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性指标论文_姚从容,曾云敏

导读:本文包含了有效性指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有效性,指标,货币政策,评价指标,评价,互联网,假说。

有效性指标论文文献综述

姚从容,曾云敏[1](2019)在《碳市场有效性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有效市场假说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是保障碳市场交易效率的重要前提,而市场效率及其有效性是评估碳市场减排绩效的关键指标,我国快速推行的碳交易市场应避免落入"形式化陷阱",同时,节能减排避免落入"发达水平陷阱"和"市场化陷阱"。相比于行政手段,市场机制更具灵活性和经济效率,但只有成熟的市场机制才能为碳排放权合理定价,在市场制度尚未健全阶段,环境规制等命令方式不可或缺。评价碳市场有效性的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其评价原则涵盖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和减排政策相容性等,具体评价标准包括碳交易是否实现了减排成本与收益的帕累托效率、碳交易是否对排放设施形成了持续的市场激励以及技术壁垒和环境规制对碳排放权价格传递是否具有潜在的协同效应。(本文来源于《兰州学刊》期刊2019年12期)

王蕊,周佳,李纯清[2](2019)在《网络舆情事件中的协商有效性评估与测量指标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舆情事件时有发生,并往往伴随着群体极化现象,甚至引发网络暴力。普通网民在互联网这一公共领域能否进行平等、理性的协商,并在一定程度上达成社会共识,成为学界关注的议题。本文通过分析国内有关网络协商的学术论文,对其涉及到的舆情事件中协商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并为未来相关研究提出了可操作化的叁个测量指标。(本文来源于《当代传播》期刊2019年06期)

刘金全,张龙[3](2019)在《“多目标”下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对比研究——基于“多指标”的量化分析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形势下,运用"多工具"调控"多目标"成为货币当局的现实选择。通过SV-TVP-FAVAR模型考察经济增长、物价稳定等多重目标下的货币政策调控工具选择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数量型规则的调控效果整体优于价格型规则。不同阶段下,数量型和价格型规则的调控优势不同,二者均面临"多指标"下的"顾此失彼"困境,广义货币供给量为物价稳定和调控杠杆率目标下的最优政策工具,利率为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目标下的最优政策工具。进一步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我国数量型和价格型规则的调控效果出现"此消彼长"现象。(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王鼎,任虹宇,王倩[4](2019)在《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有效性研究——基于学业成绩与综合素质评价指标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高考改革的逐步深入,高校的人才选拔正逐步形成由综合素质评价与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构成叁位一体的评价体系或评价制度,其中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有效性越来越得到关注。本文从量化实证角度,整合形成十个综合素质评价指标,深入分析和探索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与学业指标的关联性。研究结果显示,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与学业指标的相关性数值整体偏低,这既反映出在实践层面上两者属性的差异性,也进一步说明了综合素质评价在高校选拔中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在不同类别高校录取群体中,单学科成绩与综合素质评价指标的相关性分布表现突出。而从可预测高校录取角度,研究发现学业指标仍远远重要于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为进一步提升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解释和运用的有效性,本文指出在综合素质评价系统性建设、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对应和联系、综合评价实施行动理论设计以及非认知内容设计上需要做进一步深入的探索和完善。(本文来源于《教育发展研究》期刊2019年20期)

金月[5](2019)在《临床应用微生态制剂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有效性及免疫功能指标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临床应用微生态制剂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有效性及免疫功能指标评估。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接收的9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微生态制剂治疗,考察患儿的治疗效果、免疫功能指标和体液免疫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5.65%)显着高于对照组(82.61%),观察组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指标、体液免疫功能指标改善程度显着优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儿黄疸患儿采用微生态制剂的治疗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86期)

陈梦涛,王维安[6](2019)在《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标是否能改善货币政策有效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货币政策面临着经济结构转型、金融全面改革等挑战,研究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标对货币政策分析框架有效性的影响对我国经济稳定发展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本文利用违约距离度量系统性金融风险,联合货币政策的风险承担机制与风险传导机制构建引入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货币政策分析框架,利用DIFF-GMM模型与SVAR模型实证研究引入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标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引入系统性金融风险后的货币政策分析框架更有效,主要表现为主要经济变量脉冲响应表现更平稳。因此,央行应在货币政策制定与实施中考虑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响,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本文来源于《金融发展研究》期刊2019年10期)

刘丛,陈倩倩,陈应霞[7](2019)在《多距离聚类有效性指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有的聚类有效性指标大都是基于欧氏距离而设计.虽然对超球型数据效果较好,但对非超球型数据效果并不理想.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进化算法的多距离聚类有效性指标(MoMDVI).首先使用两种距离设计两个聚类目标,并使用类代表点代替类中心点;其次使用一组实数设计染色体,该组实数可解码成代表点序号的形式;然后使用基于正则化的分布估计算法(RMMEDA)对两个目标进行优化.在进化算子中,加入差分进化算子对RMMEDA算法进行改进,以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将MoMDVI与现有算法在不同结构的数据上对比可知,MoMDVI不仅可以自动检测超球型数据聚类数目,也可以自动检测非超球型数据聚类数目.(本文来源于《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期刊2019年10期)

覃吉春,杨欣[8](2019)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是一项具有开创意义的探索性研究,对于落实新时代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破解新问题、体现新成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平衡记分卡(BSC)构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评价的维度,引入关键绩效指标(KPI)设计指标,构建一套完整的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来源于《科教文汇(上旬刊)》期刊2019年10期)

胡劲,魏东婷[9](2019)在《高校学生评教指标的有效性及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天河学院现行的学生网上评教指标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解学生对现行评教指标体系的评价能力。针对评教指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评教指标设计要遵循问句设计的单一性原则;应尽量使问句通俗化、口语化,少用或不用专业性强的词语;应从重"教"向重"学"方向转变;应分类考核不同性质的课程;科学地规划评教指标的结构和权重。(本文来源于《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苑文凯,赵东风,崔积山,欧阳振宇,孙慧[10](2019)在《石化行业排污许可有效性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石化行业排污许可有效性的具体内涵与意义。借鉴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效性评估的成熟经验,结合排污许可证制度特征,提出石化行业排污许可制度的有效性评估应从国家宏观层面可行性、环境管理政策层面协调性和技术实践层面适用性叁个层面开展,对石化行业排污许可有效性评估体系构建进行详细探讨,梳理排污许可证制度改革的关键因素,利用科学的筛选方法,确定评估指标因子,构建指标体系。(本文来源于《环境影响评价》期刊2019年05期)

有效性指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舆情事件时有发生,并往往伴随着群体极化现象,甚至引发网络暴力。普通网民在互联网这一公共领域能否进行平等、理性的协商,并在一定程度上达成社会共识,成为学界关注的议题。本文通过分析国内有关网络协商的学术论文,对其涉及到的舆情事件中协商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并为未来相关研究提出了可操作化的叁个测量指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有效性指标论文参考文献

[1].姚从容,曾云敏.碳市场有效性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有效市场假说的视角[J].兰州学刊.2019

[2].王蕊,周佳,李纯清.网络舆情事件中的协商有效性评估与测量指标建构[J].当代传播.2019

[3].刘金全,张龙.“多目标”下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对比研究——基于“多指标”的量化分析视角[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4].王鼎,任虹宇,王倩.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有效性研究——基于学业成绩与综合素质评价指标的相关性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9

[5].金月.临床应用微生态制剂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有效性及免疫功能指标评估[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6].陈梦涛,王维安.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标是否能改善货币政策有效性?[J].金融发展研究.2019

[7].刘丛,陈倩倩,陈应霞.多距离聚类有效性指标研究[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9

[8].覃吉春,杨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

[9].胡劲,魏东婷.高校学生评教指标的有效性及优化研究[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10].苑文凯,赵东风,崔积山,欧阳振宇,孙慧.石化行业排污许可有效性评估指标体系构建[J].环境影响评价.2019

论文知识图

本文研究内容框架叁种协议的能量有效性对比图政策实施有效性与可行性评价关系示意...供应链绿色驱动强度评价指标分类辨识...某14节点系统示意图状态选择算法流程

标签:;  ;  ;  ;  ;  ;  ;  

有效性指标论文_姚从容,曾云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