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生产的原料加热熔融装置论文和设计-黄文昌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生产的原料加热熔融装置,属于聚四氟乙烯生产技术领域,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生产的原料加热熔融装置包括加热熔融罐体、设于加热熔融罐体内部的旋转轴、设于旋转轴上的搅拌叶片,还包括设于加热熔融罐体内部的至少一个的隔板,至少一个的隔板的中部开设有落料孔,旋转轴贯穿落料孔,且位于落料孔处的旋转轴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与落料孔之间形成落料通道,旋转轴的内部中空,且旋转轴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管。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生产的原料加热熔融装置,可使投入的每一份聚四氟乙烯均被加热到位,并充分受热熔融,有效提高聚四氟乙烯熔融效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生产的原料加热熔融装置,包括加热熔融罐体(1)、设于所述加热熔融罐体(1)内部的旋转轴(2)、设于所述旋转轴(2)上的搅拌叶片(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加热熔融罐体(1)内部的至少一个的隔板(4),至少一个的所述隔板(4)的中部均开设有落料孔(40);所述旋转轴(2)贯穿所述落料孔(40),且位于所述落料孔(40)处的所述旋转轴(2)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旋叶片(20);所述螺旋叶片(20)与所述落料孔(40)之间形成落料通道;所述旋转轴(2)的内部中空,且所述旋转轴(2)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管(5)。

设计方案

1.一种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生产的原料加热熔融装置,包括加热熔融罐体(1)、设于所述加热熔融罐体(1)内部的旋转轴(2)、设于所述旋转轴(2)上的搅拌叶片(3),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设于所述加热熔融罐体(1)内部的至少一个的隔板(4),至少一个的所述隔板(4)的中部均开设有落料孔(40);

所述旋转轴(2)贯穿所述落料孔(40),且位于所述落料孔(40)处的所述旋转轴(2)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旋叶片(20);

所述螺旋叶片(20)与所述落料孔(40)之间形成落料通道;

所述旋转轴(2)的内部中空,且所述旋转轴(2)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生产的原料加热熔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落料孔(40)呈由上至下内径依次变小的锥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生产的原料加热熔融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设于所述加热熔融罐体(1)内部的筛板(6);

所述筛板(6)位于所述隔板(4)的下方;

所述筛板(6)上开设有若干个筛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生产的原料加热熔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板(4)和所述筛板(6)将所述加热熔融罐体(1)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隔成第一腔室(11)、第二腔室(12)、第三腔室(13);

所述旋转轴(2)贯穿所述筛板(6);

位于所述第一腔室(11)中的所述旋转轴(2)上设置有第一搅拌叶片(21);

位于所述第二腔室(12)中的所述旋转轴(2)上设置有第二搅拌叶片(22);

位于所述第三腔室(13)中的所述旋转轴(2)上设置有第三搅拌叶片(2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生产的原料加热熔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熔融罐体(1)的内部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凸缘环(14);

所述隔板(4)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一凸缘环(14)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生产的原料加热熔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熔融罐体(1)的内部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凸缘环(15);

所述筛板(6)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二凸缘环(15)上;

所述筛板(6)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凸缘环(14)的内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生产的原料加热熔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轴(2)通过轴承与所述筛板(6)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生产的原料加热熔融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设于所述加热熔融罐体(1)顶部的罐盖(7)、设于所述罐盖(7)上的电机座(8)、设于所述电机座(8)上的用于驱动所述旋转轴(2)旋转的驱动电机(9);

所述旋转轴(2)的上端贯穿所述电机座(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生产的原料加热熔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罐盖(7)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的投料门(70)。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生产的原料加热熔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熔融罐体(1)包括内罐体(16)、设于所述内罐体(16)外部的外罐体(17);

所述内罐体(16)和所述外罐体(17)之间形成保温腔(18),所述保温腔(18)中设置有加热丝(10);

所述加热丝(10)缠绕在所述内罐体(16)的外壁上。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聚四氟乙烯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生产的原料加热熔融装置。

背景技术

聚四氟乙烯生料带是一种耐腐蚀、耐高温的优良密封材料,可用于水管、腐蚀性流体输送管材、蒸汽管路接头的密封材料。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的生产制造,需要先对聚四氟乙烯进行加热熔融,再由卷复机卷复成聚四氟乙烯纤维膜,最后经延压机延压成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由于聚四氟乙烯的熔融状态比较关键,其对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现有的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生产用的加热熔融装置在对聚四氟乙烯进行加热熔融时,因加热不均匀,搅拌不到位,使聚四氟乙烯受热不均,熔融不完全,其中还夹杂有未熔融的颗粒,影响后续工序的进行及最终产品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生产的原料加热熔融装置,可使投入的每一份聚四氟乙烯均被加热到位,并充分受热熔融,有效提高聚四氟乙烯熔融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生产的原料加热熔融装置,包括加热熔融罐体、设于所述加热熔融罐体内部的旋转轴、设于所述旋转轴上的搅拌叶片,还包括设于所述加热熔融罐体内部的至少一个的隔板,至少一个的所述隔板的中部开设有落料孔,所述旋转轴贯穿所述落料孔,且位于所述落料孔处的所述旋转轴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与所述落料孔之间形成落料通道,所述旋转轴的内部中空,且所述旋转轴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管。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落料孔呈由上至下内径依次变小的锥形状。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于所述加热熔融罐体内部的筛板,所述筛板位于所述隔板的下方,所述筛板上开设有若干个筛孔。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板和所述筛板将所述加热熔融罐体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隔成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所述旋转轴贯穿所述筛板,位于所述第一腔室中的所述旋转轴上设置有第一搅拌叶片,位于所述第二腔室中的所述旋转轴上设置有第二搅拌叶片,位于所述第三腔室中的所述旋转轴上设置有第三搅拌叶片。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熔融罐体的内部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凸缘环,所述隔板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一凸缘环上。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熔融罐体的内部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凸缘环,所述筛板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二凸缘环上,所述筛板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凸缘环的内径。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轴通过轴承与所述筛板相连接。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于所述加热熔融罐体顶部的罐盖、设于所述罐盖上的电机座、设于所述电机座上的用于驱动所述旋转轴旋转的驱动电机,所述旋转轴贯穿所述电机座。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罐盖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的投料门。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熔融罐体包括内罐体、设于所述内罐体外部的外罐体,所述内罐体和所述外罐体之间形成保温腔,所述保温腔中设置有加热丝,所述加热丝缠绕在所述内罐体的外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生产的原料加热熔融装置,通过在加热熔融罐体的内部设置隔板,将加热熔融罐体的内部隔离成若干个腔室,在将聚四氟乙烯原料投入加热熔融罐体中时,先落在隔板上方的腔室中,通过旋转轴上的搅拌叶片进行搅拌,及旋转轴内部的加热管加热熔融,通过在隔板的中部设置落料孔,并在旋转轴上设置与落料孔配合的螺旋叶片,在旋转轴旋转时,螺旋叶片旋转而卷入聚四氟乙烯原料,聚四氟乙烯原料不断被卷入挤压在螺旋叶片与落料孔之间形成的落料通道中,并被往下输送,而通过设置旋转轴为空心轴,并在其内部设置加热管对旋转轴及螺旋叶片进行加热,从而使经过落料通道而与旋转轴及螺旋叶片接触的聚四氟乙烯原料均被加热之后再由螺旋叶片向下输送至下一腔室,从而使得每一份聚四氟乙烯均被单独加热,使聚四氟乙烯原料充分受热熔融,有效提高聚四氟乙烯熔融效果,且螺旋叶片与落料孔的配合,形成狭窄的落料通道,可对聚四氟乙烯进行挤压搅拌,使夹杂其中的未熔融颗粒均被加热熔融,有效提高聚四氟乙烯熔融后的均匀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生产的原料加热熔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加热熔融罐体;2、旋转轴;3、搅拌叶片;4、隔板;40、落料孔;20、螺旋叶片;5、加热管;6、筛板;11、第一腔室;12、第二腔室;13、第三腔室;21、第一搅拌叶片;22、第二搅拌叶片;23、第三搅拌叶片;14、第一凸缘环;15、第二凸缘环;7、罐盖;8、电机座;9、驱动电机;70、投料门;16、内罐体;17、外罐体;18、保温腔;10、加热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及技术方案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生产的原料加热熔融装置,包括加热熔融罐体1、设于加热熔融罐体1内部的旋转轴2、设于旋转轴2上的搅拌叶片3,还包括设于加热熔融罐体1 内部的至少一个的隔板4,隔板4将加热熔融罐体1的内部隔离成若干个腔室,至少一个的隔板4的中部均开设有落料孔40,旋转轴2 贯穿落料孔40,且位于落料孔40处的旋转轴2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旋叶片20,螺旋叶片20与落料孔40之间形成落料通道,旋转轴2的内部中空,且旋转轴2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管5。工作时,在向加热熔融罐体1投入聚四氟乙烯原料后,通过加热管5工作加热旋转轴2,旋转轴2旋转带动搅拌叶片3旋转,对聚四氟乙烯原料进行搅拌并加热,使聚四氟乙烯原料逐渐成熔融状态,螺旋叶片20随旋转轴2旋转而不断卷入熔融后的聚四氟乙烯原料,聚四氟乙烯原料不断被卷入挤压在螺旋叶片20与落料孔40之间形成的落料通道中,并被往下输送,而通过设置旋转轴2为空心轴,并在其内部设置加热管5对旋转轴2及螺旋叶片20进行加热,从而使经过落料通道而与旋转轴2及螺旋叶片20接触的聚四氟乙烯原料均被加热之后再由螺旋叶片20向下输送至下一腔室,从而使得每一份聚四氟乙烯均被单独加热,使聚四氟乙烯原料充分受热熔融,有效提高聚四氟乙烯熔融效果,且螺旋叶片20与落料孔40的配合,形成狭窄的落料通道,可对聚四氟乙烯进行挤压搅拌,使夹杂其中的未熔融颗粒均被加热熔融,有效提高聚四氟乙烯熔融后的均匀度。

为提高落料孔40的落料效率,进一步地,落料孔40呈由上至下内径依次变小的锥形状,使聚四氟乙烯不断向落料孔40靠拢,并被螺旋叶片20加热后快速旋转向下输送,有效提高落料孔40的落料效率。

为进一步防止未熔融的聚四氟乙烯颗粒被夹杂输出,进一步地,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生产的原料加热熔融装置还包括设于加热熔融罐体1内部的筛板6,筛板6位于隔板4的下方,筛板6上开设有若干个筛孔,隔板4和筛板6将加热熔融罐体1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隔成第一腔室11、第二腔室12、第三腔室13,旋转轴2贯穿筛板6,旋转轴2通过轴承与筛板6相连接,旋转轴2由上至下依次贯穿第一腔室11、第二腔室12、第三腔室13,位于第一腔室11中的旋转轴2 上设置有第一搅拌叶片21,位于第二腔室12中的旋转轴2上设置有第二搅拌叶片22,位于第三腔室13中的旋转轴2上设置有第三搅拌叶片23。投入加热熔融罐体1的聚四氟乙烯原料,先在第一腔室11 中经加热管5加热和第一搅拌叶片21搅拌进行初步熔融,然后经螺旋叶片20和落料孔40的配合对聚四氟乙烯单独加热熔融后,落入第二腔室12中,经加热管5加热、第二搅拌叶片22搅拌,二次熔融混合均匀后,由筛板6过滤而进入第三腔室13,而夹杂的未熔融的聚四氟乙烯颗粒则被筛板6截留,使其在第二腔室12中继续熔融后再进入第三腔室13,加热熔融罐体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熔融后的聚四氟乙烯经出料管输出,通过第一腔室11、第二腔室12、第三腔室13的设置,对聚四氟乙烯原料进行多重加热及搅拌,搅拌更加彻底,受热熔融更加充分,不会出现未熔融的聚四氟乙烯颗粒,有效提高熔融后的熔融液均匀度,保证聚四氟乙烯熔融效果。

为便于隔板4和筛板6的安装与拆卸,进一步地,加热熔融罐体 1的内部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凸缘环14,隔板4可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一凸缘环14上,便于隔板4的安装拆卸,便于更换,加热熔融罐体1的内部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凸缘环15,筛板6可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二凸缘环15上,第二凸缘环15的内径小于筛板6的直径,筛板6的直径小于第一凸缘环14的内径,便于筛板6由上至下进入加热熔融罐体1的内部并安装在第二凸缘环15上,便于筛板 6的安装拆卸,便于更换。

为便于旋转轴2的稳定旋转,进一步地,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生产的原料加热熔融装置还包括设于加热熔融罐体1顶部的罐盖7、设于罐盖7上的电机座8、设于电机座8上的用于驱动旋转轴2旋转的驱动电机9,驱动电机9的动力输出轴通过齿轮传动而驱动旋转轴2旋转,电机座8可稳定支撑驱动电机9,使其稳定地驱动旋转轴2旋转,旋转轴2的上端贯穿电机座8,加热管5通过导线延伸至旋转轴2的外部与电源相连接。

为便于投入小剂量的物料或添加剂,进一步地,罐盖7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的投料门70。

为提高加热熔融罐体1对聚四氟乙烯原料的加热效率,进一步地,加热熔融罐体1包括内罐体16、设于内罐体16外部的外罐体17,旋转轴2、搅拌叶片3、隔板4、筛板6均位于内罐体16的内部,内罐体16和外罐体17之间形成保温腔18,保温腔18中设置有加热丝10,加热丝10缠绕在内罐体16的外壁上,便于对内罐体16中的聚四氟乙烯原料进行加热,并通过外罐体17及保温腔18进行保温,防止热量散失,使聚四氟乙烯原料更快速地熔融。外罐体17上位于第一腔室11、第二腔室12、第三腔室13的一侧均开设有门体,便于拆装加热丝1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设计图

一种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生产的原料加热熔融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3978.7

申请日:2019-01-1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5(福建)

授权编号:CN209425943U

授权时间:20190924

主分类号:B29B 7/16

专利分类号:B29B7/16;B29B7/82;B29B13/02

范畴分类:17J;

申请人:福建省邦手氟塑制品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福建省邦手氟塑制品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62300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成功科技工业区

发明人:黄文昌;李智勇

第一发明人:黄文昌

当前权利人:福建省邦手氟塑制品有限公司

代理人:王超

代理机构:36129

代理机构编号:南昌赣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生产的原料加热熔融装置论文和设计-黄文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