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锁芯装置论文和设计-吴正才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锁芯装置,包括电机、锁芯和第一离合器,锁芯一端设有第一扣合部,第一离合器一端可与第一扣合部相互扣合或分离,当第一离合器与第一扣合部扣合时,该锁芯装置可实现电子开锁,当第一离合器与第一扣合部分离时,该锁芯装置可实现机械开锁,该锁芯装置还包括与第一离合器同轴设置的第二离合器;第二离合器一端与第一离合器远离锁芯的一端转动连接,电机与第二离合器驱动连接以驱动其轴向运动,并可使第二离合器推动第一离合器实现与第一扣合部扣合,或使第二离合器拉动第一离合器实现与第一扣合部分离。该锁芯装置不管是机械开锁还是电子开锁,均不会带动电机转动,从而可有效避免电机线路松动或导线绕线的问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锁芯装置,包括电机(1)、锁胆(2)和第一离合器(3),所述锁胆(2)一端设有第一扣合部(20),所述第一离合器(3)一端可与第一扣合部(20)相互扣合或分离,当第一离合器(3)与第一扣合部(20)扣合时,该锁芯装置可实现电子开锁,当第一离合器(3)与第一扣合部(20)分离时,该锁芯装置可实现机械开锁,其特征在于,该锁芯装置还包括与第一离合器(3)同轴设置的第二离合器(4);所述第二离合器(4)一端与第一离合器(3)远离锁胆(2)的一端转动连接,电机(1)与第二离合器(4)驱动连接以驱动其轴向运动,并可使第二离合器(4)推动第一离合器(3)实现与第一扣合部(20)扣合,或使第二离合器(4)拉动第一离合器(3)实现与第一扣合部(20)分离。

设计方案

1.一种锁芯装置,包括电机(1)、锁胆(2)和第一离合器(3),所述锁胆(2)一端设有第一扣合部(20),所述第一离合器(3)一端可与第一扣合部(20)相互扣合或分离,当第一离合器(3)与第一扣合部(20)扣合时,该锁芯装置可实现电子开锁,当第一离合器(3)与第一扣合部(20)分离时,该锁芯装置可实现机械开锁,其特征在于,该锁芯装置还包括与第一离合器(3)同轴设置的第二离合器(4);

所述第二离合器(4)一端与第一离合器(3)远离锁胆(2)的一端转动连接,电机(1)与第二离合器(4)驱动连接以驱动其轴向运动,并可使第二离合器(4)推动第一离合器(3)实现与第一扣合部(20)扣合,或使第二离合器(4)拉动第一离合器(3)实现与第一扣合部(20)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芯装置,所述第一离合器(3)包括第二扣合部(30)和第一连接部(31),所述第二离合器(4)包括驱动部(40)和第二连接部(41);

所述第二扣合部(30)可与第一扣合部(20)相互扣合或分离,所述第二连接部(41)与第一连接部(31)转动连接,所述电机(1)与驱动部(40)驱动连接以驱动第二离合器(4)向靠近或远离第一离合器(3)的方向运动;

当电机(1)驱动第二离合器(4)向靠近第一离合器(3)方向移动时,第二离合器(4)推动第一离合器(3)以使第二扣合部(30)与第一扣合部(20)扣合,当电机(1)驱动第二离合器(4)向远离第一离合器(3)方向移动时,第二离合器(4)拉动第一离合器(3)以使第二扣合部(30)与第一扣合部(20)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锁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1)内部设有转动槽(310),所述第一连接部(31)端部还设有转动孔(311),所述转动孔(311)内径小于转动槽(310)内径,并从第一连接部(31)端部向转动槽(310)延伸并与其贯通,所述第二连接部(41)的端部设有转动轴(411),所述转动轴(411)端部设有转动凸台(410),所述转动凸台(410)外径大于转动轴(411)外径,其中,转动槽(310)套设在转动凸台(410)上,转动孔(311)套设在转动轴(411)上,以实现第一连接部(31)与第二连接部(41)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锁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孔(311)一侧设有第一缺口(3110),所述转动槽(310)设有与第一缺口(3110)同一对称线的第二缺口(3100),所述第一缺口(3110)和第二缺口(3100)相互接通,所述转动轴(411)和转动凸台(410)可分别通过第一缺口(3110)和第二缺口(3100)卡入转动孔(311)和转动槽(310)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锁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孔(311)内径与转动轴(411)外径相匹配,所述转动槽(310)内径与转动凸台(410)外径相匹配,所述第一缺口(3110)宽度与转动孔(311)内径相等,所述第二缺口(3100)宽度与转动槽(310)内径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锁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合部(20)设有一对相互对称的1\/4扇形齿(200),所述第二扣合部(30)设有一对与1\/4扇形齿(200)配合的1\/4扇形槽(300),所述第一扣合部(20)和第二扣合部(30)通过1\/4扇形齿(200)和1\/4扇形槽(300)相互对插实现扣合。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锁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离合套筒(5),所述第二离合器(4)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离合套筒(5)内,所述电机(1)与第二离合套筒(5)固定连接并驱动第二离合器(4)轴向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锁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离合套筒(5)内设有可容纳第二离合器(4)的滑槽(50),所述滑槽(50)内设有导槽(500),所述第二离合器(4)侧边设有与导槽(500)配合的导轨(42),所述第二离合器(4)设置于滑槽(50)内并通过导轨(42)与导槽(500)配合实现轴向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胆(2)远离第一扣合部(20)的一端设有把手轴(21),所述把手轴(21)轴向设有用于穿过钥匙的钥匙孔(210)。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锁芯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智能家居相关的硬件装置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电子锁以其无需使用钥匙开锁的便利性,获得大众是青睐。申请号为“201810583617.9”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锁芯装置,其机构设计合理,可实现电子开锁和机械开锁兼容的功能,在电路出现故障时,可由机械开锁作为应急开锁方式。然而,该锁芯装置也存在一个问题,不管是电子开锁还是机械开锁,其作为动力源的电机均会随同锁芯一起转动,从而导致电机的导线跟随电机转动导致经常松动,甚至还存在绕线的风险,极大的影响了锁芯装置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锁芯装置,可有效解决电机跟随锁芯转动,导致线路松动或导线绕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锁芯装置,包括电机、锁芯和第一离合器,锁芯一端设有第一扣合部,第一离合器一端可与第一扣合部相互扣合或分离,当第一离合器与第一扣合部扣合时,该锁芯装置可实现电子开锁,当第一离合器与第一扣合部分离时,该锁芯装置可实现机械开锁,该锁芯装置还包括与第一离合器同轴设置的第二离合器;

第二离合器一端与第一离合器远离锁芯的一端转动连接,电机与第二离合器驱动连接以驱动其轴向运动,并可使第二离合器推动第一离合器实现与第一扣合部扣合,或使第二离合器拉动第一离合器实现与第一扣合部分离。

优先地,第一离合器包括第二扣合部和第一连接部,第二离合器包括驱动部和第二连接部;

第二扣合部可与第一扣合部相互扣合或分离,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转动连接,电机与驱动部驱动连接以驱动第二离合器向靠近或远离第一离合器的方向运动;

当电机驱动第二离合器向靠近第一离合器方向移动时,第二离合器推动第一离合器以使第二扣合部与第一扣合部扣合,当电机驱动第二离合器向远离第一离合器方向移动时,第二离合器拉动第一离合器以使第二扣合部与第一扣合部分离。

优先地,第一连接部内部设有转动槽,第一连接部端部还设有转动孔,转动孔内径小于转动槽内径,并从第一连接部端部向转动槽延伸并与其贯通,第二连接部的端部设有转动轴,转动轴端部设有转动凸台,转动凸台外径大于转动轴外径,其中,转动槽套设在转动凸台上,转动孔套设在转动轴上,以实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转动连接。

优先地,转动孔一侧设有第一缺口,转动槽设有与第一缺口同一对称线的第二缺口,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相互接通,转动轴和转动凸台可分别通过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卡入转动孔和转动槽内。

优先地,转动孔内径与转动轴外径相匹配,转动槽内径与转动凸台外径相匹配,第一缺口宽度与转动孔内径相等,第二缺口宽度与转动槽内径相等。

优先地,第一扣合部设有一对相互对称的1\/4扇形齿,第二扣合部设有一对与1\/4扇形齿配合的1\/4扇形槽,第一扣合部和第二扣合部通过1\/4扇形齿和1\/4扇形槽相互对插实现扣合。

优先地,该锁芯装置还包括第二离合套筒,第二离合器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离合套筒内,电机与第二离合套筒固定连接并驱动第二离合器轴向运动。

优先地,第二离合套筒内设有可容纳第二离合器的滑槽,滑槽内设有导槽,第二离合器侧边设有与导槽配合的导轨,第二离合器设置于滑槽内并通过导轨与导槽配合实现轴向运动。

优先地,锁芯远离第一扣合部的一端设有把手轴,把手轴轴向设有用于穿过钥匙的钥匙孔。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锁芯装置,通过设置电机、锁胆、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第一离合器一端可与锁胆相互扣合或分离,另一端与第二离合器一端转动连接,电机与第二离合器驱动连接以驱动其轴向运动,并可使第二离合器推动第一离合器实现与锁胆扣合,或使第二离合器拉动第一离合器实现与第一扣合部分离。

当具有该锁芯装置的电子锁需要电子开锁时,电机驱动第二离合器运动,使其推动第一离合器实现与第一扣合部扣合,然后通过电子锁的把手旋转锁芯即可开锁,此时,第一离合器会跟随锁芯转动,但由于第二离合器与第一离合器是转动连接关系,所以第一离合器不会带动第四离合器转动,进而也不会带动与第二离合器连接的电机转动;当第一离合器与第一扣合部分离时,此时可通过机械开锁的方式进行开锁,即通过钥匙旋转锁胆进行开锁,但由于第二离合器与第一离合器是转动连接关系,所以不管钥匙旋转锁胆会不会带动第一离合器转动,第一离合器均不会带动第四离合器转动,进而也不会带动与第四离合器连接的电机转动。综上可知,该锁芯装置不管是机械开锁还是电子开锁,均不会带动电机转动,从而可有效避免电机线路松动或导线绕线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电机、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和锁胆的连接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的爆炸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的连接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的爆炸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离合器、第二离合套筒和电机的连接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7的爆炸图。

图中:电机1、锁胆2、第一扣合部20、把手轴21、钥匙孔210、1\/4扇形齿200、第一离合器3、第二扣合部30、1\/4扇形槽300、第一连接部31、转动槽310、第二缺口3100、转动孔311、第一缺口3110、第二离合器4、驱动部40、第二连接部41、导轨42、转动凸台410、转动轴411、第二离合套筒5、滑槽50、导槽500、锁胆套筒6、第一离合套筒7、拨块8、弹簧90、压杆91、电机套筒10、锁芯外壳11、连接件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附图1-附图8,本实施例公开一种锁芯装置,包括电机1、锁胆2和第一离合器3,锁胆2一端设有第一扣合部20,第一离合器3一端可与第一扣合部20相互扣合或分离,当第一离合器3与第一扣合部20扣合时,该锁芯装置可实现电子开锁,当第一离合器3与第一扣合部20分离时,该锁芯装置可实现机械开锁;

该锁芯装置还包括与第一离合器3同轴设置的第二离合器4;第二离合器4一端与第一离合器3远离锁胆2的一端转动连接,电机1与第二离合器4驱动连接以驱动其轴向运动,并可使第二离合器4推动第一离合器3实现与第一扣合部20的扣合,或使第二离合器4拉动第一离合器3实现与第一扣合部20的分离。

根据以上方案,当具有该锁芯装置的电子锁需要电子开锁时,电机1驱动第二离合器4运动,使其推动第一离合器3实现与第一扣合部20扣合,然后通过电子锁的把手旋转锁芯即可开锁,此时,第一离合器3会跟随锁芯转动,但由于第二离合器4与第一离合器3是转动连接关系,所以第一离合器3不会带动第二离合器4转动,进而也不会带动与第二离合器4连接的电机1转动;当具有该锁芯装置的电子锁上锁时,电机1驱动第二离合器4运动,使其拉动第一离合器3实现与第一扣合部20分离,此时可通过机械开锁的方式进行开锁,即通过钥匙旋转锁胆2进行开锁,由于第二离合器4与第一离合器3是转动连接关系,所述不管通过钥匙旋转锁胆2会不会带动第一离合器3转动,第一离合器3均不会带动第二离合器4转动,进而也不会带动与第二离合器4连接的电机转动。

综上,该锁芯装置不管是在电子开锁还是机械开锁的时候,电机1均不会转动,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电机1的电路松动以及导线绕线的问题。

具体地,第一离合器3包括第二扣合部30和第一连接部31,第二离合器4包括驱动部40和第二连接部41;第二扣合部30可与第一扣合部20相互扣合或分离,第二连接部41与第一连接部31转动连接,电机1与驱动部40驱动连接以驱动第二离合器4向靠近或远离第一离合器3的方向运动;当电机1驱动第二离合器4向靠近第一离合器3方向移动时,第二离合器4推动第一离合器3以使第二扣合部30与第一扣合部20扣合,当电机1驱动第二离合器4向远离第一离合器3方向移动时,第二离合器4拉动第一离合器3以使第二扣合部30与第一扣合部20分离。

进一步地,参阅附图3-附图6,第一连接部31内部设有转动槽310,第一连接部31端部还设有转动孔311,转动孔311内径小于转动槽310内径,并从第一连接部31端部向转动槽310延伸并与其贯通,第二连接部41的端部设有转动轴411,转动轴411端部设有转动凸台410,转动凸台410外径大于转动轴411外径,其中,转动槽310套设在转动凸台410上,转动孔311套设在转动轴411上,以实现第一连接部31与第二连接部41转动连接;

同时,由于转动孔311内径小于转动槽310内径,转动凸台410外径大于转动轴411外径,转动槽310套设在转动凸台410上,转动孔311套设在转动轴411上,从而,第二连接部41相当于扣合在第一连接部31内,实现其轴向为固定连接,周向为转动连接,从而实现第二连接部41与第一连接部31可相互转动连接,同时在轴向上,第二连接部41可推动或拉动第一连接部31,以实现第二离合器4可推动或拉动第一离合器3轴向运动。

为了方便转动凸台410和转动轴411装入转动槽310和转动孔311内,可将第一离合器3分件加工成上下盖的方式并通过螺钉合并固定,而本实施例为了提高精度及零件的完整性,第一离合器3一体加工成型,其中,转动孔311一侧设有第一缺口3110,转动槽310设有与第一缺口3110同一对称线的第二缺口3100,第一缺口3110和第二缺口3100相互接通,转动轴411和转动凸台410可分别通过第一缺口3110和第二缺口3100卡入转动孔311和转动槽310内。

为了使第一连接部31和第二连接器41稳定连接,转动孔311内径与转动轴411外径相匹配,转动槽310内径与转动凸台410外径相匹配,第一缺口3110宽度与转动孔311内径相等,第二缺口3100宽度与转动槽310内径相等,从而转动轴411和转动凸台410既可正好通过第一缺口3110和第二缺口3100卡入转动孔311和转动槽310内,又不会导致间隙太大,实现稳定的转动连接。

具体的,参阅附图4,第一扣合部20和第二扣合部30可通过1\/2扇形齿与1\/2扇形槽相对插实现扣合,也可通过1\/8扇形齿与1\/8扇形槽相对插实现扣合,但前者安装困难,需要做防呆设计,后者强度较低,容易损坏,本实施例中,第一扣合部20设有一对相互对称的1\/4扇形齿200,第二扣合部30设有一对与1\/4扇形齿200配合的1\/4扇形槽300,第一扣合部20和第二扣合部30通过1\/4扇形齿200和1\/4扇形槽300相互对插实现扣合,既保证了强度,又无需做防呆设计,使用灵活。

该锁芯装置还包括第二离合套筒5,第二离合器4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离合套筒5内,电机1与第二离合套筒5固定连接并驱动第二离合器4轴向运动。具体的,第二离合套筒5内设有可容纳第二离合器4的滑槽50,滑槽50内设有导槽500,第二离合器4侧边设有与导槽500配合的导轨42,第二离合器4设置于滑槽50内并通过导轨42与导槽500配合实现轴向运动。

具体的,参阅附图1和附图2,锁胆2远离第一扣合部20的一端设有把手轴21,用于与锁具的把手连接,把手轴21轴向设有用于穿过钥匙的钥匙孔210。

本实施例中,驱动部40设有弹簧容纳槽,电机1通过传动机构与驱动部40驱动连接,具体的,传动机构包括弹簧90和压杆91,电机1的输出轴伸入弹簧容纳槽并与驱动部40转动连接,弹簧90设于弹簧容纳槽内并套设在电机1的输出轴上,两端分别抵接弹簧容纳槽的两侧的内端面,压杆91穿过电机1的输出轴的中部的径向并且两端均伸出弹簧90的外周面,弹簧90的两端分别设有伸出部,驱动部40在弹簧容纳槽内的一端设有弹簧止转槽,弹簧止转槽与弹簧容纳槽接通,伸出部卡接进弹簧止转槽内。在本实施例中,弹簧90选用右旋压缩弹簧,当电机1顺时针旋转时,压杆91挤压弹簧90的右端从而推动驱动部40向锁胆2的方向移动,当电机1逆时针旋转时,压杆91挤压弹簧90的左端从而推动驱动部40向远离锁胆2的方向移动。

本实施例中,该锁芯装置还包括锁胆套筒6,锁胆套筒6套设在锁胆2上,插入钥匙时,锁胆2与锁胆套筒6固定连接从而可同轴转动,在未插入钥匙时,锁胆2与锁胆套筒6可相对转动,从而锁胆2相对于锁胆套筒6为空转,实现此连接功能的机构为现有锁芯装置技术中常见的机构,在此不再赘述。

该锁芯装置还包括第一离合套筒7和拨块8,拨块8套设在第一离合套筒7外并与其固定连接,本实施例通过螺钉固定,第一离合器3设置于第一离合套筒7内并与其径向固定连接,轴向滑动连接,第一离合套筒7与锁胆套筒6可转动连接或固定连接,其中,第一离合器3与锁胆2扣合时,可促使第一离合套筒7与锁胆套筒6为转动连接,从而通过旋转锁胆2,带动第一离合器3转动,从而带动第一离合套筒7转动连接,进而带动拨块8转动,以实现开锁;第一离合器3与锁胆2脱离时,可促使第一离合套筒7与锁胆套筒6为固定连接,此时可通过插入钥匙并旋转锁胆2,从而带动第一离合套筒7转动连接,进而带动拨块8转动,以实现开锁,该结构为现有公开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该锁芯装置还包括电机套筒10、锁芯外壳11和连接件12,锁芯外壳11套设在锁胆套筒6外,连接件12与锁芯外壳11固定连接,电机1和第二离合套筒5和电机1内嵌于电机套筒10内并与其固定连接,电机套筒10与连接件12固定连接。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一种锁芯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3489.2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4(深圳)

授权编号:CN209855421U

授权时间:20191227

主分类号:E05B47/00

专利分类号:E05B47/00;E05B13/00

范畴分类:33D;36F;

申请人:深圳市正大盈拓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深圳市正大盈拓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松白路西丽南岗第一工业园第十二栋厂房二楼

发明人:吴正才

第一发明人:吴正才

当前权利人:深圳市正大盈拓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锁芯装置论文和设计-吴正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