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茧蜂属论文_曾赞安,游兰韶,梁广文

导读:本文包含了绒茧蜂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小腹,亚科,分类学,蛀虫,荔枝,论文,茧蜂科。

绒茧蜂属论文文献综述

曾赞安,游兰韶,梁广文[1](2007)在《寄生荔枝蒂蛀虫的刻绒茧蜂属一新种(膜翅目:茧蜂科)》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了茧蜂科刻绒茧蜂属一新种——荔枝蒂蛀虫刻绒茧蜂Glyptapanteles conopomorphae Tsang et You sp.nov.,记述刻绒茧蜂属属征,新种形态,与近缘种的区别,并有新种产地、寄主及模式标本保存地点.(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7年01期)

陈家骅,宋东宝,杨建全[2](2002)在《中国绒茧蜂属一新种(膜翅目:茧蜂科)》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采自中国云南的小腹茧蜂亚科 Microgastrinae绒茧蜂属 Apanteles Forsters.str. 1新种 ,即瘦鞘绒茧蜂 Apantelespetilicaudium 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益虫室(本文来源于《昆虫分类学报》期刊2002年03期)

宋东宝,陈家骅,杨建全[3](2002)在《武夷山绒茧蜂属Apanteles Foerster1新种(膜翅目:茧蜂科)》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采自福建武夷山的小腹茧蜂亚科 Microgastrinae绒茧蜂属 Apanteles Foerster一新种 ,即武夷绒茧蜂 Apanteles wuyiensis sp.nov..模式标本存放于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益虫室(本文来源于《福建林学院学报》期刊2002年02期)

宋东宝,陈家骅[4](2002)在《绒茧蜂属Apanteles Foerster一新种》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了采自福建的小腹茧蜂亚科Microgastrinae绒茧蜂属ApantelesFoerster一新种 (膜翅目 :茧蜂科 ) ,即隆脊绒茧蜂Apantelespachycarinatus,sp nov 。模式标本存放于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益虫引进研究室。(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2年01期)

宋东宝,陈家骅,杨建全[5](2001)在《中国绒茧蜂属Apanteles Foerster 1新种(膜翅目:茧蜂科)》一文中研究指出记述采自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的小腹茧蜂亚科Microgastrinae绒茧蜂属ApantelesFoerster 1新种 ,即版纳绒茧蜂Apantelesbannaensissp .nov .。新种模式标本存放于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益虫引进研究室(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1年06期)

宋东宝,陈家骅,黄居昌[6](2001)在《中国绒茧蜂属Apanteles Foerster一新种(膜翅目:茧蜂科)》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采自中国福建、云南的小腹茧蜂亚科 Microgastrinae绒茧蜂属 Apanteles Foerster一新种 ,即侧脊绒茧蜂 Apanteleslatericarinatus,sp.nov.。模式标本存放于福建农林大学植保系益虫室(本文来源于《广西农业生物科学》期刊2001年04期)

宋东宝,陈家骅,杨建全[7](2001)在《中国绒茧蜂属Apanteles Foerster一新种(膜翅目:茧蜂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道采自中国福建的茧蜂科 Braconidae小腹茧蜂亚科 Microgastrinae绒茧蜂属 Apanteles Foer-ster一新种 ,即透翅绒茧蜂 Apanteles pellucipterus Song et Chen,sp.nov.。模式标本存放于福建农林大学植保学院益虫室(本文来源于《华东昆虫学报》期刊2001年02期)

陈家骅,杨建全,黄居昌,宋东宝[8](2001)在《中国绒茧蜂属Apanteles Foerster一新种记述》一文中研究指出记述采自福建和湖北的小腹茧蜂亚科 Microgastrinae绒茧蜂属 Apanteles Foerster一新种凹胸绒茧蜂A.cavatithoracica Chen sp.nov..模式标本存放于福建农林大学益虫研究室(本文来源于《福建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1年03期)

游兰韶,周至宏,童新旺[9](1991)在《中国绒茧蜂属二新种(膜翅目:茧蜂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ixon(1965)分类系统报道采自江西和湖南的绒茧蜂属二新种。新种模式标本存湖南农学院昆虫学教研室标本室。长尾绒茧蜂Apanteles longicaudatus You et Zhou,新种(图1-3) 雌 体黑色,大型;唇基、上颚、触角柄节基半部、足(除后足腿节端部、胫节端部及跗节色稍深外)均为红黄色;翅乳白透明,前缘脉、翅痣边缘及痣后脉深褐色,翅痣(除缘)及其余脉黄色。(本文来源于《昆虫分类学报》期刊1991年01期)

游兰韶,周至宏[10](1990)在《华南绒茧蜂属二新种(膜翅目:茧蜂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道采自广西和江西的绒茧蜂属二新种。模式标本存于湖南农学院昆虫标本室。1.黄足绒茧蜂Apanteles vitellinipes,新种(图1~4) 雌 体黑色。触角柄节、梗节、下颚须、翅基片、足(包括基节)、腹部第一背板基部凹陷部分、第1~3背板侧膜边缘和产卵管黄色;触角鞭节、前翅前缘脉、翅痣、痣后脉、产卵管鞘深褐色;其它翅脉褐色。(本文来源于《昆虫分类学报》期刊1990年02期)

绒茧蜂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报道采自中国云南的小腹茧蜂亚科 Microgastrinae绒茧蜂属 Apanteles Forsters.str. 1新种 ,即瘦鞘绒茧蜂 Apantelespetilicaudium 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益虫室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绒茧蜂属论文参考文献

[1].曾赞安,游兰韶,梁广文.寄生荔枝蒂蛀虫的刻绒茧蜂属一新种(膜翅目:茧蜂科)[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2].陈家骅,宋东宝,杨建全.中国绒茧蜂属一新种(膜翅目:茧蜂科)[J].昆虫分类学报.2002

[3].宋东宝,陈家骅,杨建全.武夷山绒茧蜂属ApantelesFoerster1新种(膜翅目:茧蜂科)[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2

[4].宋东宝,陈家骅.绒茧蜂属ApantelesFoerster一新种[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2

[5].宋东宝,陈家骅,杨建全.中国绒茧蜂属ApantelesFoerster1新种(膜翅目:茧蜂科)[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1

[6].宋东宝,陈家骅,黄居昌.中国绒茧蜂属ApantelesFoerster一新种(膜翅目:茧蜂科)[J].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1

[7].宋东宝,陈家骅,杨建全.中国绒茧蜂属ApantelesFoerster一新种(膜翅目:茧蜂科)[J].华东昆虫学报.2001

[8].陈家骅,杨建全,黄居昌,宋东宝.中国绒茧蜂属ApantelesFoerster一新种记述[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1

[9].游兰韶,周至宏,童新旺.中国绒茧蜂属二新种(膜翅目:茧蜂科)[J].昆虫分类学报.1991

[10].游兰韶,周至宏.华南绒茧蜂属二新种(膜翅目:茧蜂科)[J].昆虫分类学报.1990

论文知识图

绒茧蜂属ApantelesFoersters.st...盘绒茧蜂属CotesiaCameron(仿陈...4弯沟啮小蜂属寄生蜂形态特征Fig.4...1夜蛾黑卵蜂Fig.1Telenomu...3半闭弯尾姬蜂形态特征Fig.3Mor...2菜粉蝶盘绒茧蜂形态特征Fig.2Mo...

标签:;  ;  ;  ;  ;  ;  ;  

绒茧蜂属论文_曾赞安,游兰韶,梁广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