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镀膜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链条张紧度可调节的电泳件输送设备,包括机架,机架包括环形顶框以及立柱,环形顶框上表面周向转动连接有若干个驱动链轮,环形顶框设有与驱动链轮相啮合的输送链条,输送链条上设有悬挂件,机架上设有驱动机构以及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滑移连接于环形顶框上表面的安装座、转动承载于安装座上的调节链轮以及螺杆,调节链轮与输送链条相啮合,螺杆沿水平方向轴承连接于安装座远离输送链条的一侧,机架上设有用于支撑螺杆的支撑块,螺杆螺纹连接且贯穿支撑块相对的两侧面。该装置能够方便快捷的对输送链条的张紧度进行调节,进而提高输送链条输送电泳件的效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链条张紧度可调节的电泳件输送设备,包括机架(1),其特征是:所述机架(1)包括沿水平设置的环形顶框(101)以及多根连接于环形顶框(101)底部用于支撑环形顶框(101)的立柱,所述环形顶框(101)上表面沿竖直方向周向转动连接有若干个驱动链轮(3),所述环形顶框(101)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驱动链轮(3)相啮合的输送链条(2),所述输送链条(2)上设置有若干个悬挂件(20),所述机架(1)上分别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驱动链轮(3)转动的驱动机构以及用于调节输送链条(2)张紧度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移连接于环形顶框(101)上表面的安装座(4)、转动承载于安装座(4)上的调节链轮(5)以及螺杆(6),所述安装座(4)沿靠近或远离所述输送链条(2)的方向滑移,所述调节链轮(5)与所述输送链条(2)相啮合,所述螺杆(6)沿水平方向轴承连接于安装座(4)远离输送链条(2)的一侧,所述机架(1)上设有用于支撑所述螺杆(6)的支撑块(7),所述螺杆(6)螺纹连接且贯穿支撑块(7)相对的两侧面。
设计方案
1.一种链条张紧度可调节的电泳件输送设备,包括机架(1),其特征是:所述机架(1)包括沿水平设置的环形顶框(101)以及多根连接于环形顶框(101)底部用于支撑环形顶框(101)的立柱,所述环形顶框(101)上表面沿竖直方向周向转动连接有若干个驱动链轮(3),所述环形顶框(101)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驱动链轮(3)相啮合的输送链条(2),所述输送链条(2)上设置有若干个悬挂件(20),所述机架(1)上分别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驱动链轮(3)转动的驱动机构以及用于调节输送链条(2)张紧度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移连接于环形顶框(101)上表面的安装座(4)、转动承载于安装座(4)上的调节链轮(5)以及螺杆(6),所述安装座(4)沿靠近或远离所述输送链条(2)的方向滑移,所述调节链轮(5)与所述输送链条(2)相啮合,所述螺杆(6)沿水平方向轴承连接于安装座(4)远离输送链条(2)的一侧,所述机架(1)上设有用于支撑所述螺杆(6)的支撑块(7),所述螺杆(6)螺纹连接且贯穿支撑块(7)相对的两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链条张紧度可调节的电泳件输送设备,其特征是: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其中一个所述驱动链轮(3)转动的驱动电机(16)、以及设置于驱动电机(16)和驱动链轮(3)之间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16)输出轴上的主动轮(17)、与驱动链轮(3)同轴设置的被动轮(18)以及张紧于所述主动轮(17)和被动之间的传动带(1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链条张紧度可调节的电泳件输送设备,其特征是:所述主动轮(17)和被动轮(18)均设置为同步带轮,所述传动带(19)设置为同步齿形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链条张紧度可调节的电泳件输送设备,其特征是:所述螺杆(6)远离安装座(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链条张紧度可调节的电泳件输送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环形顶框(101)上表面沿安装座(4)靠近或远离输送链条(2)的方向设置有燕尾槽(10),所述安装座(4)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燕尾槽(10)滑移配合的燕尾块(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链条张紧度可调节的电泳件输送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燕尾槽(10)与燕尾块(11)滑移配合的表面沿燕尾槽(10)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根滚柱(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链条张紧度可调节的电泳件输送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环形顶框(101)沿水平方向连接有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与环形顶框(101)的侧壁相互垂直,所述燕尾槽(10)的一端延伸至连接板(8)且与连接板(8)的侧壁相贯通,所述支撑块(7)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部(13),所述固定部(13)通过螺栓(14)连接固定在连接板(8)的上表面。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镀膜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链条张紧度可调节的电泳件输送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金属工件加工的过程中一般会在工件表面进行电镀或电泳处理;电镀工艺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或塑料材质表面镀上一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薄层的工艺,电泳工艺是利用外加电场使悬浮于电泳液中的颜料和树脂等微粒定向迁移并沉积于电极之一的基底表面的工艺。工件在进行电镀或电泳处理后均需要对工件进行清洗,以除去工件表面上残留的电镀液或电泳液。
例如公开号为CN10836005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镀件清洗设备,包括机架,机架包括环形的顶框,顶框由两端的半圆框和半圆框之间的边框组成,顶框的边框之间固定有若干纵向的横梁,横梁的下端面上固定有若干立柱,所述顶框的上端面上成型有若干个支柱,支柱上通过轴承铰接有链轮,链轮上安设有环形的输送链条,输送链条的链节上固定有若干清洗送料机构,清洗送料机构均匀分布在链节上。
该设备能够环形周转输送并能自动输送下料落入清洗槽清洗的设备,便于实现对磁性电镀件的自动清洗,提高电镀件的效率和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该设备同样能够运用于电泳件的清洁环节中。然而,该设备在进行电泳件的清洗过程中,输送链条经过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发生松弛,导致电泳件的输送效果不佳,故需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链条张紧度可调节的电泳件输送设备,该装置能够方便快捷的对输送链条的张紧度进行调节,进而提高输送链条输送电泳件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链条张紧度可调节的电泳件输送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沿水平设置的环形顶框以及多根连接于环形顶框底部用于支撑环形顶框的立柱,所述环形顶框上表面沿竖直方向周向转动连接有若干个驱动链轮,所述环形顶框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驱动链轮相啮合的输送链条,所述输送链条上设置有若干个悬挂件,所述机架上分别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驱动链轮转动的驱动机构以及用于调节输送链条张紧度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移连接于环形顶框上表面的安装座、转动承载于安装座上的调节链轮以及螺杆,所述安装座沿靠近或远离所述输送链条的方向滑移,所述调节链轮与所述输送链条相啮合,所述螺杆沿水平方向轴承连接于安装座远离输送链条的一侧,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支撑所述螺杆的支撑块,所述螺杆螺纹连接且贯穿支撑块相对的两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螺杆,螺杆转动推动安装座靠近或远离输送链条,驱动链轮与输送链条相抵,进而方便快捷的实现了输送链条张紧度的调节,同时利用螺杆与支撑块的螺纹连接配合具有自锁的功能,从而方便快捷的实现了安装座的定位,从而实现了输送链条的张紧度进行调节,进而提高输送链条输送电泳件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其中一个所述驱动链轮转动的驱动电机、以及设置于驱动电机和驱动链轮之间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轮、与驱动链轮同轴设置的被动轮以及张紧于所述主动轮和被动之间的传动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转动带动主动轮转动,进而驱动被动轮转动,由于被动轮与驱动链轮同轴设置,进而驱动链轮能够进行转动进而输送链条相应进行移动进行电泳件的输送工作,且带传动结构简单,而且传动平稳,将其设置在驱动电机与驱动链轮之间,能够起到缓冲吸振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主动轮和被动轮均设置为同步带轮,所述传动带设置为同步齿形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动带分别与主动轮和被动轮之间的啮合传动,使传动带在传动过程中不容易发生打滑,使得输送链条能够顺畅地工作。
优选的,所述螺杆远离安装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盘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转动螺杆进而使安装座的位置发生改变。
优选的,所述环形顶框上表面沿安装座靠近或远离输送链条的方向设置有燕尾槽,所述安装座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燕尾槽滑移配合的燕尾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燕尾槽对燕尾块的滑移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使得燕尾块在滑移的过程中不容易发生偏移,进而提高了安装座滑移时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燕尾槽与燕尾块滑移配合的表面沿燕尾槽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根滚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柱的设置将燕尾槽与燕尾块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减少了燕尾块滑移时的能量损耗。
优选的,所述环形顶框沿水平方向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环形顶框的侧壁相互垂直,所述燕尾槽的一端延伸至连接板且与连接板的侧壁相贯通,所述支撑块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连接板的上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安装座、螺杆以及支撑块的拆装更加简单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转动螺杆,螺杆转动推动安装座靠近或远离输送链条,驱动链轮与输送链条相抵,进而方便快捷的实现了输送链条张紧度的调节,同时利用螺杆与支撑块的螺纹连接配合具有自锁的功能,从而方便快捷的实现了安装座的定位,从而实现了输送链条的张紧度进行调节,进而提高输送链条输送电泳件的效果;
2、燕尾槽对燕尾块的滑移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使得燕尾块在滑移的过程中不容易发生偏移,进而提高了安装座滑移时的稳定性;
3、传动组件的结构简单,而且传动平稳,将其设置在驱动电机与驱动链轮之间,能够起到缓冲吸振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调节机构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驱动机构与输送链条连接的部分剖视图。
图中:1、机架;101、环形顶框;102、支柱;2、输送链条;3、驱动链轮;4、安装座;5、调节链轮;6、螺杆;7、支撑块;8、连接板;9、转盘;10、燕尾槽;11、燕尾块;12、滚柱;13、固定部;14、螺栓;15、横梁;16、驱动电机;17、主动轮;18、被动轮;19、传动带;20、悬挂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链条张紧度可调节的电泳件输送设备,参照图1,包括机架1,机架1包括沿水平设置的环形顶框101以及焊接于环形顶框101底部用于支撑环形顶框101的多根立柱。具体的,环形顶框101由两端的半圆框和半圆框之间的边框连接组成,环形顶框101上表面沿竖直方向周向转动连接有若干个驱动链轮3,在本实施例中,驱动链轮3的数量为七个。
参照图1和图2,环形顶框101上表面安装有与驱动链轮3相啮合的输送链条2,输送链条2上沿输送链条2的输送方向连接有若干个悬挂件20,用于悬挂电泳件。此外,机架1上安装有用于驱动驱动链轮3转动的驱动机构,环形顶框101上安装有两组用于调节输送链条2张紧度的调节机构。
参照图1和图,2,具体的,调节机构包括滑移连接于环形顶框101上表面的长方体状的安装座4、沿竖直方向转动承载于安装座4上表面的调节链轮5以及螺杆6,安装座4沿靠近或远离输送链条2的方向滑移,调节链轮5与输送链条2相啮合,螺杆6轴承连接于安装座4远离输送链条2的一侧,环形顶框101上安装有用于支撑螺杆6的支撑块7,螺杆6螺纹连接且贯穿支撑块7相对的两侧面。
转动螺杆6,螺杆6转动推动安装座4靠近或远离输送链条2,驱动链轮3与输送链条2相抵,进而方便快捷的实现了输送链条2张紧度的调节,同时利用螺杆6与支撑块7的螺纹连接配合具有自锁的功能,从而方便快捷的实现了安装座4的定位。
同时,螺杆6远离安装座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9。转盘9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转动螺杆6进而使安装座4的位置发生改变。此外,环形顶框101上表面沿安装座4靠近或远离输送链条2的方向开设有燕尾槽10,安装座4的底部一体成型有与燕尾槽10滑移配合的燕尾块11。燕尾槽10对燕尾块11的滑移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使得燕尾块11在滑移的过程中不容易发生偏移,进而提高了安装座4滑移时的稳定性。
参照图1和图2,环形顶框101沿水平方向连接有长条状的连接板8,连接板8与环形顶框101的侧壁相互垂直,且连接板8的上表面与环形顶框101的上表面平齐,燕尾槽10的一端延伸至连接板8且与连接板8的侧壁相贯通,支撑块7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部13,固定部13通过螺栓14连接固定在连接板8的上表面。这样的设置使安装座4、螺杆6以及支撑块7的拆装更加简单方便,便于后期调节组件的维修与更换。
此外,燕尾槽10与燕尾块11滑移配合的表面沿燕尾槽10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根滚柱12。滚柱12的设置将燕尾槽10与燕尾块11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减少了燕尾块11滑移时的能量损耗。
参照图1和图3,环形顶框101沿水平方向安装有横梁15,且驱动机构设置在横梁15的上表面。具体的,驱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其中一个驱动链轮3转动的驱动电机16、以及安装于驱动电机16和驱动链轮3之间的传动组件,驱动电机16的输出轴呈竖直设置。
具体的,传动组件包括固定套接在驱动电机16输出轴上的主动轮17、与驱动链轮3同轴设置的被动轮18以及张紧于主动轮17和被动之间的传动带19。驱动电机16转动带动主动轮17转动,进而驱动被动轮18转动,由于被动轮18与驱动链轮3同轴设置,驱动链轮3能够进行转动,进而输送链条2相应进行移动进行电泳件的输送工作,且带传动结构简单,而且传动平稳,将其设置在驱动电机16与驱动链轮3之间,能够起到缓冲吸振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主动轮17和被动轮18均优选为同步带轮,传动带19设置为同步齿形带。通过传动带19分别与主动轮17和被动轮18之间的啮合传动,使传动带19在传动过程中不容易发生打滑,使得输送链条2能够顺畅地工作。
总的工作过程:当需要调节输送链条2的张紧度时,转动转盘9,进而螺杆6发生转动,螺杆6转动推动安装座4靠近或远离输送链条2,驱动链轮3与输送链条2相抵,进而方便快捷的实现了输送链条2张紧度的调节,同时利用螺杆6与支撑块7的螺纹连接配合具有自锁的功能,从而方便快捷的实现了安装座4的定位。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8587.X
申请日:2019-01-1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1(上海)
授权编号:CN209834777U
授权时间:20191224
主分类号:B65G23/44
专利分类号:B65G23/44;B65G23/24;B65G21/00
范畴分类:申请人:统崴精密涂装(上海)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统崴精密涂装(上海)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01700 上海市青浦区青浦工业园区崧华路999号9号厂房
发明人:吴梓正
第一发明人:吴梓正
当前权利人:统崴精密涂装(上海)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链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