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田制论文_宋文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屯田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曹魏,证券化,均田,经济,北魏,贵州,西汉。

屯田制论文文献综述

宋文杰[1](2017)在《北魏均田制与曹魏屯田制关系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北魏均田制的渊源是均田制研究课题中的重要环节,很多研究者将曹魏屯田制与北魏均田制联系在一起。曹魏屯田从一开始就带有军事色彩,后来,屯田客还要承担部分徭役甚至兵役。而北魏实行计口授田,均田制从创立时,其重心即在户口和财政,是一项酝酿已久的制度。因此,将曹魏屯田与北魏均田攀附在一起是不适宜的。(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11期)

[2](2016)在《曹操的屯田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于洛阳,后定都于许都(今许昌)。十年生死茫茫,中原大地失去了皇权,最后的结果是:处处无主孤坟,满眼凄凉。——据《叁国志》记载,十年征战,90%以上的人口在这片土地上彻底消失了,故都长安甚至成了无人居住的"鬼城"。——据《叁国志》记载,汉献帝回到洛阳后,人们像看猴戏一样参观这位末代皇帝,皇室威严荡然无存。货币早就在战乱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粮食才是最金贵(本文来源于《金融世界》期刊2016年05期)

师璇,吴向民[3](2014)在《经济管理视域下的曹魏“屯田制”刍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屯田制起源于西汉时期,在曹操治理下,屯田制发扬光大。历史上的曹魏屯田是有着重要影响的,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加强了闲置人员、土地和农用工具的管理,缓解了战乱时期粮食供求的紧张关系,加快了曹操对北方疆域的扩张。(本文来源于《兰台世界》期刊2014年24期)

朱绍侯[4](2012)在《两汉屯田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的屯田制是从西汉开始的,它由秦朝的更戍制、汉初的"募民实边"和"北假田官"发展、演变而来。西汉只有边区屯田,到东汉才出现内地屯田。汉代军屯与民屯并存。屯田不仅为军队提供粮草供应,还保卫了边区,加强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对边疆的开发,也可减轻人民的租税负担。(本文来源于《史学月刊》期刊2012年10期)

朱绍侯[5](2012)在《两汉屯田制中的叁个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屯田制是西汉时期出现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方式。它是由秦时更戍制、汉初的募民实边和北方的假田制演化、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制度。居延汉简中反映出其时是军屯、民屯共存,军官、田官共管的管理形态。这种形态既有利于国家,也有利于民众。(本文来源于《许昌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1期)

谷永强[6](2011)在《曹魏屯田制的选择及租佃机制的演进》一文中研究指出施行屯田是曹魏政权应时的经济举措,实为军事政治目的服务,基本实现了兴办初衷。曹氏所推行的"分田之术"代表了田租制度的演进,使曹魏屯田深具历史地理意义。以曹魏对屯田制的选择及租佃机制的演进为视角,透过文献分析,曹魏屯田的相关经济地理问题更为明晰。(本文来源于《许昌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何志玉[7](2011)在《明代卫所屯田制与贵州地方经济发展:基于发展经济学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卫所屯田制自实施后,通过在土地资本、农业技术、劳动力、产权制度等方面的变革带动了贵州地方经济的发展,客观上传播了中原农业先进技术,带来了较为发达的手工业技术、引进了先进的商业文化、加快了封建地主制生产关系的形成,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解决了当地军粮供应,减轻了中央财政负担和地方百姓的赋税压力。贵州卫所屯田制是推动贵州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度,它的实施是贵州地方经济发展的历史转折点。(本文来源于《贵州财经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萧云岭[8](2006)在《曹魏屯田制略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屯田制是中国传统社会用军事管理方式将劳动者束缚于国有土地上的一项特殊的土地制度。曹魏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实行了这项特殊的制度,其军事编制的组织形式,自成体系的管理体制体现了效率与效益的有机结合;国民两便的分配机制和屯田所带动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都具有创新的成分。(本文来源于《淮南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6年06期)

欧阳国华[9](2004)在《中国陆权与新屯田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陆权战略需要全方位、集成化的西部开发制度。新屯田制是指把人力和资本"屯"到西部,实现国家西部开发、西部防务与国家劳动就业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制度组合:一是运用劳动原始积累、国家待遇期权、期权转股和周期性人口流动理论,向西部地区进行合同"屯"民;二是通过发行超额资源担保债券和项目资产担保债券以及债转股等资本运作措施向西部"屯"钱。新屯田制可望成为中国强国战略的"陆权战车"。(本文来源于《军事经济研究》期刊2004年05期)

欧阳国华[10](2003)在《新屯田制论》一文中研究指出“秦人以急农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中国西部特别重要的地缘战略条件,使得西部地区成为中华民族社会政治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开发要成功,西部防务要加强,国家大量劳动力要就业,必须有一个符合中国国情和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的西部开发与防务战略。运用复杂系统管理理论,通过制度创新,把西部开发、西部防务和劳动力就业有机结合起来,全系统、全方位、一体化地加快中国综合国力的发展,是新屯田制度试图研究的问题。所谓新屯田制,是指把人力和资本“屯”到西部,实现国家西部开发、西部防务与国家劳动就业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制度组合:一是运用劳动原始积累、国家待遇期权、期权转股和周期性人口流动理论,向西部地区进行合同“屯”民;二是通过发行超额资源担保债券和项目资产担保债券以及债转股等资本运作措施向西部“屯”钱。劳动原始积累——待遇期权——期权转股——周期性人口流动制度,能把中国丰富劳动力资源转化成像货币资本一样的生产要素,能把大量劳动者和西部开发紧密“屯”在一起,有助于拉动西部乃至全国经济的增长,有利于改善民族结构,促进民族大融合。超额资源担保债券(excess-resource—backed—securities,ERBS)能在较短时间内把大量国土资源证券化、资本化,可以为西部开发与防务快速提供巨额现金基础。新屯田制是人力资源的证券化、国土资源的证券化、项目资产的证券化,是把人力资源和资本“屯”到西部的新国防经济制度,是适应目前西部生产力水平和中国丰富劳动力资源的新生产方式,是集西部开发、西部防务与国家劳动就业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制度平台。与古代屯田相比,新屯田制度能在短期内并且能够较持久地把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屯”到西部,对西部经济发展、国防安全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极为有利,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价值。新屯田制与美国西部开发政策有很多相似性,都是主要通过国土资源的转换解决西部开发的资金和劳动力待遇问题。美国以公共土地为核心的开发政策,是以低价出让或赠与土地资源所有权作为主要待遇标的物吸引劳动力和筹措开发资金的机制,实际上本身也是一种“屯田”制度。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客观上不可能采用“政治运作成本”极高的土地所有权转让制度,而以国土资源作为担保发行超额担保债券,则可以在国家所有权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筹措巨额开发资金,吸引大量劳动力,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特点的低成本、低风险融资方式,可行性很大。与美国西部开发政策有异曲同工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03-10-01)

屯田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于洛阳,后定都于许都(今许昌)。十年生死茫茫,中原大地失去了皇权,最后的结果是:处处无主孤坟,满眼凄凉。——据《叁国志》记载,十年征战,90%以上的人口在这片土地上彻底消失了,故都长安甚至成了无人居住的"鬼城"。——据《叁国志》记载,汉献帝回到洛阳后,人们像看猴戏一样参观这位末代皇帝,皇室威严荡然无存。货币早就在战乱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粮食才是最金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屯田制论文参考文献

[1].宋文杰.北魏均田制与曹魏屯田制关系探讨[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7

[2]..曹操的屯田制[J].金融世界.2016

[3].师璇,吴向民.经济管理视域下的曹魏“屯田制”刍议[J].兰台世界.2014

[4].朱绍侯.两汉屯田制研究[J].史学月刊.2012

[5].朱绍侯.两汉屯田制中的叁个问题[J].许昌学院学报.2012

[6].谷永强.曹魏屯田制的选择及租佃机制的演进[J].许昌学院学报.2011

[7].何志玉.明代卫所屯田制与贵州地方经济发展:基于发展经济学的视角[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1

[8].萧云岭.曹魏屯田制略析[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

[9].欧阳国华.中国陆权与新屯田制[J].军事经济研究.2004

[10].欧阳国华.新屯田制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3

论文知识图

屯田制-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画悬泉西汉时期黑河流域中游5km×5km网格垦殖...宋清明上河图(局部)汉代(2年)黑河流域中游耕地分布悬泉

标签:;  ;  ;  ;  ;  ;  ;  

屯田制论文_宋文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