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顶盒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顶盒,涉及数码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接线杂乱影响线路检修与整理动作的技术问题。其技术要点包括盒体,盒体的一侧壁面上设置有若干接线端口,所述盒体位于设置有接线端口一侧壁的底边上水平设置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沿盒体侧壁间隔设置有若干,且所述延伸板远离盒体的末端垂直于延伸板设置有规整板,所述规整板远延伸板的顶面上开设有接线槽,本实用新型具有规整线路,方便线路的检修与整理动作的优点。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机顶盒,包括盒体(1),盒体(1)的一侧壁面上设置有若干接线端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位于设置有接线端口(2)一侧壁的底边上水平设置有延伸板(3),所述延伸板(3)沿盒体(1)侧壁间隔设置有若干,且所述延伸板(3)远离盒体(1)的末端垂直于延伸板(3)设置有规整板(31),所述规整板(31)远延伸板(3)的顶面上开设有接线槽(32)。

设计方案

1.一种机顶盒,包括盒体(1),盒体(1)的一侧壁面上设置有若干接线端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位于设置有接线端口(2)一侧壁的底边上水平设置有延伸板(3),所述延伸板(3)沿盒体(1)侧壁间隔设置有若干,且所述延伸板(3)远离盒体(1)的末端垂直于延伸板(3)设置有规整板(31),所述规整板(31)远延伸板(3)的顶面上开设有接线槽(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槽(32)的槽底面呈弧形面,且弧形方向朝向延伸板(3)一侧内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3)临近盒体(1)侧壁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盒体(1)侧壁上,且位于延伸板(3)的中部位置开设有供线路穿过的穿孔(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位于相邻接线端口(2)之间的侧壁面上竖直开设有让位槽(11),所述穿孔(33)开设于让位槽(11)槽底上,所述让位槽(11)的形状与大小同所述延伸板(3)的形状与大小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机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规整板(31)朝向盒体(1)一侧的侧壁面设置有橡胶层(3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机顶盒内设置有连接于电源的稳压电源电路(4),所述稳压电源电路(4)包括耦接于电源的稳压模块(41)、耦接于所述稳压模块(41)的电压放大模块(42)以及电流放大模块(4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机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放大模块(42)包括运算放大器,所述运算放大器选用LM358运算放大器。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码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机顶盒。

背景技术

在公告号为CN20610034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机顶盒,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主板、用于对所述主板散热的加重铁块,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形成用于安装所述主板的安装空间,所述加重铁块安装在所述安装空间内,且所述加重铁块位于所述主板与所述下壳体之间。

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机顶盒,其通过加重铁块可以把主板的散热很好地散发出去,提高了散热效果和稳定性。利用加重铁块还可以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汽车中的磁铁吸附固定,从而便于车载使用。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机顶盒使用时需要在其接线端连接线路,机顶盒线路根据功能不同其接线个数也不同,连接后的线路可能因为其接线位置不同而出现接线交叉的情况,不利于线路的检修与整理动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顶盒,其具有规整线路,方便线路的检修与整理动作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顶盒,包括盒体,盒体的一侧壁面上设置有若干接线端口,所述盒体位于设置有接线端口一侧壁的底边上水平设置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沿盒体侧壁间隔设置有若干,且所述延伸板远离盒体的末端垂直于延伸板设置有规整板,所述规整板远延伸板的顶面上开设有接线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机顶盒进行接线作业时,将线路一端插入盒体的接线端口中,并将线路放置卡接在规整板上的接线槽中,通过接线槽将盒体侧壁上连接的接线进行分隔规整,保证在接线数量较多时线路连接结构的整洁,避免线路杂乱,从而方便了机顶盒线路的检修与整理动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线槽的槽底面呈弧形面,且弧形方向朝向延伸板一侧内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接线槽的弧形槽底面用以增大接线槽与线路支架的接触面积,保证线路在接线槽内放置位置的稳定性,提升接线槽对线路的分隔规整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延伸板临近盒体侧壁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盒体侧壁上,且位于延伸板的中部位置开设有供线路穿过的穿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延伸板转动连接于盒体上,在线路连接个数较少的情况下转动延伸板使得延伸板卡接于盒体设置有接线端口的侧壁上,线路转过穿孔连接于接线端口,进而提升盒体延伸板的适用性,根据盒体的实际接线情况进行接线动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盒体位于相邻接线端口之间的侧壁面上竖直开设有让位槽,所述穿孔开设于让位槽槽底上,所述让位槽的形状与大小同所述延伸板的形状与大小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让位槽的设置使得在不需要使用延伸板而折叠延伸板时,延伸板转动贴合于让位槽中,机顶盒盒体的表面呈光滑的平面,提升机顶盒的放置效果的同时也保证了机顶盒正常的接线动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规整板朝向盒体一侧的侧壁面设置有橡胶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规整板上橡胶层的设置用于提升延伸板转动折叠时规整板在盒体侧壁上的贴合固定效果,保证延伸板在让位槽中位置的稳定性,避免让位槽松动影响线路与接线端口之间的连接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顶盒内设置有连接于电源的稳压电源电路,所述稳压电源电路包括耦接于电源的稳压模块、耦接于所述稳压模块的电压放大模块以及电流放大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稳压电源电路用于对为机顶盒进行供电的电源进稳压,保证机顶盒在低压电源的供电下正常运行。电压放大模块用于将稳压模块中的基准电压进行放大输出,再通过电流方大模块对输出电压进行调节,实现稳压输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盒体上延伸层板的设置对接线端口处连接的线路进行规整分隔,方便线路的检修与整理动作;

(2)通过延伸板与盒体侧壁的转动连接配合盒体上让位槽的设置,方便在线路较少时转动延伸板进行收纳;

(3)通过稳压电源电路的设置保证机顶盒的稳定运行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稳压电源电路的电路图。

附图标记:1、盒体;11、让位槽;2、接线端口;3、延伸板;31、规整板;32、接线槽;33、穿孔;34、橡胶层;4、稳压电源电路;41、稳压模块;42、电压放大模块;43、电流放大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种机顶盒,如图1、2所示,包括盒体1,盒体1的一侧壁面上设置有若干接线端口2,盒体1位于设置有接线端口2一侧壁的底边上水平设置有延伸板3,延伸板3沿盒体1侧壁间隔设置有若干,且延伸板3远离盒体1的末端垂直于延伸板3设置有规整板31,规整板31远延伸板3的顶面上开设有接线槽32。

如图1、2所示,盒体1呈立方体状,盒体1周侧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若干让位槽11,让位槽11沿竖直方向开设呈矩形槽状,若干让位槽11沿其所处侧壁的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接线端口2设置于让位槽11槽底的中心位置呈圆孔状。延伸板3呈矩形板状,其大小与形状同让位槽11的大小与形状相同。延伸板3位于其中心位置开设有供线路穿过的穿孔33,穿孔33在盒体1侧壁上的投影位置与接线端口2的位置相重叠。延伸板3长边侧的一端转动连接于让位槽11临近盒体1底面的一对槽壁上,规整板31呈矩形板状垂直于延伸板3末端朝向盒体1一侧,使得规整板31与延伸板3呈L型设置,规整板31上接线槽32的槽底面呈弧形面,其弧形方向朝向延伸板3一侧向下内凹,规整板31朝向盒体1一侧的侧壁面固定有橡胶层34。

如图3所示,机顶盒内设置有连接于电源的稳压电源电路4,稳压电源电路4包括耦接于电源的稳压模块41、耦接于稳压模块41的电压放大模块42以及电流放大模块43。稳压模块41包括第一稳压二极管D1、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第一电阻R1第一端耦接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耦接于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稳压二极管D1为可控精密稳压源TL431。

电压放大模块42包括运算放大器UA、第三电阻R3与第四电阻R4,运算放大器UA的同相输入端耦接于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其反向输入端耦接于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耦接于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其第二端接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耦接有电源Vcc。本实施例中运算放大器UA型号为LM358运算放大器。

电流放大模块43包括第一调整三极管VQ1、第二调整三极管VQ2、第二稳压二极管D2、第五电阻R5、输出负载RL、第一滤波电容C1与第二滤波电容C2。其中第一调整三极管VQ1为PNP型三极管,第二调整三极管VQ2为NPN型三极管。第一调整三极管VQ1的集电极耦接电源Vcc,其发射极耦接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其基极耦接于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耦接于第二调整三极管VQ2的集电极,其基极耦接于运算放大器UA的输出端,其发射极耦接于第二稳压二极管D2的正极,其负极接地。第一滤波电容C1的两端分别耦接于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以及电源Vcc,负载电阻RL的一端耦接于电源Vcc,另一端接地。第二滤波电容C2的一端耦接于电源VCC,其另一端同样接地。

当通过第一电阻R1的电流在0.5~10mA时可获得稳定的2.5V基准输出。输出电压的具体数值由运算放大器UA确定,其输入阻抗极大将第一稳压二极管D1输出的2.5V电压与后级电路进行隔离,使其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组成比例放大环节,可对基准电压按要求进行比例放大输出,且其最大输出电压小于运放的电源电压。电流放大模块43采用第一调整三极管VQ1、第二调整三极管VQ2两个三极管,运算放大器UA通过驱动第二调整三极管VQ2控制第一调整三极管VQ1,组成反馈实现电流放大环节,对输出电压进行调节,从而实现稳压输出。第二稳压二极管D2在运算放大器UA低压输出时使第二调整三极管VQ2基极与发射极电压为负,使第二调整三极管VQ2进入截止状态,电流迅速降低,第二调整三极管VQ2的电压升高导致第一调整三极管VQ1的基极电压升高,使第一调整三极管VQ1的基极电流IB减少,进而减少输出电流;反之同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有益效果如下:对机顶盒进行接线作业时,将线路一端插入盒体1的接线端口2中,并将线路放置卡接在规整板31上的接线槽32中。通过接线槽32将盒体1侧壁上连接的接线进行分隔规整,保证在接线数量较多时线路连接结构的整洁,避免线路杂乱,从而方便了机顶盒线路的检修与整理动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设计图

一种机顶盒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15399.0

申请日:2019-03-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4(深圳)

授权编号:CN209472704U

授权时间:20191008

主分类号:H04N 21/41

专利分类号:H04N21/41

范畴分类:39C;

申请人:深圳市魔乐视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深圳市魔乐视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老村社区沙博工业园11号E栋四楼401、402

发明人:李润民;胡剑奇

第一发明人:李润民

当前权利人:深圳市魔乐视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机顶盒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