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斯斯:澳大利亚对残疾学生教育经费投入的改革及启示论文

汪斯斯:澳大利亚对残疾学生教育经费投入的改革及启示论文

【摘要】近年来,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主要通过“优质学校项目”和“全国残疾人保障计划”两项举措,对残疾学生的教育经费投入进行改革。“优质学校项目”是中小学校的经费改革项目,从个体需求出发,主要在于教育投入经费的稳健增长以及重视经费的监管。“全国残疾人保障计划”是对残疾人的长期资助项目,关注按需选择资助服务、与学校合作资助学生、提供长期教育资助和资助残疾人的家人及生活照料者。总结这两个项目中对残疾学生教育经费投入的改革举措,发现它们均存在融合性、个别化、循证性和协作性的特点,这为完善我国残疾学生的教育经费投入体制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澳大利亚;残疾学生教育经费投入;按需资助;循证实践

前言

澳大利亚联邦(the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简称澳大利亚)共有六个州和两个领地,其教育体系主要由三个层次组成:初等教育(小学)、中等教育(初中和高中)和高等教育(大学和职业院校)。作为世界上最成功的多元文化社会,澳大利亚凝聚了多种不同的文化、经历、信仰和传统。从最初的原住民到后来的新移民,共有300多个民族为这个国家的发展做出过贡献,成就了今天澳大利亚的多元和繁荣[1],也为残疾人成功融入主流社会提供了坚实的社会文化基础。澳大利亚统计局(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2015年的报告显示,约有430万的澳大利亚人存在不同形式的残疾,占人口总数的18.3%[2]。

澳大利亚尊重残疾人的社会参与,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着手推行促进融合的相关政策,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更是不断通过政策的调整和优化来进一步推进融合教育的改革,而重视发展融合教育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在相应的经费投入上。近年来,澳大利亚联邦政府通过“优质学校项目(Quality Schools Package,简称QSP)”和“国家残疾人保障计划(National Disability Insurance Scheme,以下简称“保障计划”)”两项主要改革举措,不仅逐年增加对残疾学生的教育经费投入,还涵盖了从早期干预、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全部教育阶段,并以科学、系统的方法确保投入经费的实施成效,力求满足每一位残疾人的教育需求。

1. 优质学校项目的实施

2017年5月2日,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推出了优质学校项目,并于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一项涉及全澳所有中小学校经费投入的改革计划,旨在引入新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确保每一个学生无论其出身背景或居住地如何,人人都有机会成为最好的自己。优质学校项目对残疾学生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 按残疾学生需求投入

每个残疾学生的教育需求是不同的,为帮助他们顺利参与学校生活,每个人所获得的教育经费投入水平理应存在差异。但事实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无论残疾对这些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影响有多大,联邦政府始终坚持平均主义,即每个学生获得的教育经费相同[3]。另一方面,由于残疾学生所获得的教育经费主要来自其所属的州/领地,而每个州/领地对“残疾”的定义不同,这就意味着有着同样教育需求的残疾学生可能在一个州/领地能得到相应的经费投入,而在另一个州/领地就得不到能满足其特殊需求的经费。因此,为确保经费投入的科学、有效和公平,建立全国性的教育经费投入依据就显得尤为重要。

他没有转过身去看她。她一定在注视着他,美目里或许闪现惊疑的神色。他脑子里的车轮飞快地转动了一下。他拿起了电话。

首先,在论证层面,优质学校项目作为联邦政府中小学经费投入的改革,影响全国。政府早在2010年就委任贡斯基团队围绕学校经费的划拨机制展开调查,并于2011年12月发表最终报告。报告提到,不仅要每年增加经费投入,而且还提倡建立更加公平的投入机制;就残疾学生而言,一旦全国学校残疾学生追踪数据库成为现实,无论他们来自哪个州/领地或哪类学校,只要是他们需要的,都将获得公平的经费保障[15]。报告里的这些建议在优质学校项目里都得到了实现。随后,联邦政府再次委任贡斯基团队进行调研,了解通过哪些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政府为包括残疾学生在内的特殊学生提供的额外经费能给他们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这些举措都证明了优质学校项目的循证性,而保障计划同样如此。早在2010年,联邦政府就委托生产力委员会对现有的残疾人资助体制展开调查。生产力委员会收到了来自残疾人及相关机构人员超过1000份的反馈意见,并发现现有的资助体制存在不足,无法满足残疾人的需求,需要改革。于是,2011年政府计划从2013年年中开始为期三年的保障计划试验。试验既是为了帮助残疾人从现有的资助体系过渡到新的保障计划,同时也找到保障计划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减少正式施行时的阻力。

1.2 稳健的经费增长

从表4可以看出,金的嵌布状态主要为包裹金,占79.41%,大部分为黄铁矿包裹的中细粒金,其次为粒间金,分布在脉石矿物裂隙间,少量为裂隙金。通过对金矿物能谱分析(见表5)可知,自然金中金含量约为84.68%,银含量为12.95%;碲金银矿中以碲和银为主,金含量仅为19.78%。

优质学校项目最重要的改革就是按需投入,联邦政府根据每个学生的教育需求计算出每个学生和学校应获得的经费额度。所以整体看来,在优质学校项目下每一所中小学校所获得的教育投入是普涨趋势。2015年,政府投入8.71亿澳元作为中小学校残疾学生的额外经费投入,在未来四年内这一数字累计将超过50亿澳元[7];2018年,随着优质学校项目的正式启动,政府计划将在2018—2027年内累计投入2 498亿澳元,其中会有227亿澳元用于残疾学生。平均算下来,在未来十年内,政府每年给残疾学生的经费投入将增加6.3%,大大超越过去十年间平均4.2%的年增长率。仅2018年,估计政府对残疾学生的经费投入占到学校教育总投入的8.9%[8];增加的经费意味将有更多的资源用于支持特殊教育教师的发展和残疾学生的教育。

1.3 重视经费的监管

为确保优质学校项目的执行成效,联邦政府成立了“全国学校资源委员会(National School Resourcing Board,以下简称‘委员会’)”,对经费的投入进行独立监督。委员会根据2017年6月修订并通过的《澳大利亚教育法案2013》和《澳大利亚教育条例2013》审核经费的投入,评估它是否符合以上两项法律规定。

在残疾学生教育经费的监督层面,委员会的重要任务之一便是审查依据全国学校残疾学生追踪数据库确立的支持级别对残疾学生的经费投入额度,看它是否能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需求,以此加强经费投入的问责制和透明度。在管理层面,由于全国学校残疾学生追踪数据库是残疾学生教育经费投入的重要参考依据,联邦政府计划在未来四年内额外划拨2000万澳元确保数据库的运行和管理,并加强与教育部门的合作,提高数据采集质量[3]。

2.国家残疾人保障计划的推进

优质学校项目关注中小学校教育经费投入的改革,保障计划则是为残疾人提供长期的资助。保障计划看似与教育的直接关联有限,实则在它自身的系统内,却一直都在协助教育的发展,包括在优质学校项目的改革系统里,保障计划同样扮演着协作者的角色。因此,这既是保障计划体系内的自主协作,也是优质学校项目里保障计划与优质学校项目的协作。

2.1 按需选择资助服务

由于认识到残疾人的家人及生活照料者在残疾人的日常生活、教育和实现个别化计划的各项目标里扮演重要角色,且他们的作用不可替代,因此保障计划也会为他们提供资助。一方面,保障计划会帮助家人和照料者通过社区支持来协助残疾人的生活,包括理解保障计划的运作机制、残疾人可获得的相关服务、联系社区工作人员、了解政府其他的资助项目等。另一方面,保障计划的部分资助项目可为家人和照料者带来直接或间接利益,如向他们支付残疾人的养护费,负担相关的残疾咨询费,为残疾人参与社区活动提供支持,提升残疾人的动手实践能力,提供支持性就业等。这些资助不仅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还降低了家人和照料者的精神压力,帮助他们暂时从与残疾人有关的日常生活中抽离出来,确保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幸福感。

与优质学校项目一样,保障计划的改革也强调按需资助,通过制定“个别化计划”让残疾人选择需要的服务(包括教育),再给予经费保障,且无上限。每份个别化计划都是基于个体的发展目标、需求和喜好而生成,因此它们都是独一无二的。一般说来,保障计划流程包含五个步骤:(1)确定需求和目标。残疾人可与家人、照料者或朋友讨论自己需要什么、希望保障计划如何帮助自己、希望未来几年内自己的生活是怎样的等问题。如果这是他们人生中的第一份计划,保障计划还会从日常生活、居住环境、人际关系和目前所获得的支持三方面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并从就业、教育、社会参与、生活独立、居住环境、健康和幸福感几个方面了解他们对未来生活的发展目标。就教育而言,残疾个体可做出选择求学、接受高等教育或只是学习某一门课程的决定,保障计划会资助实现他们的教育期望。(2)与计划制定者会面。一旦开始制定计划,每个人都会有一名计划制定者,讨论制定发展目标、实施策略、评估方法、管理和审查计划等。(3)形成计划。在前期讨论的基础上形成书面的个别化计划。(4)实施计划。(5)审查计划。整个计划的制定和实施都是为个体量身打造的,通过经费支持来实现发展目标,因此他们可以自由购买服务,选择由谁、在什么时候、如何提供这些服务。

1947—1948年,一系列的飓风再次横扫佛州南方,大片农田和居民区被淹,积水近6个月不见消退。当地居民、各行业及佛州政府强烈呼吁联邦政府出资从根本上解决佛州中南部的洪灾问题,建设控制洪水工程。

2.2 与学校合作

一般说来,保障计划的资助范围包括:残疾人日常生活所需的饮食和穿着,参与社区、社会活动及上学所需的交通补助,各项干预服务(如行为支持),辅助设备和技术,家庭环境和私家车改造等。保障计划不支持的内容包括:与残疾无关的、与其他资助重复(如学校教育、健康医疗)、不必要的日常生活开销,可能会危及孩子或他人的项目[11]。可见,保障计划不是专门针对教育的资助计划,为避免与学校教育资助体系重复,它不资助本该由学校负责的、与教育直接相关的各项服务,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保障计划与教育毫无关联。与优质学校项目直接支持学校教育不同,保障计划会与学校系统合作,投入与教育相关的内容,这可看作是间接支持教育的一种形式,完善残疾学生的资助体系。

游泳过程中,上臂旋转外展时,水的阻力会对肩部造成很大的压力。一旦长时间保持不正确的泳姿,会让肩袖处于过度运动状态。几种泳姿比较起来,自由泳、蝶泳和仰泳比较容易出现游泳肩。比如自由泳时,在“拉水阶段”多使用胸肌、阔背肌等内旋转肌,而在“恢复阶段”则多使用三角肌、冈下肌等外旋转肌。通常来说,外旋转肌较薄弱,极容易损伤。而蛙泳的基本姿势确定了其肩部活动的范围较小,因此会好一些。

一般说来,学校旨在满足残疾学生个别化的学习需求。2005年澳大利亚《国家残疾人教育标准》清楚说明了学校要在学生个体、教室和学校层面进行“合理的调整”,且规定了调整的范围,包括教师、助教、学习辅具和设备、课程、校园环境、交通等。但为获得优质的教育质量,仅有学校的调整服务是不够的,还需要外在的支持,而保障计划恰好就是这层外在的支持保障。具体看来,保障计划对教育的支持包括:协助学校做好残疾学生的自我照顾(如饮食、移动),特制的交通工具、辅助设备(如轮椅、个人通信设备或助听器),为转学、升学或毕业的转衔提供支持[12]。

近年来,带式输送机本身的技术与装备有了巨大发展,尤其是长距离、大运量、高带速等大型带式输送机已成为发展的主要方向。国外大型带式输送机的设计技术已达到很高水平,已有专用的动态设计软件,为进行大功率长距离输送机的设计计算提供了有力支持。国内对大型输送机的动态分析和设计进行了积极研究探索,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不少大型带式输送机的设计仍把胶带看成刚性体,按刚性理论来分析研究,不但制造成本高,而且不能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因此加强大型带式输送机的动态分析和动态设计,是当今大型带式输送机设计计算的发展方向。

不可否认的是,保障计划的资助会与学校资助部分重叠。这种情况下,两者通力协作,尽可能地避免交叉重复。如为了帮助残疾学生做到自我照顾,学校会请专人协助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和学习,其中学习上的费用由学校承担,生活费用则由保障计划负担。在上下学的交通方面,这本该是家庭和学校的职责,但对一些残疾学生来说,他们很难由家人、朋友接送上学,或独立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使用校车等。此时保障计划便会与教育系统合作,努力寻求解决方案,并资助学生上下学的交通费用。实际上,在学生的个别化计划里,早已明确规定了保障计划的资助内容。保障计划不会越俎代庖,去资助本不在自己服务范围里的内容。如果学校没有能力为残疾学生提供某项本该由它提供的资助服务,保障计划也不能代为资助,但保障计划可以指派一名区域协调员与学校协商学生的发展需求。

因此,在教育系统内,保障计划与学校对残疾学生的资助可看作是一种合作关系,避免重复。学校直接资助学生的教育需求,而保障计划的资助相对灵活和广泛,协调和弥补学校资助的不足,并通过其他方面的资助确保学校教育经费使用效果的最优化。

在过去,联邦政府对残疾学生的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无法满足学校内所有残疾学生的学习需求,迫使他们不得不有限地参与学校生活,也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教育结果。一般说来,学校范围内主要由校长统筹经费分配。学校在获得拨款后会以多种形式支持残疾学生的发展,包括聘请教师进行一对一的教学和康复训练、购买专业设备、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改建校园环境、个别资助等,这其中大部分的经费都用于支付教师辅导费用,而不是大多数人所认为的对学生的个别资助。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残疾学生都需要依靠个别资助来参与课程学习,如调整考试时间、降低任务难度、同伴支持、通用学习设计等就不涉及额外的经费需求。相应地,有限的经费平均分配到学生身上,可能会导致那些真正有需求的残疾学生得不到足够的支持。如一位高功能自闭症学生一年可能需要花费学校4万澳元来支付陪读教辅人员的报酬,这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学校为兼顾其他学生的教育需求,不可能在一个自闭症学生身上给予如此“庞大”的开销[5]。此外,有一些项目不在残疾学生教育支出范围之内,如学费(特殊学校除外)、校服、交通、iPad或相关沟通设备,而且学校也不能将这些经费用于较大的校园环境改造(如无障碍环境建设),因此经费的使用存在诸多限制[6]。

2.3 提供长期教育资助

与优质学校项目专注中小学校教育经费改革相比,保障计划的资助不限于教育,也不限于中小学阶段,而是覆盖残疾人一生所需的服务,包括长期的教育支持。除常规的中小学教育外,还包括早期干预、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年后的继续教育等。

残疾儿童的早期干预非常重要,为他们未来的学习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此,保障计划开展了“特殊儿童早期干预(Early Childhood Early Intervention,简称ECEI)”项目。该项目通过评估了解0—6岁残疾儿童所需服务的类型和程度,然后与社区合作,以家庭为中心,提供早期干预的发展建议,并资助孩子接受早期干预服务。

在残疾学生的职业教育或高等教育上,学校系统会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教育支持,如聘请教师或学习助手协助他们获得教育资源、调整课程、调整校园环境等。如果残疾影响残疾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或高等教育,保障计划会有相应的支持,包括聘请看护协助他们的校园生活(如饮食、自我照顾等)、为往返学校提供交通支持、提供辅助设备(如轮椅、助听器),转衔服务等。与前面中小学校的资助一样,保障计划不会与学校系统的资助重复,而是在其职责范围内提供支持。

在实施优质学校项目和保障计划之前,无论是在中小学校残疾学生教育经费的投入上,还是在残疾人的生活保障方面,均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核心问题表现为对个别化需求的关注不够,而区域内个别化资助模式的成功推行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国家层面的改革。为解决过去在经费投入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响应国内和国际社会对残疾人个别化资助的发展趋势,无论是优质学校项目的教育经费改革,还是保障计划的终身保障计划,纷纷转向按需资助,“个别化”成为它们的共同特征之一。

2.4 资助残疾人的家人及生活照料者

过去,联邦政府拨款给机构,再由机构评估个体需求,据此分配资金为残疾人提供支持[9]。但这种模式饱受质疑,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没有满足个体需求,且对先天残疾和后天致残(如由意外或工伤致残)区别对待。先天残疾可获得政府的经济补助,后天致残则没有。澳大利亚生产力委员会对这种残疾人资助体系的评价是,“资助不够、不公平、支离破碎且低效,残疾人鲜有选择的机会,无法保证足够的支持”[10]。

阿花这时出来了,一如贵妃出浴,诧现我眼前。黑亮的头发如瀑泻,瘦小的圆领衫被乳峰撑得挺挺的,脐部开着一朵细嫩的花瓣。粉色的短裤贴在腿上,露出又长又嫩的大腿,像两节白藕,如釉如玉。我欲看还休,赶紧去看女鬼。女鬼被书生抱在了怀里,书生粗硬的手指从女鬼的腿上滑过。我的手指一阵发麻。

3.改革特点分析

优质学校项目和保障计划的改革举措从经费投入的视角体现着对融合教育的支持。优质学校项目旨在帮助残疾学生更好地参与学校教育,保障计划则旨在帮助残疾学生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因此,在澳大利亚发展融合教育的背景下,融合性是两项改革共有的特点。除此以外,两者还有来自其他方面共同的特点,这也可以看作澳大利亚近年来对残疾学生教育经费投入改革的发展方向。

Define the random variables a0k,ahkand aukas follows:

3.1 个别化

个别化的经费投入方式在澳大利亚并不是优质学校项目和保障计划首创,在此之前,澳大利亚的部分地区就进行过残疾人个别化资助模式的改革,其中不乏成功的案例。1988年,由于西澳大利亚州的农村和偏远地区没有正式的残疾人资助体系,于是西澳政府通过“西澳区域协调项目”率先进行个别化资助的尝试。起初,区域协调员负责掌控经费及其分配,尔后改为直接下拨给残疾人及所在家庭,确保他们以更加灵活的方式购买服务。由于该项目的执行收到了良好的反馈,2000年已拓展至西澳全州[13],并在澳大利亚其他区域开始了初步的尝试。2008年对新南威尔士州的一项调查表明,与残疾人的其他资助模式相比,个别化模式的实施显然更成功:残疾人满意度高、资助服务质量高、性价比高[14]。

学生毕业后,保障计划会与学校、就业部门协作做好残疾学生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的转衔,帮助他们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同时,如有需求,保障计划也会资助残疾学生接受继续教育和相关培训,提升个人适应社会的能力。具体的教育需求会体现在他们的个别化计划里。

3.2 循证性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致力于循证改革。无论优质学校项目还是保障计划,它们都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前期研究、论证的基础上逐步实施和推广,且遵循科学的依据做出决策。

优质学校项目的启动是联邦政府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按需投入的改革,它以“学校教育资源标准(Schooling Resource Standard,简称 SRS)”提供的数据为基础,估算出为满足学校每一位学生发展需求所需的经费数值。学校教育资源标准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对普通中小学生的投入基数;二是对处境不利学生和学校的额外投入,包括残疾学生、英语能力有限的学生、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峡岛民、经济—教育水平低下的家庭、地理位置偏僻的学校、规模有限的学校等六部分。从2018年开始,对残疾学生的经费投入将主要以“全国学校残疾学生追踪数据库(Nationally Consistent Collection of Data on School Students with Disability,简称NCCDSSD)”为依据执行。全国学校残疾学生追踪数据库是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出资支持的一个全国残疾学生年度调查数据库,从2013年开始试行,到2015年已经覆盖了全澳所有中小学。它不仅给出了“残疾”的国家统一定义,确保学生无论在哪个州/领地上学,只要他们的需求是一致的,都能获得同样的经费资助。重要的是,它还对学生参与学校教育所需的支持程度进行分级,这样政府的经费投入更有针对性。支持程度分四个级别:差异教学支持、补充需求支持、重要需求支持和广泛需求支持。据最新的2016年全国学校残疾学生追踪数据库数据显示,需要支持的残疾学生总数占全体中小学生总数的18.1%,其中差异教学支持残疾学生的比例是5.7%,补充需求支持是8.0%,重要需求支持是2.9%,广泛需求支持是1.5%[4]。差异教学支持是教师为满足残疾学生的教育需求而在课堂内进行的教学调整,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设计,一般不需要额外的经费投入;后三类支持都需要政府提供额外的教育经费。从补充需求到重要需求、广泛需求支持,学生所需的支持越来越复杂,相应的经费投入水平也越来越高,且没有上限。

其次,在依据层面,既然优质学校项目和保障计划都强调从残疾学生的个体需求出发提供经费支持,它们也都有各自的实施依据。优质学校项目依据的是全国学校残疾学生追踪数据库的数据,按每个学生所需支持的级别确定经费投入额度;保障计划通过“量体裁衣”,让残疾人依据自身情况选择需要的服务(包括教育),再提供经费保障,真正实现资助的“私人定制”。因此,无论是优质学校项目还是保障计划,两者都有据可循,确保经费投入的针对性。

3.3 协作性

2012年7月,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推出了保障计划,这是一项对残疾人的长期资助计划,由“国家残疾人保障机构(National Disability Insurance Agency,简称NDIA)”统筹管理,旨在为残疾人提供所需的经费支持,同时还会资助他们的家人和生活照料者。2013年7月,澳大利亚部分地区展开了历时三年的保障计划试验,并于2016年7月1日在全国推行。保障计划对残疾学生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教育从来都不是独立运作的系统,要最大程度地发挥教育的作用,获得期望的教育成效,外在的支持体系非常重要。保障计划不直接提供教育,但它既为残疾人提供基本的衣、食、住、行方面的资助,又为他们的家人和照料者提供支持,阻断残疾可能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所带来的潜在障碍,让他们能安心接受教育,这就是对教育的支持和协作。重要的是,就纵向的教育体系而言,保障计划的资助覆盖了从早期干预到成年后继续教育的全部教育阶段,给予完整的教育保障。

优质学校项目的教育系统内,中小学校有各自的职责,保障计划也有它的责任范围,两者有交叉,但避免重复。即使保障计划的资助范围广泛,也会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在学校范围内做好协作工作,与学校系统一起支持教育的发展。

4.对我国的启示

尽管澳大利亚对残疾学生教育经费投入的改革并不是尽善尽美,优质学校项目和保障计划作为新近的两项计划,其具体的实施成效尚缺乏权威的评估报告,但澳大利亚的改革举措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结合我国开始的本土化的尝试和探索,对处于特殊教育快速上升时期和大力发展融合教育的我们来说是迫切需要的。

4.1 重视残疾学生的个别化需求,按需投入经费

在我国,教育经费的划拨方式基本上是以在校生数和生均成本为基本依据,特殊教育也不例外。2014年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以下简称“第一期提升计划”)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标准要在三年内达到每年6000元”。2017年新出台的《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以下简称“第二期提升计划”)进一步提出:“在落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6000元补助标准基础上,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根据学校招收重度、多重残疾学生的比例,适当增加年度预算。”从第一期到第二期提升计划,特殊教育经费投入考虑到重度和多重残疾学生的需求,要求增加预算,这是一个进步,但我们的整体经费投入仍是“平均主义”模式。“残疾”的存在意味着个体间的发展差异大;固然,重度和多重残疾学生的需求更加复杂和多样,可这并不表示轻度、中度程度学生没有个别化的需求和增加教育经费预算的必要。国家以生均成本为特殊教育经费划拨的主要依据,难以突显残疾学生个别化教育需求的差异;目前依残疾程度体现经费投入的差异,只是我们在改革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小步,但又缺乏具体的落实措施,“适当增加年度预算”的表述刚性约束不足,也暴露了研究的缺失,没有切实的数据佐证。

因此,建议我国变革现有的特殊教育经费投入体制,从传统的在校生数和生均教育经费逐步过渡到以残疾学生的个别化需求为依据,通过个别化的评估确定每个学生的教育需求,再效仿澳大利亚按残疾学生的需求划分经费划拨等级,或通过本土研究探索适合我国的个别化经费投入模式,制定经费划拨标准和相应的增长比例。

4.2 平衡残疾人的教育体系,健全经费投入体制

我国在建立完善的特殊教育经费投入体制上存在诸多问题,不仅对随班就读和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支持力度不够,也没有关注教育系统以外的生态系统所需的支持。

第一,我国的特殊学校一直都有政府持续、稳定的拨款,在《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里有且只有针对特殊学校的经费投入数据,而事实是我国至少还有50%的残疾学生在普通学校附设的特教班或普通班级随班就读[17]。在第一期提升计划出台之前,普通学校残疾学生的生均经费与普通学生是一样的;随后的第一期和第二期提升计划,均按特殊学校生均预算内6000元的经费标准执行,这对学生个别化的关注显然不够。重要的是,它不足以保障随班就读的经费所需。与特殊学校相比,普通学校有为残疾学生进行校园改建、聘请专业教辅人员、强化师资培训等方面的需求。即使国家财政对随班就读有少量投入,也基本是以专项经费投入为主,受益的学校数量有限[18]。

第二,长期以来我们重视的都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而婴幼儿期的早期干预、学前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对残疾群体同样重要,相配套的教育经费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尽管国家近年来强调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第二期提升计划提到“学前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优先资助残疾学生,逐步加大资助力度”,但缺乏具体操作层面的政策支持,也没有稳定长效的投入保障。

创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的结果和课堂创设密切相关。在英语词汇课堂中,创设包含两方面的含义,首先是课堂预设,即计划性,它包括教学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制定等活动。其次,这些活动不同于传统意义上教师对课堂模式化和固定性的预设,而要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即教学设计要考虑学生主动参与性、师生的互动性、课堂的生态性等。以创设为基础,英语词汇课堂的动态生成过程避免了盲目性,具有科学性、计划性和系统性。

第三,政府支持特殊教育的发展,既要投给教育活动本身,也要看到与教育息息相关的其他生态系统所需的支持;显然,我国在这方面要做的还有很多。以残疾人家庭为例,经济资助是国内众多家庭最迫切的需求[21],他们不仅要支付孩子高昂的康复、医疗等费用,还不得不以牺牲个人事业和减少家庭收入为代价[22],只为换来孩子得到更好的照顾。同时,由于获得的经济支持有限,所有的生活重担落在家庭身上,进而带来巨大的精神负担。经济和精神双重压力或多或少会波及家庭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影响孩子的成长和教育。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教育学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师生交往的过程。作为一名教师,要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热爱,首要任务就是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要靠师生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建立。当学生一旦感受到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就会改变对教师的态度,感到委屈和伤心,产生不满和恐惧,从而表现出不听老师的话,不积极配合老师,不尊重老师,影响学习和生活。对老师产生敌意,处处和老师作对,以表示他们对受不公平待遇的抗议。

杉木是华南地区特有的物种,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的原因,杉木生长速度较快且产量高,是我国木材的主要原料之一。通过植物多样性数据分析,以人工纯林、杉木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发现灌木适合生长在混交林中,且混合林的物种度较高,更利于维持物种的多样性。为了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大力提倡实行人工种植来提高物种多样性,以保持生态平衡。因此,为了能更好地维持森林植物的多样性,在种植植被前可以通过植物多样性的分析确定植物的最佳生存环境,从而提升植物的生长能力。

澳大利亚优质学校项目和保障计划的改革不仅涉及全国普通中小学和特殊学校,还覆盖了残疾群体从早期干预到成年后的继续教育整个教育体系。保障计划还与学校系统密切合作,提供教育以外的残疾学生所需的全部支持,其中既有对残疾学生生活的支持,也有对其所在家庭和照料者的资助。尽管保障计划不直接提供教育,但这可看作是间接的教育投入形式。因此,我们应努力建构完善的残疾人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纵向上要覆盖早期干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全部教育阶段,特别是要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经费投入给出合理界限和增长比例;横向上既要关注特殊学校和普通学校的残疾学生教育需要,还要让学校教育系统与家庭生活系统、社区活动系统对接,确保教育成效最大化。

4.3 开展特殊教育经费的科学研究,利于决策

在我国,对特殊教育经费问题的关注并不是一个研究热点,一些基本的类似特殊教育应该“投多少”“怎么投”“增长比例”等问题从未得到过论证,这也直接导致实践中的经费投入存在诸多问题,制定的政策刚性约束不足,执行力度不够。澳大利亚优质学校项目和保障计划的推行有前期的调查报告和试验作为基础,且分别依据全国学校残疾学生追踪数据库和个别化计划决策。他们的发展经验可供我们学习参考,但不一定适用于我国。在具体的实施路径上,我们应以政府为主导,基于本土情境开展科学研究,探索适合我国的覆盖全部教育阶段的经费投入体制。

参考文献:

[1]Australian Government. Multicultural Australia:United,Strong, Successful. https://www.dss.gov.au/sites/default/files/documents/03_2017/multicultural_policy_2017.pdf. 2017-03-20.

[2]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 Disability, Ageing and Carers, Australia:Summary of Findings 2015. http://www.abs.gov.au/ausstats/abs@.nsf/Latestproducts/4430.0Main%20Features1201 5?opendocument&tabname=Summary&prodno=4430.0&issue=20 15&num=&view=. 2016-10-18.

[3]Australian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What is the Government Doing to Support Students with Disability?https://www.education.gov.au/what-government-doingsupport-students-disability. 2017-12-30.

[4]Australian Curriculum, Assessment and Reporting Authority. School Students with Disability:Distribution of Students with Disability Notes and Caveats. http://www.acara.edu.au/reporting/national-report-on-schooling-in-australia-data portal/school-students-with-disability. 2018-01-02.

[5]Hermant, N. Students with Disability Lack Government Funding to Excel at School, Statistics Show. http://www.abc.net.au/news/2017-05-20/students-with-disability-lack-additionalfunding/8541706. 2017-05-20.

[6]Australian Association for Children with a Disability.How Funding for Special Needs Works in Schools. https://acd.org.au/how-funding-for-special-needs-works-in-schools/.2015-10-14.

[7]Branley, A. Budget 2015: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to Get Record $1.3 Billion Boost for Extra Help in Classroom. http://www.abc.net.au/news/2015-05-12/budget-2015-studentsdisabilities-1.3-billion-dollar-boost/6464338. 2015-05-12.

[8]Australian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What is the Schooling Resource Standard and How does it Work?https://www.education.gov.au/what-schooling-resourcestandard-and-how-does-it-work. 2018-01-02.

[9]Laragy, C., Ottmann, G. Towards a Framework for Implementing Individual Funding Based on an Australian Case Study. Journal of Policy and Practice in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2011, 8(1):18-27.

[10]Australian Government Productivity Commission.Disability Care and Support. https://www.pc.gov.au/inquiries/completed/disability-support/report/disability-supportoverview-booklet.pdf. 2011-07-31.

[11]Raising Children Network. National Disability Insurance Scheme:FAQs. http://raisingchildren.net.au/articles/national_disability_insurance_scheme_faqs.html. 2018-01-04.

[12]National Disability Insurance Scheme. Fact Sheet:Supports the NDIS will Fund in Relation to Education. https://www.ndis.gov.au/document/supports-ndis-will-fundrelation-2. 2014-01-16.

[13]Bartnik, E., Chalmers, R. It’s about More Than the Money:Local Area Coordination Supporting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In S. Hunter & P. Ritchie (Eds.), Co-production and Personalization in Social Care. London: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2007:19-37.

[14]Fisher, K. R., Campbell-McLean, C. Attendant Care Direct Funding Pilot Project Evaluation-Final Report. Report for Department of Aging, Disability and Home Care NSW, SPRC Report Series 11/08. Sydney:Author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 Disability Stud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e, 2008.

[15]Australian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Review of Funding for Schooling Final Report. https://docs.education.gov.au/system/files/doc/other/review-of -fundingfor-schooling-final-report-dec-2011.pdf. 2011-12.

[16]Laragy, C., Fisher, K., Purcal, C., Jenkinson, S.Australia’s Individualized Disability Funding Packages:When do They Provide Greater Choice and Opportunity? Asian Social Work and Policy Review, 2015, 09:282-292.

[17]汪斯斯,刑芸. 人力资本视角下的残疾人教育成本和教育收益分析. 中国特殊教育,2016,193(7):3-11.

[18]彭霞光. 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建设初探. 中国特殊教育,2014,173(11):3-7.

[19]黄辛隐,张锐,邢延清. 71例自闭症儿童的家庭需求及发展支持调查. 中国特殊教育,2009,113(11):43-46.

[20]熊妮娜,杨丽,于洋,等. 孤独症、肢体残疾、智力残疾儿童家庭经济负担调查.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8):785-788.

[21]谷长芬,陈耀红,王蕊,等. 北京市0—7岁残疾儿童家庭需求调查研究. 中国特殊教育,2010,124(10):7-11.

[22]尹银. 残疾对家庭的影响与对策研究——基于“北京市残疾人服务需求”调查. 兰州学刊,2013,09:87-92.

The Reform and Implications of Educational Funding for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in Australia

WANG Si-si, David Evans

【Abstract】Recent years, the Australian federal government has reformed its funding system for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through QSP and NDIS initiatives. QSP is an educational funding program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ts impact on special education lies in needs-based funding, growing funding, and emphasis on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funding. NDIS is a long-term funding scheme. The main impact of NDIS on special education are needs-based funding, cooperation with schools, longterm educational funding, and funding families and carers of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Summarizing the two reforms on educational funding for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we find that they both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clusion, individualization, evidence-based and cooperative, which could enlighten China’s educational funding for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Key words】Australia; Educational funding for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Needs-based funding; Evidence-based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810(2019)33-0032-08

* 基金项目:教育部2015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人力资本理论视角下我国残疾人教育投资行为分析”(15YJC880079)

作者单位:1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特殊教育研究中心 南京 210038

2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教育与社会工作学院 悉尼 2006

作者简介:汪斯斯 讲师 博士;研究方向:特殊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标签:;  ;  ;  ;  ;  ;  ;  ;  ;  

汪斯斯:澳大利亚对残疾学生教育经费投入的改革及启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