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东南盆地陵水凹陷渐新统陵水组沉积特征及烃源岩发育模式

琼东南盆地陵水凹陷渐新统陵水组沉积特征及烃源岩发育模式

论文摘要

琼东南盆地陵水凹陷深层渐新统陵水组烃源岩的沉积成因机制和发育分布规律,成为制约现阶段深水区油气勘探的关键问题。综合应用二维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将陵水组地层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在层序地层格架内,共识别出丘状、楔状前积、斜交前积、席状、下切充填、波状等典型地震相类型。依据地震沉积学理论进行了沉积相解释,识别出滨岸平原、浅海、半深海、海底扇、扇三角洲等5种沉积相类型,并分层序分析了受分隔性古隆起影响的滨浅海沉积体系的平面展布特征。结合地球化学资料,建立了滨岸平原含煤系烃源岩和陆源海相烃源岩的沉积发育模式:腐殖型含煤系烃源岩主要分布于陵水凹陷东侧松南低凸起和南侧陵南低凸起边缘的滨岸平原相带内,有机质来源为陆生高等植物;陆源海相烃源岩主要发育于扇三角洲体系与浅海相、半深海相的过渡带,有机质来源为陆生高等植物与水生生物的混合。

论文目录

  • 0 引言
  • 1 区域地质概况
  • 2 层序地层格架与沉积体系发育特征
  •   2.1 层序地层格架
  •   2.2 地震相类型
  •   2.3 地震相沉积学解释
  • 3 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4 陵水组烃源岩沉积发育模式与分布预测
  • 5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刘仕友,陈泓燕,李德勇,孙万元,李聪颖

    关键词: 琼东南盆地,陵水凹陷,渐新世,陵水组,沉积相,烃源岩

    来源: 海相油气地质 2019年01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工业

    单位: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海洋深水区油气勘探关键技术”(编号:2016ZX0502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南海西北部盆地构造沉积特征对青藏高原隆升的响应”(编号:41530963)联合资助

    分类号: P618.13

    页码: 63-70

    总页数: 8

    文件大小: 8290K

    下载量: 226

    相关论文文献

    • [1].琼东南盆地宝岛-长昌凹陷陵水组储层差异演化特征[J]. 地球科学 2019(08)
    • [2].中国南海琼东南盆地渐新统陵水组沉积特征[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3(05)
    • [3].琼东南盆地陵水组层序地层与沉积相分析[J]. 中国地质 2014(01)
    • [4].琼东南盆地陵水组层序格架及沉积体系的时空配置关系[J]. 海洋石油 2011(01)
    • [5].琼东南盆地古近系陵水组层序地层特征[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3(05)
    • [6].琼东南盆地崖南凹陷有利勘探区研究[J]. 内江科技 2013(05)
    • [7].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古近系陵水组输导体系特征[J]. 地质学报 2010(01)
    • [8].井震结合深水区物源分析——以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古近系陵水组为例[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0(04)
    • [9].琼东南盆地宝岛区陵水组储层特征与有利储层分布[J].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0(01)
    • [10].琼东南盆地渐新统陵水组坡折带类型及层序地层样式[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4(04)
    • [11].琼东南盆地陵水组二段泥岩盖层综合评价[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1(05)
    • [12].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断裂对沉积充填的控制作用[J]. 特种油气藏 2017(02)
    • [13].南海琼东南盆地崖13-1气田古近系陵水组海陆过渡带沉积特征及演化[J]. 古地理学报 2014(03)
    • [14].琼东南盆地构造演化与含煤沉积作用研究[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5)
    • [15].琼东南盆地东部地区油气形成期次和时期[J]. 现代地质 2011(02)
    • [16].琼东南盆地宝岛区深埋藏储层物性主控因素[J]. 特种油气藏 2014(03)

    标签:;  ;  ;  ;  ;  ;  

    琼东南盆地陵水凹陷渐新统陵水组沉积特征及烃源岩发育模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