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产法律关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国有资产法律关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国有资产法律关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国有资产,法律,资产,矿产资源,效用,边际,社会关系。

国有资产法律关系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吴多美[1](2009)在《国有资产“委托——代理”经营法律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中国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对此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就此作了一些新的探索。下面是本文的主要内容摘要。论文首先简述了重构我国国有资产经营法律关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介绍了国内关于国有资产经营现状及有关法律关系理论研究概况。我国国有资产经营的主要现实困境就是所有权“虚置”问题,出资人职能和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相混淆,导致政府宏观监管职能效率低下,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过高,国有资产流失严重。接着分述了国外国有资产经营模式及有关理论成果:美国国会是立法机关,也是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它可以通过立法方式来决定国有企业的设立、撤销或内部体制的改革,根据实际需要设立常设委员会或临时特别委员会对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问题进行调查,审议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议案,同时掌握国家财权。英国议会也是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它通过对国有资产进行调整改造,不但在很大程度上甩掉了政府对亏损企业的财政补贴包袱,而且将变现的国有资产投入到新的高科技行业和“外部性”明显的行业(他们的产品主要用于出口),这样强化了国有经济的引导力和控制力。法国议会还设立公共部门观察所,设立公众经常参与清点的制度,以增加国有资产经营活动的透明度。同时,议员还拥有直接或间接的调查权。让国有资产经营治理主体象私人企业一样按照市场规则运行,“一视同仁,平等竞争”。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中,国有资产所占比例都比较小,尤其是经营性国有资产比重更是少之又少。另外,他们的契约观念深入人心,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一切重大关系均由契约条款来界定。这从由民法中拓展到商法中的“委托—代理”契约理论就可见一斑。美国高尔森和罗易在1993年撰文断言:“对美国公司治理的分析是解决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问题”。而把这一问题概括为“委托——代理(principal—agent)"问题的是罗斯、詹森和麦克林,他们最先使用这一概念来论证股东和经理之间存在的公司治理关系而享誉理论界。詹森和麦克林(Jensen和Meckling)公司理论的逻辑起点是Berle和Means提出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理论。在两权分离的公司,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然后论文重点阐述了我国国有资产“委托——代理”经营法律关系的制度重构,创设人大及其常委会下的国有资产“委托——代理”经营法律关系模式,即人大及其常委会拥有国有资产所有权,直接行使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设立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及金融控股公司,设置双重“委托——代理”经营法律关系。紧接着论文具体安排了一些监督与职责的相关制度设计,包括国有资产代理人资格认证制度、独立董事和独立监事制度、参与型民主管理制度、专职人大代表制度、检举制度、经济巡查制度、政府对国有企业的宏观监管制度、行业自律制度等,以及有关各方法律责任之规制。论文最后综述这种制度设计的优越性和国有企业与国家之间平等市场主体地位的真正确立需要观念的更新和一定时间的技术准备。(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09-06-09)

[2](2009)在《企业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及监督关系的法律规范》一文中研究指出编者按:今年5月1日,由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高票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就要实施了。该法在界定企业国有资产法的性质和范围、企业国(本文来源于《政治与法律》期刊2009年04期)

任弘毅[3](2006)在《国有资产委托代理问题中的权、责、利法律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国有资产委托代理“国有资产管理的体制设计,说到底,是国有产权委托代理的有效性问题。”构建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核心问题是建立起有序而清晰的法律关系。国有资产管理、运营体系的核心问题是明确一系列委托代理与授权的法律关系。因此,国有资产委托代理问题的研究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二、国有资产委托代理与私人资产委托代理(本文来源于《求实》期刊2006年S3期)

杨兆敏[4](2006)在《物权法审议:国有资产多了一道法律屏障》一文中研究指出“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是全国人民所共同关心的。所以,正在审议的新物权法草案才会对此做出专门的规定。”10月30日,北京产权交易所总裁熊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 据新华社报道,10月29日上午,在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分组审议物权法草案时,常委会(本文来源于《工人日报》期刊2006-11-01)

王建林[5](2003)在《国有资产关系体系中法律实效函数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国有资产关系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衍变 ,数量和复杂程度都有很大的增长。然而 ,我国有关国有资产的法律虽然庞杂 ,但在调整实际的经济运行中仍存在严重的法律失效问题。通过国有资产法律实效函数的分析可知 ,影响国有资产法法律实效的主要因素是国有资产数量和有关法律社会成本 ;国家对国有资产法律实效感到满意的状态 ,应是国有资产关系数量与法律社会成本处于国有资产法律实效综合曲线中的L0 点的状态。因此 ,在法律社会成本投入有限、法律社会成本投入对法律实效增长的边际效用递减的前提下 ,只有适当调整国有资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 ,才能解决国有资产法律失效的问题。(本文来源于《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3年02期)

张鸿[6](2003)在《必须理顺相关法律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实行分级代表和权责统一必然引起新一轮的产权改革,必然需要借助法律手段来维护新型的产权关系。对比现有的法律规定与十六大报告的精神,两者就存在不协调的地方,需要进行立法调整。例如,对于重要的自然资源,它的所有权和管理权的配置在现行的部门法中已经有具体规定。2002年出台的《水法》规定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水资源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临督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1996年的《矿产资(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参考》期刊2003年31期)

王豹[7](1996)在《国有资产管理与相关法律的关系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国有资产管理与相关法律的关系问题王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入了制度创新的攻坚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将发挥基础和先导改革的重要作用。适应现实的需要,有中国特色的国有资产管理法规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其...(本文来源于《国有资产管理》期刊1996年01期)

国有资产法律关系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编者按:今年5月1日,由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高票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就要实施了。该法在界定企业国有资产法的性质和范围、企业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国有资产法律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1].吴多美.国有资产“委托——代理”经营法律关系研究[D].贵州大学.2009

[2]..企业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及监督关系的法律规范[J].政治与法律.2009

[3].任弘毅.国有资产委托代理问题中的权、责、利法律关系[J].求实.2006

[4].杨兆敏.物权法审议:国有资产多了一道法律屏障[N].工人日报.2006

[5].王建林.国有资产关系体系中法律实效函数的分析[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6].张鸿.必须理顺相关法律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关系[J].经济研究参考.2003

[7].王豹.国有资产管理与相关法律的关系问题[J].国有资产管理.1996

标签:;  ;  ;  ;  ;  ;  ;  

国有资产法律关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