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少量政府官员腐败的文化原因

浅析我国少量政府官员腐败的文化原因

(延安大学,陕西延安716000)

摘要:对于像我国这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国家来说,其社会腐败的表现形式,人民大众对腐败的思维认定,以及反腐过程的难易程度,都与文化背景有紧密的关系。腐败行为的预防和治理都应考虑“文化”这一重要因素,对此,本文将对我国少量官员的腐败行为从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

关键词:腐败;文化原因

一、官本位思想

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为“官本位”思想的产生提供了足够的文化历史底蕴,从古至今,上至皇帝在全国范围内的一言九鼎,下至七品芝麻官在所管辖的区域内也拥有巨大的权利。所以几千年来官在人们心里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正是受这种传统思想的影响,一些国家行政人员不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的公仆,而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的主人,搞特权、特殊化,损害党的威信,与我国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相背离,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封建宗法观念

所谓宗法制度,就是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缘关系的远近来区别亲疏的制度。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虽然确立几十年了,但封建宗法观念依然侵袭着部分党员干部。除了血缘关系外,还有各种诸如同学、师生、战友等等各种人情关系,他们结成以谋取个人和小团体利益为目的的关系网络,其行为准则是相互忠诚,导致他们把小集团的利益放在国家利益之上。于是,出现了干部队伍中任人唯亲以及各种“保护伞”等问题也就由此产生。

三、专制、人治、顺民思想

(一)专制思想

在封建社会里,实行的是以皇帝为顶端的高度集权制和上尊下卑等级森严的官僚制。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封建专制的个人专断思想也曾在少数领导者身上有所体现,如搞“家长制”、“一言堂”,把个人凌驾于组织和群众之上,权力不受限制;对上唯唯诺诺,溜须拍马,奴性十足。没有创新意识,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为上级意识是从。专制思想的专断独行限制了民主参与,将公民观念完全抛开,将政治局限于官民间,从而权力集中,决策不民主,很难体现人民的意志,决策的科学性也很难体现出来,中间存在的漏洞也自然的给专制领导腐败留有可乘之机。

(二)人治思想

在君主专制社会里,军国大事全由“圣心裁定”,人治文化根深蒂固,各级官吏上行下效,在自己的“王国”中搞“一言堂”,具体表现:一是权大于法,二是官僚主义,三是特权思想。总体而言,人治思想就是以个人为中心,权力集中体现在一把手身上,上级不想监督,同级监督不到位,下级不敢监督,形成“三不管”而滋生腐败。

(三)顺民思想

两千多年封建社会,顺民意识已成为习惯性思维。民众盼望的不是自己当家做主,而是能有清官替自己主持正义,习惯于被领导而缺乏主体独立精神。同时,人民群众心中的好干部是能够解决自身难题的干部,他们大多希望公务人员是“救世主”,在人情风盛行的基层,这就导致很多干部游走在职责与人情的边缘上,他们认为只要是为人民办事,就是没有问题的,而正因为如此,出现该作为的不作为,不该作为的胡作为现象,导致腐败滋生。

四、个人思想问题引发腐败

(一)升官发财思想

高官意味着职位高、权力大、地位显赫,所做出的贡献也就越大,所以得到的待遇更好、俸禄更高。政府官员的职责本来是为人民服务的,但是有些官员却偏离了目标与使命,努力攀升的同时过分地追随金钱财物,从而走上腐败之路。

(二)拜金主义思想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领域发展还很缓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进行,人们对利益需求和个人欲望满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的政府官员偏离了为人民服务的轨道,甚至意志薄弱的官员贪图金钱、唯利是图,逐渐形成了以金钱为目标的贪污腐败道路,“捞钱”、“宴请”现象百出,在社会上形成一股不正之风。

(三)享乐主义思想

中国自古流传着“梅花香自苦寒来”、“吃苦耐劳精神”的美誉,这都是警醒后人的古语,可是随着人的自然属性的张扬与西方享乐主义的流入,某些政府官员追求“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生活,将勤苦、节俭、朴素抛在脑后,最终落入犯罪的深渊。

五、个人心理问题引发腐败

(一)攀比心理

和同事比,自诩为事业打拼多年,做出的贡献不小,看到别人回报比自己多,心里便不是滋味;和商人比,看到自己的收入和对方的一掷千金形成巨大反差,逐渐心理失衡,产生出对其他人的嫉妒和不满,这种心理一旦扭曲恶化,就会逐步形成腐败。

(二)补偿心理

有的干部认为,自己把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忽略了家庭,用金钱补偿亲情是理所应当。还有些官员干部往往对工作中表现出来对绩效考核和薪资福利以及奖惩结果的不满,这种情绪心理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他们在合法条件下得不到满足就会寻求一些心理补偿的办法,例如公款私用、公车私用、公共物品私自保留的行为不断出现,最后走上贪污腐败的犯罪道路。

(三)从众心理

一旦步入群体生活,行为、语言、思想就会很容易趋同。多数人犯了类似的错误,少数人如果思想、心理不够独立,也就会被多数人影响跟着那么干,随大流走,从而组织行为涣散,一批批官员由此踏入腐败之路。面对组织的调查,不反思自己的问题,却大言不惭地把违纪问题归咎于“我们这里的都这样”。潜意识里认同所谓的“潜规则”,错误地认为“拿人钱财,替人办事”是一种社会常态,不做白不做。“抱团腐败”的成员之间形成“共识”,其他人则被腐败利益共同体裹挟,因害怕被孤立,不敢坚持原则,选择同流合污。

(四)侥幸心理

自我营造一套自欺欺人的受贿逻辑麻痹自己,比如“不吃拿卡要,可以收‘感谢费’”“收了钱未办成事就退钱”等等。怀揣“退休等于平安着陆”等错误思想,东窗事发则怪运气不好。还有一些公职人员对自己的违法犯罪行为责任意识薄弱,总是认为自己的行为后果不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心存侥幸,往往表现出一种“违法犯罪人员如此之多,我只是犯了一点小错误”的想法,进而积少成多,就是因为侥幸心理一步步走向腐败牢笼。

(五)“天花板”心理

一类人因升迁无望,破罐子破摔,寻思着在“钱程”上做打算;一类人临近退休,希望来次“最后的放纵”,在交出权力前大捞一把,疯狂敛财;还有一类人到了一定年纪认为自己可以“歇歇脚”了,便放松党性锤炼,转而追求享乐,逐渐腐化堕落。

作者简介:郭祥(1995年—),男,汉族,陕西西安人,学历为研究生,单位为延安大学,研究方向为领导科学与人力资源管理。

标签:;  ;  ;  

浅析我国少量政府官员腐败的文化原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