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地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巴勒斯坦地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巴勒斯坦地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巴勒斯坦,以色列,中东地区,约旦河,冲突,阿拉伯,机构。

巴勒斯坦地区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曹华[1](2017)在《巴勒斯坦地区水资源管理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巴勒斯坦地区的各种矛盾纷繁复杂,水资源是贯穿其中的重要线索。该地区水资源严重不足,必然导致巴以之间的水源与水权争夺。1948年以色列建国后,经过多次战争,控制了整个巴勒斯坦地区的水资源。90年代初以来,巴勒斯坦人在加沙地带和部分约旦河西岸开始自治,水治理成为其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基于历史文献,从巴勒斯坦自治区面临的水源和水权困境,分析巴勒斯坦方面作为应急被动式的水资源管理与供应策略,探究其水政策的形成和内容。巴勒斯坦人对于水资源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巴以问题的实质,对于深入理解巴勒斯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东研究》期刊2017年02期)

张峰[2](2017)在《1929年巴勒斯坦地区大骚乱》一文中研究指出巴勒斯坦1929年发生的动乱是犹太人与阿拉伯人首次由于西墙之争而引发的一系列大规模流血冲突。这次冲突是阿犹双方矛盾长期积累后的爆发,影响深远,被视为巴勒斯坦问题的分水岭。这次骚乱刺激了犹太复国主义发展的步伐,激发了巴勒斯坦民族主义发展的高潮,导致了阿犹冲突的全面升级。而作为委任统治国的大英帝国,正是在动乱后,开始对巴勒斯坦政局作出新的评估,并随之作出政策调整;同时随着美国和阿拉伯国家的的介入,加剧了阿以冲突的国际化和复杂化。(本文来源于《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赵萱[3](2017)在《东耶路撒冷橄榄山地区巴勒斯坦社会的家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往对阿拉伯社会的研究都将伊斯兰教作为重要的研究路径,而在分析巴以冲突问题时,民族视角和宗教视角同样是研究的核心。但基于东耶路撒冷橄榄山地区巴勒斯坦社会的田野调查,笔者发现家族却是地方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事实。在社会文化层面上,家族文化是地方社会文化的主体,根植于日常生活之中;在社会组织层面上,家族是地方社会应对社会冲突重要的社会协调机制和权威体系;在政治层面,家族是地方社会中最基本的社会组成单位,在与国家的博弈中,实现现代民族国家的双轨治理。(本文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1期)

Rabah,A.M.Isaili(伊萨)[4](2015)在《巴勒斯坦农村地区污水处理评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资源是约旦河西岸的主要问题,因为这里是中东地区水资源最匮乏的地区之一。被占领的加沙和西岸恶劣条件,特别是水资源短缺影响着人民的生活。随着人口的增加,对水的需求与日俱增,急需寻求包括污水处理等手段在内的获得新的水资源的方式。在巴勒斯坦西岸,居民、城市和工业的平均耗水量,大约是73升/人/天,这大大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小农户最低人均标准100升每天。而与此同时,以色列的人均消耗为100-230升/人/天。自1967年以来,污水处理在以色列一直被忽视,只有31%的人口覆盖污水管网系统。拥有污水收集和回收功能的污水处理厂的缺乏导致了污水被任意排放到环境中。每年都有大量的污水排向约旦河西岸地区。其中包括170ML/天的市政废水和工业废水,总量达62MCM/年。以及96ML/天的工业污水,总量达35MCM/年。污水管理在巴勒斯坦农村社区仍被严重忽视,污水管理仍然依靠于粪坑。在过去的十五年里,污水处理系统已在西岸农村地区兴盛起来,并且已经开发了相当广泛的适用于现场污水处理厂的技术。本文的目的是评估现场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以及在农业方面的再利用的能力的技术指标。在西岸地区现在有13个集体污水处理厂和180个现场污水处理厂,在西岸产生废水中仅有6.3%(2.83MCM)在集中和集体污水处理厂处理,剩下的93.7%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处理后的废水回用对解决水资源短缺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取得的具有代表性的污水处理厂的质量参数都参照中国的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来评价,这可以帮助巴勒斯坦了解污水处理的现状,建立适合国情的水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分析结果表明,处理后的水达到了3级标准。即便如此,仍然需要努力提高污水处理技术,改善水质的处理,扩大污水处理规模,以应对巴勒斯坦本土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5-05-01)

王佳华[5](2013)在《《世界历史百科全书》(节选)》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是一篇翻译项目报告。项目原文为众作者合着的《世界历史百科全书》(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第一卷中的“叙利亚-巴勒斯坦地区历史概述”一章(Introduction: The Kingdoms of Syria-Palestine)。原章节的主要内容讲述了该地区在各国王统治期间城邦的历史变迁、文化风俗及宗教改革。原文行文流畅,连接词、插入语和非谓语比比皆是。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译者频繁地采用多样的翻译技巧,以求译文句式连贯,凸显历史题材译文的磅礴之感。此次项目报告主要以奈达的“等值翻译理论”为理论指导,采用的翻译方法主要是转换法,增补与省译,反译法和拆译法。专有名词的翻译以及对原文中以括号形式出现的内容的处理是本次翻译的难点。译者不拘泥于原文形式,采用灵活变通的翻译以求目的语读者能最大限度地接近原语读者的接受度。鉴于在翻译过程中经常反复地查找一些专有名词,笔者认为建立基于原文内容的小型语料库十分必要。通过这次翻译任务,笔者从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了提升,同时也意识到了翻译理论的重要性。(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3-05-01)

刘中民[6](2011)在《从阿拉伯民族主义到巴勒斯坦民族主义——20世纪上半叶巴勒斯坦地区民族主义的发展与转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实现从阿拉伯民族主义向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的缓慢转型是20世纪上半叶巴勒斯坦地区民族主义发展的典型特征。这一转型分为3个发展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巴勒斯坦民族主义体现为泛阿拉伯民族主义与叙利亚民族主义的复合体;20世纪20年代是巴勒斯坦民族主义萌芽的时期,它逐步放弃了与叙利亚统一的目标,并召开了4次巴勒斯坦大会;20世纪30年代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巴勒斯坦民族主义最终形成,其突出标志是1936~1939年的反英民族大起义。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的形成对于巴勒斯坦确立民族认同、进行社会动员、追求民族解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巴勒斯坦民族主义的内部矛盾、民众基础薄弱、缺乏足够独立性等历史局限性也对巴勒斯坦民族独立运动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西亚非洲》期刊2011年07期)

AlKhamis,M,A,王广秀[7](2009)在《2006~2007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地区口蹄疫聚集性暴发》一文中研究指出口蹄疫在中东地区广泛流行,有观点认为政治的不稳定性及资源的有限性导致了该地区难以控制的口蹄疫疫情。但是口蹄疫流行的真正原因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从2006年2月4日至2007年7月15日这段时间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地区暴发的70起口蹄疫疫情的地理位置、持续时间以及扩散方向。扫描统计监测的时空装换模型检测到了9种显着不同的病毒群体(P<0.1),并鉴定出其中4种病毒的扩散方向:加沙地带(该地区未有该病暴发的报道)或相邻地区是2007年4月南部地区该病暴发的来源;2006年约旦河西岸暴发的口蹄疫可能源自北以色列;北部区2007年1月暴发的口蹄疫可能源于约旦边界附近;北部区北部的暴发病毒很可能来自黎巴嫩及叙利亚边界地区。对从暴发口蹄疫地区采集的样本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存在约旦河西岸毒株和早期以色列毒株的重组株及北部区和约旦重组株。本研究结果表明,2006和2007年间暴发于以色列及巴勒斯坦地区的口蹄疫毒株可能是中东地区流行的口蹄疫病毒的重组毒株。(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期刊2009年06期)

Al-Adili,N.,Johansson,A.,Bergstrm,S.,朱国栋[8](2006)在《西岸地区巴勒斯坦妇女的孕产妇死亡率》一文中研究指出Objective: To assess maternal mortality and determine the most common causes of maternal death among Palestinian women. Methods: Available data on the 431 women who died between the ages of 15 and 49 years in the West Bank in 2000 and 2001 were reviewed.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official agencies and, using the verbal autopsy approach, interviews of the deceased women's relatives. The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in all 10 districts of the West Bank over 30 months. Results: Maternal mortality ratios for 2000 and 2001 were 29.2 and 36.5 per 100,000 live births, respectively.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hemorrhage were the most common causes of death. Misclassification was found in 38% of the deaths. A tentative analysis of avoidability indicated that 69% of maternal deaths could be classified as avoidable. Conclusion: A majority of thematernal deaths identified were avoidable. Sub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maternal deaths is hampering efforts to reduce maternal mortality.(本文来源于《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妇产科学分册)》期刊2006年11期)

贺雅琴[9](2006)在《二战后初期美英苏在巴勒斯坦地区的争夺——美英苏对以色列建国问题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巴以问题是当今的一个热点。通过介绍二战后初期美英苏对巴勒斯坦地区的争夺,对以色列建国问题的政策及影响,得出结论,即以色列国的建立是美英苏大国争夺的结果,阿犹两民族间的冲突被大国的战略利益所利用,大国应该对巴以冲突负相当大的责任。(本文来源于《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6年02期)

李玉东[10](2006)在《阿巴斯访土旨在寻求支持》一文中研究指出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4月24日至25日对土耳其进行了工作访问。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寻求土耳其对巴勒斯坦的支持和帮助。     自哈马斯在今年1月25日举行的巴勒斯坦立法委员会选举中获胜并组建政府后,巴勒斯坦受到外部封锁和内部矛盾的双重挤压。在国际上(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期刊2006-04-26)

巴勒斯坦地区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巴勒斯坦1929年发生的动乱是犹太人与阿拉伯人首次由于西墙之争而引发的一系列大规模流血冲突。这次冲突是阿犹双方矛盾长期积累后的爆发,影响深远,被视为巴勒斯坦问题的分水岭。这次骚乱刺激了犹太复国主义发展的步伐,激发了巴勒斯坦民族主义发展的高潮,导致了阿犹冲突的全面升级。而作为委任统治国的大英帝国,正是在动乱后,开始对巴勒斯坦政局作出新的评估,并随之作出政策调整;同时随着美国和阿拉伯国家的的介入,加剧了阿以冲突的国际化和复杂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巴勒斯坦地区论文参考文献

[1].曹华.巴勒斯坦地区水资源管理探析[J].中东研究.2017

[2].张峰.1929年巴勒斯坦地区大骚乱[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

[3].赵萱.东耶路撒冷橄榄山地区巴勒斯坦社会的家族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4].Rabah,A.M.Isaili(伊萨).巴勒斯坦农村地区污水处理评估研究[D].天津大学.2015

[5].王佳华.《世界历史百科全书》(节选)[D].安徽大学.2013

[6].刘中民.从阿拉伯民族主义到巴勒斯坦民族主义——20世纪上半叶巴勒斯坦地区民族主义的发展与转型[J].西亚非洲.2011

[7].AlKhamis,M,A,王广秀.2006~2007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地区口蹄疫聚集性暴发[J].中国畜牧兽医.2009

[8].Al-Adili,N.,Johansson,A.,Bergstrm,S.,朱国栋.西岸地区巴勒斯坦妇女的孕产妇死亡率[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妇产科学分册).2006

[9].贺雅琴.二战后初期美英苏在巴勒斯坦地区的争夺——美英苏对以色列建国问题的影响[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10].李玉东.阿巴斯访土旨在寻求支持[N].光明日报.2006

标签:;  ;  ;  ;  ;  ;  ;  

巴勒斯坦地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