,提升电刷与电机轴之间接触的更加持续,避免接触不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端盖上远离电刷座的一端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底端内侧面一体成型有环状结构凸缘,所述凸缘构成有间隙槽,所述间隙槽内安装有磁环,所述磁环与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端盖上还开设有轴向贯穿间隙槽的安装槽。在支撑座内侧凸缘上的间隙槽内安装磁环,提升对磁环的保护效果,避免受损,提升使用寿命;同时设置轴向贯穿间隙槽的安装槽,方便了工作人员后期拆装磁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导电片贯穿设置在端盖的外侧边缘位置,且导电片上远离导线的一端贯穿至支撑座一侧的端盖表面并与一导电插脚电连接,所述导电插脚一端箍设在导电片表面,且导电插脚另一端与一电路板组件电连接,所述电路板组件安装在支撑座的上端。分体设置的导电片与导电插脚,方便了拆装,同时便于工作人员后期维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端盖上靠近电机壳体一端的贯通孔内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与电机轴相配合。设置轴承使电机轴在转动的过程中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端盖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端盖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电机壳体、11电机轴;2端盖、21电刷座、211电刷、212槽口、213布线槽、22支撑座、221凸缘、23安装槽、24轴承、25贯通孔、3导线柱、31导线、4导电片、5连接部、6挡板、61间隙空间、7扭簧、8磁环、9导电插脚、10电路板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及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尾撑杆电机,包括:

电机壳体1,所述电机壳体1内安装有电机轴11;端盖2,所述端盖2上设置有导电片4,所述端盖2安装在电机壳体1一端;电刷座22,所述电刷座22设置在端盖2上朝向电机壳体1的一端,所述电刷座22内安装有电刷221;导线柱3,所述导线柱3设置在端盖2上朝向电机壳体1的一端,所述导线柱3上绕设有导线31,且导线31连接所述电刷221和导电片4;连接部5,所述连接部5设置在导线柱3外侧的端盖2表面;所述电刷座22与连接部5之间一体成型有用于阻隔导线31外露的挡板6。

其中,所述挡板6沿端盖2轴向上的垂直高度高于连接部5和电刷座21沿端盖2轴向上的垂直高度,所述挡板6上与电机壳体1相对的端部为楔形结构。所述连接部5、挡板6和电刷座21的周侧表面分别与电机壳体1的内侧面相配合。所述挡板6与电刷座21及连接部5内侧一体相连构成有用于容置导线31的间隙空间61。所述电刷座21和连接部5均与所述端盖2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端盖2上开设有与电机轴11相配合的贯通孔25,所述电刷座21上朝向贯通孔25开设有用于容纳电刷211的电刷腔,且电刷座21上与挡板6相对一侧壁开设有与所述电刷腔连通的槽口212,所述电刷座21上端还开设有用于容置导线31的布线槽213。所述布线槽213为“V”形结构,且“V”形结构的布线槽213较窄的一端靠近贯通孔25设置。所述端盖2上还安装有扭簧7,所述扭簧7使所述电刷211始终具有朝向贯通孔25滑移的运动趋势。所述端盖2上远离电刷座21的一端设置有支撑座22,所述支撑座22的底端内侧面一体成型有环状结构凸缘221,所述凸缘221构成有间隙槽,所述间隙槽内安装有磁环8,所述磁环8与电机轴11固定连接,所述端盖2上还开设有轴向贯穿间隙槽的安装槽23。所述导电片4贯穿设置在端盖2的外侧边缘位置,且导电片4上远离导线31的一端贯穿至支撑座22一侧的端盖2表面并与一导电插脚9电连接,所述导电插脚9一端箍设在导电片4表面,且导电插脚9另一端与一电路板组件10电连接,所述电路板组件10安装在支撑座22的上端。所述端盖2上靠近电机壳体1一端的贯通孔25内安装有轴承24,所述轴承24与电机轴11相配合。

工作原理:安装时,工作人员,首先将电机轴11一端安装轴承24,并且将电机轴11安装有轴承24的一端插入端盖2上的贯通孔内,进一步的,将磁环8安装在凸缘221内侧的间隙槽内,并且将磁环8与电机轴11固定连接,进一步的,将电路板组件10安装在支撑座22表面,并且将导电片4在连接部5一侧的端盖2插入贯穿至支撑座22一侧的端盖2表面,进一步的,工作人员将导电插脚9箍设在导电片4表面,并且将导电插脚9与电路板组件10固定连接,进一步的,工作人员在电刷座21内安装电刷211,并且使扭簧7紧抵在电刷211上远离贯通孔的一端面,进一步的,将导线31绕设在导线柱3周侧,并且将导线31一端穿过布线槽213与电刷211连接,另一端与导电片4连接,并且将导线31压入挡板6与电刷座21及连接部5之间构成的间隙空间内,进一步的,工作人员将安装有电机轴11的端盖2插入电机壳体1内并压紧电机壳体1上的紧固件,最后将支撑座22上的电路板组件10与导电插脚9固定连接即可完成安装。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在电路板组件10一侧的端盖2上安装用于容纳电路板组件10壳体,避免电路板组件10及磁环8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蓄积灰尘。本装置在端盖2上一体成型设置有阻隔导线31外露的挡板6,有效避免在安装端盖2与电机壳体1时导线31易卡在端盖2与电机壳体1之间,且反复拆装易引起导线31损坏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在支撑座22内侧凸缘221上的间隙槽内安装磁环8,有效保护磁环8,避免受损,进一步的提升使用寿命;同时设置轴向贯穿间隙槽的安装槽23,方便了工作人员后期拆装磁环8,本装置导电片4的结构设计同样具有便于拆装的特点,方便工作人员进行维护。本装置还具有结构设计简单,可靠程度高等特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一种尾撑杆电机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1157451.0

申请日:2019-07-2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7(宁波)

授权编号:CN209896831U

授权时间:20200103

主分类号:H02K5/22

专利分类号:H02K5/22;H02K5/14;H02K11/00;E05F15/616

范畴分类:37A;

申请人:宁波精成车业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宁波精成车业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中河街道潘火桥村

发明人:童腾超;李玲军;王盼军

第一发明人:童腾超

当前权利人:宁波精成车业有限公司

代理人:张圆

代理机构:33322

代理机构编号:宁波鄞州中致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22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一种尾撑杆电机论文和设计-童腾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